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八次李时珍医药论坛暨浊毒理论论坛
第八次李时珍医药论坛暨浊毒理论论坛

第八次李时珍医药论坛暨浊毒理论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5-12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第八次李时珍医药论坛暨浊毒理论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人文气质是指对于文学、历史、政治、宗教、社会等人文学科有一定了解的综合素质,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在长期临床实践的磨砺中,广汲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个人个性特点、风格气度,这对其编撰划时代科学巨著《本草纲目》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也深深地影响了其后400多年中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对《本草纲目》及有关历史文献对李时珍的记载,去探寻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的心里素质和内在修养,去研论李时珍先天与后天、内在和外在的独有个性特质.认为李时珍身上所拥有的人文气质是其成功的决定因素.
  • 摘要:李时珍的脑为元神之府说从道家理论而来,其对后世医学以深刻影响,但并未形成完整的脑神系统理论。由于传统藏象学说所框定,脑属于奇恒之府,故李时珍对脑府功能的阐述较零散,认识还不深入不完备。李时珍倡言脑府藏元神,又不否认五神脏论。在有关脑病的药物治疗上,体现了传统的中医特色--整体辨证论治精神,这对今天中医论治脑病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修炼家取坎补离,即河车功法.李时珍将道家与医家之论合一炉而冶之,对中医学产生深远影响.
  • 摘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建立了16部60类分类法,这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这是一种建立在以部统类,"析族区类"的分类原则下的纲目划分.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30类(如草部9类、木部6类、菜、果部各7类、谷5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按照"析族区类"的分类原则,在类之下还分有若干族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植物的自然类群,使人类对植物分类确定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许多学者把它称为"古代最完美的分类法".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这种人为分类方法,是在分类学上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创举,它是对前人药物分类思想的巨大突破.李时珍是我国明代的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他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中医的用药书籍存在问题,就决定重修本草.他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他勤于学习,精读了儒家理学典籍,以格物致知的态度探究本草经、史、子、集各部各类著作,在史学、哲学、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造诣甚深.他躬身实践,足迹遍及祖国山川、林区、矿井.很好地运用了人民的智慧,400多年前,他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迄今,它的版本已多达百余种,有中文、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俄文、拉丁文、朝鲜文等多个语种,成为有史以来中医药典籍中被译成外文最多的著作之一.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勇于创断、敢于质疑、不断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推崇.
  • 摘要:《本草纲目》药物分类综述《本草纲目》中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于公元1578年编撰,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刊印.这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是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也是中国本草书籍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文重点讲述了李时珍“格物致知”的编写思想,以及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中的逻辑思维形式.《本草纲目》的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也充分体现了博物性的特点.《本草纲目》药物分类方法的形成,自然与李时珍本人所坚持、运用的思想模式、思维方式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将180例患者按中医辩证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脾虚湿热血瘀证6个中医证型,每组各30例,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内服、外治、食疗、护理)对胃癌前期病变不同中医证型治疗前后的胃镜、胃粘膜组织学的变化、症状改善的临床观察.结果:180例胃癌前期病变患者临床治愈4例,显效45例,有效11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8.33%,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胃粘膜病理疗效治愈3例,显效36例,有效108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1.67%.
