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9-12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会议文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62条结果
  •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一面标志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而能正确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只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是早在抗日战争初期由毛泽东首先提出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又重新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则是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其客观依据是:(1)时代的变化;(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3)文化传统的区别。它的重新强调,有其现实针对性:一是针对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二是针对忽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阐发。针对上述两种倾向,就要研究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理论基点,一方面向上回溯,真正做到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又要向外扩展,化为战略、方针、政策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这样的理论基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哲学层次,包括唯物史观、价值目标、认识论、方法论等四个方面;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来研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现实问题而得出的一些属于应用基础理论层次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市场和资本、国家和民主、一元和多样、传统和领导等。
  • 摘要:贯穿唯物史观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将世界历史理解为“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历史,而金融风暴则根源于资本逻辑的历史发展。市场中的社会劳动在生产财富的同时创造作为社会关系的劳动价值,其转变和展示为各种形态的市场权力。各种产权通过经济活动过程生成市场经济权力结构,分割剩余价值而生成偏离价值的市场价格体系。由此既形成推动经济扩张的强大动力,也产生以资本扩张悖论为主线的资本逻辑。实体经济创造的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而生成当代虚拟经济体系,资本逻辑由此延伸到虚拟经济领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虚拟经济体系中的垄断资本通过资产证券化及其杠杆效应,将全球民众卷入其金融关系网络,在分割剩余价值同时不断转移和积累资本扩张风险,由此驱使资本扩张空间达到极大化,也使投资风险达于极限,金融危机由此爆发。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新型社会关系与产业结构,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历史性战略。科学发展观由此成为《资本论》的伟大续篇。
  • 摘要: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思想观点归之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阶段,否定其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连续性,由此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神话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学界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历史情况和现状,特别是针对董学文等在最近批评“实践存在论”过程中,在涉及《手稿》评价的原则问题上又体现出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观点进行了辨析,用大量文献和事实证明了制造“两个马克思”神话是完全错误的。
  • 摘要:当今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导引。这一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明明包含着深刻的生态观点,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要真正地挖掘和展示马克思主义中所隐含的生态观点,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正确地把握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和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把隐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生态观点挖掘出来,关键在于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本性。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巨大潜力就在于它所依赖的社会理论属于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生态观点直接建立在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的生态观点的核心是说明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来观察生态问题。只要资本主义的利润至上原则仍在起着支配作用,解决生态问题就是一种空想。解决生态问题的最终出路就是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摘要:中国模式之所以吸引国内外的眼球,绝非偶然,它乃是新中国成立60年创造奇迹,寻根溯源的必然,是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以强大经济实力和明智的对策,与世界大国共克时艰引发关注的结果,也是新老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及苏联解体后对传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的厌弃,和对创造新模式的期待。时下,对中国模式歧义丛生,则是对中国面临的矛盾和完成的任务的理解和把握的差异所致。中国现代化面对的不是单一的矛盾和由此形成单项的任务,而是多个矛盾和由此形成的多项任务。矛盾的复合型和任务的多重性,决定中国模式是一个由多层次构成的结构系统。从工业化的层次上说,要解决工业化、后工业化与前工业化的矛盾,实现后发国家把工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从社会主义层次上说,要解决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后发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从民族伟大复兴层次上说,要解决由于社会断层造成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反差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腾飞。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改革开放是中国现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推进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 摘要:在经济结构呈现多层次性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等新元素成为现实社会主义普遍构成,这与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明显矛盾。经典社会主义对这一矛盾的阐释,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的结构性方面,显然已不能胜任,说服力也很有限,而回避问题也非明智之举。因此,构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就成为理论阐释的紧迫任务。本文借鉴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将社会主义解构并重建功能性的社会主义,从而更新了分析视角,为诸多经典意义上的非社会主义因素在现实社会主义的框架内找到了立足点。同时,马克思的“真实共同体”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的功能性指向。确立这一功能性指向就找到了各种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元概念”和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认为构建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并确定这一解释框架的目标指向,两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 摘要: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探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从而寻求通过社会建设解决经济问题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内经济困局,实质只是凸显了中国经济久治不愈的老问题,这表明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主义及其现代经济学工具已经出现失灵的迹象。因此根治中国经济问题必须转换思维方式,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综合性思维及理论框架提供了从社会政治方面解释经济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作者据此指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社会制度结构,解释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社会病理,认为只有通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权利结构,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因此应该把解决经济问题与解决社会问题看作同一过程,更好地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衔接、协调起来。
