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5-11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07条结果
  • 摘要:任瞻山,字师韩,号贤斗,清代名医,乾隆初湖南浏阳北乡人.任瞻山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瞻山医案》中,通过对其学术思想的总结,任瞻山学说上承景岳,师而不泥,有很大程度的发挥,其在阴阳辨证,应用温补药物上有独到经验,其析证之精当,令人折服,尤其是对于脉诊的认识,部分观点可谓惊世骇俗。然而医案中的观点,也绝非瞻山先生所杜撰,观其医案,的确有确凿之证,是在丰富的临证生涯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正如任瞻山自己所说:“《经》之所言者,理之常也,余之所言者,病之变也,不可凿也。”体现了一个医学家,不迷信经典和权威,以临证效验为务的可贵品质,这都是值得后学所深思的。
  • 摘要:蔡圣朝主任医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梅花针灸学派第七代传人,擅长针法、灸法、中药防治各种老年病,尤其擅长灸法从脾肾入手,扶正固本,标本兼治,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笔者初步总结蔡师隔物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等范畴。蔡老师认为,呆病的的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阳虚为本,痰瘀闭阻脑络邪实为标。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阳亏虚,气血生化乏源,不能化生精气滋养脑髓,肾阳虚衰,渐使脑髓空虚,髓海失养,发为痴呆。同时,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化痰,肾阳虚衰,其温煦和推动作用减弱,导致瘀血内生,痰瘀阻滞脑络,神失所养则智能障碍,发为痴呆,蔡师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上取督脉的百会、命门和任脉关元穴,关元穴、命门穴使用隔龟板灸。督脉行于腰部正中,腰为肾府,肾经“贯脊属肾”,肾藏精生髓通过督脉而入脑,督脉主一身之阳,故入督之药宜为补肾填精之药。
  • 摘要:王静斋为向大众普及医药知识以补医生所不及而撰《养生医药浅说》,将相关内容分门别类,而务期浅近易读,用以指导患者,使病家知所适从,辨证从理,论治遵法,同时重视养生祛病专列一卷叙之,除论道家及孙思邈、葛洪等养生法外,还就空气疗百病、色欲戒、怒气戒、起居有常、饮食宜节、却病十要、五病宜避、八风宜避、病之五戒、病室卫生十要、病初愈沐浴理发之关系、病因及滋补与燥烈药宜慎用等知识进行普及,以提高病家养生防病的能力。
  • 摘要:在创办天津市私立中国医学传系所期间,陈泽东先生谆谆教导学员努力研习中医经典,其本人倾其心血整理、加注并出版了一系列经典医籍。著有:《国医伤寒课义》《方脉讲义》《温病讲义》《伤寒拆经》《伤寒论注解》《疫病翼经》《瘟病拆义》《女病阐经>《咽喉心经》等。其中,《国医伤寒课义》及《温病讲义》注重从临证实际出发,吸收经方、时方之长,融合伤寒、温病学说,对伤寒和温病的阐释独具特色。在中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以陈泽东先生为首的一大批中医界有识之士以《国医正言》作为团结抗争的利器,面对由歧视而带来的不平等之待遇、摧残消灭中医的计划乃至废止中医的主张与行动,陈氏与中医药界同仁一道为争取中医的合法地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医在困境中生存谋得希望,为中医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诚如曾觉叟在汇刊题词中的评价:“陈君泽东与本社同人既具此百折不回之毅力,《正言》医刊出版以来,义正言辞,久为海内所推重。
  • 摘要:刘济川,字荷桥,清末天津地区著名外科医生.自幼勤奋求学,精心书史,及长深信佛教,故以济众为本,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著有《外科心法真验指掌》4卷,流传于世.这部著作刊行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正月,是刘济川先生根据《外科正宗》和《医宗金鉴》两部医学著作中的相关内容,参以亲身临床经验编撰而成,《外科心法真验指掌》卷一首论“辨症”。按吉凶、阴阳、大小、轻重、平险、男女、老少、内外、迟速、难易,将疮疡分为10种。次论经络循行,并配以图示。在脉诊中,先论诊脉方法,后配二十八脉体状及主病。卷末谈及疮疡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消治法、内托治法、虚实治法、用砭治法、用灸治法、解毒散、灸法详说、神灯照法、神灯药方、薰洗治法、归葱湿肿方、猪蹄汤方、施治统说12篇文章。 刘济川先生详论了37种外科手术器械,全部绘有图形,并附有文字说明,其刀针图示对了解古代手术器械的名称、形制、用法等具有重要意义,堪称中医医疗器械研究中的珍贵资料。
  • 摘要:"达仁堂"始创于1912年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其前身是具今300余年的"乐家老铺".达仁堂既是企业名称,又是企业商标,取自创始人乐达仁先生名字,目前,达仁堂制药厂立足渤海之滨,创新不懈,屡创中药行业第一,先后被授予“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和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与制定国家药典及部颁标准;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迄今达仁堂已经拥有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三个天津市级非遗项目。如此多的项目能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分体现了百年达仁堂的深厚文化和制药精湛。达仁堂是中国的达仁堂,更是世界的达仁堂。从宫廷御药中走来,独立门户,自成一派,博采众长,突破传统中药制剂工艺局限,完善中医药企业管理制度。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国家级老字号非遗项目企业是中国中医药文化核心传承者,肩负着传播中药文化,提供健康造福人类的历史使命。“达则兼善,仁者爱人”已融进企业骨血,达仁堂秉承“仁爱、感恩、创新”的精神,维系人类健康,让传统中药造福人类。
  • 摘要:本文对《素问》中的“气”的具体应用做了调查,发现《素问》中“气”有1800多例,是《素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气”的构词能力非常强,作为语素构成的词有143个(己另文论述)。这些语言事实足以说明“气”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认为“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同时“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巨系统,并总结了“气”的认识误区,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借助于外物,没有自身的体察体会,自然难以理解古人的“意”,张其成认为:“中医虚性的‘思维模型’的方法与西医实性的‘物质模型’(亦称‘型’)的方法,正是中西医的本质。”因而饱受现代实证思维模式教育的科学者,使用各种实验仪器、方法,去研究“气”,只能知其用,而难知其体。语言是道的载体,记录了道之相,语言符号的作用同八卦一样“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语言符号是记录道体的,传递的方式是类比。所以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比类的道之相来理解道之体和用。
  • 摘要:《脉法》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现今发现最早的脉学理论古籍,它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和确立治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虚实补泻概念.《脉法》在灸法中指出"圣人寒头而暖足."大家不妨用30秒扫视一下全身上下是否符合圣人提倡的养生法则.所谓寒头,就是要保持头部寒凉,同时还应让头部尽量适应自然温度的变化,不要稍微有点降温、多点凉意就马上戴帽子、包围巾、戴手套,搞起全副武装.“寒头”养生要常洗冷水脸。持相对低温有利于改善睡眠,暖足养生要做好“三件事”,泡足,每天泡足20分钟,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效果,对于足凉或者气血循环较差的朋友,选择一些温阳活血的中药来泡足很有帮助,通过推拿按摩足部的病理反射区或经穴、奇穴等部位,增强调整阴阳、调和气血、调节脏腑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摘要: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痉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导致的心脏疾病.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以中老年患者发病居多.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当属于"胸痹…"心痛""心悸"的范畴.畴。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在于“本虚标实”。因此在治疗上当以温阳补虚为主,兼以益气、化痰、行瘀、散寒,标本兼顾。俾阳气恢复,则阴寒自消,痰湿得化,血行瘀散,脉络自通。因此,重视温阳法在治疗冠心病中尤为重要,笔者现对温阳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作一阐述,提出温通心阳治其本,兼以温中散寒、活血化瘀、温阳化饮、温阳益气以治标。在临床具体应用过程中,既要抓主要病机,又要辨清标实本虚之主次,随证加减用药,方能疗效显著。温阳法在冠心病的的长期临床治疗中,亦被证实能够很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实验室指标。所以温阳法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提倡,挖掘。
  • 摘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0年)不仅是一部药学著作,还广泛涉及医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书中载有16例治疗咳嗽的医案,其中有3例采用烧烟疗法治疗,颇具新意,通过对该3例病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探究了对医案出处,并总结了其用药特征,包括款冬花,佛耳草,熟地黄,并应用与临床实践,疗效显著。
  • 摘要:在《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的启发下,青蒿素得以问世,并为疟疾的治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此使人想到,中医古籍在指导中医工作者或学生在学习中药和临床实践时发挥的作用.目前高等教育使用的《中药学》教材可以说是中药知识的入门砖,但是要想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更准确的使用中药,就必须阅读有益的中医古籍,其中已经明确的中药基本理论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用药思路,并指出中药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阅读哪些书籍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中医古籍是其中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医古籍中能够梳理出明确的中药基本理论体系、丰富的理论学说以及精当的注解疏证。可以说研读中医古籍是继承和发扬中药理论与实践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医古籍所发挥的作用值得引起每一位中医工作者的重视。
