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0-10-18

主办单位: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中南财经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70条结果
  • 摘要: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多元文化共建的世界华文文学”。就是希望大家围绕这一中心,通过多边的对话、研讨,交流信息,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就这一领域进程中的一些新的文学作品、新的文学现象,特别是那些有现实意义而又未被学界关注的问题,交换意见,为学术上的超越提供新的视点和思路。
  • 摘要:世界华文文学的存在以民族语言的根提醒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走出国族意识的局限,使其学术期待、努力更好回归文学自身。世界华文文学,尤其是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始终凸显出汉语与民族生存形态的密切关系,凸显出汉语强盛、丰富的衍生力,凸显出语言比“领土、矿藏”更重要的民族资源性。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恰恰需要在语言层面上更多地与华文文学展开对话,以彻底摆脱文学教育政治化的阴影。
  • 摘要:本文介绍通过文化视角对当代世界华文文学进行研究与考察的同时,也要防止片面化倾向,既要强调文化视角在研究中所起的积极、有益作用,也不可忽视它所具有的局限性,要注意社会视角对文化视角的补充作用,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对当代中国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本质及其根本发展规律作出符合科学的解释;否则它将是不彻底的历史主义,甚至还有可能走向反历史主义;另一方面,借助社会视角进行研究时,也必须把文化视角的研究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学现实要求下的必然延伸与进一步深化。要不然,它就不能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之间出现的众多的文学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与阐释。
  • 摘要:笔者较为细致地爬梳了新世纪以来发表于中国大陆各种研究刊物上的关于马华文学研究的文章(这里重点关注大陆学者的研究文章,其他地区或马华本土研究者的文章暂不涉及)以及出版的相关专著,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大陆对于马华文学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对马华新生(世)代作家研究更加系统深入;探讨了马华文学的内在本质属性;对书写马华文学史进行反思。从以上三个方面归纳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现状显然是不够的。大陆对马华文学研究的原始风貌应该是更加多姿多彩的,本文之所以如此一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寻求研究的规律,二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故才有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
  • 摘要:本文介绍藤井著述最引人关注之处在于对日据时期台湾皇民文学的评价以及对战时台湾民族主义的论断。藤井对皇民文学的重新阐释发生于学术转型背景下,他认为战争时期的台湾公民,已经形成以台湾皇民文学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或已经达到即将形成民族主义的边缘。此观点引起了陈映真等人的非议和批判。“皇民文学”有其先天的精神弱质,但作为一种殖民历史的产物,它暴露了殖民强权下殖民地人精神世界的异化和荒废,展示了殖民地的精神创伤之深重,需要我们理性正视与细致剖析。包括皇民文学在内的不少战时台湾文学作品或深或浅涉及殖民强权与愚民教化下殖民地人的认同焦虑问题,反映或折射了殖民统治的非人性和差别待遇下台湾人的精神异化与人格分裂。根本上看,藤井的“台湾民族主义”论只是“皇民化运动”和“皇民文学”的一种美学修辞,而且这一论述与岛内90年代以来极端本土论者的台湾民族虚构意识形态之间客观上也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呼应关系。
  • 摘要:本文以“文学期刊”作为重要的媒介窗口,尝试梳理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内地传播的基本阶段与流变趋势,以求对当前的华文文学研究有所借鉴。从纵向角度来看,内地文学期刊对“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大体可分为窗口期、高峰期、转型期和整合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传播重心、传播策略与传播效应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呈现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内地文学场中的游移变化过程。