  • 摘要:尽管总有人不断质疑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但是马克思主义总是以它不断地中国化,宣告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东方大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程度,既同近现代中国社会对于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特殊需求有关,又同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格能够满足这种需求有关。本文认为如果人们既发现不了又无法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就难以自觉地意识到近现代中国对主流思想理论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特殊需求,就很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对其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乃至于丰富发展给予科学的回答。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现代性与批判性”、“普世性与本土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等三对理论品格的发现和发掘入手,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发展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步入正轨并加速发展,现代性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学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从现代性思想的源头,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现代性的利与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谐中国和谐世界五个角度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进行中国语境解读。
  • 摘要:新中国已成立60周年,在这60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新中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科学的方法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毛泽东、邓小平和陈云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介绍了他们经济性方法论的形成和方法。对于深刻思考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摘要:笔者认为,以党的中心工作为中心,以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为载体,以正面引导和反面批判相结合为基本手段,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结合起来,需要通俗化,但要避免庸俗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但要防止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新手段。
  •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最辉煌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国情的认知和判断,又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把它置于人类社会整体文明进程的战略制高点上,才能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世界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新形态,全新实践模式。
  •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经历了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是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本文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为什么从“苏联模式”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宗教问题的认识,制定和调整政策,指导工作实践,历经曲折,逐步演进。中国共产党观察宗教问题的着眼点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侧重点逐渐从意识形态转向社会功能,从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宗教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把宗教看作政治上的异己力量,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而希望宗教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符合宗教本身的变化规律,越来越注意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越来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致力于生态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希图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模式,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贯穿于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中,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观。第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观。第三,适度的生产和消费社会发展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比较的视角,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摘要:总结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简洁、更鲜明,更富有凝聚力、感召力,更易于传播、深入人心,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代世界文明走向、中国人民共识与共同理想的角度,论证了富强、民主、公正、和谐、人本等理念的价值正当性,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 摘要: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弄清楚”,到江泽民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再到当前研究“六个为什么”,循序渐进的思想进程和认识运动清晰地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思想逻辑。它们主题相同,都是围绕社会主义而展开;它们表现形式相同,都表现为深刻的思想教育运动;它们目标指向相同,都是为了认清中国应该怎样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它们效果相同,都坚定了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新的提炼和概括。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探求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历史。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探求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rn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基石,“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特色,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宣言书,“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研究的又一次升华,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篇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 摘要:近年来,党的权威文件多次突出强调“始终坚持党员主体地位”这一命题。该命题的提出,反映了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标志着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一语境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审视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意蕴,党员主体地位的功能发挥遭遇到何种内在的实践张力,应该采用何种具体路径,来确保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的三个问题。