  • 摘要:徐春甫(1513-1596),徽州府祁门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其医学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创性地编撰了医学巨著《古今医统大全》40轶100卷,现己被列为我国"十大医学全书"之首,又由博返约编著了最能反映其临床经验的《医学捷径六书》;二是发起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医学学术团体和科技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第一次展现了医学的科技力量,也是新安医学的第一次对外宣示.徐春甫虽然是一位由儒入医、身居高位、医术高明的太医,但他对民间医学也极为重视,十分留心简法验方的收集整理。其壮年以后寓居京城,在北京长安街开设“保元堂”居药应需,业医诊病。为了方便病人,徐氏保元堂就制备有各种剂型的成药出售,主要经营以丸、散、丹、膏等剂型为代表的自制成药,如大健脾养胃丸、脾泻丸、琥珀安神丸、宁嗽琼玉散、外敷神应万灵膏、定痛太乙膏、明目紫金膏等,都是临床上确有奇效的良药。徐春甫有很高的儒学素养,决非是凭借奇方追名逐利、满足于“尺寸之利”的庸碌之辈,有明显的“良相良医”情结,反对保密医方,认为“以一人之身行于一方”远远不够,只有“传之人人”才能使五方之人终受其济,故将所有效验方包括“业医五十余年,积久频验”的看家本领,悉数刊行公布于世,集中地体现了他朴素的物我两利思想和寿国寿民志向。
  • 摘要:江西盱江流域自广昌县血木岭而起,流经江西省东部(今抚州地区),包括广昌、黎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宜黄、崇仁、临川等,共涉及16个县市.该流域自古被誉为"才子之乡",名贤辈出,更有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形成一枝独秀的"吁江医学",儒医为盛是其群体鲜明特征.明代龚廷贤便是儒医中的杰出代表.龚氏早期著作《种杏仙方》中酒的应用内容颇多,《种杏仙方》中用酒的方剂分布在中风、伤寒、中湿、痰饮等等58种病证当中,涉及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等诸科疾病。使用较为集中的病证有疝气、脚气、遗精、胃脘痛、腰痛、崩漏、带下、种子、便毒等9种,使用频率均在60%以上,其中种子一篇所载方均为酒方,崩漏一证载方9首,8首用酒。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龚氏妇科疾病多由女子血虚有寒、子宫夹寒等引起,种子须得经脉调、子宫暖等学术观点。龚氏作《种杏仙方》以药方易得易服为旨,专为仓促不便或贫贱难购而制,故充分利用了酒方制作简单、药力专宏、药效快捷、服用方便的特点。将酒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以取事半功倍之效验。龚廷贤出身世医之家,三代御医,且多年以医行走于公卿之间,却仍然心念普通百姓,专作此方书以济之,也体现了一代儒医忧国忧民,心怀仁术的高尚医德。
  • 摘要:对《本经》的研究,始于宋代王炎.明代卢复的《本草正经》则为现存诸辑本中最早的.到清代后,在朴学"求真、求实"之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注释、校勘、音韵、训诂、辑佚等研究方法大量应用到中医古籍中,研究《本经》之风日盛,成为清代本草学的特色之一.本文罗列了八位医家对《本经》的研究,包括缪希雍,张志聪,张璐,叶天士,徐大椿等,其研究方法各有侧重,可相互引证。他们的研究可以还原《本经》的本来面貌,并阐述了《本经》的治病用药原则和思路,即药物的形、色、气、味。
  • 摘要:杨医亚是中国近代河北、北平一带著名的中医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在五十余年的从医历程中,他坚定中医信念,执着追求,为振兴中医,发扬国粹,披荆斩棘,开拓前进.他创办中医杂志,从事中医教育,著书撰文立说,探索中医课题,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医事业.五十多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让杨医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思想,即重视对经络腧穴的研究,临床应用注重“简便验廉”,重视对针法针术的研究,传承古代灸法经验,同时总结了其对中医事业的贡献,创刊办社,促进中医和针灸医学发展,编写验方集锦与通俗读物,惠及广大民众,翻译日作,汇通中西,多有创新著述,杨医亚一生除教学、科研以外,把主要精力都用于著书立说,惠及后人上,由他编写或参与编写以及由他主编修订和整理出版的中医书籍有四十余部,包括撰写医学专著,编写教材讲义和临床通俗读物,整理修订古典医籍,整理名家医案医著和民间验方,编纂医学工具书、类书和丛书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传世之作,被国内外所瞩目。为中医经典的传承和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摘要: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的肺系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常易反复发作.早在汉代就提出此病以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为发病特点,《金匮要略》亦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可见汉代张仲景对其主要临床表现和治法方药已有确切的论述,后世医家对本病的治法方药又有所发挥.山东省名老中医张志远先生治疗哮喘不拘一格,积有丰富经验,兹将先生活用经方治疗哮喘经验进行介绍,包括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大青龙汤加味,桂枝二越婢一汤,还魂汤等,先生常言,经方虽历尽千年,但若用之得当,仍可效如桴鼓。运用经方必须要抓主要病机而不是抓主要症状。先生基于对经方的精深研究,在仲景方剂运用方面具有许多独到的经验与感悟,临床治病能够别出心裁,屡起沉疴,临证用药既能紧扣病机,组合严谨,又灵活多变,药随证转,这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学习。
  • 摘要: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且常难以获得佳效.通过对不寐诊治现状的介绍,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探究,张志远教授认为不寐是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对于不寐的治疗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的改革和开创新的方法。其认为不寐与精神因素有关,工作压力、社会竞争、家庭不和,人际之间矛盾、主观愿望无法实现,均易导致浅睡、多梦、一夕数醒、张目难以安眠,严重者有厌世情绪,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不寐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造成。不寐的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张老在给患者诊断和用药时,因人而异,不墨守成规,注重对名老中医妙方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应当学习张老这种不断思索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学术传承,突出名老中医学术特色,以推动中医的传播和发展。
  • 摘要: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味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智的功效.山东著名中医药专家张志远先生临床应用石菖蒲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邪蒙清窍之神志昏迷,湿阻中焦之脘腹痞满,闷胀疼痛,忧郁及老年性健忘等疾病,石菖蒲功效多,作用广,先生结合临床,灵活应用,使该药物发挥最佳作用,其组方和用法值得学习借鉴。
  • 摘要:中医学上的"针灸"是"微针"疗法与"艾灸"疗法的合称.但时下关注的重心是在"微针","艾灸"已被人为的忽视了.究其原因,是"针"、"灸"疗法各自源起于独立的医学体系.本文试图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的角度,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艾灸"疗法的独特起源身世,《黄帝内经》中“异法方宜论”的“五方论”,就暗含着中国传统医学地域性起源的解说。伏羲制砭、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言医理的神话传说,也都印证了中国上古不同部族之间的医学起源,这一切无疑与“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不谋而合。中医传统的“艾灸”疗法正是源自于我国北方草原民族独特的地域用火习俗、用冰传统和萨满巫术的医疗实践。
  • 摘要: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倡导“内外治法并重”,创制外科手术器械;他勤读古书,手不释卷,以自创方为主,前贤良方也化裁活用;他崇尚医德,孝友好善,立“五戒十要”,为世人所称道,介绍了《外科正宗》中学术经验考核于次,“内主以活人心,而外悉诸刀圭之法”,创造发明多种外科器械进行手术治疗,经考证归纳陈实功先生的学术经验,对肿疡的治疗以“消、托、补”三法为主:肿疡初期以汗、下、温、行气、和营之消法为主;肿疡中期以扶正托毒、透脓托毒、排脓托毒为主:溃疡后期以补气血、调脾胃、益肝贤等补法为主。其次,断根泄毒,毋使内功,是陈氏学术思想的又一特点,他指出:“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凡欲消疮,先断根本,次泄毒气,使毒自衰,无得内攻为妙。”因此,他倡用腐蚀药(如三品一条枪、枯痔散等),药线和刀针清除顽肉死肌,疏通脓管,使毒外泄。还用竹筒拔吸脓液,使脓毒去净,促使顽疮恶疽尽早痊复,大大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总之,陈实功外科的方药体系形成和临床学术经验的成功,是他博览群书,研读广泛,化载灵活,对症楔合,条理缜密,提纲挈领,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稔熟歌诀也有相应的辅助作用。
  • 摘要:中医外感热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预防的专门学说.几千年来,外感热病一直是历代医家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内经》中的"热病",《伤寒论》中的"伤寒",及近年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均属外感热病范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外感热病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充实完善,成为具有自身内涵,性质,范围的一门学说,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元时期是中医药发展长河中的重要阶段,外感热病的发展也不例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从现存金元时期的伤寒著作来看,不仅总结和发展了金元以前的伤寒学,而且为明清时期温病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外感热病发展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谓上承秦汉晋唐宋,下启明清两代。金元医家的成就改变了唐宋时期崇尚集方、推行成药、喜温言补的局面,开创了辨证论治、攻邪思想、泻火养阴等理论。但目前对于这一时期外感热病的内容缺乏系统整理研究,因此笔者对金元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希望对现今外感热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金元上承秦汉晋唐宋,下启明清两代,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可谓是对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高度概括。医学流派产生于金元,发展于金元。从全局看金元医学以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四大家为代表;从医学流派上看,金元医学可分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和攻邪学派等。金元医家十分重视对外感热病理论的研究、仲景《伤寒论》的阐释,提出了许多新学说、新思想。如火热病机、阴证概念的提出,清热解毒、甘温除热、升阳散火法的应用,辛凉解表法及方剂的创制等,形成了特有的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外感热病方面,金元医家不仅总结和发展了宋以前的外感热病学术思想,而且奠定了明清温病学发展的基础,在中医外感热病学发展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摘要:《醉花窗医案》是清代山西介休名医王堉所著.《介休县志》记载其为道光年间己酉科拔贡,曾任内阁中书,著有《脉案》(已刊,未见)和《醉花窗遗稿》(现名《醉花窗医案》),为山西医界出类拔萃之人物.王氏亦儒亦医,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平脉辨证,识病精准,辨驳之际,切中肯綮.笔者研读《醉花窗医案》发现王氏临床擅长应用平胃散及其类方治疗多种疾病,确有不少可师可法之处.平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橘皮、甘草组成,用生姜、大枣为引,食前热服。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以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等证。总结诸家方论,本方的着眼点当为湿、食所致的积滞之证。临床以舌苔厚腻为指征,不论何种疾病,凡有胃部症状而因于湿滞、食积所致者,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用本方,使湿化胃开,积滞去而气机畅。名医王堉擅长从脾胃入手诊治疾病,包括一些急症、情志病等,常灵活应用平胃散及其类方进行调理,所治呕吐、便秘、经闭、郁证等,无论虚实,用方皆着眼于恢复脾胃为升降之枢的功能。