  • 摘要:本文介绍中国文学中的乡土形态包括故乡视野、本土视野与都市视野中的乡土三个层次。大陆文学研究者乡土认识的变迁与拓展,面对不同对象时,呈现出不同形貌与内核。面对大陆文学和中国文学整体格局(含纳台港澳文学)时,研究者基本上把乡土全部限定为乡村,城市外在于乡土而与乡土并列。多方比照中,“乡土”认识、意蕴和体例就显得混乱与自我歧异。相对而言,将台湾、香港文学单独处理时,研究者比较能脱离大陆的文学乡土观念,遵循各自的文学史流,在还原中丰富了大陆文学研究者的乡土观念。三地文学创作者与研究者的努力共同开拓了乡土的内涵,并启发着研究界摆脱固定思维,从本质上把握“乡土”的特性,寻求中国文学及至汉语文学界“乡土”的共性,从而提供整合中国/汉语文学的一种角度与可能。“都市乡土”即为一个有效的角度与视点。其中,主要从主体的情感认同入手来确认乡土,地方色彩与日常性、市井性是它在文学书写中体现出来的两个特性。相对于现代文学中特定的文学形态“乡土小说”/“乡土文学”流派中的“乡土”,“都市乡土”里的“乡土”是广泛意义上的乡土,更具实质意味。
  • 摘要:本文所说的中生代,是指从事理论建树而非专职创作的中生代。从时间上来说,他们生于1940年代末期到1970年,七、八十年代前后出现在台湾诗坛,八十年代以后成为台湾新诗论坛的一支劲旅,代表人物有萧萧、简政珍、孟樊等人。正当人们希望台湾诗论从一般的评论、研究和争鸣中向体系建构进军的时候,萧萧及时地推出了三十万言的《现代诗学》。这是台湾诗坛首先出现的对现代诗作较完整检视的一本理论著作,由“现象论”、“方法论”、“人物论”三大部分组成。在新世纪的台湾新诗研究历程中,简政珍以直接阅读并充分掌握了许多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原典著称。《台湾现代诗美学》,便是简政珍迈向思辨型学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孟樊是一位学术上的多面手。他研究台湾出版理论,编偏重于思想的年度文选,写新诗创作史,建构台湾新诗理论史,集中研究后现代文论和诗论。作为有后劲的评论家,他用综合治理的眼光对待新诗的演变所作出的辩证概括,在论题上有开拓,后来写作的《台湾后现代诗的理论与实际》,便是他这方面的成果。他以德希达、巴特、克莉斯堤娃、巴赫汀等思想家的论述为根基,列出台湾后现代主义诗的七种特点。在孟樊的代表作《台湾当代新诗理论》中,更具体体现了他对新诗的完整看法。在结构及立论方面,与萧萧、简政珍均不相同,甚至书写策略也不一样。在台湾,诗评家长期过剩,诗论家一直欠缺,而萧萧、简政珍、孟樊不仅是诗评家,而且是名副其实的诗论家。综观萧萧、简政珍、孟樊的诗论,具有建设性,强调台湾特色,具有系统性,重视诗歌自身特质和规律的探讨等特点。
  • 摘要:曾敏之文史修养深厚,青年时代就开始写作古体诗,迄今七十余载,创作不辍积稿千余,成果蔚然。本文从诗词的题材、内容和情感倾向等方面来判断他有些作品陈胜的时间线索。这些诗词继承者我国数千年来古典诗人的精神,遵循着传统的格调,但展示着现时代的生活和现代情韵。曾敏之的古体诗、词清晰地描绘了他人生的思想脉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老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摘要:本文试图以“中国文学论”的台湾文学史观、“第三世界文学论”以及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民族风格”为路径,切入陈映真的文学思想研究。
  • 摘要:本论文提出近30年两岸四地女性文学整体观的研究,强调两岸四地女性文学在历史时间上的贯穿、地域空间上的打通以及文化语境上的影响互动。以近30年两岸四地女性写作整体为研究对象,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女性写作视为一个同源流、共创化、彼此影响和接受的文学发展整体和现实存在的开放整体。在文学历史现场的还原中追溯其女性写作发生的中西方理论资源和本土话语环境,在具体文本的解读中探讨其女性写作的主题表现形态、精神文化诉求、文学叙事策略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和多元化等问题。
  • 摘要:本文以洛夫在20世纪50年代的诗歌创作为讨论对象,尝试探讨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体验如何呈现并引领了时代风气,并逐渐塑造了诗人的美学风格与文学意识等问题。
