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
2015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

2015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5-06-1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2015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按摩子宫穴对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对漳州市中医院妇产科产妇2013年9月~2014年2月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产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按摩联合艾灸子宫穴,从第一次出现宫缩痛开始,2天为一疗程,一天2次;对照组则采用产后护理常规护理(术后护理常规缓解疼痛的措施只有使用双氯酚栓钠).比较两组通过治疗后的宫缩痛缓解疗效情况.rn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一次产后宫缩痛评分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缓解效果比较,两组比较有差异(P<0.01),有可比性.rn 结论:艾灸联合按摩子宫穴能更有效、更快速减轻或消除产妇的产后宫缩痛.
  • 摘要:痔病是人类直立行走后的三大疾病之一,提肛操是肛门部气功锻炼的方法之一,这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痔疮等肛门疾病的中医防治方法。早在唐朝孙思邀《枕中方》中就有:“谷道宜常撮”的记载,撮就是收缩,“谷道”就是指直肠肛门,意思是直肠肛门宜常做收缩运动。练气功主张“档下会阴紧收藏”、“提档吊顶”,认为这样有保健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可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加速静脉血回流,降低静脉血压,改善直肠肛门部淤血,同时还可促进肠道蠕动,可防治便秘。另外,手术后及时行提肛操锻炼,可改善肛周部的血液循环,预防肛周组织水肿的发生,增强肛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也降低了肛门失禁的发生。本文就探讨提肛操训练对痔病复发的预防作用.首先将门诊接收的100例痔病非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肛肠科一般用药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其行提肛操,同时门诊随访,根据疗效分析结果.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痔病预防有效率为90%,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提肛操能有效防治痔病的发生率,简单易学,无创伤性.
  •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医药保健发展的几点看法和建议:中西医各有优势,应该相互合作,中医大力弘扬大医精成,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的最高境界,医学模式将向人天观发展,养生重于治病。
  • 摘要:海沧作为全国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全国第七个、海峡西岸第一个保税港区,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沧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而且对台交流日益活跃,两岸文化和医药交流紧密。
  • 摘要:目的:观察蒙医传统铜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拔罐放血疗法,治疗组采用传统铜罐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5%,对照组愈显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医传统铜罐疗法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腰部活动,治疗腰肌劳损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疗程稳定等特点.
  • 摘要:董氏割治截根疗法是在民间传统火镰石单穴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穴成方治病的传统创新疗法.它理、法、方、穴俱全,理论系统而完整.对顽症痼疾的割治截根,提出了用固定穴位整体调脏腑,用经验效穴辨证治主病的理论,并将传承自定效穴和散在的民间割治效穴、与针刺十四经中的效穴有机地依着组方原则融入其中.制订多种疾病的特定割治截根俞穴处方.形成了在俞穴组方原则的指导下割治截根治疗疾病的系统治疗方法.从而使本已疗效确切的民间传统割治截根疗法疗效更加确切巩固.文章分别介绍了割治截根疗法的起源与可挖掘性,穴位应用规律包括用固定穴位调节脏腑,用精选穴位辩证论治,以及分期组穴割治规律,并对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了讲解,最后总结指出割治截根疗法适用于顽症瘤疾,而顽症病疾并非一脏一腑一时之轻症,而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整个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董氏穴位割治截根疗法用固定穴位整体调脏腑以治其根本,用精选效穴辨证治主病以祛其标证。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 摘要:本文从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两方面综述和总结了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放疗、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疗法有机配合,协同创新,更好地发挥关文献和临床经验;阐述了中西医优势互补在预防肝癌发生、减少复发、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从原发性肝癌西医治疗方式: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肝切除治疗、肝移植等、中西医优势互补需要克服的障碍以及结合点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以人为本、辨证论治、中医治未病、标准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选择,局部与全身统一等中医战略指导思想;提出了肝癌的中医治疗可以适用于整个治疗过程以及"四早原则".将发挥中医与各自的优势.
  • 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吴茱萸外敷内关和中脘穴.对两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肠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在辅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方面有显著效果.