  • 摘要:黄元御谓:"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官窍窒塞."(《四圣心源·卷一》)其论口鼻病则日:"人身之气,阳降而化浊阴,阴升而化清阳……浊降而清升,故口知五味而鼻知五臭."(《四圣心源·卷八》)同时提出:"清气之升,由鼻而上达,浊阴之降,自口而下行……浊气不降而清气下陷,则病见于口,清气不升而浊气上逆,则病见于鼻.".故凡治鼻病当“升其清并降其浊”,治口病当“降其浊兼升其清”。他还强调:“升清之权,在于太阴,太阴陷则乙木不能升其清,降浊之机,在于阳明,阳明逆则辛金不能降其浊”(同上),一语道破了调理升降的关键在于脾胃。黄元御治疗口鼻病皆不离升清降浊之法,并善调脾胃,其除邪必顾及胃阴脾阳,用药主张“清润上焦之燥热,而不助湿寒”(《四圣心源·卷八》)。其立法圆通,切中病机,使升降得宜,则口鼻之窍自然清通和畅;处方精巧,选药多不过8味,用量不过9g,突出体现了“调”字。
  • 摘要:火针疗法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针灸疗法,很好的结合了针法和灸法的特点,可以将二者的优势同时发挥出来.建国以来,火针疗法在治疗各种顽症时,相较于一般毫针治疗效果显著,根据临床主要应用发现,其优势病种主要为骨病、皮肤病、外科疾病等.随后各医家学者纷纷着眼于火针疗法的研究与临床疗效观察,火针疗法大有再度兴盛之势.推崇“贺氏针灸三通法”中的温通法,即贺氏火针疗法。火针的温通之效能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痹证)造成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进一步控制病情发展,在治疗该病时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我国在先秦以前就开始运用火针疗法治疗疾病。故本文从古代文献中挖掘火针疗法治疗痹证的渊源和轨迹,为现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参考。虽然古今运用火针疗法着眼于其不同的功效,但均体现了火针所载火热之力的效果。无论是风寒湿邪所致瘀阻造成的疼痛、水肿、关节萎废不用还是造成坚积流注于关节,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正气虚损,脏器下垂,均利用了火热带来的阳气之效,来振奋阳气,抵制阴邪,消癥散结。现代运用火针治疗,主要体现其攻法作用,来消癥散结,祛瘀止痛,生肌敛疮:而古代主要运用其温热通里之效,扶助正气祛邪,强调其扶正之效。火针这一传统古老的治疗方法,逐渐在当代重放异彩,再度兴盛,但现阶段火针疗法的临床研究均为阶段性研究,其远期疗效追踪不明,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同时火针疗法的现代作用机制也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望古代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古今功效衍化的侧重,能为当代多角度深入研究火针疗法提供依据与思路,使火针疗法逐渐迈向标准化和向全球化发展。
  • 摘要:我国刻版印刷书籍最早始于八世纪的唐代.在此之前,书籍是手笔抄写的.刻版印刷的发明,使书籍包括医籍的印制、保存、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促进了文化的兴盛、发展.因为医学是实用性的专门学问,相对于大众性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著作,医书读者少,易亡失,所以刻版印刷对医籍保存的意义尤其重大,是减少亡佚的重要因素.通过介绍未刻抄本医书的存世状况,指出不同的书籍,刻印的次数不同,存亡的结果也有明显的差别。多则幸存,少则短寿。此以北宋医家朱肱的著作为例,考究刊行次数对医籍存亡的影响。 经考察,北宋其他见于史籍载录的著名医学家庞安时、许叔微、杨介、孙尚、孙兆、钱乙、高若呐、刘元宾等见于著录的重要著作消迹于世,与版刻次数大有关系。存留至今的历代重要医著如《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注解伤寒论》《儒门事亲》《脾胃论》《针灸大成》《本草纲目》等等,都是历朝频频刊印的。历代见于史籍载录的著名医学家的见于著录的重要著作消迹于世,与版刻次数大有关系。
  • 摘要:《张聿青医案》鼻渊门记载病案凡9则,虽数量有限,然却基本涵盖鼻渊临床常见类型.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对相似病例证候的区分,于极细微处彰显其思维的缜密;对具体方药的选择则让人们看到其立法的严谨,用药的精到.凡此等等,皆是值得吾辈学习的地方.兹选择数例进行分析,张聿青对鼻渊一病病源责之于浊火,浊之生求之于肺脾,脾气不运则湿生,肺气不利则浊作;火之发起于肺、胃、肝、胆,总不外外邪、七情、饮食等致火之因。此外,浊可化火,火可生浊,两者媾合,鼻渊作焉。具体治疗大法总不出运脾祛湿、理肺化浊、清火解郁、散邪扶正之外,或以一法为主,或诸法合用。组方配伍灵动而不拘一格,既善于化裁古方而灵活运用,又能因人、因病另制新方,务使方谨而切合病机。具体用药方面:湿浊盛者必用苍耳子、白芷、辛夷等芳香化浊,宣气利窍之品:阳明热盛者必用石膏配升麻,则经腑之热俱清,而松萝茶亦不可缺。他如解郁热之用山栀仁;湿热阻胃之用杷叶、竹茹、藿胆丸之类皆属经验之用。夫以药治病,病之愈得之于药之效,而药之效得之于方之谨、法之精,而法之立则基于辨证之准,视病之真。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聿青先师学验俱丰,诊病施治,心思缜密,丝丝入扣,自然药到病除,不愧为理法方药俱精之大师,却病济世之明医。
  • 摘要:谢星焕,著有《得心集医案》(又称《谢映庐医案》),载250余案,其临证虽擅长内科,但于产后疾病诊治亦颇有心得,兹选择数案分析如下,孕兼晨泻,扶督止泄,崩漏带下,调血固冲,阴挺下坠,补养调冲,(《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天才地将十二正经喻之为江河、奇经八脉譬若湖泊,江河溢则湖泊满,湖泊满则江河溢,江河无水,求之湖泊,正经不治,求之奇经。然而奇经之治非血肉有情之品不能胜任。谢星焕深明此理,临证审病根结聚之处,有专确攻病之法,用药对症,专攻其处。颇具巧思。
  • 摘要:新安医家程文囿,字杏轩,号观泉,安徽歙县人,是清代著名医家,其博学工诗,尤深于医,《杏轩医案》则是他一生临床经验之总结,选案精当,多有奇效,"师古而不泥,随证以立方,著手辄应,全活甚众"(《杏轩医案·二刻本跋》).书中收录治疗腹痛的医案极富特色,兹择取数案分析,包括瘀血腹痛,培土调血,食积腹痛,泻下调中,腹痛呕吐,救本培元,腹痛吐泻,回阳救逆,综上所述,程文囿辨治腹痛详察虚实寒热之不同,脉证合参,辨证精准,同时重视患者体质,把握病情变化,治病求本。治疗上随证施治,用药严谨,三思而后行,善于运用前人效方,又能因人而异,灵活化裁以提高临证疗效,尤其注重顾护脾胃、瘥后调理,对现代辨治疾病颇有启发,值得后世医家学习借鉴。
  • 摘要:包识生临床以善用经方而鸣,现存文献中有关其临诊医案记载极少,即使在反映包氏全部学术思想的专著《包氏医宗》中,亦未见有医案记载。笔者幸从民国期刊“神州医药学报”第47期第2卷第1、2期,以及近代医家傅思恭的抄本《汇集分类明家临证方案》中辑得包氏医案9则,均为包氏用仲景少阴病方治疗急重危证案例,包括麻黄升麻汤,真武及附子系列方,由此得以探究包氏伤寒临床风采。医案虽数则,却反映了包氏治学恪守经旨而不泥于经文,充分吸收仲景学术思想精髓,并能举一反三、灵活圆变。临床擅以经方出奇制胜,拯危起疴。
  • 摘要: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齐鲁针灸文化,同时为针灸流派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就"齐鲁针灸流派"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齐鲁针灸流派”三位古代医家,即扁鹊,淳于意和王叔和,通过对“齐鲁针灸学术流派”代表医家及其针灸学术思想的总结,可以看到其流派的学验俱丰的,学术特点也是别具特色的。只有不断发掘、整理、总结和继承,使其独特的诊疗经验发扬光大,验之于临床,才能很大程度上促进针灸学的发展,从而为针灸流派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使其不断向前迈进。相反,针灸学流派的壮大,定会利于理清针灸学的发展脉络。故而,研究“齐鲁针灸流派”,首先有利于梳理齐鲁针灸流派学术传承的脉络,进一步理清山东一带针灸学的发展脉络。其次,知古鉴今,繁荣针灸学术,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针灸疗法在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中的特色与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 摘要:两宋时期,以钱乙为代表的儿科医家在儿科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1世纪北宋政府设立的太医局中有"小方脉"即儿科,总结了宋代对中医儿科的研究,包括儿科著作空前丰富,儿科基础理论之发展,儿科诊断技术进步,疾病认识水平提高,两宋时期,对惊风的认识有着明显的提高,宋以前,对小儿抽搐一类疾病统称为惊痫。至宋,《太平圣惠方》卷83首次提出了惊风的名称,并将惊风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两大类,详细描述其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关于惊风病因,钱乙认为除了大惊之外,发热是急惊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慢惊风则大多是吐泻之后由脾胃虚损引起。至于治疗,《太平圣惠方》对急惊风提出清热、豁痰、熄风等治则。钱乙等医家又有镇惊截风、止搐、解毒等治法。对慢惊风则以温补镇惊为总则。在用药方面,《幼幼新书》开始试用新的镇惊药蔓陀罗,为治疗小儿惊风增添了新的方法。
  • 摘要:“传录”指将文献由一种形式转为另一种形式,也指将文献从一本转为同形式的另一本。传录不产生新的文献,却是已有文献传承的关键,传录链条断裂是文献失传的主要原因。文献传录的主要形式有口传、抄写、印刷、雕刻。口传是医书流传早期形式。纸质文献出现并成为主流后,口传仍是医书流传的补充形式。口传只凭声音,因而会影响理解,或出现误解,并存在遗忘、变异、失传的缺点。印刷术用于印书前,图书须抄写于载体,或竹木,或缣帛,或纸张。印刷术用于印书后,抄写仍然是图书传录的重要形式。抄本与“原本”很难全同,每次只能“传抄”一部,不是文献传录的理想形式。印刷术使医书流传的范围大为扩展,传承更为长久,亡佚或散佚的几率大为降低,但过程复杂,成本高昂。刻石的方式、技术与成本决定了它只是医书传录的特殊和补充形式。
  • 摘要:发源于安徽皖南古徽州的新安医学,肇自宋元,盛于明清,流传至今800多年,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安医学文献以其历史文物性、艺术代表性、学术资料性和现实实用性,是新安医学研究得以确立的基础,通过对新安医学文献整理概况的介绍,指出归户性是新安医学文献的固有属性之一,并总结了民间藏新安医学归户文献的研究范畴,方法,目标以及研究意义,指出民间藏新安医学归户文献是不可再生的地域历史文献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唯一性,故对其发掘、整理和研究,不仅有文献学价值、临床应用价值,还具有抢救地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