  • 摘要: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幽门吻合术后或胆囊切除术后引起的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在胃酸的影响下,对胃黏膜屏障造成破坏,引起H+弥散增加,从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上腹部灼热性疼痛、痞满,恶心,泛酸,空腹呕吐胆汁、口干口苦等症.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多应用保护胃黏膜、促胃肠动力、抑酸、抗Hp等治疗,虽在短期内能改善症状,但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遣方用药灵活,临床疗效肯定。杨倩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对BRG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BRG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有独到见解,尤善以化浊解毒疏肝为法遣方用药,临床效果肯定。
  •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中医药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杨倩教授师从著名消化科专家姚希贤教授并从20余年临床实践出发丰富了"浊毒"理论,临证时注重条畅气机以达到化浊解毒、疏肝运脾、和胃降逆往往效如浮鼓.rn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因食管与胃连接部分防反流机制障碍而导致胃或肠道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粘膜炎性病变。其临床主要表现有:烧心和反流,胸骨后灼痛或刺痛甚至放射至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也会引起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有时会引起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等食管外症状。在治疗方面西医学主要治疗通过促进胃动力;应用抑酸药物等措施,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学中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的论著,根据本病临床症状可参照中医学中“吐酸”“梅核气”等辩证施治。本文针对具体病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于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春温"、"泄泻"、"下痢"等范畴.李佃贵教授认为其发病与浊毒密切相关, 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的浊毒观-浊毒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关键,该病常于惊蛰、大暑、寒露三季发病,并针对具体病例,从浊毒与三季论立法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摘要:浊毒学说作为一门新兴的中医理论,以天人合一的中医整体思维方式来探究当代生态环境及人自身饮食、情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认可. 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征候群。 浊毒病邪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毒化,即致病过程;浊毒化的结果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包括现代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致使毒害细胞、组织和器官,使之代谢和机能失常,乃至机能衰竭。本文介绍了浊毒用药的特点,针对具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患者,用药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CAG分为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化生性萎缩是胃固有腺体被肠化或假幽门化生腺体替代;非化生性萎缩是胃粘膜层固有腺体被纤维组织和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证实,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肠型胃癌发病的病理基础,所以肠上皮化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临床多表现为胃痛、痞满、纳呆、嗳气、乏力等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本文针对具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详细讲述了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对患者胃镜报告的前后比较,发现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根据此患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痞满”的范畴。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主症、次症兼顾,加减用药,效果甚佳。
  • 摘要:Wissler-Fanconi综合征是一种以长期间歇性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四大表现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杨倩教授认为中医辨证应属气血两虚,浊毒内蕴。外邪入里化热,迫血妄行而见周身斑丘疹,日久耗气伤血,气血两虚,见乏力、纳差;鼓动无力,以致气血津液瘀于体内,而成痰浊内蕴之证,浊毒流注关节阻碍气血,不通则痛,见关节疼痛,毒热稽留不去则身大热等症。本文针对具体病例,治疗以补气养血,化浊解毒为大法,此法标本兼治,发挥了中医优势,延缓病情进展,用于临床防治Wissler-Fanconi综合征,具有客观性、便捷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等优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笔者试图从社会自然因素方面探讨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认为浊毒学说是新时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其形成有深刻的社会自然原因.并提出广义浊毒应包括"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的新思维。浊毒学说以天人合一的中医思维方式来探究当代生态环境及人自身饮食、情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它更深刻直接地揭示疾病的病因和疾病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现代病因学接轨。目前浊毒学说已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对浊毒学说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痛风、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及血管性痴呆等疾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做简要综述.rn 综上所述,浊毒学说是新时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其形成有深刻的社会自然原因。它不拘于对一方一药研究,是一种“道”而非“术”,是新时代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一种新视角,浊毒证候也普遍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但是目前浊毒学说的临床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个人经验的阶段,缺乏大样本、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随着浊毒学说的日趋系统和完善,必将会对人们的疾病诊疗产生更大的作用。
