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2016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2016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青海
  • 出版时间: 2016-07

主办单位: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

会议文集:2016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中国科协提出科普中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让科学知识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本文结合近两年来科普中国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的实践工作,分析移动端科普作品的形式,设计和建立科普融合创作的机制和模式,探讨以移动端为主要传播渠道,如何整合科学家、媒体渠道、科普策划,以及IT设计制作共同创作、传播和分享科普内容,借助互联网+,走出一条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的创新之路.
  • 摘要:本文分析了空间形式与精神内容的关系,阐述了戏曲元素中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指出文化创意空间首先作为一个空间展示艺术存在,其成功的必要前提是满足空间的特定功能性要求,并获得一定的形式美感,一般通过空间整体构造形态来达到。而借助戏曲元素,创造有意味的空间形式,首先要把握创意空间的文脉,抓住主题,赋予其深层次思想,使其成为精神文化空间,再借助传统戏曲元素与空间界面和构建的同构形成语意来实现精神寓意的表达。在传达形式中应注重“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是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运用于设计形式中,使当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其完美结合。
  • 摘要:在我国经济转型、"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现阶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系统梳理,重视制度建设,让转化工作有章可循、依制进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要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服务,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可以从明确权益、优化流程、设置专岗、灵活激励和总结经验等方面出发,持续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 摘要:本文以儒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儒学生存状态,指出依托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儒学依旧可以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道路,阐述了未来儒学的发展思路:第一,儒学的大数据化使儒学的研究获得了更多的资料,学术成果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为简化。以训话学和考据学为例,只要数据足够准确和全面,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是受益最为直接的,他们相较于此前的研究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料,而且不排除提供新的资料以供研究;第二,第二,儒学可以通过和其他学科的互动来获得发展,这是大数据时代下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 摘要:本文就社会学中科学技术和艺术创作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徐冠华,北京大学教授张浩达等专家学者对科学与艺术的观点,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及其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源头,丢失了科学技术,社会就会沦于野蛮;而艺术、人文是第一生产力的方向盘、动力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丢失了艺术、人文,文明就必将崩溃。
  • 摘要:本文以数据可视化为研究对象,指出数据可视化是一门交叉学科,可视化的艺术性以科学为支撑,可视化的艺术效果使科学更具魅力,数据可视化的艺术,价值应首先表现为审美价值。审美因素在艺术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是艺术价值结构中最关键、最有魅力的层面,艺术作品如果不经由审美价值而实现了其他价值,那么这一类的作品就不应归于艺术范畴。
  • 摘要:本文总结了体外进化的新媒体观,分析了新媒体科学传播之美,指出新媒体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支撑混合现实,未来将充分发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优势,应用在混合现实中。重要的是将科学技术创造力与艺术家的想象力混合,以奇幻的意念,以科学之美、艺术之魂重构虚拟现实的真空世界。
  • 摘要: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互动性公共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然而,就地铁公共艺术而言,由于空间和功能上的局限性,将互动公共艺术引入地铁空间有着来自于各方面的限制和难度.本文尝试从互动性公共艺术本身的特征和地铁空间对公共艺术的要求两个方面,探究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可行性和方法原则,文章指出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优秀实践,无一不是艺术和空间、审美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结果。在满足地铁空间特有属性的前提下,如何最大化发挥当代公共艺术的价值,是地铁公共艺术创作的核心,指出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到地铁空间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艺术公共性原则,第二,空间通过性原则,第三,设施安全性原则,第四,维护便利性原则。
  • 摘要:本文以博物馆的虚拟仿真展示体系设计为例,重点讨论从内容出发的新媒体形式设计、新媒体展项对叙事逻辑线索的凸显以及互动体验设计几个问题,探讨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虚拟展示传播的思路与实践,文章指出新媒体艺术带来了新的叙事方式,其丰富性、生动性、互动性、非线性特征,或将改变传统博物馆的话语体系,使文化遗产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活”起来,向世人展示它的伟大价值。