  • 摘要:万全,字事,号密斋,罗田人,关于其生卒年代有"1495~1580"147、"1499~1582"等不同说法,无详实资料可考;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山人,蕲州人.明朝中期黄州府一带的这两个名医,有着极其相似的生平经历,对中医均作出重大贡献,一个称为"医圣",一个称为"药圣",同被列入"鄂东四大名医",而两人的社会影响又有着不同的变化轨迹,并总结了两人社会影响前后变化及原因,指出虽然万密斋和李时珍的社会影响发生变化,但从历史角度和专业角度来看,两人对中医的贡献同样巨大,被后世学者并称为“万密斋的医术李时珍的药”。
  • 摘要:通过对张赞臣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创办《医界春秋》的背景的介绍,在内容上,一方面《医界春秋》关注的是中西医之间要有平等待遇的抗争,对于当时西医文化大步伐的涌入国内,中西医界争论激烈地时期,《医界春秋》所能做的不仅仅是一味的否定西医,在《医界春秋》杂志的内容中,可以发现,编者处于一个相对公正的角度上,来看待中西医各种的优缺点。在民国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一群热爱中医、以中医为信仰的、当信仰遭到怀疑的时候能够勇敢的站出来的青年中医人用自己的力量让世人更了解中医,像他们那样直面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值得我等后辈学习。
  • 摘要:现行中医理论框架遇到了拥有数千年的实践积累,却难以展现中医临床特色和优势的困难;中医拥有浩如烟海的学术典籍,却无法摆脱自我辩护的尴尬境遇;中医教育拥有快速发展的教育规模,却陷入学术传承的危机.通过对中西医学发展史的比较,探究了两种医学模式,并将中医药与生命科学的相结合,中医药学优势和特色的发挥不仅成为临床实践中提高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成本的有效手段,而且将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必然是多学科交叉,并且由分析向综合回归的。新的医学模式必将出现,在西方医学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和谐发展的社会,中医药学必将迎来一个大放异彩的新时期。
  • 摘要:医疗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话题,医生是医疗活动的主体.由于医生和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不对等关系,医患矛盾随处可见.医生形象面临危机.医疗实践活动表明,医生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更关乎于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安定,本文从文史作品中提炼出不同的医生形象,包括神秘型的巫医,玄虚型的僧医,正宗道德型的儒医以及诡诈伎俩型的民间游医,指出文史作品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生活态度有积极影响。对树立良好新型医生形象有导向作用,有利于推动医疗活动的和谐发展。综上而言,文史作品中我国古代诸多医家形象,可提供学习的榜样,也可以提供反面借鉴。
  • 摘要:"七"是世界文化中使用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神秘数字之一,它在中国、犹太、伊斯兰、希腊、罗马、印度等诸多地域,在宗教、神话、巫术、哲学、文学及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普遍的应用.通过对神秘数字“七”的产生渊源的探究,“七”一旦成为神秘数字,则可作为一种规制数字或模式,用于建构世界秩序,其投射到王权架构、祭祀礼仪、文化现象中,形成不同的数字文化结构,同样也可能影响到中医学的理论建构及临床实践,神秘数字“七”的产生,与人类对于宇宙空间、天体运行规律以及人体生命节律的认识等因素有关,体现了原始时代时、空、数一体的整体思维特征;其与中医学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七数分类模式与以“七”为基数的周期节律两个方面,在对神秘数字“七”与中医学关系的认识时,须持十分审慎的态度,理清模式推演与实践经验的主次、因果关系。
  • 摘要:中医专科目录产生较早,一般认为,宋代就已经产生,随后蓬勃发展,甚至连日本学者都撰写出《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等目录杰作.中医专科目录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以提要的有无作为分类标准,无提要的为一类,以簿录式目录为主,但不限于此;有提要的为一类,一般称为提要目录.其中提要目录学术价值较高,又可分为辑录体、叙录体和传录体三类.中医专科目录中,辑录体目录发展较为成熟,传录体目录、叙录体目录都有薄弱之处,仍须学术界继续努力。
  • 摘要:中原古代医药名家留下的宝贵著作,积淀了数以千年的中医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杏林英才。实践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除了师承和临证以外,读书是最基本的路径。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让广大读者顺利阅读这些古籍,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原医学,组织了一批中医专家和从事中医文献研究的专家,整理编写了这套《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典籍部分》。计划出版40余部,首批校注出版19部,随后陆续整理出版。此套丛书,均采用校注的形式,用简化字和现代标点编排,每本书前都有对该书基本内容和学术思想的介绍及校注说明,在正文中随文出校语,做注释,注文力求简明扼要,以便读者阅读。对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既是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又是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后人运用的启示;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其意义深远,不可等闲视之。
  • 摘要:通过探究战国秦汉时期的战争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巫术因素下的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中医外科学在中国悠久的医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医学发展史的来看,外科学的历史要早于其他临床各科,因为它是先民在与大自然抗争中,与毒蛇猛兽搏斗中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中,疗伤愈病的经验积累。《山海经》中记载的“砭针”被认为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周礼·天官-疾医》即记载有“疡医”,分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惜战国秦汉之际中医外科学的专著未有流传至今,然涉医简帛的出土,向人们展示了当时中医外科学最真实的面貌。
  • 摘要:《鲍威尔写本》是一部出土于新疆库车佛寺的写在桦树皮上的梵文书籍,抄写于6世纪早中期.它与中亚考古、敦煌吐鲁番学、中亚梵文文献、印度医学史都有密切关系.20世纪初,中亚大规模考古热,是缘于它的发现、刊布与释读,在欧洲引起轰动,而其内容大部分是医书,因此有必要考察它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通过介绍《鲍威尔写本》出土新疆库车,总结了霍恩勒对《鲍威尔写本》释读及相关研究,并探究了《鲍威尔写本》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鲍威尔写本》医方集在藏医、蒙医中基本保持了原貌,而在中医、维医中己发生了变化。可见,《鲍威尔写本》与藏医、蒙医的关系较近,而与中医、维医的关系较远。
  • 摘要:总结中医文献研究的目的,其核心是更好地促进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共同发展,一般包括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和现代文献研究两大方面。通过对当前妇科文献研究价值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当重视中医妇科文献分类研究法,重视对妇科文献研究的方法学思考,关注妇科文献研究成果的载体创新。
  • 摘要:王执中,字叔权,东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著有《针灸资生经》一书,该书系其引列《各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明堂上下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医籍中的内容,加之对针灸学的认识见解和临床经验类编而成,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临床价值.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自1958年以来王执中《针灸资生经》的研究文献45篇,从版本源流考证、引录文献分析、学术思想探讨、学术价值评价等四个方面概括论述,对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研究涵盖了版本、引文、学术思想、学术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的研究仍不完整,存在不少疏漏。首先缺少对该书成书的时代背景以及王执中个人生平事迹研究,需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该书成书背景以及王执中的人文精神,以期更深入研究王执中的学术思想。其次,对于该书腧穴主治内容得研究尚属空白,该书中包含了丰富的腧穴症治内容,还有经验用穴,参考价值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总结其腧穴应用规律。再次,当前对于该书疾病治疗经验仅限于学术思想探讨,少有临床应用研究,该书蕴含着前人丰富的疾病治疗经验以及作者的临床实践经验,值得整理挖掘,并运用于临床,创造更高的临床价值。最后,笔者希望在今后增加上述内容的探讨,全面系统整体的整理研究《针灸资生经》,从而为今后整理挖掘古籍文献累积经验,促进针灸医学的发展。
  •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医辨证软件"这个新兴事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个人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优点是症状、证型数量少,有指向性,一般都是基本可用的。缺点是会受到一个入水平高低、经验范围的影响,个人的的经验往往是集中于某一地的、某一地的人群有体质禀赋的特异性和某些疾病的多发性。古代文献的特点:内容较精、时间跨度长、各地各时期的医家都有,但学派众多,观点各异。需要去莠存良,抓住脉络,这里需要用到的就是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的关键作用就在于,有了它就能得到好的原始数据,就可以把握这些数据的脉络。作为软件开发者,不是某方面的专家,也没有财力去组织大量的临床采样,但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对古今大家们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只需要自己尽可能地成为一个好的复制者,复制它,转述它,并以新的形式展现给今天的人们。换句话说,可能通过现代科技演绎传统经典。
  • 摘要:《俄藏黑水城文献》中西夏医方“合香杂制剂”中“翪、乓、钦(旁)”三字分别仿汉字“香、麝、兰”,可知,西夏医方中药名大多取用谐音汉字,其中“香”字,因为训诂义的差异,西夏仿造了汉字的酒香之“翪”、动物麝之“乓”和植物兰草之“钦(旁)”。综上可见,西夏药名多取汉文中谐音字,或多字仿一字,或一字多义用。检索查阅传世医学文献中相关合香类方剂及常用药物可知,虽然传世历代中医文献中未见有与“合香杂制剂”相同的方剂,但相类似的方剂不少:“合香杂制剂”中药物大多为历代制合香常用药物。可见,西夏医方“合香杂制剂”虽不是沿用中原医学而来,但深受中原医学的影响而制。