  • 摘要:浊和毒作为中医的基本术语,远可追溯至《内经》时代甚至更早,但是将浊毒合而称之,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却是本世纪中医界的一个创新.浊毒理论始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丰富和发展于脾胃病的论治,其后这一学说为诸多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当代医家还将浊毒致病论与传统中医病因学和现代病因学相结合,论述了浊毒致病论的新含义,认为浊毒致病论可以成为现代中医病因学的基础理论.纵观古今关于"浊毒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其对临床诊治疾病和发展现代化中医中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中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萎缩典型标志及癌变前兆。目前,CAG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西医学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和对因治疗。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优势,许多学者认为,CAG与“浊毒血瘀”关系密切,临床上多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治疗CAG,取得了良好疗效,故本文从“浊毒”治疗CAG作一简要综述。本文简述了CAG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标准,并简述了浊毒理论与CAG二者之间的关系。大量临床治疗都表明中医药对CAG癌前病变具有明显的预防和逆转作用,中医方法治疗CAG己经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从浊毒论治,同时进行化浊解毒与活血化血瘀,有利于人体内浊毒的排出。因此采用化浊解毒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比较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 摘要:中医养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除了医疗保健以外,还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与中医养生相关,其中茶与中医的关系,在普通群众看来与中医密切相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茗”条之下,介绍了他所处在的时代之前,各种代表性医药著作的观点,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见闻和自身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rn 综上,时珍对茶的研究是深入的(因篇幅所限,时珍所引的前人论述未能列出),观点是客观公正的,既记录了其性味功效、主治病症,也指出了其使用注意、不宜禁忌。rn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茶饮已经成为大众喜爱的消遣养生方式,近年茶文化也逐渐从休闲方面,进入养生领域,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传统的中医治病养生中,茶茗并未成为重点或者热点。初步思考其原因,这也许与“中医养生”跟“国学养生”有一定的交集,但并不完全等同有关。养生,作为一种文化,体现在各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合得更密切的是中医,但不仅是中医,古代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观点,中医只是其中之一,不过由于理论体系更为完备,实际操作更为系统,影响范围更为深远。
  • 摘要:《黄帝内经》提出了"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保健的基本观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谷、菜、果、介、禽、兽部中的食物种类条分缕析,阐述了饮食五味与五脏的损益关系,记载了大量食疗食养的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又专设"粥篇",分功别类;此外,还详细论述"酒"、"水"饮品等等,被誉为养生保健"圣经".笔者从饮食角度对其的内容略加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现代养生.此外,在《本草纲目》中也列举了药物在服用时应忌讳的食物,如“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绘、腥躁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萎、生葱、诸果、诸滑滞之物”,都是为了让食疗发挥更好的作用。总之,《本草纲目》蕴含了丰富的饮食养生内容,值得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 摘要:研究了广东新会的茶枝柑与重庆涪陵地区的大红袍,浙江台州及广西桂林的温州蜜柑所制陈皮在不同采收期几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探讨了不同品种和采收期对陈皮药材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HPLC分析法,测定了25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陈皮样品中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 ',4'-七甲氧基黄酮和橘皮素的含量.结果发现,各陈皮样品中4种黄酮类成分随采收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各成分的变化并不同步.不同品种间陈皮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大,茶枝柑陈皮中的橙皮苷含量普遍低于温州蜜柑陈皮及大红袍陈皮;但茶枝柑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含量则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的陈皮.品种和采收期的差异均对陈皮中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
  • 摘要:《滇南本草》是我国现存古代的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完整的一部,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尤其对云南本土医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滇南本草》中皮肤病用药有163种.本文就《滇南本草》中治疗皮肤病方药,《滇南本草》中皮肤病治疗特点,《滇南本草》中皮肤病用药临床研究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滇南本草》中有关治疗皮肤病的论述,共记载单味药163种,其中以皮肤病作为唯一治疗适应症的药物有24种。药物性味以寒、苦为多,方药用法灵活多样。《滇南草本》在治疗皮肤病时,剂型以外用为主,部分药物内服。在《滇南本草》中,引药及调和药物的应用是一大特色,以酒由、醋、牛羊肉及部分矿物药为主,其中用酒作为药引较多,酒可温经通络,善行。滇地处高原,气候寒冷,素体多寒夹湿,就能引导药物其达病所,以提高药效,相辅相成,药借酒力,酒助药势。在《滇南本草》中,对药物的用法比较考究,仅内服并外用,鲜用以及烧酒兑服、烧灰调服、滚水下及外用的擦法、敷法等,用法不同。
  • 摘要:兰茂遍历云南,尝尽百草,对千百年来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宝贵医疗经验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整合,奠定了云南地区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将云南地方性医学的发展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云南本土医学之中最具代表性,故本文将兰茂及其地方性医学著作所表达的学术思想统称为"兰茂医学".从《滇南本草》和《医门擥要》两部著作,探讨兰茂医学的学术特点,阐释兰茂医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兰茂医学的研究不仅能推动中医学学术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探寻云南道地药材品种的迁徙演变发展历史。分析兰茂医学对云南中医学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摘要:目的:促进对葛洪医药学思想及治疗方法的继承沿用,并推动其开发利用于医药事业.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期刊文献中有关《肘后备急方》医药学方面的文章,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检索得到相关文章共100余篇,涉及内科学、外科学、急症医学、传染病、中医养生、中医美容、灸疗学、推拿学、药物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结论:《肘后备急方》中医药学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以及医药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部分被继承、沿用或改进,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对其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 摘要:历代本草文献中对于中药药味的标注却别很大.《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研究该书对药味的标注方法和原则,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对于药味的标注化标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草纲目》重视药味理论,采用了宋明理学的方式来阐释药味与功效的关系,但并未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系统论的观念,同时该书也并未使用理论反推药味的方式标注药味.《本草纲目》在药味的标定上主要采用口尝药味的标定方式,应作为当前主流标定药味的方式.