  • 摘要:本文将以《现代文学》杂志中的(中文)诗歌创作与相关文章、外文诗歌理论及作品译介为范围,探讨《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诗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台湾现代诗之能够发展、壮大,除了诗人旺盛的活动力,结社、办诗刊之外,报纸、杂志等媒体的襄助,也提供相当大的助力,使得现代诗的创作发表,与理论的译介,可以流传更快速、更广阔。总而言之,《现代文学》发行的1960-1973年这14年间,台湾现代诗场域隐藏的是学院、文学社团与诗社之间的互竞与协力关系。而经过彼此的势力消长之后,20世纪70年代起,诗社与诗刊遂成为维系台湾现代诗的命脉之所在;如此一来,《现代文学》刊载现代诗的创作、译作与评论,也就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 摘要:余光中和王蒙的散文创作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余光中童心天高、真诚坦荡、敏锐放达。王蒙少年时即有“天降大任”或“自降大任”的革命激情,此后一生深藏革命情结,英雄胆气,一无畏惧。两位散文家的性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余光中经历特殊,心悬海外,充满文化感伤;王蒙则饱经磨难与苍桑后,乐观豁达、知命感恩;对整个历史过程与种种人生,又充满反思与批判。创作思维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余光中更艺术化(多有绘画、音乐题材)、意象化(《莲恋莲》、《咦呵西部》、《听听那冷雨》等),奇思妙比多。在文艺随笔一类的文本中,常有学者诗性化的系统知识表现;王蒙的题材日常化得多,机智和幽默在文本中有更广泛的渗透。在文艺随笔一类的文本中,常有诗性化的学者型发现。这两位散文家都是修辞学中的浪漫派。余光中和王蒙都服膺民族语言的艺术魔力,其散文创作在炼字、用词、造句、谋篇和修辞艺术上花大力气,并取得了相当高的文学成就。
  • 摘要:本文介绍台湾七八十年代的“诗化”散文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诗人用诗歌手法所写出的散文,或曰“以诗入文”;第二种诗化散文则是指篇幅短小而又充满哲理性的散文;第三种情况是台湾的禅佛散文。
  • 摘要:本文拟以文化为主要视角,以台港文学思潮史为主要线索,以主要作家作品例证,对台港文学进行梳理、审视和概括,以期能够描述出台港文学的主体性特征,或者说特殊精神品格。
  • 摘要:骆以军的小说有着魔幻色彩,混杂着暴力、情色的死亡叙事,不仅是现代主义的书写手法,也应和着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某些现象,不失为一种对崇高优美的解构,从而走向凡俗平实的真实人生的书写策略。死亡叙事的荒诞怪异背后隐藏着深刻严肃的议题:人生困境或国族认同。夜店、医院、动物园、火车上、机场、旅馆等场景是骆以军小说中经常出现的空间意象,但从早期“去台北化”(面目模糊的夜店)到正视“台北地景”(《月球姓氏》中台北地标)再到《远方》、《西夏旅馆》中的大陆场景的构思和架设,台湾本土与中华文化使骆以军的地景书写与认同意识的谱系愈发清晰。
  • 摘要:比较曾晓文留学美国创作的长篇小说《白日飘行》与旅加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夜还年轻》,以及中短篇小说《遣送》、《卡萨布兰卡百合》、《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等;不难窥见曾晓文“精神”的成长与创作的变化,尤其是她在寻求突破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以曾晓文小说为例,探究新移民文学“精神”的成长与创作的变化,有可能使我们观察到:进入“后留学”阶段的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某些新特征与新内涵。
  • 摘要:本文选取了笑言、严歌苓、林湄、哈金等新移民作家为例,阐述其文化立场与小说叙事艺术的关联。笑言在表现儒家文化情结的同时,表现了对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开放的认同,对东西文化相融的期盼,对东西方人类共同美好人性的向往。严歌苓历史叙事的突出特征是对历史的反思性思考,表现了其现代性意识。林湄从雨果、歌德等西方文学大师的经典著作中得到启示,发现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崇尚基督精神,他在再思中越来越接近宗教。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东方与西方文化共融,现代与传统共融,跨文化、跨语言的多元复合,跨文化、跨语言,重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精神家园,构筑大同的理想世界,应当成为作家的共同追求与方向。
  • 摘要:本文介绍加拿大华人文学的发展与加拿大对华人移民政策的转变有直接的关系,每一次新的移民潮,都带来新的活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华人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四邑一带,故此,加拿大华文文学的源起和生成与岭南地域文化有紧密关系。报刊是加拿大华文文学发展的摇篮。康有为、梁启超为了维新,孙中山为了革命,都创办报纸。报刊无形中也创造了华文文学的发展平台。直至今天,报刊仍是重要发表园地。
  • 摘要:在艺术上,作者以深刻的心理洞察和准确的艺术概括,刻画出主人公在中西文化与是非观碰撞中的心理特征。作者认为,“中外文化在少年成长经历中的冲撞,在精神层面上对他们不可能没有影响。他们不可避免地面对文化认同的挑战,对两种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体验、挣扎、审视、理解与被理解,以及归宿。”所以她着力刻画宋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两难境地,诸如对继父的碰撞与交流,对母亲的反叛与理解,还有对社会、对世界还没有定型的认识以及走不出的文化困境。并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给我们展示了处于“变数”中的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