  • 摘要:本文以《本草集注考》和《医学上的训蒙书—五藏论的研究》作为基础,试分析范行准先生进行敦煌医药文书研究的背景、缘起、研究方法、材料来源等,并予以简单述评。以冀对更好地梳理敦煌医药文书研究的历史、对更好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等方面有所裨益。
  • 摘要:从来业医者,若非深研《伤寒杂病论》,少有能成就大事的.然自"伤寒"、"杂病"离析,版本由之纷纭.《伤寒论》一部,今皆以宋本为尊,故其流布亦最广.十余年前,笔者曾发愿通校《伤寒论》,全面汲取各版本之长,整理出一部“逼真伤寒论”来,供临床医者参考。故而十分留心收集各种《伤寒论》版本,由此注意到民国时期“发掘”出的三种《伤寒杂病论》古本。其中“桂林古本”与“长沙古本”早己一睹为快,惟“涪陵古本”无缘一见。加之生计所迫,妄想纷纭,无奈只得将此事搁置下来,深以为憾。成全之美意,则“涪陵古本”仍将沉沦暗室,缺憾难补。笔者所以不厌其烦,详叙访求之始末,旨在希冀学者珍重中医之学术,由是而深研细摩,以添济民之辅翼也。又或谓此书为“伪本”者,吾意只要理通而术真,余所不论也。
  • 摘要:今存《灵枢经》最早版本为元代古林书堂本,它是明代《灵枢经》所有版本的母本.明代《灵枢经》版本是清代《灵枢经》再刻本之底本.考证《灵枢经》版本当从元明《灵枢经》版本说起.《灵枢经》北宋校正医书局列入校定计划未果.《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新校正》云: "《灵枢》今不全".通过介绍高丽国进呈书目中的中医书目,介绍了史崧本《灵枢经》翻刻与演变,笔者正在做《灵枢经古音研究》,首选底本是明无名氏刊刻的《新刊黄帝内经灵枢》,虽有一些讹字,但较赵府居敬堂本讹字要少。赵府本有妄增字句处,如赵府本史崧序首有“黄帝素问灵枢序”七字,文不对题,无名氏本无此七字。刘衡如校勘本是近50年来《灵枢》校勘最佳本,该书依韵校勘作出许多贡献。在以无名氏本为底本、刘衡如本为参照本的同时,还要以元代吉林书堂本《灵枢》作为主校本。古林书堂本是现存《灵枢》最古本,保存宋版体貌较多。由于品相不好,行距字距过密,亦有讹字,适合作主校本。
  • 摘要:貌词,是古代汉语中描绘性的词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通天》是论述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专篇文献,被称作"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其中有大量描绘人体形貌神态的词汇,这里姑且称之为"体质貌词".已有学者指出:这部分词汇"是《内经》中最难解释的一部分.由于用法不具有普遍性,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部分。由于用法不具有普遍性,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笔者以为,训释这部分词汇,仍然必须本着联系上下文语境,度以医理,证以文献,“求之本文而协,验之它卷皆通”的原则。笔者尝本以上原则,作《(灵枢)体质貌词疏补》,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通天》两篇体质貌词进行了全面的疏证补释,包括佗佗,遗遗,随随,推推,栝栝,核核等。
  •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视,全国各地如北京、安徽、江苏、福建、浙江等地积极开展当地中医药古籍的整理和出版工作,以带动各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对全国的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中,不可忽视对中国台湾地区所存古代医籍的研究工作。据了解,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大量古代文献中,中医药典籍占了很重要部分,尤其是中国历代医家的善本、孤本医籍,有些中医典籍版本在图书目录上作为已佚或《四库全书》中也未录。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医书以临床实用性文献为主,且内容清晰,版本精良,珍本和善本居多,并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存世孤本。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可以扩大中医药文献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充实中医药理论和学术思想,为我国的中医药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发挥其应用的价值。此次选取其中的21种手抄医书,对之进行句读、校注和勘误,共编为10册,目的是既反映文献原貌,又方便读者阅读。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医籍抄本实用性很强,具有广泛的读者群;由于在校勘工作中,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版本、作者、内容与学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整理,其中许多内容进行多次讨论、咨询、反复修改,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中医工作者及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在中国医学史和中医文献史上,《北行日记》《纪恩录》是两部非常独特的著作.通过对两本医学著作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考察了该书的版本流传状况,重点介绍了其著作内容与价值,二书的校注工作虽然费时费力,但笔者仍感到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这不仅体现于10年前读书时的疑惑和误读得到了冰释与纠正,而且感觉自己对清光绪六年的这场御医大会诊有了全面立体的审视,对古代的名物(包括官职、机构、地名、物名等)、礼仪制度、清末社会文化、古代文言语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二位清末名医尤其是马培之的精湛医技和医学智慧有了更深刻的体认。相信读此二书者会有所收益。希望清代医学史、晚清宫廷史、孟河医派的研究者能从此二书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史料。
  • 摘要:《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隋书·经籍志》《旧唐书》《新唐书》谓《黄帝甲乙经》,《通志·艺文志》称《黄帝三部针灸经》,《宋书·艺文志》称《黄帝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现通称《针灸甲乙经》.该书是在皇甫谧研究《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之后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编写而成,共12卷,128篇,主要阐述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治疗经验,《针灸甲乙经》从6个方面对针灸禁忌内容加以探析,包括察病人之态定禁忌,针灸过量不及之害,禁刺禁灸穴位,医生技艺不精、学识浅薄,针灸避天时、察四时,据病情定禁忌。皇甫谧对针灸禁忌的总结,为临床与理论的结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的同时,保障了针灸的相对安全。所以只有掌握针灸禁忌,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减少针灸意外的发生。
  •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也是中医临床优势和特色所在.叶桂作为清代医学的代表,在医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叶氏临床重视辨证,其辨证方法常不拘一格.今读《临证指南医案》,深感叶氏辨证之精妙.本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与时间因素有关的医案加以梳理,包括时辰,子午流注,四季,同病异治,五运六气等方面,指出时间因素是疾病定位的重要依据。然而,因素之一,要得到准确的辨证结果,还需多因素合参,值得注意的是时间仅是辨证论治的参考综合判断。
  • 摘要:点灸笔灸法又称"周氏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是梅花针灸学派第六代传人周楣声教授发明的一种温灸器灸法,属于梅花针灸学派梅花二十四灸之一.蔡圣朝教授师从灸界泰斗周楣声,深的其真传,笔者有幸跟随蔡老师临床学习,初步总结蔡师点灸笔临床应用经验,治疗小儿疾病,手法宜轻浅,治疗体质壮实中青年,手法宜重宜化脓,治疗老年患者,培补脾肾,先后天同治,根据点灸笔施灸部位分为四类:点灸(又称腧穴灸,即在一个腧穴上施灸),条灸(又称经络灸,循经络体表线施灸),围灸,片灸(又称面灸,在一个较大的治疗面施灸),蔡师在临床治疗中以上四种施灸方法单独或交替应用,得心应手,效如扶鼓。蔡师辨识患者体质及病因病机施灸,按灸量将点灸笔灸法分为:轻灸,即法应轻重适中,不能将药纸烧焦烧穿,有蚊咬样轻微疼痛,每点灸1次略行更换位置,不宜重叠;重灸,即对于病程缠绵难愈、较重的疾病手法过轻达不到治疗要求,灸治使用重手法,治疗部位出现水泡虽略有不适,但每可提高疗效:中度灸,治疗量介于轻灸与重灸之间。
  • 摘要:老年人咳喘,多由肺气虚弱,复感外邪所致,很多患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法国编号P.2662V中的敦煌紫苏煎为治疗肺病上气咳嗽或吐脓血之证所设,方由紫苏、款冬花、桑根白皮、桔梗、甘草、诃[梨]勒皮、杏仁、石蜜、牦牛酥、贝母、通草组成,本人在临床上以该方灵活加减化裁治疗老年、咳嗽,方中紫苏即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行气宽中之功,此处重用紫苏宣肺降气是为君药。款冬花性味辛温,具有止咳平喘之功,《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效果甚佳.
  • 摘要:透过毛景义先生的传世著作,可以看到,他治学勤勉,饱读医书,兼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医德高尚。他痛恨不学无术的庸医误人,面对社会上医学界的种种不良风气,大胆针贬弊病,崇尚务实求真的学风,注重医学理论的研习,致力于医学文献的整理,阐扬医话,弘扬正气,真可谓德艺双馨。毛景义先生著有《中西医话》10卷,《喉科选粹》2卷,《本草分经解》4卷,均己刊行,尚有《素问注解》待刊。毛景义先生用医话、医论倡言医德,垂范后世,德艺并重,虽然他介绍的西医知识今天看来早已陈旧,但是他在中医理论与临床方面的造诣高深,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财富。
  • 摘要:蔡涵清先生生卒年月不详,曾任河北省国医分馆代理馆长、天津市进化国医馆主任,著有《研医笔记按》1部,该书乃蔡涵清先生数十年来研读医学著作的感悟,集中代表了他对中医学的毕生研究成果.蔡涵清先生在临证治法与诊断中颇多用心之处,诚如其自言:医者“不可一时无虚心,临证若虚实莫辨,万不可妄自治,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生命之关,务宜审慎。”然而,对于医生治病的诸多治疗方法,蔡涵清先生也明确指出:人体原本具有天然治愈疾病的能力,可以自我保持住健康的状态,比如说饿了就会有想吃东西的欲望,渴了就会有想喝水的欲望,感觉到寒冷的时候就会身体打颤,天气炎热的时候就会大汗淋漓,其他的还包括二便这些人体内的各种生理反应。倘若饮食生活失于调理,生理状态即会受到影响,人体就会进入病理阶段,发生各种疾病。这时必须使用药物代替原有身体的机能,如果能够引动各部位的作用,或许身体能够逐渐痊愈。但是,如果通过药物的帮助,身体也完全没有反应的话,这不是因为药物没有效果,也不是因为医生的医术不精,实际上是病人身体内各脏腑器官的作用已经失去了,这种情况就是医书中经常说到的“死证”。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汗”、“温”、“吐”、“下”等的一切治疗方法都不会获得良好的疗效。
  • 摘要:通过对伍连德生平事迹的介绍,与王吉民合著了《中国医史》,《中国医史》最大的编写特点,是吸收了西方近代的史学观,是我国第一次按照时代背景、编年记事、章回体裁来记载史实的科学技术史书。其中所载内容时间跨度五千年,以上古伏羲开创八卦为开端,一直讲述到20世纪初西医及西医教育在国内兴起。书中内容丰富,全面地介绍了中医药起源、医事制度及医学教育体系、著名的医家传记、重要的医学典籍、中医药发明、及西医传入我国、开设西医院及学校等情况。资料详实,特别是全书配有百余张与中国医学相关的老照片及图片。这些照片极为珍贵,因为照片中原物多数已经无处可寻,照片已成绝版。最为难得的是书中保存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多位著名医家如扁鹊、华佗、李时珍等的画像。