  • 摘要: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方法.结果: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经血常规及内镜检查发现,服用中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患者可服用中药治疗,预后良好.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甚至消失,黏膜肌增厚,黏膜变薄,甚至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胃脘堵胀、痛或不痛、反酸、烧心、嗳气,或伴有纳食减少,消瘦等.西医应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对本病诊断明确,治疗主要以根除Hp、抑酸、保护胃黏膜、增强胃肠动力等为主,但目前尚无标准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且西药治疗复发率高,长期应用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辩证施治为基础,运用传统中药治疗本病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临床疗效确切.rn 李佃贵教授在临证中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以化浊解毒法贯穿治疗始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灵活加减用药,临床疗效肯定。胃院胀满、堵闷较重加苏梗、大腹皮、焦槟榔等较强行气消积除胀;烧心、反酸明显加瓦楞子、浙贝等加强制酸止痛作用,保护受损的胃黏膜膜;纳呆、食欲减退加焦山植、麦芽、鸡内金等健脾消食,和胃化积;咽部堵闷或异物感加清半夏、桔梗等化痰散结利咽;大便乳滞,排便不爽加砂仁、仙鹤草、火麻仁等祛湿润肠通便。
  • 摘要:目的:观察化浊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消炎利胆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化浊利胆方治疗,共治疗9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医疗实践深入探索的新形势下,浊毒理论作为病理机制概念的中医学术用语被提出,并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同,以中医病因学的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浊毒发病机理,并应用于临床各系统疾病,收效显著,现总结临床应用浊毒理论辩证施治经验以供交流学习.rn 湿轻浊重、积湿成浊。浊邪即时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病理产物,具有胶结、粘滞、重浊、稠厚等特性,浊与湿邪乃为同源,浊为湿之重,毒与热同类,热乃毒之渐,毒乃热之极,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水、湿、浊、痰、瘀等病理产物不断积累,凝结产生具有毒害作用的病理产物-浊毒,是最终形成繁杂的各脏器病理改变的病机关键。浊毒理论是对六淫致病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细分和深入,浊毒学说是中医学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浊毒致病,机体处于浊毒状态时病机变化,演变规律、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的应用理论体系。对于浊毒致病或符合浊毒证型的基本,皆可采用浊毒理论辨病辩证分析论治,充分体现中医的异病同治思想。
  • 摘要: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PLGC)患者情志的影响.rn 方法:将22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胃胀、胃痛、嗳气、烧心等)、胃镜、病理及情志(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rn 结果:胃癌前病变(PLGC)患者情志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情志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n 结论:化浊解毒方能化浊解毒,调肝醒脾,改善患者情志,消除不良情志对胃黏膜的损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M)或(和)异型增生(ATP).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胃粘膜出现局部或广泛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粘膜变薄、粘膜基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的慢性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伴有大肠不完全型肠化( 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不典型增生(atypicalhyperplasia,ATP)属胃癌的癌前期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s ofgastric cancer, GPL),胃癌发生率高达9%-10%"。本病属于中医学“胃痞”,“胃脘痛”的范畴。本文介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反治法的原理,并针对具体病例采用反治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是《内经》提出的治疗大法.反治法则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CAG病因病机复杂,临床常出现真热假寒、寒热互见,真实假虚,真虚假实,虚实夹杂的现象,在治疗时要治病求本,故采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反治法.
  • 摘要:李佃贵教授系河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知名中医肝胆病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杏林悬壶4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对肝胆疾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当中的疑难杂症有其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和临床经验。李佃贵教授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临床疗效显著,颇具特色。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不揣浅陋,现将自己对李师“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撷要如下,以飨同道。
  •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根据RomeⅢ标准IBS,主要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未定型(IBS-U),其中又以IBS-D较为常见.目前,西医治疗IBS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胃肠解痉药、肠动力调节药、止泻药和肠道菌群调节药等,结合心理和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近20多年来,中医药治疗IBS的满意疗效己被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以“浊毒’理论为基础,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IBS-D已取得明显效果。