  • 摘要:美国华裔戏剧一开始是以跨文化的特色出现在美国戏剧舞台上的。华裔的跨文化戏剧中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有中国戏剧的传统。跨文化的华裔戏剧给美国戏剧舞台增加了多元文化的色彩。通过华裔戏剧的演出,中国戏剧元素被美国戏剧所吸收,对美国戏剧走向国际化是积极的推动。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已经形成文化发展的常态,戏剧也不例外。通过研究华裔戏剧,我们还能够了解中国戏剧在美国的传播,以及中国戏剧对美国戏剧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朵拉小说书写了现代社会特别是都市社会中男女爱情和婚姻的“百相”,而又侧重于对“病相”的观察,质言之,朵拉的观察视角不是侧重于爱情的“常态”,而是侧重于爱情的“变态”,也即她并非廉价歌颂爱情的幸福与和谐,而是冷峻地凸显爱情的“残缺”与“不和谐”,她走的不是琼瑶的爱情小说的路子,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接近于张爱玲,她像张爱玲一样冷酷无情地消解了理想爱情的“神话”,暴露爱情的残缺真相。她洞明了女性命运的先天困境,但又不懈寻找女性突围与生存的自我救赎之路。她的小说站在女性的立场,表现了女性对两性平等、对自我人格尊严和自我独立意识的执着追求。她揭示了现代社会男女两性对抗的规律,但并不因此绝望,而对未来社会实现两性关系的平等充满着向往和希望。所以,她一方面具有张爱玲式的犀利和透彻,但她比张爱玲多了些许温情和关怀。张爱玲对爱情婚姻的刻画让我们感到绝望,感到冰寒,朵拉对爱情婚姻的书写既让我们感到绝望,但绝望中有希望,有涌动的暖意。
  • 摘要:笔者以为,感官书写亦是张氏小说的重要形式,本文将以其长篇小说代表作《群象》与《猴杯》为论述中心,探讨其感官书写的形态与叙事特征。本文试图从感官书写这一角度切人张贵兴的小说,由此探勘张氏的感官书写与异化理论、欲望叙事以及图像化叙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 摘要:本文就《明月水中来》这本散文集对司马攻的散文做一深度研究,认为司马攻主要通过他的怀乡叙事来重新构建生活经验断裂后的文化身份,以此来释放身份焦虑。司马攻的身份焦虑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移居所造成的两地生活经验断裂后的个体身份焦灼,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中华文化之根的失落与追寻的民族文化身份焦虑。
  • 摘要:在东南亚华文诗歌自身发展的历史流变中考察东南亚华文诗歌的社会语境是我们探讨东南亚华文诗歌中国想象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东南亚华文诗歌对中国的文学想象本身就是一段历史历程的呈现与流动,它在东南亚各国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产生、发展和变化。剖开历史的横切面,东南亚地区任何一国华文诗歌对中国的文学想象都是所在国各权利关系在社会场域内综合较量的产物;同时,无论是东南亚华文诗歌、还是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在东南亚华文诗歌想象视域内呈现的形象,都必然呈现一个动态演变的历史。
  • 摘要:本文以硕、博士论文为例,考察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研究情况,包括文本研究的深入和文化研究的发展,从一个侧面了解社会文化思潮动态发展与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移民文学的涵义,比较了新移民文学与留学生文学的不同,指出新移民文学的产生,经过了留学生文学的过渡,落地生根的机遇和自我赞助的途径,借助于网络平台的练兵,细细涓流汇川入海,才有了今天波澜起伏的壮观局面。因为大陆文学面临瓶颈,大陆学术评论界把触角伸向海外,新移民文学暴露在研究者的显微镜下,很容易被发现很多不足之处。
  • 摘要:新移民文学是以记录新移民生活历程为己任的。在跨国主义视野中审视其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从故国回望、异域悲情发展到以文化自信为底色的文化观察与思考。二是在从边缘融入主流的过程中,对底层关注渐趋减少。这两个趋向是新移民文学在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挣扎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体两面。