  • 摘要:通过对天津同仁堂发展历程的介绍,现在其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全面进行现代化更新了6种剂型生产线,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独家研制的肾炎康复片、脉管复康片、清降片等一批产品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同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精制狗皮膏、伤湿祛痛膏、麝香壮骨膏、脑血栓片、风湿寒痛片、清咽片等50多个科技含量高、疗效显著的拳头产品畅销全国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和口碑。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现代化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为天津同仁堂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天津同仁堂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太阳牌”商标连年被认定为著名商标。2008年,伴随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正式确立,自身实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高速成长且极具发展潜力的著名中药老字号。
  • 摘要:天津为宏仁堂开店最多之地,乐笃周对天津店进行垂直管理,为保证宏仁堂品牌质量,特从北京调来有经验的药工把关,在每一关键环节均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其中谢致中人称“药精”,验药材白天无须解包、黑夜不用开灯,接近药材即可准确辨其品种、来路、真伪、优劣,此人购买原料药自然放心。李润芝、杨杰擅长配制丸、散、膏、丹及药酒;东永江擅长切制饮片,所切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刘久山擅长炮制药材,可更佳地发挥药性;田玉三擅长贮藏和保管成药与药材,饮片炮制后能够长久保持色、香、味、性不变,绝少出现发霉变质。天津宏仁堂以制作面散剂为传统,著名的常用药有紫雪散、七厘散、白避瘟散、金黄散、六一散、锡类散及生肌散等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其在管理上以低工资、高提成的分配方式大大激发了员工卖药的积极性。并采用多种营销宣传手段以扩大影响,综观“卫药”精品,其方源多来自历代名医所创效方,经剂型改革,一方面增强了疗效,一方面便利了患者服药,老树新花,中华祖辈们与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在新时代焕发了勃勃生机。
  • 摘要:综合历代医家对“发表不远热”的不同注释以及后附的医案,笔者看来,《内经》中提出的“用热远热”和“发表不远热”的两种治疗原则,二者并不矛盾。《中医基础理论》也指出: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外在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春夏慎用热药,秋冬慎用凉药。然而“慎用”二字并不是禁止使用的意思,要根据病人的病症特点和自身不同的体质情况,辨证地对病人进行诊治。可以说“用热远热”和“发表不远热”两种不同观点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必然结果,而“发表不远热”是“用热远热”的一种特殊情况。此外,中医治病还讲究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有的人天生体质热,有的人虚弱无力,体质热的人发汗解表时可以远热,但是体制虚弱的人,本身就虚弱无力,发汗解表又损耗不少精力,若还用寒药继续治疗,此人怎能受得了。可见,“发表不远热”在临床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变通,辨证运用。
  • 摘要:中医理论与古代兵家思想的结合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兵家思想就被运用于我国传统的医疗实践中.笔者通过研究被誉为“群方之冠”之桂枝汤的配伍应用并结合《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原文,窥探仲景在疾病治疗中的用兵之道。用药味少量精体现兵家思想,扶正祛邪并举体现兵家思想,治疗自汗体现“断敌要道,守我岩疆”,兵家和医家虽然目的不同,但却都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因此了解兵家思想对深刻体会仲景用药处方,指导治疗方面有很大益处。若医家能将兵家思想与中医学思想有效结合,则必会进一步发挥传统中医的长处,使中医学这颗明珠更加灿烂。
  • 摘要:"标本中气"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部分,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何为标本中气:三阴三阳为标,相应六气为本,相对性质的三阴三阳为中气.如,风为本,厥阴为标,少阳为中气;2.标本从化规律:太阳少阴从标从本,少阳太阴从本,阳明厥阴从中气.意即:三阴三阳有一定转化趋势.唐宋医家重视阐述其理论;金元医家对其理论及临床应用多有发挥;明清医家集前人所成,重视发挥六经气化理论。唐宋时期并无明确融合标本中气与六经的观点,但部分医家的论述,为六经气化理论提供了基础。金元时期鲜见运气学说相关专著,这一时期医家,尤其是易水学派,对标本中气的发展以融合诸多“标本”概念、扩展其应用范围为基础,将该理论用于解读具体方证与实际病例。其中最突出的应用方式,就是将“标本中气”用于解读《伤寒》和将“从中治”观念扩展至其他“标本”。
  • 摘要:带下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如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脓浊样,有臭气等;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如腰痛、神疲等.新安王氏内科流派是新安医学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介绍新安王氏内科流派对带下病的认识,重视奇经论治,重视健脾化湿,重视清肝调营,新安王氏医家在治疗带下病中善用对药,每获佳效,主要有:山药、白果、芡实;乌贼骨,白鸡冠花;龙骨、牡蛎;石决明、龟版;杜仲、续断;白蔹、椿樗白皮、败酱草等,并应用与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徐春甫是明代著名医学家,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其医学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创性地编撰了医学巨著《古今医统大全》(以下简称《医统》)40轶100卷,现代已被列为我国"十大医学全书"(实则《医统》为类书)之首,临床医家每每作为经典依据加以引用;又由博返约编著了最能反映其临床经验的《医学捷径六书》(以下简称《医学捷径》),并介绍了对其生卒年代,习医行医,发起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任职太医院吏目相关事宜,著作成书出版年代等生平事迹的考究,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中医古籍整理包括经古籍丛书编纂、典医籍的分类整理、临床文献整理研究、专题文献整理研究、地方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民族民间医药文献整理、非医学古籍中的医药文献资料的辑录整理、学术史研究等,提出中医古籍的整理要懂目录学,通读原著,同时需要数字化、电子化,中医古籍整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要围绕中医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整理过程中发现古籍亡佚的也很多,要刻不容缓加大中医古籍的写录、保存、传播工作。重视中医医古籍整理的人才培养甚至整理前进行培训,都是很有必要的。建立中医古籍数,据管理共享体系,不断提升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保护利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医古籍的整理,是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时代是不断进步的,整理古籍,除了学以致用,更要发扬创新。
  • 摘要: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普及类医著,如《医学三字经》《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等,至今仍为学习中医的重要门径书。中医药普及类图书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通过对清代普及类医著概要的介绍,分别从著作内容,写作体裁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清代普及类医著产生背景进行了介绍,包括印刷技术,西医,人口以及医家素质方面,从而对普及类医学著作的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 摘要:清代徐灵胎写著的《医学源流论》一书可称为是由99篇文章构成的医学论文集,在其论述祖国医学源流利弊得失、理法方药临床应用时,已将医患伦理思想贯穿其中.本文通过提炼分析,将其中涉及医学伦理的内容归纳为"医家之道"、"病家之道"两部分,徐氏《医学源流论》一书中透射的医患伦理思想,完整性及系统性是其最大的特点。首先,它从医家和病家两方面进行论述,使得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患双方的主体作用均有体现。其次,医家方面,从习医动机到入医门后的学习,再到诊治过程中的原则,它有一套完整的对医生道德和技术两方面的要求:病家方面,从疾病发生到治疗过程,再到平时应具备的医学修养,也有一套完备的病家规范。所以,徐氏从横向和纵向两角度将医疗实践活动过程中该具备的伦理思想表述了出来,现代医学虽然己从以往的医生和病人的线性关系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性事业,医生演变为对群体承担道德责任,但这种从横向和纵向两维度对医患伦理进行规范的意识与方法对其依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科学性是《医学源流论》一书中医患伦理思想的另一特点,它不具有之前文献中关于医德描述存在的局限性,如明代医家李梃奉行“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因此在《医学入门》-书的末尾《习医规格》一文中写道:“重证而就床隔帐诊之,轻证而就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南宋张杲强调医功报应,认为行医治病救人是在积阴德,从而图善报,因此《医说》一书的末尾专门有《医功报应》-卷,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和明代陈实功《医家十要》中也有类似的思想。徐氏将这些思想摒弃,是对之前医德文献的发展。
  • 摘要:著述丰盈是余瀛鳌先生的学术优势,50多年来,以编撰中医临床医学丛书、多种中医辞书、现代医药著作为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传统医学大系》《历代中医名著精华丛书》《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中医古籍临床新用丛书》等,本文通过对余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出版和发表的著作、文章的研究,认为余先生在中医学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中主要贡献,指出余瀛鳌先生的学术造诣可以归纳为逐渐上升的四个阶段,即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到“去粗取精,由博返约”到“临床文献,相互印证”,最终力求达到“学而不泥,圆机活法”的境界。
