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9年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2009年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2009年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12-24

主办单位:国家气象中心

会议文集:2009年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2009年总体来看,全国天气气候的特征为气温偏高,平均降水偏少,夏季为近10多年来降水最少的年份,区域性和持续性干旱非常显著:黄淮、华北发生了严重的秋冬季连旱,东北西南部夏秋旱严重,江南西部、华南西部和西南南部夏秋旱明显等等.2009年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明显偏少,但是登陆的偏多,初次登陆时间偏早.分析发现,2009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春季前处于冷水位相,4月以后进入暖水位相,6月开始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受海洋异常强迫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北半球大气环流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500hPa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化较大;东亚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西太平洋暖池区冬春季热带对流话动偏强,夏秋季正常;亚洲中高纬度经纬向环流交替转换,其中5月纬向环流盛行,6月、10月和11月经向环流盛行.这些环流异常是影响200待年中国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
  • 摘要: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危害大、分类预报难.为了使预报员对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选择发生在河南的两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NCEP、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形势、对流潜势、动力条件、触发机制及雷达速度特征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异同点.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东北冷涡底后部西北气流控制下,高低空温度的差动平流导致河南境内上冷下暖的大气不稳定层结加强;对流区上空中高层明显的干冷气层和高层强风速的下传有利于形成雷暴大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冷锋是“080603”的触发机制,“090603”的触发机制也是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飑线则出现在中等偏弱的垂直风切变与强的CAPE相结合的区域,形成于925hPa切变线附近.“080603”具有强的垂直风切变和明显的干侵入;“090603”具有强温度直减率.两次过程在1.5°仰角雷达速度场上均出现≥20m/s的大风区,逐时地面图上有中尺度辐合线,其后3h正变压中心与雷暴大风及其演变有很好的对应,中尺度辐合线较雷暴大风出现有20~60min提前量.因此,东北低涡形势下,强对流的预报需关注大气对流不稳定的加强与近地层辐合系统的结合,若中高层有干冷空气侵入则有利于形成雷暴大风;追踪1.5°仰角雷达速度场上≥20m/s的大风区和中尺度辐合线及其后部3h正变压中心,可通过外推提前预报地面强对流大风.
  • 摘要:北京地区的初雪平均在11月28日前后.2009年10月31日夜间至11月1日白天北京出现雨转雨夹雪,再转大雪的天气过程.这是北京22年来未曾出现的.分析表明,这次过程降水前12 h和6h华北中东部的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对流层中低层受一致的西北气流控制,前期水汽输送和积累不明显.北京地区在10月份这样一个干燥的季节和前期水汽不充沛的环流形势下产生大雪,实不多见.文章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和北京地区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仪、地面自动站等多种本地加密探测资料,对这次局地大雪过程进行了动力计算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由对流层上层贝加尔湖强冷空气向南爆发所引发的动力作用是北京这次初冬大雪形成的主要原因.大雪发生前500hPa正涡度平流区、对流层中上层水平辐散中心、对流层中下层水平辐合中心成垂直结构控制北京,为北京地区提供了有利的上升运动动力环境.山前和平原地区近地面暖湿东南风,边界层湿冷偏东风及对流层底部偏西风的风廓线分布在北京西部地形作用下产生动力抬升和局地对流,增强了北京西南部的降雪.文章提出了山前和平原地区特定风廓线分布在北京西部地形作用下产生动力抬升和局地对流的基本概念模型.这次北京大雪的水汽条件源于近地面偏南风和东南风的短时间局地增湿,以及这种增湿在高空强冷气团作用下产生的对流层中低层的局地水汽辐合.
