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首届中国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
首届中国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

首届中国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04-10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会议文集:首届中国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阐述了河北省在大鸨迁徙途径中的重要性,对河北省大鸨的地理分布与居留期变化,大鸨的保护工作及其保护与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河北省是大鸨最重要的越冬地的论断。
  • 摘要:本研究于2000~2001年4~7月在松辽平原西北部的图牧吉-北大岗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繁殖地选取了3个研究样地。主要采用鸟巢统计法,样线法,记录在样地中繁殖的鸟类物种和数量。依据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公式和Pielou的均匀性指数公式计算每块样地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结果显示:在3块样地中,共调查记录到19种繁殖鸟类,分别隶属8目14科,其中以雀形目百灵科种类最多。物种的多样性指数在2.01~2.40之间,平均2.23;均匀性指数在0.80~0.85之间,平均0.82。3个群落间的相似性系数均已达到80%以上。杂类草草原比贝加尔针茅草原具有更多样的鸟类物种,说明虽然同为草原,但由于各自的植物物种组成、海拔高度、温度、湿度等的差异,导致群落中鸟类组成差异显著,证实了环境在鸟类选择中的重要性。
  • 摘要:本文对大鸨特殊性行为的观察及保护现状进行了探讨。根据对大鸨繁殖行为观察的结果,肯定地说,大鸨性行为不同于其他鸟类,受精方式也有别于其它鸟类。观察结果显示大鸨的繁殖行为是一雄多雌,它们根本不进行交配或交尾行为,而是在身体不接触的情况下,形成自然受精现象。大鸨雌雄体型悬殊,雌鸨承受不了雄性大鸨的体重。所以,我们认为大鸨的这种受精方式是对雌雄体型差异过大的一种适应。由于大鸨没有交配或交尾行为,我们的定义只能是受精行为,这也是多年来观察不到大鸨交配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已经破解了大鸨的受精行为方式,这一千古之谜基本上已经揭开。另外,我们的观察结果可以解释我国人工驯养的大鸨几十年来不能产受精卵的原因。由于我们缺少精密的观测设备,因此,我们还没有拿到大鸨受精行为的证据,为了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我们愿意与国内外专家精诚合作,共同完成这个课题,以保证大鸨免遭灭绝。
  • 摘要:大庆是大鸨的原始繁殖地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鸨广泛分布于全区,种群数量很大。随着油田的开发和建设,大鸨的栖息地不断被挤占,加之非法狩猎的压力、草原被大量开垦、各式管理者建设大量的管理房屋、人员活动频繁、过度放牧、草原退化,大庆地区的大鸨日趋减少。现在只能见到小群或单独行动的个体。本文对大庆市的自然概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大鸨历史状况及分布,并分析了大鸨资源现状。
  • 摘要: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大鸨越冬数量变化及其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分析。黄河三角洲是大鸨重要的越冬地,越冬数量曾达到500只,草地、农田和稀蔬芦苇地是其主要越冬生境,近几年随着农业开发,草地被开垦,农田耕作方式发生变化,大鸨越冬数量锐减。在1997年至2008年连续12年野外监测中,仅有6年有野外记录,分别为135只(1997)、14只(1999)、8只(2001)、21只(2002)、41只(2006)、9只(2009),大鸨越冬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草地开垦、农田耕作类型改变、农药使用及人为活动干扰,在未来保护行动中应加强大鸨数量动态监测,开展越冬栖息地选择研究,实施越冬地保护措施,吸引社区参与管理,保护大鸨及其生存环境。
  • 摘要:本文对欧亚北部地区鸨类的保护方式进行了介绍,指出对于波斑鸨人工受精和雏鸟养育的稳定方法己经找到了,但是,并没有大范围应用于自然繁殖中去。鉴于在波斑鸨成功繁殖的案例,认为可以适当减少对自然栖息地大鸨的实验基础数量。我们这项计划出发点也是致力于帮助和指导大欧洲大鸨数量的研究。
  • 摘要:本文对中国大鸨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大鸨(Otis tarda)是中国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鸟类红皮书将其定为Ⅴ级,IUCN将其列为易危(VU)物种,属于全球受胁物种。大鸨主要栖息于草原和半荒漠环境中,是草原生境的生态指示物种,在草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对大鸨的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研究表明,大鸨生境受到极大破坏,适宜生境逐年减少,大鸨野外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亟待相关保护策略和项目的实施与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也迫在眉睫。近年来,学者和专家对大鸨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和科研工作,己取得一定成效,种群保护工作得到推动和发展。