  • 摘要: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由于炎症的持续进行或反复发生导致肾间质、肾盂、肾盏的损害,形成瘢痕,以至肾发生萎缩和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免疫力低下、肾脏解剖学异常等因素,西医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中医多归属"劳淋"范畴.山东省名老中医张志远先生上乘祖传师授,下积七十余载临证、教学、科研之经验,学识渊博,在业界有“活辞典”之称,医学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采用穿心莲配伍治湿热毒盛、兼有阴伤证,鸭跖草单周或配伍治膀胱湿热证,猪苓汤治疗湿热伤阴证,土茯苓配伍治湿热瘀滞证,因慢性肾盂肾炎病程长,反复发作,常缠绵难愈,中医多归属“劳淋”范畴。因此,先生指出,治疗本病必须本着“除邪务尽”原则,坚持用药:另外,先生发现穿心莲、鸭跖草、蒲公英、黄芩、大黄、败酱草、紫花地丁之清热解毒最好,特别是穿心莲首屈一指,功力彰著。若再加入瞿麦、萹蓄利水,无异锦上添花,对于该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其临床效验明显,值得借鉴、推广。
  • 摘要:"医无药不能扬其术,药无医不能奏其效".在祖国医学体系中,中医和中药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中药的认识、研究与利用必须以中医药理论特别是中药药性理论为指导.中药药性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药学理论,用以概括说明中药的基本属性和作用特征,是指导中药应用实践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中药药性理论形成、发展与完善历程的简要概述,略其支属,理其总绪,研究表明,药性是对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和基础,是中药区别于其他种类药物的突出标志。各种中药药性知识合而为一,构成了内涵丰富的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传统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形成的,随着传统医药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而产生、发展、成熟起来,有它自身的发展轨迹,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证明,思维方式、基础理论和诊疗思想是中医药学术体系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思维方式对理论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着控制和支配作用。中药药性理论发展模式的独特性,是由于中医学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造成的。对于药性理论来说,基于天人合一的认知模式,始终以阴阳学说作为说理工具,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理药性概括等环节,始终从宏观角度把握和分析各环节问题,是最终形成这样一种药性理论的关键所在。中医理论体系是一个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为说理工具.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对药学实践进行总体认知之前,可能已经存在着某些与将要认知总结出的理论处于不同层次的同质或者不同质的理论。但是,对于中医理论体系来讲,其最终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各方面的分支理论应是同质的,而且是互相联系的,在同质的基础上具有整体性。因此,在对中药药性理论展开研究时,必须以阴阳学说为纲领和主线,结合中医病因学理论、病机学理论、诊断学理论、治疗学理论的发展特点和形成过程,才能从总体水平上阐明药性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摘要:中医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古人对自然的特别关注,使得他们对四季物候草木枯荣感受深刻,不仅神农尝百草,每个长期身处草野的人对身边草木的形象、气味也很熟悉.中药理论背后有诸多的隐性知识,但观其象、嗅其气、尝其味仍是学习研究中药最基本的功夫.几年来为深入研究中药理论,已行遍齐鲁山野,与高德民、辛晓伟等从山中带回种质,繁育成了山东种类最多的药用植物园,每株植物的生长壮老已尽在眼中、心中.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榭寄生或桑寄生的带叶茎枝。又名寓木、笃,因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有此名,俗呼为寄生草。回归传统,把中药理论放在它产生之初的文化和生活的背景下,以古人之心度古人之意,阅读古代文献时就如同与先贤相对而坐,静听高山悬河之音;登高远游识百草,身心之感受,真如踏神农之足迹。
  • 摘要:川派中医主要是一个地域范围内医家的概念,正如海派中医、齐派中医一样,也与新安医学、岭南医学概念相同.近现代入川的郑怀贤、宦世安、王渭川等.其学术特色初步总结,包括历史悠久,多元交融,淳正灵巧,长于扶阳,医药兼擅等特色,近现代以来,川派医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如著名中医教育家李斯炽撰有《医学三字经简释》《五脏辨证论治歌括》《杂病论治歌括》等。马有度、王辉武、刘正才等重视中医科普,编写有多种中医普及著作出版并获奖,在全国有很大影响。
  • 摘要:喻昌深入研究《内经》《伤寒杂病论》,敢于纠正前人之误,发展完善中医理论.尤其对于燥证的阐发独树一帜,引领后世众多医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兹仅就《医门法律》用辛味药治疗燥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燥证的病因与病位的探究,总结了其治燥用药规律,纵观喻昌治燥善用辛味药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系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 摘要:王泰林《王旭高临证医案·卷四·产后门》载产后病案13则,其中10则是有关产后发热的医案,其病因诸多,治法灵活,兹结合医案分析其辨治产后发热经验进行了总结,包括营虚发热,益气养血,劳倦发热,补脾养荣,外感发热,养营化邪等,张介宾曰:“产后发热,有风寒外感而热者,有邪火内盛而热者,有水亏阴虚而热者,有因产劳倦虚烦而热者,有去血过多头晕闷乱烦热者。诸证不同,治当辩察。”(《妇人规·产后类》)综上所述,王泰林治疗产后发热有着丰富的辨治经验,其医案虽少,但论述十分精妙。临证善于师法名家,且融会贯通,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 摘要: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出现了若干影响较大的医学流派,温补学派就是其中之一.温补学派崛起于明代,影响到清代,延续到当代,成为影响深远的医学流派.通过介绍温补学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包括充实中医病因病机,丰富中医辨证体系,拓展中医治疗方法,创立系列名方名药,指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犹如一棵大树,正是由于历代医家和医学流派的不断丰富发展,才使得这棵大树不断成长和日臻繁茂。在中医学术史上的诸多医学流派中,唯有温补派医家对中医理论体系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贡献,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体系。对此,要予以充分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和肯定的评价。
  • 摘要:中医医案,在古代又称诊籍、脉案、方案或病案,它是古代医生临证实践的记录,客观地记录医生诊病中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的过程,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中医医案是传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理论的重要载体,认真研读医案,可以探究医家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治病经验,把握名家的治病思想,开启诊病的思路,也可以从医案中借鉴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提高中医学术水准.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古代医案与现代病历是不同质的样本。现代病历由于是完全样本,因此,可以对其采用数据研究方式。由于“总体”是完整的,不论是小样本抽样研究还是大样本抽样研究乃至于全部样本的大数据研究,都是符合数据研究的基本原理的。而古代医案则不同,它在当初记录时就不是完全地忠实记写,而是基于特别的角度作出的选择性记录,因而,把这样的样本拿来作为一般性样本对待,在统计学角度来说,是犯着多重错误的。因此概括地说,对古代医案用数据统计方式或数据挖掘方式研究,这是忽略了古代医案与现代病历性质的差别,研究思路是错误的。除非作者的研究设计并不把古代医案作为普通意义上的样本,而是明确地就是想研究那些病案所能反映的范围的情况。例如,用古代血证的医案明确就只研究(包括挖掘)古代对虚寒性出血病人的诊治经验,而不涉及医案中未能反映的其他病机出血病人。在作这样的严格规定的情况下,数据统计或数据挖掘或能呈现相对正确的研究结果。
  • 摘要: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由中医文献学、中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整合而成的复合型、交叉型学科,是包含文献学、历史学与哲学、汉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属于中医药学中的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整理文献、弘扬学术,紧密联系临床实践,是继承与创新中医药的关键,也是中医药各门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石,本文立足于硕士学位论文这一视角,采用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对近十年中医医史文献学硕士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旨在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态。对近十年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医史文献学科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以及相关医案、方证的文献研究,中医文献的证治研究,中医药、中医古籍方面的问题探讨,临床应用方面用药规律的数据库建立和数据挖掘技术,中医养生等方面。
  • 摘要:王士雄是极负盛名的清末医家之一,其临床验案详载于《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乘桴医影》等著作中.其辨治儿科疾病的验案在上述著作中共计约十余则,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中部分儿科验案,略窥王士雄辨治儿科疾病之特色,指出凡小儿体质稚阴稚阳,易虚易实,若医生考虑不周,误用刚猛,辄致变证丛生。上述5案可以看出,王士雄辨治儿科疾病,无不是诊察细心、选方巧妙、孰知预后。如众患儿惊厥神昏详辨其因,或误药、或暑风、或积滞;如心官案,患音嘎夜啼只用蚱蝉3枚;如孙案,患倒经齿衄断言其预后天癸汛至等。通过以上5案的分析,虽管中窥豹,亦可略见一斑,其临证灵动,施治活泼,无怪张寿颐、陆守先等对王士雄称赞有加,实值得吾辈对其验案继续研读,进一步总结其临床经验,以期指导临证。
  • 摘要:《医学衷中参西录》系清末民初张锡纯所著,其中载有儿科医案30余则.张氏学验颇丰,对疾病的论治灵活圆通,处方用药颇多化裁.兹选几则有代表性的医案进行了总结,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的儿科验案篇篇因证制宜,方方配伍精当,组方新颖,用药井然,对儿科疾病的论治颇具特色,至今仍对临证治疗有实用价值。
  • 摘要:丁泽周为清末民初名医,孟河四家后起之秀,辨证用药以轻灵见长.痿痹为临床常见疾病,《丁甘仁医案》共收录痿痹医案13则,各具特色,兹选取部分医案,分析其辨治痿痹的方法,包括肺热痰躄,养肺清胃,湿热痿软,崇土去瘀,左肩痹痛,益气养阴,以期对丁泽周学术思想有更清楚的认识并运用其经验指导临床.