  • 摘要:数字技术对当今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其影响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艺术领域.以传统艺术收藏为主要藏品的故宫博物院一直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传统艺术品的保护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本文简单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转译"工作的努力,着重介绍了最新的端门数字馆内的一项以中国传统画为主题的数字交互项目,并以此为例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转译"工作方面的最新探索,文章指出对传统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书画的“转译”,不仅需要带领观众看见、看懂作品,而且要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通过视觉、听觉上的沉浸,达到一种与作品的共鸣,从而体味到古人的意趣,进而对传统文化价值产生共鸣,对文化内涵达到深度理解,通过数字手段,这一传承和转化过程不仅更加有效,更加有趣,更加大众化接地气,而且对文化遗产破坏最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文化资源。特别是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文化项目对于环境要求较低,可移动性较高,可以在不同地点展览,适宜作为文化普及的有力手段。
  • 摘要: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十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展览展示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观众越来越广泛的参观需求了.为了更好地将展品展示给大众,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选择通过数字化设备来辅助进行展览展示.然而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有些博物馆不得不将展厅建立在古建内,这就会遇到诸如展项设置与古建保护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故宫端门数字馆的介绍,指出了在古建内搭建数字化展示设备时需要吸取的经验和会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考虑投影机的高清晰影像呈现、远程控制、安装灵活度以及使用环境需求等方面,对日常在展厅内负责讲解和维护的人员做相应的培训,使之熟悉设备属性、操作方法,掌握简单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杜绝工作人员野蛮操作对设备的损害。同时,还要适当地引导观众文明参观,正确使用各种互动设备,减少设备的人为损坏等解决对策。
  • 摘要:文章从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两方面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关系表明:科学和艺术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自然博物馆中两者是有机结合的,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自然博物馆展示的标本传递着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而一些标本本身也是精美的艺术品,部分标本还体现了环境中的科学艺术.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形式中运用了大量的艺术创作.指出借助于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科学和艺术就这样在自然博物馆自然而然地相遇了。科学与艺术的联姻在自然博物馆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它正在结出越来越多的科普硕果,服务于观众,为提高我国大众的科学素养助一臂之力。事实上,不仅在自然博物馆,在其他博物馆的展示中也渗透着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与艺术在博物馆相遇,在巅峰相会。
  •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览展示中的广泛运用,传统展陈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对视觉、听觉及互动的需求.本文以北京文博交流馆所在的智化寺古建固定陈列展览为案例,分析智化寺现状陈列展览的不足和改陈展览中数字技术在展览中的运用.通过采用各种数字技术手段,让观众看懂展线上已有的文物;拓展了智化寺的展示空间,让观众看到不在展线上的文物;通过智能导览讲好智化寺故事,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 摘要: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从文化内涵以及功能上考察,每一个单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与相邻单元明确区分.这些单元相互连接,连续而不间断.北京中轴线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和美学价值,与西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建筑既注重单体建筑的美,更重视群体建筑的和谐对称以及纵向延伸,在组织空间序列方面大大突出了建筑的节奏功能,形成了将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建筑特色.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北京城中轴线不断完善、丰富,既包括其空间形态,也包括其文化内涵和功能作用.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整合,它已经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完整体系.
  • 摘要:科教节目将科学内容与娱乐化因子有机编织在一起,可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尼尔·波兹曼曾提出了电视之所以"形成教育的哲学"的三条戒律:通俗易懂、可视性强、讲故事.增强与"人"的互动性、多种道具的使用、做实验、利用特殊摄影和动画、讲故事、设置悬念、加入矛盾冲突等,都是科教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因子.必须要谨慎地认识到,科教节目娱乐化,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普及科学观念,因此要在科学与娱乐间找平衡.
  • 摘要:本文对博物馆、科技馆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万达信息在文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提出了数字科学与艺术表现在博物馆和科技馆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数字科学可以丰富展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开拓展示和说明的创新思路;而艺术表现同样开拓了数字技术发展的空间,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数字内容和数字技术使文化和科普更具有活力和传播性.因此,数字技术及艺术表现将变成如何满足观众体验需求和增加观众黏性的两把利刃.同时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时代,在博物馆和科技馆中进行数字科学与艺术表现上的融合,站在行业层面建议进行社会化资源整合,并搭建一个集开放式学习、文化和科普资源共享、在线创作的众创平台,实际举例当前的前沿技术"虚拟现实VR"为创作方向进行众创平台的构建.