  • 摘要:脂膜炎是一种脂肪组织炎症性病变的疾病.结节性脂膜炎又称复发性、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其病因复杂,至今仍不十分明确.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或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有人认为是一种以脂肪组织为靶细胞的结缔组织疾病.目前也有学者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成年肥胖女性,临床表现为皮损为成批发生的皮下结节或斑块,其上皮肤呈红或暗红色,有压痛、伴发热及其它全身症状.病程长,反复发作数月或更久.笔者历经二次中医按癖论治致病情加重之痛后,笔者反思,该病应换一个角度辨证。中医有“怪病多痰”、“肥人多痰”之说,细观患者体形较肥胖,且始终有呕吐痰涎、口渴不欲饮、舌苔白腻之症,而“痰”又有易行易聚、分布广泛之性。所以确定“痰浊”为该病之根源,故拟“涤痰汤加减(法半夏15g、制南星lOg、陈皮10g,积实10g,获荃lOg、党参lOg、柴胡lOg、生大黄6g、竹茹6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4枚),病人连服七剂,热渐退,病情渐渐稳定未再发作,后又拟“导痰汤”加减调服(法半夏、陈皮、积实、获菩、甘草、制南星等)数十剂,患者全身包块渐渐消散,贫血症也渐渐好转。此后十余年间,该患者只要病情稍有波动反复的先兆,则以“理气化痰”之法调之,则病情随汤药服下而安。祖国医学认为,五脏为病,皆能生痰,痰随气升降,内而脏腑,外而皮肉筋骨,周身上下,无处不到,致病广泛,变生诸证,痰又有易行易聚之性。另外,津血同源,痰痕相关,痰浊疲血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一方面,离经之血留滞日久,阻塞络道,津液聚集成痰;另一方面,痰浊形成,注于血脉,使血流受阻,癖血遂生,血痪则痰滞,痰滞则血窟。这也是辨证容易失误的原因。该患者虽看似一派血癖之症,但细观察,仍先有痰湿壅滞,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运化,故见腰腹痛,呕吐痰涎、口渴不欲饮、小便闭塞。而血癖乃为其表象,所以开始以活血化痕之法论治,乃治标不顾本之法。
  • 摘要:慢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在当今社会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缠绵难愈,若调治不当极易发展为肝硬化.中医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贮藏血液,因此在治疗肝硬化时,强调辨证为主结合西医辨病分型,重视从整体调整肝、脾、肾功能,从"肝脾同调"论治肝硬化,采用丹参、茜草等中药从除淤化血的角度治疗,以求取效.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位患者的心绞痛采用中医治疗的详细过程。患者,女性,54岁,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年余,加重2周.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隐痛、沉闷感约手掌范围大小,每次持续约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2周前开始较前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前延长,约20~30分钟,遇劳累、生气后更明显,现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发作时心慌气短、汗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这位患者的中医治疗,是完全遵循了中医治疗原则辨证施治,根据证型,给予中药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合丹参饮基础上加减而成,当归补血汤是一首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剂,由黄蔑和当归两味药以5: 1比分组成的,具有益气生血功效,多用于治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渗入,发现当归补血汤具有促进造血、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四物汤方由川芍、生地、白芍、当归四味药组成,是以补血调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被誉为“一切血病的总方”,从四物汤的方义来看,生地甘温味厚,而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是为君药。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柔肝和营,川芍为“血中之气药”,其可人血分理血中之气,佐之可和血行气,调畅气血,且川芍和芍药相配合还可缓解血管经挛,增加动脉供血。四味合用,补中有通,滋阴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丹参饮来源于《时方歌括》卷下,主要有镇静、镇痛,抗凝,扩冠等作用。传统医学认为,丹参走血分,通血脉,功擅活血化瘀,自古以来都作为一个活血化瘀的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草正义》谓:“丹参,专人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其能活血化瘀止痛而不伤气血,古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配檀香温中行气止痛,有化痕而不伤正之特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加获菩、党参健脾益气。加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佐以甘淡获荃,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与党参合用起到扶正祛邪之功,元胡行气止痛,地龙加强其通络之力,并有防止药物偏热使其寒凉适中,阴阳平衡。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补血调血,行气止痛之功,使其补而不腻,行而不伐,活而不破。全方味少力专,药性平和,气血并治而重在化瘀,使瘀化痛止、症状消失。
  • 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消肿止痛膏配合冷敷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60例,给予冰袋冷敷72小时,使用自制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第3、6天观察患肢肿胀及疼痛患者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自制消肿止痛膏配合冷敷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后3、6天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缓解,并有效的避免或减轻了水泡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早日手术及有效的避免术后并发症.