  • 摘要:笔者论述了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野的必要性,差异理论作为一种资源与阐释的可能性及其局限性,分析了以差异理论观察海外华文书写的学理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与论说在接受后现代主义文学技艺与话语影响下的马华文学,在文学文本的形构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范式转移,推出了哪些与前期不同的文本类型,在创作方式与文字形式上有何创新。后现代主义的创作不只吸引了年轻作家,就连资深作家也积极投入,为马华文学开辟了另一条新的道路。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的语境,后现代主义不只是影响马华创作,也为整体马华文坛建构不少后现代的论述如后殖民、女性主义、解构主义、抵抗诗学、离散意识、新历史主义等等。它的发展势头是无可限量的,也是让人充满期待的。
  • 摘要:本文即针对《神笔马良》这一同时出现在2008年台湾康轩版与大陆人教版的三年级国语课文,进行分析比较,以明了不同地区、不同版本在相同选材的前提下,是否会有彼此雷同的沿袭复制,或是真能呈现多样化的学习内涵。另外,除了不同版本的特色建构之外,关于其异同抉择与呈现方式,也具有对比两岸编选国语文教材之优劣差异的时代意义。
  • 摘要:真正的小说家作为艺术家的价值,往往就在于他们能在无人喝彩的地方、在非主流话语关注的所在,发现为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人类情感与心灵中那些永远不会过时的光芒。《沙捞越战事》的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在碎片化了的历史真实里隐藏着的人物心理脉络,在人物心理脉络的梳理与回望中触及到了一种恒久的心理真实。不管是杜撰演绎还是根据史实发掘,《沙捞越战事》男一号周天化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是有相当寓意的,作者予周天化一个几乎是无国籍的“客观”视角,从这个视角去看参战各方,将战争的性质与人类的愚昧做了一种有距离的,从而也就比较客观清晰的审视。小说在故事之外所观照的,是民族国家与战争与人的关系。从这个特定身份模糊的角度去呈现人类在野蛮战争状态下的残酷与荒唐。为了历史而历史的小说家,与为了故事而故事的小说家一样,都是等而下之的工匠意义上的文字排列者;只有立足在自己的现实与现世中讲说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与文化求索者,才是鲜活而富于价值的艺术创作。显然,陈河的这部《沙捞越战事》做到了这一点。
  • 摘要:本文介绍严歌苓小说的个人意识与个体书写,首先,突出表现为以个人为基点,并将个人经验表达与国家、民族历史的宏大叙事予以有意识的叠加和置换;其次,集中体现在对于非常态的个体人生的展示;第三,严歌苓小说的个人意识与个体书写是具有深度的——它往往能深刻把握和传达出对人的孤独本质的体认。
  •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艺术的交融渗透必然会产生文学世界的异葩竞放。由于海外移民作家空前活跃,媒体、影视或出版以及读者群愈来愈对具有多元特征的作品予以关注。这既表明世界华文文学发展新走向,也意味着移民作家为文化身份建构所作出的多向的努力。语言疆界的拓展不仅将为文学史的重写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促使移民作家从流散、追索进入到一种自觉的身份建构,也即以语言的疆界而非国家或民族的疆界来建构文学的历史。身处全球性语境的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华人作家,汇聚丰富的人生经历积淀和深刻感悟,开放的心态加开阔的视野,创作必然呈现融汇中西文化的境界。而现代媒体的多维空间也催生了新生代作家的不断涌现。他们或呕心沥血耕耘在海内外华文报刊园地,或思维闪烁在网络媒体中,或流动于纵横交错的多维时空,形成千山万壑异峰凸起的势态。使得华人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一脉。作为重要的话语资源与参照系统,必将形成“多元共生、互补交融”的格局、进而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朝着纵深方向拓展。
  • 摘要:本文介绍当代作家冲出当代文学的精神困境,需要当代民间日渐雄浑的“网络文学”和近年来在海外异军突起的“新华人文学”。正是这两种特殊的力量,正在给中国的当代文坛带来精神气质的改变,并将深刻地影响当代文学的未来。
  • 摘要:本文介绍海外华人批评家之进入中国大陆学界,最早是以一种带有异质性的“他者”身份。作为“彼岸性”存在的海外华人批评家,不只相对于中国大陆现代文学研究界、批评界充满了“比较”意识,而且就其自身的形成和现状来讲,也呈现出斑驳鲜明的“比较性”特质。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比较意识首先植根于它的学科属性和批评家的身份背景;其次,海外华人学者的比较意识,还植根于一种问题意识。再次,海外华人批评家的比较意识,还受到其所在学术语境的影响。我们并不奢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同世界”的到来,却有理由相信,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正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弥散于不同语言和国家的华人学者之中。