  • 摘要: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核心,也是提升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充分挖掘文物信息资源,将对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展示等工作起到全面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故宫博物院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规范体系,建立文物信息资源开发标准规范,加大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力度,提升文物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等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 摘要:管理是一种科学,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则是一门艺术.其目标就是将枯燥的数字、烦琐的流程与人的行为特点结合,以取有余而补不足,达到更好的效果.当今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建设,博物馆的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其经费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间接起到了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作用.本文以故宫博物院的预算管理系统为例,结合管理的艺术思想,首先介绍了其业务需求与设计目标,其次给出了系统的核心流程及业务说明,最后总结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前景展望,文章指出该预算系统自从投入使用以来,实现预算全流程的自动计算、自动汇总、自动分解、自动归类、自动与预算策略进行比较适配;实现了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分析总结,提高财务预算的效率和准确率;有效保证了各类项目预算都符合国家发展方针,各类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都在预算许可的范围内;并由此积累了大量预算执行的过程数据,用于分析、预测预算执行情况,极大减少在项目安排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实现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 摘要:文化多样性影响着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他们很少接触民族艺术,一些传统戏曲艺术大多会存有陈旧的问题,更多地要从历史性、社会性和艺术性综合去判断,因为戏曲艺术跟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性,是大众的娱乐形式,是百姓离不开的精神生活.发挥新媒体艺术的特性,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戏曲文化传播是实现戏曲文化大众化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将戏曲文化产品转化为戏曲文化载体植入大众生活,让戏曲文化在大众生活中得以生活化、时尚化传播,注重将民族艺术的审美与世界审美体系进行平等的对话。
  • 摘要:人类学电影是电影的一种类型,也是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呈现方式.它不是人类学与电影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互相渗透的有机融合.但是,这一理想很难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人类学电影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也各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本文力图厘清两者各自的内涵,尝试勾勒其博弈的过程与迥异的结果,研究表明,对于专业的影像工作者而言,人类学只是他们介入世界的一种方法,而充满思想深度的影片才是最终的目的。于是,在二者之间,他们更注重影像的美感和艺术的传达,当两者发生抵牾时,可以忽略科学性的严格要求:或者,他们以影像为先,并没有接受真正的人类学研究的训练,也缺乏人类学方面的意识与素养。因此,在这种观念与背景下拍摄的影片,只是因为记录下曾经发生的事件和曾经流行的习俗,影片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的价值,但由于缺少完整的记录,没有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域一个族群的文化,其人类学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 摘要:本文以3D打印为研究对象,3D打印影响着更多全新的行业,如产品逆推、3D人像制造、个性化产品制造、机器人、无人机等,分析了3D打印存在的问题,指出3D打印的发展需要的是时间,技术、内容设计、大众认知度的积累需要时间,而这三者的互相促进和各个行业紧密配合,必将引爆3D打印时代的到来。
  • 摘要:增强现实技术是将虚拟物体或信息加入到真实环境中,实现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结合.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农业科研、农产品营销、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科普教育等农业各个领域,前景极为广阔.本文旨在对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增强现实系统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作物生长模拟、农业生产、农产品展示、农业观光旅游以及农业科普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利于跟踪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增强农作物生长的展示效果,增强现实能够促进旅游农业和农业科普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网络新媒体技术与网站的结合方面,着重从App展示、微视频、网站群、无障碍浏览、三维展示利用、场景式服务、网站决策辅助以及网站安全和网站内容挖掘等方面进行研究,文章指出网站作为传统网络媒体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站展示形式和功能的升级,要最大限度发挥传统和新媒体的优势,做到更好地融合利用,让北京的文博资源服务公众、服务社会,让珍贵的历史瑰宝展现得更直观、更鲜活,通过网站集群和新媒体服务,让北京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 摘要:本文就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进行了研究,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艺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和课程都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相应调整,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要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与市场紧密联系,总体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面对信息时代下的挑战.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达·芬奇多重大师身份形成的原因,总结了达·芬奇获得成就的四个重要因素:其一,达·芬奇当时所处的思想开放、鼓励知识广泛学习的社会背景;其二,达·芬奇拥有善于引导的老师,并成长于思想活跃、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之中;其三,达·芬奇善于思考、有创建性发现并能够深入钻研的个人特点;其四,达·芬奇的好奇心与批判精神帮助他不断发现感兴趣的研究目标和方向,指出为了培养富有创新思维的综合性人才,从社会教育角度来看,社会应该鼓励更加开放的思想碰撞和融合,鼓励多元思维的存在和发展,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传统课堂之外,能够持续参与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关注个体特点、兴趣特长作为重要的培养方向。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协同学校建立起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习惯,这是培养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品质。
  • 摘要:本文详述孔子之姓的本义,以及孔子倡导的"克己复礼"的本义.前一个结论是:伏羲女娲胤脉曰"孔";或龙凤图腾传人曰"孔".后一个结论是:"克己复礼"本指要克制私利,不停地为了公益事业而努力.