  • 摘要: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rn 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住院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正清风痛宁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评分与临床疗效.rn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控制5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87.5%;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1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7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症状总评分方面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正清风痛宁透药疗法对治疗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疾病疗效确切,与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相比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 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民营医院发展现状及主要机构类型情况,将其与河南省公立医院进行对比分析,为本省社会办医发展提出建议.rn 方法:数据来自河南省卫生信息统计中心,指标主要有: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床位数等.通过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rn 结果:河南省民营医院近几年的发展态势良好,但在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占比上仍然存在着不足,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另外,河南省民营医院在结构方面同公立医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相比起来其结构更为均衡,并且,民营专科医院的发展突出.rn 结论:河南省民营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不足.如何进一步推动民营医院的整体发展成为重要的问题,在不断政策改进的同时,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大的人才支持、突出的专科发展也成为民营医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 摘要:本文分析了经济活动在基层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医诊断和中医药饮片及中医治疗方法的定价太低、收费太低的导致其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因素,希望引起主管部门对经济因素在基层中医药重要性的重视,从政策上解决好基层中医药收入过低的问题,以促进基层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 摘要:目的:布鲁氏菌为细胞内寄生,许多抗菌素对布鲁氏菌无效,尤其是慢性期更是难以治愈,慢性布病患者的顽固性关节肿痛,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以至于部分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探讨、研究出火针治疗布氏杆菌病引起的顽固性关节肿痛.rn 方法:取关节肿痛明显的周围经络上的腧穴,再加上阿是穴.然后酒精、碘伏消毒,酒精灯燃烧合适型号的火针,待烧红后,迅速在肿胀明显的穴位上点刺,待针眼流出黄水,再用止血钳夹住碘伏棉签,从肿胀的周围向针眼处挤压,尽量使黄水流尽.一次选3-7个穴位针刺点,每周一次,一般3-5次即可治愈.rn 结果:56例病人,近期治愈率为98.21%;远期治愈率为87.50%;有效率为100%.rn 结论:火针治疗布鲁氏杆菌病引起的顽固性关节肿痛疗效显著,费用少,痛苦小.
  • 摘要:在国家倡导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中,位于北纬18度、拥有得天独厚气候环境优势的三亚,充分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健康事业中的作用,将会给三亚市中医院和三亚带来难以想象的机遇。文章认为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事业,必须在中医理论与健康管理的顶层规划相匹配,“候鸟式”生活与工作是一种可行的健康管理方式,而要着眼于以拓展俄罗斯市场为首,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化,以此来不断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事业愿景。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及关于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发展规划的研究,认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建立和完善国家对中医医疗服务的投入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医医疗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合理调整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中医医疗服务应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扶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和其他类别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资源与服务应当加强,中医药价格低廉是双刃剑,应该认真考虑有关对策。
  • 摘要:文章表示我国对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的政策历史上有所反复,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了社会办中医的"热环境",但依然存在问题惯性,中医政策、社会办中医投资者、经营者、从业医生、就诊患者等也有显现或潜在风险.进一步完善公共中医政策、提高政策执行力、保障办中医的社会资本自由流动、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取缔非法医疗广告、严厉打击医闹等,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必由之路.