  • 摘要:张志远先生,山东德州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先生临证善于把握疾病的病机,掌握组方的灵魂,化裁古方,善用方剂中的核心药物,组成药对,治疗疾病效果显著,现举先生常用药对数例,包括人参,石膏,苍术、白术,干姜、黄连等,先生临床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各异的临床表现,治疗内科杂病常辨证论治,处方遣药严谨,在把握方剂核心的前提下,化裁古方,擅用药对,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和应用。
  • 摘要:杨继洲(1522年-1620年),浙江衢州府人(今浙江省衢州县上宇乡六都杨人),明代针灸学家.作者在研习过程中发现该书所载资料有丰富的针灸结合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针、灸、中药三者历来被视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三大法宝,虽方法各异,然治病之理却同。为了总结《大成》中针药结合的思想,为现代临床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整理了《大成》中有关针、灸、药结合和中药治病的文献,认为杨继洲从理论层面提出针、灸、药结合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层面论述针、灸、药结合的临证思想,杨氏医案体现了针灸药综合疗效,各取长补短的思想,强调针灸的优势和长处,杨氏主张针灸药并重,并强调针灸在治病中的优点这一观点是非常突出的。
  • 摘要:2012年成都老官山出土了经穴髹漆木人及716支医简,包括了《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论》《诸病症候》《经脉书》《归脉数》等医书,据老官山汉墓的墓葬形制和遗物分析,推测其下葬年代为西汉景帝、武帝时期.目前,老官山《经脉书》已披露了手太阳脉和手阳明脉的内容,从这部分内容看,《经脉书》一书与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及张家山汉简《脉书》属于同一类文献.同时梁繁荣等对老官山经穴髹漆木人刻绘的经脉情况作了简略的描述.兹仅据这些已经公布的资料,对老官山《经脉书》做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从行文体例、经脉循行路线和所主病症看,《经脉书》与《足臂》《阴阳》关系都十分密切。另外,据梁繁荣所述经穴髹漆木人标记有红色粗线22条,当为十一经脉,包括了分布于上肢后面的手少阳、手太阳,上肢外侧的手阳明,下肢前内侧的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下肢外侧的足少阳,下肢后面的足太阳、足少阴,上肢前面(内侧)两条经脉与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循行路线均有差异。这些内容都与《足臂》《阴阳》更为相近,与《灵枢·经脉》相差较大。如果《经脉书》反映的确是经穴木人的经脉内容的话,这就提示了《经脉书》当与《足臂》《阴阳》一样,是《脉书》的一种传本,其成书当早于《灵枢·经脉》。
  • 摘要:笔者在采访杨建春先生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杨德祥先生时,有幸翻阅了该书原件,并得到了方书中部分影印件,现就其资料分析该书方剂来源与临床应用概况。rn 通过对《百证千方集锦》的初步考证,结合目前正在全国开展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在民间,还存留着很多中医世家保存的手抄稿件,这些抄本,没有经过刻板,不流传与世,很多都是孤本或者残本,弥足珍贵,可说是其作者一生临证经验的总结,从学术价值来讲,虽然很难与传世书籍相比肩,但是从临床实践来说,却有着非常大的挖掘潜力,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如能再结合中医世家传世医案医论进行互相印证,则可能总结出很多临床效方,惠及百姓,恩泽后世。这,也应该是中医文献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和最终目的。
  • 摘要:在中医学光辉灿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价值非凡、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医药学著作.但人为的毁坏,自然的损伤,造成许多古籍文献的佚逸,或残缺不全,或荡然无存.为此,中医古籍辑佚工作也就应运而生.辑佚工作,作为中医文献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和深入.通过对中医古籍辑佚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认为辑佚工作最为基础的工作是搜集到有用的材料,中医古籍辑佚工作可以凭藉的资料不少,比较集中且有意义的主要有几个方面,包括医学文献,类书,史书与注,考古文献等方面,总结了辑复方法,即辑录,考证,体例,编排等方面。
  • 摘要:今天人们习惯性地把《黄帝内经》的集结成书作为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标志,又因为《黄帝内经》同时期及其之前更早时期大量医学文献的缺失,使人们很少去想象早期中医学是如何向《黄帝内经》发展过渡的,会不自觉地把《黄帝内经》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终极.本文要阐发的核心问题指出文献的缺失使人们对中医学术发展史的了解出现了断层,提出对方技之学的研究可以部分复原早期中医学与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之间的学术发展概貌,延续的思维与技术使研究文本的选择更加多样和灵活,中医学曾经是方技之学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对方技之学的研究来探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这对于了解早期中医学向今本《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通过对《千金方》的成书时代背景以及孙思邈的成才之路的探究,针对当前医学院校中医教育困境的总结,提出学习中医学需要优秀智慧天赋,特别需要执著热爱的敬业精神,全需要广博的传统文化基础,从而为中医教育提供借鉴。
  • 摘要:在中医儿科的发展史上,有一位不可不说的名家——庄一夔,他被视为清代中期儿科温补派的代表人物.尤其在慢惊风和痘疹两门,庄氏的医案常常被收入必读之列.他撰著的《福幼编》和《遂生编》自乾嘉年间刊行起就不断地被翻刻再版,至今仍是中医珍本;他开创的逐寒荡惊汤和加味理中地黄汤被对症施用,至今仍具价值.如此一位医史留名的人物,他的生平资料在《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等诸多涉医的工具书中却是语焉不详,甚至连生卒年份都失于考证,含糊其词。本文即对庄一夔的生平事迹予以补遗和考证,庄一夔生活在清代中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其背后是一个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学术上都非常强大的家族。他出身名门,家学渊源,虽然身负官职,却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进入官场,而仅仅是作为外甥崔龙见的属员得以进入官府办差,担任州吏目,工作能力强。他名下的儒林郎、布政司理问的头衔则是藉由弟弟庄一鹤貤封而来。族谱中记载的正六品官衔—承德郎因为没有其他佐证,暂时无法确认。就此可以认为,庄氏应该是不低于从六品的官吏身份,这正是名门望族的荫庇之功。庄一夔因幼年多病,故而学儒兼学医,最终成为通医儒人。他医术精湛,既不墨守陈规,也不沽名钓誉,在儿科和外科方面尤为精到,所撰儿科专著《福幼编》和《遂生编》影响深远,同时还具有很深的文学造诣。
  • 摘要:《黄帝内经》反复强调学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可言道",中医学是一门会通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宇宙哲学、社会人文等自然社会多学科的复杂文化体,只有立足于足够的大文化知识基础才能谈得上融会贯通,悟造创新.孙思邈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孙思邈倾其一生,毕穷医典,旁及百家,不仅成为一代大医,也成一代儒释道兼修的文化大师,如《旧唐书》说孙思邈“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从中可以看出,孙思邈的博学不仅体现在医学上,其在儒释道等哲学人文学方面的深厚知识也得到广泛认可。中医学是一门汇通天地人三才知识的“究天人之际”知识体系。一个合格的中医人不仅需要最大限度地认识生命本身的物质功能规律机制,更需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宇宙演化哲学、天文地理学、气象历法学、自然物候学、人文社会学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会当临绝项,一览众山小”,进而合理地,高屋建瓴地认知,乃至修改、完善、整合其理论实践体系,完善提高、创新发展中医学。
  • 摘要:中医发祥于中国古代,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是运用古代哲学思维进行理性认识的集大成者.中医中包含很多哲学思想,主要有天人合一、精气阴阳五行、中和等.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的论述.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家、思想家长期讨论的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思想.中医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包含了不少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精气、阴阳、五行、中和等众多的哲学思维。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继承并发展了中医理论。可以说中医是抽象概括识的哲学医学,以人体生命与疾病的本质、普遍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内涵哲学又脱胎于哲学,成为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又有人文学科的学科。
  • 摘要:《秦医缓和》为中医学类专业《医古文》课程传统篇目,该篇节选自《左传·成公十年》与《左传·昭公元年》.《春秋》自古以其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春秋笔法"闻名于世,《左传》作为《春秋》诸传最负盛名者,对"春秋笔法"可谓是承其衣钵而毫不逊色.笔者在《秦医缓和》的教学中发现,作者在叙事中运用了"春秋笔法",介绍了桑田巫的叙事方法,作者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强调宣告晋景公死期将近的为来自虢地的“桑田巫”,前后对照,其用意显然在于对晋国不义之举的挞伐和讽刺,同时赵孟问疾这篇文章也反映了赵孟“临患”而“忘国”之不忠形象的鲜活刻画,更是对其“临患不忘国,忠也”之言的辛辣讽刺。
  • 摘要:本文拟从南宋画家李嵩的风俗画《骷髅幻戏图》入手,在分析绘图所需之解剖知识基础的同时,将其与宋代的医药绘图、尤其是两本专门的解剖图谱进行比对,对照其中差异,进而尝试重新梳理中医解剖活动的历史进程,探讨其背后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追究解剖活动的历史进程与中医学的整体发展脉络之间的分分合合,就会发现其背后的支配因素正是国人“术重实用”的价值判断标准。医学在古代本就被视为百工之流,而解剖这种形而下的探索人体结构之器的行为,更可说是术中之术,其兴衰存亡完全取决于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现实利益服务。
  • 摘要:通过对谢仲墨生平事迹的介绍,总结了其中医古籍辨伪工作的情况,其对中医医史文献的贡献也不可不谓大也,尤在医书的辨伪工作上可谓承上启下之作用,毕终身之力完成对200余种中医古籍的考证工作,上承民国以前对子部医书的考证工作,下接现代医史文献古籍整理工作,谢氏指出辨别医书真伪的意义“辨别伪书,原来是历史家辨伪工作的一项,它也可以应用于医史研究中。在辨别伪书的著作中,凡是说某书是伪托,意思是某书不是书端所题的作者所作。辨伪著作中的伪字的意义,应该如此,本来不应有贬损原书价值的意思。事实上,医书的价值,乃取决于其内容的高下,所以有的医书不伪而价值不高,也有虽是伪作而价值很高。例如难经一书,未必是秦越人的手笔,但它保存了古代医家的学说,是不可磨灭的著作。今对其医书辨伪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以待来者。
  • 摘要:新刻《食鉴本草》是一部较早的食疗本草专著,目前对本书的系统研究很少,笔者在此次参加"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新刻《食鉴本草》"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包括新刻《食鉴本草》之“新刻”,作者生平与成书背景,版本调查,重点总结了其学术特色,获益良多,认为该书不仅是一部本草类著作,更是一部可供家庭使用的食物鉴别又养生保健的科普书,对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健康养身的今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研究发现,“以类相从”不仅是汉字构造的原则,也是汉字发展的规律,同时还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位”现象的主要原因,解析中医古籍用字的“以类相从”,对于整理中医古籍,正确解读中医古籍中的通假字、古字、异体俗字、讹误字乃至简化字都会有一定的帮助。概括起来,中医古籍用字的“以类相从”体现在义类和音类两个方面,汉字从产生到成熟,从象形性到符号化、系统化、标准化,“以类相从”的规律和原则不可不认识,汉字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位”现象也可以由“以类相从”的特点找到原因,也正是汉字的“以类相从”才使得汉字在变动中不失其特点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完成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任。掌握其音义类别也就能够较为确切地去解读古代医籍,揭示中国先民们所探索的生命密码。
  • 摘要:2010年9月起,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方剂卷》的整理编撰,具体负责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的校注、编写导读、编排目录等整理工作.《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系选择中医古籍珍本加以校注等整理后原版影印出版,这种原版校注方式在中医古籍整理上还是第一次,设计方案、编纂体例和细则经过多次修改,其中在校注的繁简用字上,2011年1月所定《编撰细则》明确要求"校注文字除提示词保留繁体字外,其余内容(含书名)均为简体字",《中医古籍珍本集成》被列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支持的重点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60种中医古籍整理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10个重点项目之一,得到三个部委的同时支持,是一项创新型中医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其创新性就在于古籍原版校注影印,这种整理出版方式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书的原始风貌,也为学习古籍提供了便利,为研究古籍提供了思路和途径,对于挖掘中医药文献资源,传承中医药科学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中医药从业者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古籍原版校注影印还是新生事物,校勘、注释和解读的体例和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商讨和完善。
  • 摘要:近几十年来,中医界一直在努力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特别是通过结合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数据挖掘技术,快速、高效的总结提炼老中医的临证经验,特别是分析总结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和规律,显示了较好的前景.通过对目前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医家学术思想研究的主要内涵,并用于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每位名老中医的诊疗风格与临证特色是他们学术思想的体现。因此,研究医家的学术思想,可以采用传统文献研究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探寻学术渊源,分析学术轨迹,总结学术精髓和贡献,并总结了定性分析的必要性。
  • 摘要:中医之学术不离经典,正所谓登堂入室必由其路径耳,故本文就挥氏中医经典治学之法进行探讨,希望助中医传承一臂之力。中医之经典,适为临证之基石。历观史上中医大家,上承家技也好,学院精英也罢,未有不治经典而成名者。恽铁樵先生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又为西方科学文明所启迪,认为中医经典的学习应通过有态度之读以寻其纲领,提挈其纲领而得其旨归,诸经相参以明其深意,悟有所得以昌明学术。此“读-领-参-悟”四法至今仍值得借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