  • 摘要:文章分析了2009年山西省暴雨特点,并利用自动站资料、地面和高空实况资料、FY2-C产品等资料,对气候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干侵入特征、水汽输送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预报着眼点.(1)2009年副高偏强,5880 gpm线北界多次北抬至山西北部,西伸脊点多次深入到中国大陆西部,且副高多进退,是造成山西2009年暴雨频发的气候背景.(2)2009年山西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有西风槽、低涡切变线、东北冷涡以及西风槽+副高四种类型,影响系统和高低空形势配置不同,暴雨落区和强度均不同.(3)造成山西省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其输送通道一般为西南和南两条,常常在中层形成水汽辐合;暴雨出现在中低层水汽通量大值区密集带的湿区一侧、风辐合较强的地方.(4)干侵入分析表明,干冷空气主要来自高空中高纬度,侵入路径与切变线密切相关,并对切变线的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850hPa上北风的加强南压和南风的加强北跳,造成冷暖空气在山西省的强烈交汇,从而产生暴雨.(5)暴雨出现前,中低层有能量舌伸向山西,暴雨出现在能量锋区高能一侧.(6)卫星资料分析显示:造成山西暴雨的云系主要有低槽冷锋云系、低涡云系、切变云系,不同云系造成的暴雨的强度、持续时间、落区均不同;中层云导风图上,云系前出现风的辐散,云系将减弱;水汽从云前方卷入云内,云系将发展;云区相对湿度廓线值>60%,是强降水落区的指标;卫星资料在6~24h预报中作用显著.
  • 摘要:综合运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产品、风廓线和雷暴自动临近预报系统(Beijing-ANC)产品,对北京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雨进行了分析,表明此次过程是副高与西风槽结合、中低空有冷空气侵入激发起对流而产生的.采用北京气象台研制的城市沥涝监测预警系统对此次暴雨造成的城区积水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积水实况基本相同,表明该系统应用效果较好,具备一定的沥涝监测预报能力.研究发现,降水量大,时间集中,即雨强大是造成城区积水的主要原因.
  • 摘要:用常规天气观测、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仪、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9年上海两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生雷暴大风和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对比.rn 对6月5日强降雹过程的分析表明:1)东北冷涡后部的高空强冷平流与低空暖平流形成的强不稳定层结是该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机制;2)产生大冰雹的雷暴单体发生、发展在飑线前暖区的低层辐合线附近,由“热岛效应”和海陆风锋触发,并呈现出超级单体的雷达反射率特征,还具有标志大冰雹的三体散射(TBSS)特征回波;3)雷暴垂直结构与温度层结对比可以揭示冰雹增长区,对落地冰雹的临近预报具有指导意义;4)强飑线前的单体雷暴与强飑线的发展、移动关系密切,起到类似“箭”与“弓”的引导作用,飑线主体追赶上强单体时发生合并,形成人字形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南压入海后加强,并导致沿海的强风天气.rn 对7月30日强降水过程的分析表明:1)副高加强西伸与北支冷槽共同作用,冷空气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湿气流交汇于长三角地区,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尺度环境背景;2)低空的风速辐合和风向切变,导致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明显;3)产生强降水的弓状强回波呈现出与强风型弓形回波不同的结构特点,在反射率上强回波向后伸展得更广,且无后侧入流缺口,在速度场上未出现大风急流核(后侧入流急流),而存在一个中尺度涡旋;4)该强降水系统维持了较长时间,生命史长达10h左右,与中尺度对流系统深厚发展和较强的环境风直切变有关,也与中尺度涡旋的稳定维持有关.rn 此外,在两次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决策过程中,短临预报业务流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气象局短临预报系统(SWAN)等预报工具丰富了预报决策手段,中尺度监测网和区域联防会商机制为预警决策提供了及时的天气实况,短时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了较好的分析和预报产品,对强对流天气的类型和生命演变的识别与预估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十分重要.
  • 摘要:为充分挖掘数值预报产品中更多预报信息,为台风路径预报日常业务提供更多客观化参考依据,本文探讨一种利用0~96h欧洲数值预报风场产品定量计算台风移向的方法.选取9个台风个例共89个预报日的0~96h预报时效共307个样本,通过计算台风环流范围内的合成风,并分析合成风的风向(移向值)与台风实况路径的偏差角度得出如下主要结论:①偏差为0°的占53.5%,偏差向左的占12.0%,偏差向右的占34.5%;②向左偏差的平均角度为19.1°左右,向右偏差的平均角度为36.0°左右,总体平均偏差角度在9.2°左右;③对流层整层风场合成风的“移向值”与台风实际移向的吻合程度比单层要好,其次是500hPa的“移向值”与台风实际移向偏差较小.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台风“莫拉克”引起的浙江省强降水进行分析,表明“莫拉克”在台湾省附近长时间维持是引起浙江省降水总量大的主要原因.台风外围不断有中尺度高空强辐散、底层强辐合中心向浙闽交界沿海地区输送,以及低层中尺度辐合线为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动力条件;持续、充沛的水汽输送及不稳定层结为长时间强降水的维持提供热力条件.实际预报中当TC移近台湾周边地区,而引导系统不强时,应注意其移向、移速的变化并关注TC较长时间在这一带徘徊的可能.