  • 摘要:温泉健康产业是以"大健康"观念为前提与公众健康直接相关的产业体系,大体可区分为以休闲养生购买健康为主体的主动消费市场和以疾病康复医疗为主体的被动消费市场.文章还介绍了如何以中医药理论经验为基础,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现代市场竞争力的温泉健康产业,其中选择合适的中医药技术,面向合适的人群,因时、因地、因投资环境及市场定位而选择独具特色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至为关键.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内病外治法的本草考证,及其作用机理,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于人体的体表,各穴位,经过经络传导的,分为药物外治法和非药物外治法。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方法,将各种外治法作药物经过透皮或者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常用剂型又分为经皮给药制剂:经皮给药主要是指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进人皮下组织和血液,直接治疗浅表性疾病或经血液运行到全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腔道及粘膜给药制剂、穴位给药制剂等,内病外治法剂型的的研究发展一片光明。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胃癌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实施胃癌术后诊疗方案和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取天枢穴和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胃癌术后诊疗方案和护理常规.结果:实验组缓解胃癌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天枢穴及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胃癌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确切,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 摘要:目的:“远距医疗”是两岸老人照护的重点项目,也是创新医护管理模式的大未来。经由云端平台整合,提供智慧化管理,享有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由于高龄化和慢性病比率升高,加上少子化和家庭功能薄弱,易造成年长者就医问题。本研究将老人照护结合资讯,以二十四小时的即时数据分析,创造医疗整合的平台。且为社区提供多样化老人照护,发展机构式服务,为高龄者提供即时照护,提升机构照护品质。rn 方法:本院承接卫生福利部远距照护服务计划,自101年起结合北医万芳医院家医科和资讯室参与此计划,运用云端系统整合与43家医疗照护机构完成资讯平台整合,辅道40家医疗机构加人远距老人照护模式,共与101家医疗照顾机构连结合作,同时与六家企业具业结合。提供参与老人照护之会员24小时咨询服务,生理测量仪器操作,提供健康相关资讯,腺上卫教谐询等。透过资讯整合平台,提供老人照护会员之即时生理监测资料予值班护理师及医师,若发现具常数据,即主动电话关怀追跳,并提供长期电子照护纪录给转入医院查阅。rn 结果:北台湾远距的老人照护,会员人数共计12,209人,照护服务累计数达147 , 574人次,生活照护转介服务累计人数达206人次。透过创新医护管理模式共与6家企业昊业结合,服务人次达806人,并提供给弱势族群(身心障碍/独居老人丫低收人户)之回馈人数达1,277人。会员对于照护中心之整体成效评估(包括服务态度,专业知识,整体满意度)均呈现90%以上满意度并给予高支持度。rn 结论与讨论:(一)远距照护模式呼应两岸推广之创新医疗。这种模式是强调居家,社区与机构住民跟医院之间资讯传递的即时性,建立一个云端资讯整合平台,提供医护管理人员的即时谐询,执行健康照护服务且推动智慧医疗的理念,确实提升照护品质及医疗效益。(二)中西医医疗和远距照护的结合重点(1)中西医癌症照护(提升癌症治疗完治率)在结合远距医疗的架构下提供癌症病人中西医癌症医疗与照护服务,期许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全人癌症照护。(2)糖尿病社区照护网路结合了智慧科技,强调多元化的糖尿病照护人力的组合,团队合作为共同照护的基本要素,除为了传递传统的出院摘要与转诊的资料以外,更要联结病人腺上相关资讯,使团队的照护更具有效率及品质。(3)高龄CGA整合照护整合多网路资讯的诊断及处置,改善衰弱老人(frail elderly)的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活动功能的问题。(4)脑血管疾病照护(降低处置后并发症)脑中风的治疗除了要把握急性期治疗的时效性,更需要有中西医照护系统,毕竟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可能会死于脑中风的并发症,若能掌握及时i}询将可大大提升品质。(5)心血管疾病全面照护心脏血管疾病是两岸民呆十大死因中的健康杀手之一,需要提供中西医的心血管医疗服务。从腺上诸询,照护上网到诊断和治疗,涵盖侵人性与非侵人性的医疗措施,持续提供最佳医疗品质。(三)健康管家的创新医疗照护(四)智慧医疗物联网(五)迎接物联网云端创新时代。
  •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癌症防治方面,不必惊慌恐惧,应该做到:首先正确认识癌细胞与恶性肿瘤(癌症),再者需要了解容易诱发癌症的不良习惯和身体原因,牢记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现代医学花钱又伤身之癌症治疗,最后教育大家如何正确面对癌症之治疗,与癌共存,并提醒广大人群预防胜于治疗,早预防胜于早治疗。
  • 摘要:目的:分析民办医疗机构在卫生体系中的作用,探讨民办医疗机构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市民办医疗机构发展情况汇总分析.结果:对当地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给予了补充.结论:患者对民办医疗机构服务评价较高.医疗机构环境、就医流程、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可作为民办医疗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切入点.