  • 摘要:笔者着重于作品与作家经验来尝试探索世界华文文学于当今世势下的演进与变化,透视全球一体化和多元化的情势与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关系。“世界华文文学”的命名与定位,其间历经的批评、质疑、论争、研究和循序渐进地发展,笔者将其归纳为四个重点:(1)突破点—1986年马汉茂博士德国举办的“The Commonwealth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2)转披点—其一是1992年台北注册立案的“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其二是1993年在江西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3)关键点—2002年于暨南大学成立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4)成功点—期待“世界华文文学”于中国大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笔者以21世纪以来菲华文坛21位新诗诗人出版了29本诗集/诗作(其中4本中的诗作为小部分),来佐证时代背景与世局变迁,也就是历史命脉的流程与当今世界华文文学的多元框架息息相关;并进一步审视将来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中,面对和碰触的多元性境域。
  • 摘要:本文将以龙应台研究为考察对象,把龙应台研究放置在文学研究的时代语境中,通过对龙应台学术研究发展趋势的梳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寻求其学术研究的生长点,拓展文学研究的新视域。
  • 摘要:日本的华文文学研究,如果单从时间上来算的话,应该是和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研究同时起步的。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业绩出现了,那就是以当时任职于福冈大学的山田敬三教授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共同推出的华文文学专著—《境外的文化—环太平洋的华人文学》(汲古书院2004年12月28日初版发行)。今天的日本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可以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八个字来加以总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今天活跃在日本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一线的,多和上述“滥觞期”或者“发展期”的研究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充分发挥知识积累方面的优势的同时又身兼培养与扶掖日本下一代华文文学研究者的重任。
  •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带研究生、博士生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术旨趣和积累,鼓励他们研究澳门的文化、文学生态,选择撰写有关澳门文学的学位论文。作者自身多次参加澳门的文献演讲、专题座谈会等,并与学生合作撰写了著作《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作为岛外一个关注澳门文学的学者,作为澳门文学界、文化界的一个朋友,作者期待澳门文学自觉地融入世界,未来的澳门文学要实现“本土性”与“当代性”,为扩大澳门文学在其他地区和世界的影响,还要有各种“互动”,如岛内与岛外互动、创作于评论互动、作者与读者互动等。
  • 摘要:本文介绍陈映真通过阅读《呐喊》,看到了苦难和落后的中国,并由此对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认同。陈映真既传承了鲁迅精神,也与日据时代台湾文学先贤遥相呼应——当然,后者本身也有鲁迅影响的深刻印痕。鲁迅具有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勇敢、持续地向丑恶现实扔出匕首和投枪的风骨;而陈映真经过入狱出狱、创作和论战的长期实践,对于自己作为一个“民族思想、反省、批判、前瞻之所寄”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有了更明确的自觉。这是两位作家所服膺的文学反映现实、服从现实斗争需要的现实主义理念使然,也是战斗、批判的现实主义的敏锐性要求的体现。
  • 摘要:在因与故园隔绝而身临历史的断裂、威权时代的意识形态规范以及西风东渐的强劲趋向的“合力”作用下,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女性书写,便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了传统与现代、“在地”与流寓对接的审美姿态,并共同叙写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现代性特质及其吊诡。