  • 摘要:本文利用1950-2006年的新疆融雪型洪水灾情资料对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多发生在天山北坡,特别是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是融雪型洪水的多发区域.3月中旬到4月上旬为融雪型洪水的多发时期.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天气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3月中旬融雪型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2009年2月降水明显偏多为3月中旬的融雪洪水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而3月中旬冷空气过后的气温持续迅速回升是此次北疆地区融雪洪水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持续迅速升温过程中,平均气温由负转正、最高气温高于5℃以及暖平流中心出现时间对融雪型洪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NCAR/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宁夏一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的环流背景及高、低空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触发和维持此次沙尘天气的热力及动力条件,结果显示:蒙古冷涡及其后部的横槽为这次沙尘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而导致沙尘暴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蒙古气旋及地面锋面;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高能量锋区为此次沙尘天气提供了强热力不稳定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沙尘天气出现和维持的一个重要动力条件;次级环流的存在是沙尘天气维持和发展的又一动力保障.
  • 摘要:以宁夏雷电观测资料和ECMWF、T213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采用VB、VC语言和MSSQL Server数据库等编程技术,研制开发了宁夏雷电潜势预报业务系统.系统在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相似判别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量相似离度分析,并以相似离度最小的前10个最佳相似个例中的一个作为预报蓝本,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雷电潜势预报的制作与分发,增强了雷电潜势预报的客观化和自动化,实现了相似预报结果在MICAPS系统下显示及历史雷电数据的查询、统计、输出、保存、添加入库等功能,并可进行实时闪电信息的统计显示、雷达回波与闪电信息的实时叠加等,成为宁夏雷电潜势预报制作发布的主要工作平台.
  • 摘要:本文使用常规、非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1月9-13日华北罕见的强降雪天气的分析.讨论了华北回流的性质,并对降雪维持少动原因进行讨论,得出了低层东北风与中层西南暖湿气流相伴时,降水加大,近地层风向改为西北风时降水渐止的预报指标.
  • 摘要:利用中央气象台中尺度降水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拼图和NCEP资料,对2009年“莫拉菲”台风在广东和广西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和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和广西境内的降水机制基本相同但也略有差异——广东降水出现在台风前进方向右前侧产生的飑线,广西对流降水的触发机制在台风移动方向的前方和左侧,它们都有绕台风中心的做气旋性旋转的特点;同时也发现:降水出现在不稳定区和幅合区的交界处和重叠处,而幅合、垂直上升等动力条件则几乎与降水同时出现.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 1°×1°网格点逐6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0812”和“0911”两次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0911”较“0812”寒潮过程总体降温更为剧烈,强降温覆盖范围更广,华北平原至南岭以北地区是这两次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差异最突出的地区.(2)“081 2”和“0911”寒潮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冷空气堆积阶段均出现了两脊一槽的倒Ω流型;之后,为东欧高脊的缓慢东移和强烈发展、环流经向度显著加大、锋区逐渐南压和增强并转为ENE—WSW向、地面高压急剧增强、强冷平流侵入;小槽从高脊西北侧入侵导致高脊崩溃.(3)“0812”和“0911”寒潮过程环流形势演变特征也存在差异,如:“0812”寒潮过程为横槽转竖型,空气路径为西北路径.“0911”寒潮过程期间先后经历了横槽转竖、小槽东移发展、横槽转竖三个阶段;冷空气分别沿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超极地路径入侵我国.(4)“0911”寒潮过程类型复杂、冷空气影响和降温持续时间长、冷平流更为强盛,是“0911”较“0812”寒潮过程降温更为剧烈的重要原因;而超极地路径强冷空气的入侵与“0911”寒潮过程华北平原至南岭以北地区降温较“0812”寒潮过程更为剧烈密切相关.