  • 摘要:脑卒中构音障碍的治疗是临床医疗的一大难点,因脑卒中初期后注重肢体功功能障碍,而忽略对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使患者遗留构音功能缺陷,影响患者与人交流,给自身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社会参与能力也大大下降.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构音功能障碍已成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脑卒中构音障碍的常规治疗方法有:中医中药、针灸、言语训练、低频电刺激、构音障碍治疗仪等疗法,这些疗法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脑卒中构音障碍的功能。本课题在总结了针刺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临床取得疗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选用通督开暗针刺、功能性电刺激法和药物治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三种疗法在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上的疗效差异,为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实用且更加有效的针刺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服务社会。
  • 摘要:目的:慢性伤筋是受伤后已经治疗或未经治疗,病程超过2周以上,疼痛、形等症状体征不如急性伤筋明显,但与七情六淫.劳累关系密切的疾病门肿胀、功能障碍、治疗往往有因难。文章旨在观察慢筋散配合热疗治疗慢性伤筋的疗效.方法:给予22例慢性伤筋患者应用自制慢筋散(药物组成:川乌1份,桅子2份,艾叶2份,大黄2份,秦艽1份,当归2份,干姜2份,红花2份,乳香1份,没药1份,2份,黄柏1份,将以上药物研成细粉备用。)配合红外线照射敷药部位,以15天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0.90%.结论:根据慢性伤筋经络淤阻,筋发生粘连变性的病机,采用温经通络、化淤消肿、抗炎止痛的治疗方法。慢筋散具有温经通络、化淤消肿、抗炎止痛的功效。实践证明:慢筋散外敷配合热疗使药物通过肌表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封包技术配合手法整复在治疗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卧床休息,腰围固定;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封包外敷和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临床操作简便、安全.
  • 摘要:本文通过对针灸双向调节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论解读、历史溯源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针灸医学作为中国医学古老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现代生命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既传承和传播了传统中医学的经典思想,也吸收融合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思维,逐步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包容性的中国现代针灸医学,进而构想了构建中国医学体系的思路. 文章介绍了:中国医学体系的概念与构想。针灸双向调节作用的科学探索。并最终强调中国医学体系是动态发展的,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会围绕中国医学体系的核心思维—“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断进行整合吸收与更新进化。区别于以还原论为核心的西方医学体系,“以人为本”强调了医学的对象是复杂而智慧的生命体而非某一病变的器官或细胞,也强调了医学须考虑生命体的个体差异以辨证施治;而“天人合一”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等外环境相互统一、和谐共存的理念。针灸作为中国医学体系中重要的组分.它通过不同部位、不同方法对体表进行刺激,促使机体自我调节与修复,恢复阴阳平衡的自稳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同时针灸能够通过调节内环境状态,使之更好地适应外环境的变化,还能借自然之力消除顽固疾患,如三伏灸,都是针灸医学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针灸治疗抑郁症患者后症状改变与中医脉象之间的关系证明中医脉象信息对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量表及中医脉象信息,进行前后对比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针灸的治疗效果明确有效,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中医脉象信息变化存在对应性关系.
  •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病例介绍了中医正脊对某些疾病及症状的治疗,结果十分理想,并强调疾病的病根并非一定是脏器故障,而可能是神经出了问题,这正是通过中医正脊可以治疗某些脊椎病导致的疾病的原因,历经近二十余年近距离作者通过对脊椎相关疾病的观察治疗,发现因其引发的病种之多涉及面之广足让人震惊。故此笔者认为在治病前找有经验的整脊医师先做个脊椎病方面的排查和评估很有必要,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内经生气通天论篇有言:"骨正筋肉,气血以流",倘因平素的坐卧姿势,及不当的外力,致使脊椎发生微小位移(笔者谓之错位),骨不正,势必引发气血逆乱,阴阳失衡.必然引发诸多脊源性的疾病。
  • 摘要:循经分区诊疗法是建立在全身经脉的筋膜组织基础之上的一种独特的诊疗方法.此法既可作为临床医疗手段,又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现在不少医疗行业将理化指标异常当作病来看待,在临床医疗中,采用高降低升的医疗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不但没有觉醒,反而在迷信理化指标的误区认识中越陷越深.为了把人们从迷信仪器设备中唤醒过来。该文总结出了一种从经脉筋膜组织的分区按拿诊疗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循经诊疗的原理,当经脉筋膜组织一旦受外邪或内在等因素侵袭,筋膜组织会出现阻塞不通,同时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经脉筋膜间组织就会产生一系列挤压、挛缩、积聚、粘连、瘫痕等病理性改变;从而迫使经脉间的筋膜内循环系统产生障碍,致经筋通路受阻,导致人体气血淤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神经传导不畅及紊乱,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临床各类经脉间的筋膜病症的主要因素。《内经》云:“有诸内,必行于外”、“病藏于内,证形于外”。要序》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形体内外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连系,相互协调;在病理上是相互转变,互以影响的。经筋性病症会影响内脏功能活动,内脏病变也会反应到体表经筋之上。这就是脉间筋膜与内脏病产生的重要机制。并对循经分区的诊断方法和特点简要介绍,这一诊疗方法与其它所有诊疗手段相比,具有简单,方便,易学,其效果比理化结果还要快的立竿见影的特点。