  • 摘要:本文介绍了19位华人艺术家将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相结合所做出的可贵的尝试,其作品是艺术作品在技术学科领域中的跨界,是这个时代观念艺术的数字化形式的真实写照.文章指出,这样的作品让人有一种现代感、游戏感、观众参与的兴奋感,是这个时代观念艺术的数字化形式的真实写照。艺术进程不再以单一形式的媒介出现,而是在具有实验性与前瞻性理念的支配下,使艺术作品在技术相对独立的学科及理论间跨界并存。
  • 摘要:微传播时代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数据对个体、企业、社会组织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使用户对它的认知产生偏差并产生数据崇拜.数据崇拜所带来的隐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二是用户丧失网络匿名性特征;三是人成为商业的精确算计对象;四是加剧数字鸿沟并产生数据垄断.微传播对艺术的影响表现为:带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改变艺术的生产和营销方式;深刻影响受众的艺术感知方式.这都需要人们深刻反思微传播时代人、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 摘要: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6年是"VR商用元年",国内外的IT公司已经向VR领域发力,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VR设备.本文概述了VR技术特点及其发展前景,举例介绍了VR技术对现实世界中传统视觉艺术的创作方式和视觉体验方面带来的改变,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视觉艺术会对VR技术提出新要求。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将会诞生一个相对完备的可进行艺术创作、艺术表达的虚拟现实技术平台,艺术家的创作平台搭建完成后,技术逐渐完备成熟。艺术家会在一个全新创作和表达的新媒介中施展才华,作品的艺术水平会跟随而上。
  • 摘要:彩陶中的远古农业陈列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基本陈列之一,具有鲜明的特色,为满足大众欣赏的需求,借助于计算机科学,可以将彩陶的艺术之美完全展示出来,通过网络进行广泛传播.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彩陶展示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指出围绕彩陶专题展览,中国农业博物馆先后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数字化工作。第一步,完成实体展陈的三维全景;第二步,制作实体展览的虚拟展厅;第三步,依托馆藏彩陶和实体展览,重新编写脚本、设计加工,完成内容形式更为灵活的数字展厅,满足人们欣赏的需求。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博物馆出版物进行数字化,从而依靠网络进行展示传播,以更好地服务大众,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文章指出,针对网站和微信两种传播手段的优缺点,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网站作为基础,重点突出内容的展示,组织专业力量丰富网站内容,包括电子书在内,将博物馆内容搬到网站上。微信的特点是灵活,重在推广,既可以让观众通过微信阅读了解博物馆,又要通过特色的内容将观众向网站引导,通过朋友圈的功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发现自己喜欢的内容,从而扩大博物馆的功能,扩大博物馆出版物的传播范围。网站和微信在博物馆传播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 摘要:目前传统的博物馆导览形式已经无法充分吸引参观者,智能化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也为博物馆智能化导览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智能导览作为一门与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技术,能够为博物馆智能导览提供路径指引、游览讲解、场景互动体验、分享和数据统计服务.让用户在与虚拟世界物体交互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博物馆服务的形象性与趣味性,也为博物馆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开展自然笔记活动现状,阐述了自然笔记记录方法:材料准备,观察记录方法,指出自然笔记提供了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它的开发与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创造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理解力,使其与自然世界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让学生学习观察、记录、交流、思考、研究,培养青少年综合科学素养。