  • 摘要:2007年10月5—6日,北京地区在通常干爽的秋季出现了大雨过程。采用WRF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发现,北京这次大雨天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东南沿海“罗莎”(0716)台风的远距离影响。此外,大雨期间对流层顶长时间强的冷平流和对流层中低层的暖平流,在一定程度上对降水的维持起到了积极作用。敏感性试验同时表明,没有“罗莎”台风的影响,北京地区上空上述动力条件基本不存在。
  • 摘要:利用常规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低层低涡位置相似时,鲁西北出现创纪录的大暴雨和没有降水的两次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天气形势的主要差异为:大暴雨过程为第一型冷锋影响,暖湿空气沿锋面爬升是形成强降水的主要机制,鲁西北春季暴雨多属此类;弱降水时地面无冷锋影响,低层高温高湿形成对流不稳定,暖切变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形成暴雨的原因.暴雨区分别位于地面冷锋后和暖切变线南侧.空间剖面显示垂直运动相对于对流层中低层天气系统的位置,有助于根据天气系统的配置特征寻找暴雨落区的预报信息.二者水汽通量散度及涡度、散度垂直剖面也有明显差异,可为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
  • 摘要:2009年8月19日17:12-18:40阿克苏地区西南部柯坪县出现了74.0 mm的极端暴雨(简称“8·1 9”极端暴雨),其中,17:01-18:00的1小时降水量达70.4mm,为新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雨强.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卫星、雷达等资料对“8·19”极端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极端暴雨发生在对流层顶为平均槽区,印度低压相对活跃,中亚低涡外围分裂短波东南移影响的环流背景下,低空有气旋式辐合,暴雨区处在“人”字形切变区,地面辐合区;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沙氏指数等大气稳定度指数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极端暴雨发生在地面到850 hPa有强的对流不稳定,地面到500hPa暴雨区上空形成θ(e)陡峭和密集区.倾斜涡度强烈发展是强降水持续的关键因素.本次极端暴雨的触发机制是:地形抬升和局地热力抬升作用激发的初始上升运动与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合并增强后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雷达资料可以观测到该强降水超级单体的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
  • 摘要: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针对2009年汛期山西境内出现的5次横切变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流型配置、物理量诊断、卫星雷达资料以及可预报性综合分析.发现:5次横切变暴雨过程中2009年7月7-8日的暴雨过程是暴雨范围最大、降水强度最强、系统配置最完整的一次;连阴雨过程中无论是暴雨日还是非暴雨日都具有湿度大、湿层厚的特征,这是与其他4次非连阴雨暴雨过程的最大区别;对流性或混合性暴雨,在暴雨发生前12h 500hPa及其以下都具有θψ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00hPa以上都具有θψ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稳定性暴雨则具有θψ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5次暴雨过程500hPa副高均为纬向型,700hPa均有西南急流轴配合以及大陆小高压相伴.分析结果表明:小高压的位置不同导致了不同风向的辐合和不同走向的横切变线产生,急流头向北伸展的纬度不同导致了横切变线所处的纬度差异,直接影响暴雨的落区;低涡的强度不同使得降水量发生明显的差异;高低空系统配置越完整暴雨落区和量级的可预报性也越强;连阴雨过程中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风切变是提前24h判断暴雨发生与否的敏感因子,卫星和雷达资料是短时和临近强降水预报的有效工具.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9年7月2-5日广西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静止锋、500hPa高空槽及低涡切变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维持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水汽输送和能量,暴雨主要出现在低空急流左侧、低涡东南侧和切变线的南侧;暴雨发生前广西上空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易使低层暖湿空气抬升造成强降水;水汽在低空辐合,高层辐散明显,有很强的上升运动,暴雨落区与500hPa垂直运动中心、850hPa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对应;云图分析发现,暴雨区与中尺度对流云团相对应;暴雨的出现伴有很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重建和释放过程;强降水回波主要在地面风的辐合中心和不连续线上发展,与锋面南移相对应.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天津中尺度模式产品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9月26日出现在天津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形势由经向调整为纬向时期产生的,天气尺度主要的影响系统是500hPa高空槽,中尺度系统是由海陆风环流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近地面的湿度锋区、多普勒雷达图中的海风锋.天气尺度环境条件是,降水前本市具有较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有较好的能量储备,有有利的动力条件,有一定量级的水汽辐合,水汽来源分别来自700hPa的孟加拉湾和850hPa的东部海区.天气尺度系统引发的积云对流与海风锋的碰撞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引发了第一阶段的强降水,边界层东风急流显出海陆风环流对本次暴雨的中心作用.