  • 摘要:当代台湾女性小说的欲望书写,无论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或叙事技巧上,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特征和美学风格,尤其是欲望书写的现实策略和文化建构欲望,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然而,无论台湾女作家们藉由女性欲望书写,从身体、欲望、情感等角度,对男权文化进行反思;还是从政治、历史叙述等方面,对男权文化进行解构;或是从同性爱欲等视域,对男权文化进行颠覆,对欲望的全方位书写,都是女性言说策略的关键。它为当代台湾文学增添了一种有别于“正统写作”的“另类”的“女性经验”,这种“女性经验”(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及文化层面)的“浮出地表”,在艺术表现上提供了诸多新质素,极大地拓展了当代台湾文学的审美空间。
  • 摘要:本文试图以纵的扫描与点的剖析,论述20世纪女性文学的奇特景观:女性身体语言对性的越境。其表现方式:从无性的爱到无爱的性;其精神追求:从反性别歧视到超越性别;其哲学命题:从人到非人(女人也是人,女人就是女人);其心灵历程:从叛逆到自审;其美学层次:从审美到审丑。
  • 摘要:本文介绍痖弦在对存在的开放之中,其视觉的角度和落点的特异不凡,从而获得了价值独具的诗歌品质。在在诗歌视觉的“聚焦”过程中,总是将所摄取的“对象”置于民族与世界交互存在的坐标系中,从中透视出超现实、跨时空的本质意义。诗歌视觉的“聚焦”过程中,总是将所摄取的“对象”置于民族与世界交互存在的坐标系中,从中透视出超现实、跨时空的本质意义。“准确”和“简洁”,是痖弦对创造现代诗语言的一个品质取向,在痖弦的诗歌语言中,口语成分占了相当比例,对意象的把握疏密有致,并且在他的诗歌中存在着一定的戏剧性,具有趋近完美的形式感。对痖弦诗歌艺术的研究,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说其深入,是说在痖弦时代的深入;说其完美,是说在痖弦时代的完美。
  • 摘要:“乡土文学”与“台湾话文”论争,发生在台湾新文学阵营内部。它是左翼作家面对特殊语言困境所进行的突围与选择。这场论争不仅关涉20世纪30年代台湾文坛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涉及到台湾新文学建设“言文一致”的重要问题。这次论争,主要影响了民间文学的整理和台湾话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
  • 摘要:香港话剧作为香港文化的表述,在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夹缝中萌发和发展了本土意识,推动着香港话剧走向本土化和进行主体建构。特别是因应“九七”回归的问题,香港话剧产生了深层的转变,即以本土主义为核心,建立起香港话剧的主体性。本土艺术家的创造性和现实关怀,是香港话剧本土化最核心的环节;而现代剧场美学的探索,是香港话剧主体性在美学层面上的建构。香港话剧逐渐走出殖民地的文化框架,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风格。时至今日,香港话剧最重要的特征已不能泛泛而谈是一个中西文化的交汇点,而应该更准确地说是在中外文化的夹缝中寻找出一处生存的空间,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香港话剧。
  •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散文”与“文化散文”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中国当代“文化散文”成绩最为突出的大陆和台湾的创作情况,从文化观念和文化反思,比较了大陆与台湾的文化散文异同之处。无论大陆还是台湾的文化散文,都是特殊时代和特殊环境中的文化产物。海峡两岸作家的文化散文创作,文化观念或许有不同,思考虽有深浅,风格也有雅俗,但它们体现的文化思考和文化探索,无疑给当代读者提供了新的文化认知、新的文化视野和新的审美感受。可以说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在中国当代散文发展史上推出了一个新的散文时代。
  • 摘要:本文介绍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年轻小说加大多成熟于解严之后,无疑,政治的解严也带来美学上的解构形态,传统小说形式、语体被打破。“百无禁忌”主要表现在其内容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之下的死亡、流血、爱欲、逆伦、噩梦、忧郁、反叛、生命的奥秘、青春的愤怒、文化自我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对立……均无所避讳,大胆展露。大致而言,90年代台港小说在世纪末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转折的新景象中,在文学自身体制、形态的擅变、沿革的同时,仍然是以文学的本体存在和指涉功能感应时代。它呈现了复杂多样的文化意识,汇合了60年代以来出现的传统、现代、后现代乃至新历史主义各类思潮,终究是以自己的文学神经感应了90年代新的历史情境之下人的生存经验。
  • 摘要:本文以西西的短篇小说《浮城志异》(1986)为例,探究她如何受比利时画家雷奈·马格列特(Rene Magritte,1898-1967)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启发,在"图、形、文"即"言、意、象"三者之间产生出怎样的关系,图文如何突破各自的局限,相得益彰地表达哲思意蕴.