  • 摘要:铁杆中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12月,在深圳首界《国医大师与铁杆中医论坛》提出,铁杆中医实际就是现代中医,了解西医病名再进行中医辨证等,用纯中医理法方药特色技术为人民健康服务,发展传统医药,做名副其实中医,这就是铁杆中医本意.文章主要介绍了三例铁杆中医治疗疾病的成果,有针刺肩奇穴治疗足跟痛临床研究和通肺救生丹鼻闻治疗急性胃肠炎,还提到了一种亚健康中药散。
  • 摘要: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全社会应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参与基层医疗服务的优势,比如中医药保健、治未病等等。中医药参与基层医疗服务的意义中医诊疗方法有利于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有利于适度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利于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资源水平总体不足。中医药人才匿乏。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中医服务项目尚未形成体系,多数基层医疗服务仅开设了中医内科、老年保健等简单项目,中医药优势项目开展还十分薄弱,特别是许多中医药服务项目收费尚未得到有关部门认可,相关政策未能配套,存在着起步晚、基础差、利用少的状况,一些服务中心甚至没有中医药诊疗项目。中医适宜技术的覆盖面不广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中医药促进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措施:比如政府支持、队伍建设、中医药剂发展、基层服务等方面。
  • 摘要:作者创办的中医药产业园已从平江板江辐射到本省周边县、市、区及江西、湖北的周边市县乡村。其开辟的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以简便经济中医药为依托;以修身养心为特色;以休闲养老为补充;以普及传统中医药文化为靓点;以观光旅游为向导,打造一个实用于中医药科研、教学、中医医疗、科普、休闲、养老、观光、旅游等符合人们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具创新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产业园建成后,它带动了周边的旅游经济,推进了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同时,又增加了养老产业的开发,更大的收获是提高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增加了看中医人的数量。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中医药发展应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的看法和体会:必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用理念和行为提高人们的认知度。产业发展了要用诚信善待社会,以事实增加人们的信任度。文章最后指出发展经济与职业无关,这种模式有利于发展中医药,提高中药文化普及和知名度,从技术、资本和个人心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尚属新鲜事物,缺乏政府政策支持,没有统一的申办路径,需要政府加大对此关注和支持力度。
  •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如不及时合理治疗,晚期可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顽固性慢性疾病。故宜采用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综合措施、综合治疗。大都能取得较佳的疗效。笔者多年临床实践感觉到这一点的重要。综合治疗包括运用小针刀在肿痛关节处松解,可迅速疏通气血,解除粘连,对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急性、亚急性关节明显肿胀、疼痛严重时,可采用火针治疗,配合一些外治熏洗,其目的在于尽快控制急性炎性症状,减轻疼痛。此时,应注意休息,减少关节活动;慢性期病人,重点在于巩固治疗效果,预防急性发作,可加强免疫功能治疗,用补益肾肝的药也可阻断病理进展。
  • 摘要: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及管理模式值得探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在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的指导下探讨二级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的发展及管理模式.结果:中医药基本建设是前提,人才储备建设是关键,激励制度是动力,重点专科建设是方向,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是互补,中医药科学研究是创新,文化建设是底蕴.结论:实现二级综合医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中医药医疗体系.
  • 摘要:文章提出中医药参与基层医疗与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要构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架构体系。挖掘基层民间中医药传统的效能。探索地方疾病中医药临床路径治疗。开展各类中医药特色优质服务。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
  •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资源与产出;民营医院数量多,规模小,专科居多,杂而不强;造成民营医院杂而不强的原因;认为发展民营中医医院,国务院的两个文件非常好,非常切合民营医院的实际。政府办不了的事或不宜办的事就应该交给市场;中医民营医院已经成为民营医院家族里的少数民族;民营医院要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守法自律;人才瓶颈是制约当前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民营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