  • 摘要: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是国家防灾减灾、重大社会活动和精细化天气预报的迫切需要.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现状、技术进展和目前国内的技术支撑状况,并详细地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对流天气监测技术.目前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仍然主要是外推预报技术、数值预报技术和概念模型预报技术等,但快速更新循环的高时空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和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将在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对流天气监测、分析和机理研究是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基础;先进的外推预报方法同快速更新循环的高时空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以及二者的融合是未来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发展方向.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1°×1°的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对2008年8号台风“凤凰”减弱的低气压在苏皖交界的滁河地区造成的特大暴雨灾害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来自台风残余低压东侧、南海地区以及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三支偏南气流,在对流层低层合并发展为一支强盛的东北—西南向的低空急流,与特大暴雨过程始终伴随的这支低空急流促进了降水的发展与加强,在特大暴雨产生的动力和水汽输送条件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大暴雨就产生在这支低空急流的左后方.对流层中层北风的弱扰动和风速辐合加强使台风低压重新发展,造成滁河地区第一场特大暴雨;河套冷空气由中层侵入,激发了滞留在滁河地区对流层中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造成暖湿气流在中层抬升,中层空气的“抽吸”和东、西两方冷空气的“挤压”作用使低层暖湿气流急速抬升,使滁河地区再次出现特大暴雨.通过对暴雨期间涡度与垂直速度空间结构变化分析表明:暴雨的增幅发生在正涡度中心向下发展,同时上升运动明显增强的过程中,而当上升运动减弱时,雨强也开始减弱.
  • 摘要:2009年8月发生在辽宁中部的一次飑线出现了两次特征不同的阵风锋发展过程,并伴随有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应用多普勒雷达数据、常规探空和地面加密观测数据及飞机观测数据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环境场中强的风垂直切变促进飑线上对流单体发展和飑线倾斜,形成第1次阵风锋.而环境场中低空偏西气流的加速是第2次阵风锋发展的直接诱因.在阵风锋发展处飑线系统得以重建.
  • 摘要:利用广西的临近预报系统(SWAN)产品、南宁的CINRAD—SA雷达资料、客观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9年9月9广西大范围雷雨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底部的偏南气流的加强导致了9月9日午后的雷暴大风和局部短时暴雨天气,在SWAN系统的MASCAC图上表现为块状对流单体逐渐发展、形成三条热带飑线,有强反射率回波、大VIL值和强回波顶高特征.同时在出现大风和局部短时暴雨的崇左市扶绥县和南宁横县,雷达径向速度图有明显的正负速度对和逆风区等中气旋特征,为γ中尺度超级单体造成.此外对SWAN产品进行了检验和分析,TREC风场有明显的中小尺度风场辐合的特征.TITAN能对强单体识别,预报移动基本为线性移动.QPF降水预报比实况雨量有些偏大,大风区强反射率顶高达到1.1km.
  • 摘要:利用郑州、商丘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全省逐分钟自动站等加密探测资料,对2009年6月3日发生在商丘地区强飑线形成机理和可预警性进行分析发现:低涡后部横槽携带冷空气沿NW气流下滑和东北扩散南下的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在商丘汇聚,在低层辐合线触发下,位于辐合中心的商丘爆发强飑线;地面风速风向辐合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产生边界辐合线,初始对流回波沿边界辐合线发展加强并形成超级单体强风暴;在开封与商丘之间的露点锋(干线)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晴空边界辐合线触发新生对流发展加强,并与超级单体强风暴汇合成强飑线迅速东南移影响商丘地区;雷暴大风前商丘大片超折射回波预示该处大气层结有干暖盖存在,有利不稳定能量积聚,为飑线移到商丘爆发更为激烈的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强飑线回波带上的超级单体风暴和后来发展形成的弓形回波是造成商丘地区强飑线的关键;强飑线过境使气压迅速上升、风向突变、风速增大,雷暴大风发生在辐合线后侧,辐合线后侧具有典型的雷暴高压、中尺度低温中心、风场辐散等特征,此次过程包含有若干个下击暴流,造成宁陵、夏邑和永城等地分别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瞬时风速28.6m/s、29.5m/s和29.1m/s;影响商丘地区的强飑线对流回波带中的超级单体风暴具有特征:前侧入流槽口、阵风锋、雷暴出流边界、中气旋、辐合系统;位于弓形回波顶端的夏邑出现了29.5m/s的大风;径向速度场上有中气旋、中层径向速度辐合MARC、低层大风区、辐合系统等;对应谱宽有大值区,说明对流扰动明显.这次强飑线产生的雷暴大风主要是超级单体风暴和弓形回波后侧的强下沉气流达到地面时产生辐散,直接造成地面直线大风,以及阵风锋过境而导致地面大风的;雷暴大风的预警条件:(1)强回波核逐渐下降;(2)中层径向速度辐合MARC; (3)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大风区);(4)弓形回波;(5)超单风暴中后侧下沉气流区(RFD)前部与阵风锋之间是地面大风常发生地等,在本次过程中都得到体现,可见现代加密探测资料对雷暴大风具有一定的可预警性.