  • 摘要: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斗争,建立和巩固了各级人民政权,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新的社会秩序建立巩固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宪法》的制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实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单一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
  •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型与变革积极回应新时期社会变化的新问题新挑战,呈现出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不断契合的发展走势。具体表现在党的执政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契合,党的执政方式与人民当家作主和公共治理内在要求相契合,党的执政方式与社会和谐稳定内在要求相契合。
  • 摘要: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理论界一般认为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共同纲领》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建国纲领,它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确地指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发生变化。”由此可见,真正规定事物的性质的,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就是“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共同纲领》又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当实现的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并且“这个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决地执行了”。根据薄一波同志的论述,不难获知,《共同纲领》实际上更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建国纲领。
  • 摘要:如今的上海人,对于周立波这个名字假如无所知晓的话,那绝对属于与世隔绝的“OUT”人士了。周立波走红,作为一个海派文化现象,对于在理论宣传中如何提高有效性是可以带来极大的启示的。笔者认为“贴近现实,针砭时弊,用理论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回答广大干部群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有效性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注重宣传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形式的多样化”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加强研究,深入实践,真正弄懂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有效性的坚实基础,“尊重受众,充满激情,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有效性的切实通途。
  •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社会心理、社会情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可以透过大众文化,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反映出来,比如,年轻人对“超女”的狂热追捧,网络上所谓“愤青”的出现等等。比较一下20世纪60年代美国嬉皮士运动,可以看出两者些许的相似性。中国当代青少年所具有嬉皮士倾向及消极影响,道德价值判断较为混乱,对享乐主义比较推崇,影响了健全人格的形成。中国出现的亚嬉皮士现象,不仅与青少年的年龄段有很大的关联,也与其猎奇、虚荣和享乐心理息息相关。这很可能会催生青年人的不良习气,严重的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因此需要予以正确对待,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加以科学引导,遏制和消解其消极影响。首先,赋予“人文关怀”更广泛的教育内涵。再次,避免媒体的媚俗化倾向,赋予大众传媒更大的社会责任。最后,更新观念,赋予教育形式和方法以多样性、针对性的创新。
  • 摘要:任一理论的话语体系的形成,都依其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的确立为基础。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形成了其话语体系。这一意识形态批判,既是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来的思想材料的批判,也是马克思的自我批判,两者统一于回答时代课题所需要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的确立过程。对这一话语体系形成的解读,有助于更深刻理解“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这一基础上,坚持马克思话语体系中由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构成的理论立场和核心观点,而不固守马克思对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某些具体特征的预测,才能真正把握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之所在,并在社会阶层和利益不断分化的当代中国,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作更合理的马克思主义辩护。
  • 摘要: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经历了从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模式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再到经营权可以流转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清晰地显示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强化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适应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基本思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当代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中国模式。
  • 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标志着全球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进入“不稳定、永不安宁”之态势。现代性危机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建立新的文化理念。自20世纪以来,与现代性相关的制度选择、信仰体系、审美活动、科学技术革命诸方面,均在呼唤新的文化价值。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有影响的社会革命思想体系,将以自己的文化价值应对。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两股文化研究的学术思潮,肯定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的存在,即保存并发展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确保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的最高追求。
  • 摘要:党的十七大之后,西方媒体评论中的“中国不确定论”的声音盖过了以往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成为国际学术界对华关注的新焦点。综合分析“中国不确定论”的来龙去脉,了解从“后社会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北京共识”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种种“不确定论”的观点,这是“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另一种“国情”,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对外宣传的话语权。
  •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五形态论”;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倾向于用“三形态说”来解释现实。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能“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然而不具有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大部分特征。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把两种社会主义类型予以混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激化,导致共和国历史上的社会危机。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表明了改革前的社会在本质上属于自然经济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就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向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型。属于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不能回避资本。资本的文明作用在于克服人的自然局限性,但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就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为要充分发挥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关系构建的最终目标,以便“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 摘要: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有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都要求有方法论上的刷新。马克思所阐释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具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高度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以及所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这种整体性的一个典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能仅仅停留于一般的宣传鼓动上,而要在抓住“人本身”这个根本,着眼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法创新。