  • 摘要:本文对十八区野生大鸨繁殖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大鸨是典型的草原鸟类,主要活动在干旱草原和丘陵地带。由于体型较大素有“亚洲鸵鸟”之称。近年来,过度的农牧业生产活动和其他人为干扰,栖息环境急剧恶化,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大岗林场的十八区靶场是大鸨重要的繁殖地,由于过度的人为干扰,大鸨的繁殖受到了严重影响,2003年~2004年,我们对该区域开展了繁殖保护措施研究,大鸨的繁殖巢数有了一定的增加,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摘要:本文对河北沧州地区大鸨救助进行了研究。2002年1月至2009年4月,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共接收大鸨55只,分布于沧州市的11个县市。大鸨救助时间记录为11月至次年4月,救助数量的最高记录在2月。接收原因中,疾病占36.4%,外伤占32.7%,食物中毒占30.9%。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常出现拒食、刻板行为、禽掌炎、翼角撞伤等次牛现象。康复放归率18.2%。小麦苗、麦粒、玉米粒和黄豆粒是其主要食物,异物主要是碎瓷片和碎石子。沧州地区是大鸨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栖息地,停歇种群数量估计在300只左右。
  • 摘要:本文于2000年和2001年在内蒙古和吉林交界处的大鸨繁殖地进行了大鸨(Otistarda)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基于野外研究数据,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探讨了大鸨的濒危机制,并提出了相应保护对策。大鸨的濒危内因主要体现为繁殖力低下、变通性差和行为表现上的神经质;外因主要体现在人为干扰和破坏上,人为无节制的活动导致大鸨繁殖成功率下降、生境片断化和生境质量退化。因此提出保护对策如下:严格控制并约束草原上的人为活动,尽可能保证大鸨栖息生境的优质化和完整化;加强人工繁殖及野化实验,壮大野生种群。
  • 摘要:本文对我国大鸨的现状及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大鸨虽然分布很广,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群数量都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现存的总数估计在29700只左右,大鸨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十分丰富的,经常可见到数十只的大群,但近年来数量已经变得相当稀少,就普通亚种而言,估计目前总数仅有500-800只。所以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大鸨的保护的意识。防止草场退化,改变草场质量,保护大鸨赖以生存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人工驯养研究,尽快建立人工繁殖种群,适当进行放野,以恢复和发展大鸨的野生种群,最终达到挽救这一濒危物种的目的。
  • 摘要: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鸨保护中重要的地区,每年在这里迁徒过境的大鸨数量达到60只以上,在此繁殖的大鸨数量至少有10余只。本文列出了2005年至2008年在区内记录到的大鸨的时间、地点、数量以及微生境,并在迁徙、繁殖、生境选择方面加以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 摘要:本文对大鸨在英国的灭绝与再引入进行了介绍。大鸨曾在英国多处可见。该物种因打猎活动、鸟类收藏者和农业生产改变而受到直接伤害。最后一个本土大鸨巢穴在1832年被捣毁。自1900至1990年间,曾尝试用圈养繁殖的方式使其繁殖后代。大鸨组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一个部门合作,研究出隔离繁殖大鸨幼鸟的方法,这卵来自于损坏的或因农业活动而毁坏的的鸟巢。自2004年起,每年都把一部分雏鸟引入到英国。雌性个体2007年开始成熟,并产下不育卵,2008年情况也如此。2009年,雄性个体开始成熟,两只以上雌性个体成功育雏。该再引入项目的初试阶段计划持续进行到2014年。
  • 摘要:本文对辽宁大鸨研究简史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辽宁大鸨的分布、生态习性,提出由于沿海开发和森林采伐较快,对大鸨的栖息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致使大鸨数量增长缓慢。特别是作为大鸨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保护大鸨的栖息地,防止下套捕杀和下药毒杀,都是十分重要的。
  • 摘要:本文对大鸨在孟津的越冬居留时间、种群数量、栖息地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秋季最早迁来时间为2004年11月6日6只,春季最晚迁离时间为1996年4月4日26只,在孟津停留时间约五个月;最大种群数量为1998年2月25日52只,主要栖息老城、扣马北滩的农田里。2005年1月7日-2月27日记录到一只白化大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