  • 摘要:利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大气边界层辐合线信息,结合地面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2009年期间发生在天津地区由大气边界层辐合线引起的对流风暴,及其形成、发展和消散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环境条件下:(1)单一的海陆风辐合线在其端点可产生弱对流风暴.(2)海陆风辐合线与弱冷锋相遇,或者两条海陆风辐合线相交,或者渤海海面雷暴单体的出流边界与海岸边界层辐合线相遇均会产生强对流风暴.(3)对流风暴的发展依赖于大气的热力和动力条件.渤海湾边界层辐合线触发对流风暴,发生在每年的7-8月份,此时正是副高北跳影响华北地区,高温、高湿的大气中能量急剧增加,当贝加尔湖有冷空气南下时,高空在河套东部形成高空槽,推动海上副高缓慢东退、南压,渤海湾处在副高西部;此时大气层结变得极不稳定,在海岸线附近由于海陆风的转换在近地层形成辐合线.边界层辐合线在天气雷达0.5°基本反射率图上表现为一条窄而弱的回波线,是对流风暴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之一.(4)分析海陆风辐合线的移动与演变有助于局地强对流风暴的临近预报、预警,从而减少突发性天气引起的灾害.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分析格点资料和日本GSM垂直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热带气旋“天鹅”复杂路径和异常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1)“天鹅”复杂路径包含移动轨迹不规律及移速多变两部分,副热带高压偏弱、环境流场中有多支天气尺度的气流存在、没有深厚的主引导气流、“天鹅”本身强度不强以及与热带风暴“莫拉克”的双台风效应是导致“天鹅”移动方向和移速的多变的主要原因.(2)“天鹅”登陆后在粤西缓慢西行期间,风场结构基本保持对称,此对称的动力结构稳定性令“天鹅”减弱缓慢.“天鹅”移速慢和个体结构长时间维持导致了华南出现大面积的强降水.(3)“天鹅”在粤西登陆后,其南侧沿海海面上的西南暖湿气流以及中心东侧的对流活跃发展保证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和凝结潜热释放过程的维持,部分弥补登陆后因摩擦等原因导致的强度减弱,暖心结构得以维持,这是“天鹅”登陆后强度减弱缓慢,累积降雨量大的热力基础.
  • 摘要:在总结西南地区历史森林火灾发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森林资源状况,对2009年2月发生在川东南地区的一次森林火灾的气象影响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这是一次典型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多点同时爆发的森林火灾,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长时间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象条件使得这一地区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火灾当天发生的焚风天气过程致使该地区森林火灾的危险程度进一步提高,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林火极易蔓延;加之当时正值春耕生产,农用火使用频繁,火源管理控制难度很大,最终酿成了这一次同时影响多个县市的森林大火.