  • 摘要:“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来,反映的是当今西方后现代主义学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态度。“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以一种不太准确和规范的方式被使用着,究竟什么是后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文重点介绍并简要评析“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拉克劳和墨菲、雅克·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的思想理论。
  • 摘要: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的反思和批判,首先其理论课题就必须时代化。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承接启蒙传统的进步主义,相信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和财富增长的无限性,相信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性。进步主义曾推动人类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推动人类知识的发展、推动社会革命与变革。但是,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技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日益显著的今天,进步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意识形态,对它的批判成了时代最重大的课题。
  • 摘要:21世纪,全球化既是生产力超越国界向全世界拓展的客观过程,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又是各种思想文化思潮在相互激荡中交融的过程,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异化性;同时至今仍然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过程,具有深刻的排斥性,错综复杂的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指导地位,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当务之急是用科学的态度与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站在全球化趋势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进行深入的思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 摘要:现代性批判的实质是对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在整体上的一种批判和否定。尽管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现代性这个词,但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他频繁使用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国家政权”以及“现代工业”等概念;此外,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现代性对西方工业化的批判在某些层面是相通的。然而,与韦伯、哈贝马斯、吉登斯等现代性代表人物强调抽象的现代性观点不同,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入手,关注人类生存和解放,并以此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实证考察和深刻剖析。通过对商品社会性本体蕴义的揭示,马克思导入了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的深层探索;通过对异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地继承,马克思展开了对现代性危机之谜的解码;通过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思找到了打开现代性奴役之链的钥匙。
  • 摘要: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要害,并不仅仅在于指证了黑格尔哲学对“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或自我对象化的行动的形式的和抽象的理解”,更在于指证了在黑格尔哲学所表达的现代社会的支配性原则亦即“思想”或“普遍性”原则的统治之下,始终还存在着一个“思维”或“普遍性”原则无法彻底扬弃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现实基础,从而指证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即暂时性。rn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视野中思考“普遍主义”问题,要求依其实质把植根于“普遍性”原则之上的现代性文明当作一种在“人类历史”中必将历史地成为问题的事物来对待,这意味着始终专注于如何才能真正扬弃“思想”或“普遍性”原则占据支配性地位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史前时期”)的问题。而如果说今天中国的发展有可能对人类社会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贡献的话,那么,决不会仅仅在于中国的传统或当代文化可能为其他文化和民族贡献所谓“普世价值”或“底线伦理”,而恰恰主要是在“普遍主义”问题的上述积极涵义方面,亦即在创造一种真正超越“普遍性”文化的发展方式中。
  • 摘要:当代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以高新科技产业化创新为主导的新形式和新内容,进一步凸显当代“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因此,深刻认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在当代的科学价值,对于系统地把握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推进和平、发展、合作的和谐世界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许多西方国家都对面临困境的经济体系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其中就包括对一些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注资、接管和重组。这些有所差异的措施构成了“银行国有化”的政策谱系。虽然这些举措并非史无前例,但仍然引起了广泛议论。有人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靠拢的迹象,也有人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自我改造,还有人认为这些政策无关乎意识形态,只是一些政策手段而已。rn 无论是西方国家的政策行动,还是政策建议,都没有触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也都没有提及工人阶级如何参与的问题,更没有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体制的主张。相反,着眼点始终停留在如何挽救资本主义体系,如何恢复资本主义市场的活力。所以,西方国家的银行国有化不是走向社会主义,而是在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深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更深的层次上揭示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价值,可以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境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摘要:范式理论是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共同的主题、基本信仰、思维模式构成了一个范式的核心,它决定人们如何看待客体、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并将其整合为一个范式,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题”——“逻辑主线”——“逻辑基点”——“逻辑表达方式”——“逻辑指向”。整个范式由五个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包含一个核心理念,它们共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程。