  • 摘要:本文就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碰撞进行了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大大改变了城市文化生态圈的结构,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功能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这是文明进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应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和科学地看待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发生的碰撞,希望城市的管理者能够从立体的角度看待信息时代的城市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将一些很难被认定为文物的废弃物当作艺术品来对待。
  • 摘要:本文分析了VR科技的过去与未来,阐述了VR科技在游戏艺术的体验与应用,指出VR虚拟现实游戏可以把用户带入各种场景,包括多人游戏的博弈、神秘环境的探险、密室逃生以及解密游戏。随着VR在游戏上面嵌入更多的VR应用技术,游戏产业也会更加倾向于代入更多的现实生活场景。
  •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所带来的新技术手段及媒介平台的多样性不但为博物馆带来突破地域及实体展陈空间限制的"受众",也让博物馆传播由相对简单的信息提供逐渐转变为全方位、多角度的自我表现.本文回顾了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应用的两个阶段,探讨数字技术应用常态化后,博物馆如何从以实物实体空间展陈为媒介传播过渡到媒介提升的实地体验与媒介驱动的线上体验相结合,成为跨媒介传播的有机体,并分析了当下博物馆跨媒介传播的挑战,指出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媒介在提升实地参观体验的同时,也驱动着线上内容传播的体验,与实体博物馆展陈及传统媒介传播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跨媒介的博物馆传播。
  • 摘要:博物馆影像管理包括影像的采集、加工及利用,其中的各个环节都会要求工作人员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进行结合,本文就故宫博物院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指出故宫博物院精修影像系统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影像格式的选择上,按照影像的不同利用要求,故宫博物院文物影像通常采用TIFF格式,业务活动影像以及文物影像的小影像采用JPEG格式,而RAW格式作为存档影像备用。对于长卷类文物,拍摄中会采用分段拍摄,加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文物影像,该影像如果文件量大小在4GB以下,将采用TIFF格式;如果在4GB以上,将采用其他格式,如Photoshop的PSD格式存储,并采用超大影像工具上传存储;同时每个片段影像转为JPEG格式录入系统,在拍摄内容的确定上,,故宫博物院影像系统预设了一些拍摄内容,对于一般的文物,拍摄内容会有全形、局部之分;对于器物,拍摄内容会有面、底、款、口沿之分;对于手卷,拍摄内容会有引首、题踏之分等。拍摄者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定位于一个文物影像的具体内容等实践工作。
  •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共享的新型交付和使用模式,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本文探讨了构建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博物馆云管理平台对博物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对云平台构建过程中的虚拟化阶段、平台搭建阶段以及服务提供阶段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技术进行了探索和设计,文章指出采用一套FAS8040企业级统一存储系统作为核心存储。FAS8040可同时对外提供SAN和NAS功能,分别用于部署结构化数据(数据库)和非结构化数据(文件)。这一套FAS8040统一存储按照两节点集群模式MetroCluster方式进行部署,以后可以扩展到4节点集群模式MetroCluster,建立两张不同的网络:FCSAN网络和用于存储的IP网络。在应用主机端,用于存储访问的网络端口配置为两张FC HBA卡,分别接入两个独立的FC Fabric,用于数据库数据的存取。两个独立的千兆或者万兆端口,分别接入两台以太网交换机,用于文件的存取。
  •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传统摄影创作的影响,阐述了了数码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指出数码摄影所使用的摄影设备,较机械摄影所使用的设备有着太多的优势,这些设备,无论是前期的相机,还是后期的数字图片处理技术都为艺术摄影增加了新的表现力,拓展了艺术家的思维空间,数码摄影结合互联网技术与设计艺术促进创新设计。
  • 摘要:本文通过对龙脑桥上“警报器”、能够预报天气的政和花桥、能奏乐的五音桥等古代桥梁的介绍,指出这些桥梁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脉.许多名桥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的瑰宝.它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彰显着历史的光辉篇章,展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可以品味的民俗民情画卷,展现了古人超群的智慧与卓越的工艺水平,铸就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奇葩.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