  • 摘要:结合中央气象台的道路气象服务图形与文本产品生成业务需求,详细讨论了基于GIS技术的产品自动生成技术的基本思路与流程,然后讨论了其关键问题,如气象与道路数据预处理,道路反演基本原理以及图形、文本生成基本原则与模板技术等,并采用了地理建模方法进行了技术实现.业务试运行表明,GIS丰富的空间分析技术,高质量的气象专题图技术,以及基于工作流模式的地理过程建模技术在道路交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中表现了较强的应用能力.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唐家山等堰塞湖水位上升,直接威胁到灾区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堰塞湖面雨量的预报至关重要.本文应用GIS技术,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水系资料、堰塞湖位置等信息,应用水流逆向搜索方法,并参照航拍影像和1∶5万高程数据进行修正,提取出南坝、唐家山、肖家桥以及老鹰岩等堰塞湖上游小流域和地震灾区所处的嘉陵江、岷江、涪江、沱江以及青衣江上游流域边界,应用泰森多边形法开展了以上流域面雨量预报.初步建立了面对突发性应急事件,流域特征信息不完备状况下的小流域面雨量预报服务技术,为应急决策服务提供了水文气象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我国台风灾害影响的预评估模型,分析登陆我国的台风灾害特征,选取表征台风的风雨强度、天文大潮、影响区域的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10个物理量作为台风灾情的影响因子,并利用加权平均规划法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对2008年影响我国(包括登陆和近海影响)的台风进行预评估试验,灾前预评估准确率均在50%以上,灾中评估的准确率达到78%以上,模型的预评估等级与实际的灾情级别误差在一级以内,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估台风灾情,对台风进行灾害影响评估以及对灾害的分级是可行的.
  • 摘要:由于降水的原因,原定于2009年9月5日晚间的国庆60周年彩排向后平移24 h进行.在预报北京地区有连阴雨的天气背景下,利用风云—2C、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地面自动站、垂直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多种高时空分辨率探测资料,结合BJ-RUC产品,对北京天安门降水进行精细化的短时预报.通过采取严密监视天气变化,跟进式精细化预报服务的措施,顺利完成了这次重大气象服务的保障任务.再次证明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在对大气物理状况的释用,填补常规探测资料时空分布的不足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这些资料有助于对天气系统位置、强度变化的确定;雷达回波拼图可以得到较大范围降雨区的位置、移向和移速,在天气系统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2h以上的外推.
  • 摘要:2009年,全国农业气象灾害主要特点为:区域性、阶段性农业干旱此起彼伏,部分地区受旱较重;低温阴雨出现区域较广,东北地区中北部夏季发生低温冷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台风和流域性洪涝灾害影响偏轻,但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局地农业损失严重.干热风、高温热害、霜冻、冻害、病虫害等总体影响较轻.其中,东北农区干旱、低温冷害等灾害交替、重复出现,农业气象灾害偏重.
  • 摘要:利用卫星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气候分析资料等分析了200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的特点和天气气候成因以及预报难点,最后还总结了一些非常实用的业务预报着眼点.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特点和当年南海季风的时间演变有密切关系,2009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分布和强度变化是当年上述海域台风生成个数偏少、登陆广东和海南偏多的重要原因.涡旋间相互作用对各自涡旋路径的影响程度、台风的近海加强以及对台风强降水的准确预报都是目前台风业务预报的难点.为此,在台风的业务预报中应随时关注当前南海季风的状况;对于移到我国近海的台风要提前考虑近海加强的可能性,重点考虑高低空垂直切变的减小和弱冷空气的入侵对台风强度的影响;在台风强降水的预报中应充分考虑当前南海季风强度和南下弱冷空气对降水的增幅作用.
  • 摘要: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分析包括以天气型识别和对流系统识别为主的主观分析和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本文以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天气图分析方法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高低空观测资料分析中尺度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以数值模式释用为主的强对流特征物理量诊断分析为例,介绍如何动态诊断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的动力热力条件演变.2009年国家气象中心的中尺度分析业务试验表明,中尺度天气分析是进行精细化的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础.
  • 摘要:台风“莫拉克”登陆并严重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带来的强降雨诱发了严重的地质灾害过程.本文主要分析诱发此次福建、浙江地质灾害过程的降雨和灾点的时空分布,统计分析致灾因子的百分位数,提取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当日雨量、前一日雨量、持续雨量和有效雨量因子特征,提取研究区的高程、高差、坡度、坡向、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环境因子分析地质灾害危险度分布,检验地质灾害过程预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质灾害过程主要灾害出现台风登陆当天,在雨量≥300mm/d区域集中爆发,台风带来的持续大范围强降雨是地质灾害事件群发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当日雨量因子与诱发地质灾害多少变化趋势一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