  • 摘要: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前30年与后30年。贯穿这两个大阶段的主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新理论,实现新飞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作出的一系列新的战略规划、总体布局和工作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生动展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集中体现。如果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相继形成和发展,为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那么新中国建立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为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客观依据和实践基础。
  • 摘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在理论上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那么,马克思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个人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立足国情、把握世情和认清党情的统一;批判继承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理论研究务虚与关注现实务实的统一;肯定领袖的开创之功与重视理论工作者贡献的统一。
  •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研究,有助于保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主流地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主流地位的保待,可以为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历经了60年的艰辛曲折的探索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建设布局,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作出的最新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形成的历史演进的轨迹,从重视“物质文明”到提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 摘要:如同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是完备的、僵化的和坚固的一样,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是完备的、僵化的和坚固的。前30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结果,可喜的是,伟大的社会主义理想深入人心;可悲的是,僵化的传统观念也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观念是一种严重的教条、僵化甚至是愚昧的状况。可以看到,商品、市场和资本这三个理论观点的突破进程,浓缩了近30年来思想解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程。科学认识商品、市场和资本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和地位,实现了对旧观念体系中的核心领域的突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同时,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要注意社会主义的资本的历史地位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问题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
  • 摘要: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从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基本前提出发,总结和吸取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失败教训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确立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一代的共产党人,既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严重偏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理论,是对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发展、完善、超越,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思想前提和前奏曲。
  • 摘要: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良好开端的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艰难前行但遭受重大挫折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重大飞跃阶段。总结其历史经验,认为应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清中国国情,搞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结合,实现“当代化”、“大众化”。
  • 摘要: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首次提出思想路线问题,这是党最早提出的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当然,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终确立,并为全党所接受,当属1942年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历经几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和探索,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其内容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今天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对建国六十年来党的思想路线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一简要回顾与思考,有助于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到今天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说明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自觉地把握,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由邓小平创立的,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总结了现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马克思的“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的设想由此进一步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它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新的重大发展,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科学概括,发展了改革开放理论、发展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创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推进到新阶段。
  • 摘要: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科学的方法,依据科学的理论,遵循科学的规律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如何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如何来好好地关注人,除了关注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危机、生态环境问题之外,更应该从人的可行能力的角度来关注人的现实存在,以及如何来解决贫困、理性、自由上存在的明显不足。
  •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新中国发展战略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探索的最新理论结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维,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战略统领作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社会分工在社会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科学合理社会分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社会建设理论,是促进科学合理社会分工的逻辑路径。
  • 摘要:伟大的社会变革贯穿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如果考察一下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先进思想理论的掌握,才为中国社会变迁展开了崭新的篇章。从中国所取得的现代化成就来看,这也是中国发展之谜的一个关键所在,这是西方人士出于其本能难以解读乃至难以接受的一个谜底。近代中国发展的困境首先在于:历史上积累起来的经济和物质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先进文化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中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结合方式和性质,由此而破解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困局,完成对先进文化的选择是一个逐步向核心文化深入和在比较中鉴别真理的艰难过程。中国社会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路,为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增添了辉煌的范例。中国的特点或者说发展之谜就在于:中国学习了先进的文化,并且把握住了先进文化最核心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它阐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引社会变革的正确道路,最充分和最集中地展现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功能。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够正确地解读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有逻辑,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所在。