  • 摘要:"分消走泄法"是温病学中一种重要的治法,可归属于中医学治疗八法中的"和法".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临床中本法不仅应用于外感温病,而且广泛用于内伤杂病,对于病机以脾胃湿热为主,证候为湿热弥漫三焦者均可应用.本文重点讲述“分消走泄”法在治疗慢性胃炎上的应用。并针对具体病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由此可见,祛湿清热为治疗湿热病之总则,是针对病邪性质而言;分消走泄是祛湿清热的具体化,是药物配伍组方的尺度。治疗时,往往在分消走泄指导下,据病变部位之侧重,灵活选用宣肺开上,辛苦通降,理气开郁,渗湿利水等具体治法。
  •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一些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随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不少医家认为临床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与浊毒存在相关关系,如胃炎、慢性肝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该文献检索关键词为“浊毒”的文献,兹总结临床应用浊毒理论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浊毒理论是中医学的独特组成部分,虽然历代经典文献均对浊毒有不同的记载,但都流于片段描述,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提出及当代医家的各种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浊毒理论指导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多发病、疑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提出及成功的临床应用为发展当代中医事业提供了广泛思路,想要发展中医,不仅需要继承古代医家的思想,更需要当代医家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的前提下指导治法创新、组方遣药创新,这样才能指导一些常见病、新发病的治疗,真正使中医事业得到发展。
  •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本草纲目》药膳食疗的应用概况,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食物与食疗的禁忌,为更好的合理用膳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本草纲目》中的药膳食疗的禁忌部分,并查阅相关药膳食疗的禁忌方面的文章.结果:羊肉、猪肉、狗肉等多种食物在平时的药膳食疗中都存在着配伍禁忌,不合理的搭配会显现出不良反应;十八反和十九畏中的部分药物在与平时的药膳食疗中的药物或食物出现配伍禁忌时,同样会发生相关的不良反应;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等多种药物不能用于药膳食疗.结论:《本草纲目》为合理用膳提供了依据,《本草纲目》中的药膳食疗方为后人进行药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药膳食疗的发展需重读《本草纲目》.
  • 摘要: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是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广泛搜集民问用药,实地考查,全面整理总结,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对医药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制方遣药,既据之以理,立论独到,遵古不泥,又方从法出,权变化裁,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实用性,反映了很高的学术价值.为探讨李时珍在医学临证中的贡献,笔者在温习《纲目》的基础上,就李时珍临证用药的思路进行总结.rn 综上,李时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医学理论家和临床医学家。其在广泛继承先贤临证用药智慧的基础上总结提高,在发掘、创新医药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有重要贡献。《本草纲目》中大量治病防病、延年益寿的内容所渗透出的医学思想,至今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李时珍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巨大财富,值得后人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 摘要:赤石脂功专止血固下,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作用。正如诗所云:“赤石脂,其用有二,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胎衣无推荡之峻。”通过历代本草对赤石脂的描述记载,系统地介绍了赤石脂的来源释名、药性特点、功效、配伍应用、使用指征、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以及赤石脂的炮制与煎煮法,并有侧重地对该药在古代医籍的配伍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总之,赤石脂甘、酸、涩,温,归大肠、胃经。涩肠,止血,生肌敛疮。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不敛,湿疹脓水浸淫。赤石脂甘涩性温,质重沉降,功善收敛固涩,具有止泻、止血、止带等作用,久泻、久痢、崩漏、带下等滑脱不禁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赤石脂能收到良好的收敛固涩效果。
  • 摘要:黄疸,古称"黄瘅", 瘅者疸也.经云:"溽暑湿热相博,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腑肿".又日:"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 "身黄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总之吾医之宗—《黄帝内经》,对黄疸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开创了祖国医学论治黄疸之先河.然其详于证,略于治,且散见于各篇. 综上所述,黄疸病的发生,从病邪来看,有湿热、寒湿、饮食、痰浊、淤血、疫毒、虚劳之分,但以湿浊之邪为主,故《金匾要略方论》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论断;从脏腑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是往往由脾胃波及肝胆。其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溢而发黄。与仲景“脾色必黄,癖热以行”不矛盾,且有发展。辨证上,当先别阴阳,明其所属是阴黄或是阳黄。在治疗上黄疸既是湿浊为患,因此去湿利小便就成其重要治则,给湿邪以去路,故《金匾要略方论》指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后世医家亦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具体到治法上,“当随其所得而治之”,或利其湿,或清其热,或补其虚,或温其寒,或润其燥,或消其淤,或降其逆,或下其实,或兼表者而汗之,或兼少阳者而和之,其在上者尚可吐之,八法详备,尽显其中。但无论哪种治法,都不同程度地着眼于血分,都在于恢复胃气。
  •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医学认为其属痰浊、瘀血等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浊毒内蕴,引发此病.笔者经近几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毒、瘀存在于本病的整个过程,因饮食损伤,或贪逸恶劳,或情志失调,或外毒侵袭,或痰湿体质,致痰浊内生,浊聚为毒,毒邪日久生瘀,损伤经络;或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致毒邪泛滥,更进一步损伤五脏六腑,从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因此,解毒化瘀将是临床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之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