  • 摘要:研究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首先需要澄清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党内民主本质的规定性。党内民主的本质是党员有参加和管理党内各项事务的权利,党员是党内的主人。这样的规定不仅与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关于党内民主本质的经典论述一脉相承,而且完全一致。二是,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和民主集中制民主三者的不同。党内民主的本质是党员有参加和管理党内各项事务的权利,党员是党内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有参加和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权利,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澄清这两大基本问题十分重要:一方面,研究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必须围绕党内民主的本质进行,防止因偏离本质而误入歧途;另一方面,研究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固然要结合社会主义民主和民主集中制民主进行,但更要分清三者的不同,避免因基本概念的混淆而影响党内民主建设研究的深人。本文将根据这样的认识,紧紧抓住党内民主本质这一主线,在对党内民主建设三大阶段基本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在执政实践中的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党与人大间“政策治国”与“法定原则”,党的领导“讲政治”与政府行政“讲效率”之间,政党固有的政治倾向性与司法机关崇尚“独立”的文化个性之间,党内的“权力文化”与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个体“权利文化”之间,党内的控制思维与群众组织内在的“自治”要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推动党内文化的转型与重塑,化解执政中文化冲突,要将将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将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将协商精神、合作精神融入党内文化。
  • 摘要:信息社会,媒体号称是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在各国政党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达的媒体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参与政治的途径更加直接,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政党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媒体资源是政党的特殊执政资源,开发与利用媒体资源是执政党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发挥媒体资源的潜能,充分利用现代媒休资源,对媒体资源的管理应走向科学化。
  • 摘要:从理论上说,腐败伤害最多的是人民利益,这一关键如果不被人民群众完全认识清楚,则在反腐败中充分体现“人民主体论”很难实现。“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所以要形成依靠人民群众反腐败的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让反腐败制度顺畅运行,反腐败目的才能达到。必须构建反腐败与人民群众利益关联机制,构建群众参与反腐败的途径保障机制,建立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安全保障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反腐败有效性的机制,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反腐败的激励机制,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环境。
  • 摘要:腐败与国家与生俱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政治生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通过国家的消亡来达到消除腐败的目的,但夺取政权的共产党不能消灭国家,因而反腐败成为一个历史性课题。“腐败零容忍”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想追求。正义意识和制度规范的双重失范是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根本原因。要寻找“中国国情”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契合点。拓展一党领导下的政治竞争,使人民成为反腐败的决定性力量,构建权力制衡的机制,让领导干部真正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普遍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杜绝领导干部用权力获取资源的可能性,适当放开新闻舆论监督,让官员始终受到“无冕之王”的监视。
  • 摘要:精神家园即精神的依托和归宿,是个人乃至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所,它能使人摆脱精神的漂泊、空虚和低俗状态,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精神家园是涉及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社会问题,因此对精神家园进行多角度分析和透视,有助于对其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对此,将从物质维度、制度维度、文化维度和超验维度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 摘要:现代性概念指称的是现代社会整体结构的性质和特征,它具有双重意蕴,一是指外在的社会制度结构层面的现代性,二是指内在的心灵秩序结构层面的现代性.前者表现为理性原则、工具化和形式化;后者表现为感性欲望对心灵秩序的冲击和扰乱。现代性起源于西方但并不是西方的文化专利,任何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路径和呈现出不同的问题。现代性危机的实质是生存的物化趋向导致对生命意义的漠视、戕害和道德价值的危机。当下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现代性的道德危机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知识观的分裂、荣辱观倒错和成功观的迷惘等价值困惑。分析现代性语境中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分裂、倒错和迷惘的成因及其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寻求走出现代性语境中的价值困惑和教育对策,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课堂,是“树魂立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战场。本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建立,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完善,挖掘了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特点与创新。
  • 摘要: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一开始是一个城市知识分子运动,后来转移到农村成为一场乡村革命,并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了政权。中共早期的革命者并不是在农村生活经年的农民,其成员绝大部分是经历五四运动洗礼的知识青年及其革命精神的接班人。有相当一部分革命者对农村情况、农民的生活及其思想相当陌生,因此,如何在乡村开展革命斗争必然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中共安徽早期建党活动的实践表明,乡村学佼成为中国共产党转移至农村并进行革命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是思想宣传与教育之所,不仅是教育学生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中共乡村活动的重要舞台,成为中共宣传思想的不可或缺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共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革命活动,无论是开展活动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抑或是通过开办夜校进行革命宣传,中共的宗旨只有一个—发展党员,建立革命组织,进而为中共开展乡村革命积聚强大的社会资源。
  • 摘要:针对人们对后马克思主义的过度追捧和无端拔高,本文依据对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路、出台语境、性质归属、政治立场等等的严密剖析,意图拨开笼罩在后马克思主义头上的种种迷雾,使得对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取向有一个基本判析,最终让人们看清后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以期对于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