  • 摘要:作者就韩丽珠的作品集《风筝家族》的美学意韵进行了探讨。首先,韩丽珠的作品,往往是将特殊的、不一般的事情常态化,故事的推进呈现为一种平静的颠簸和运动;其次,韩丽珠作品的一个美学特点是游走于虚构和真实之间,创造了一种“以虚写实、以实带虚”的新写作风格。韩丽珠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美学特点是,成功把诗歌对结构、语言、意象等的处理技巧嫁接引入了小说。作为一位作家,韩丽珠能够很小就懂得写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自己不懈寻摸开拓,即令卡夫卡这样的大师,亦不步其后尘,结果反而获致“香港卡夫卡”的美誉;虽然未必像福克纳所言“一心想要胜过老作家”,却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小说世界,可敬可探。
  • 摘要:在前言部分,笔者阐述了余光中的文学活动以及文学作品经报章刊物传播管道进入了马华作家的视野。第二节概述了余光中与马华文学的交集处。第三节探讨马华现代主义的中国属性书写。余光中与马华作家以人文中国书写(屈原/山水)来坚固本原文化。最后,笔者尝试以德国小说家汤玛斯·曼(1875-1955)的观点来总结本文主旨。汤玛斯·曼认为人在世代中,人的命运以政治的词汇演出。他们的书写是一种“泛”政治抵抗诗学。综而述之,在马华政治语境中,中国历史的意识/大马华人的移国历史意识和马华作家的中国性现代主义美学书写形式是不可分割的。而余光中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大马华人历史境遇的文学书写历程里,深深影响了马华“中国性现代主义”作家的文学书写,并成为借鉴的文学范式之一。
  • 摘要:冰凌是一位有着多种“二重组合”的华文文学作家,有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又很有政治头脑,为人既大大咧咧,又善于精心策划,冰凌是美国华人精英,到美国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工。冰凌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实干家,冰凌当年去美国,并不是为了淘金做发财梦,而是想在美国站稳脚跟后,搭起中美文学交流的一座大桥,为中美文学交流作点贡献。冰凌为人宽容,宽松和宽厚,对事又严正、严肃和严明。冰凌的多种“二重组合”也就自然造就了他成为当代华文文学作家的又一典型,或者说,成为又一风景线。
  • 摘要:为对加华文学作一全面观察,促进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文按语种对加华文学的跨语种概貌进行了阐述,指出相比于东南亚华文文学、美华文学和欧华文学,国内对加华文学的了解较晚,各个语种文学的介绍和研究正处于展开阶段,以主题研究、族裔研究、性别研究为主,立足文本,普遍采用社会历史分析和审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跨语种的加华文学成果累累,受传媒和出版影响,和加拿大本土、美国、台港澳、大陆、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皆有联系,所以在研读作家作品的同时,最好能对加华文学作一视野开阔的整体把握,以达到见树见林的理想效果。
  • 摘要:张翎的小说世界多彩多姿,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东方与西方错综交织、历史与现实紧密勾连、精神与物质互相撕扯、情感的创伤和理性的思考相伴相生。对于张翎来说,一方面,地理位置的阻隔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段合适的审美距离,使她的书写更加从容淡定,也有了更多理性的内涵;另一方面,作为对“小说是说故事”有着高度自觉而又对历史有些着迷的张翎,这种从国内到国外的双重人生经验使她的小说在构思时就有了一种独特的视角,结构上体现为一种巨大的时空跨度,人物关系则错综复杂,气势上就有了几分恢弘和大气。张翎小说除了艺术结构错综繁复、具有巨大的时空跨度和史诗般的追求外,女性心理刻画的细腻、人性内涵的深刻解剖以及语言风格上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的交融也是其艺术成就的突出表现,值得深入探讨和仔细品味。
  • 摘要:本文介绍晚清旅美华人文学中的美国形象和中国形象截然不同。同时,晚清旅美华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身份命运,他们审视中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又形成了不同旅美华人笔下各有差异的他者形象和自我形象。不管怎样,容阂所建构的文明美国和落后中国形象,李恩富所描述的“异”和传统诗意的中国形象,以及黄遵宪《逐客篇》和佚名作者《苦社会》所表述的种族主义美国和苦难的中国形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三类模式。
  • 摘要:本文介绍张翎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中为中西比较引入“家族”概念,选择以中西方家族为视点,将家族流变史、个人成长史、文化发展史融合在一起,为中西比较的思维模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将原本单调、概念化的“交错叙事”具体化和具象化。张翎坚持了十年扎实的创作实践。2006年之后,小说逐渐摆脱了两性情感的纠结缠绕,而趋向沉着大气,近年的作品愈加追求一种文学的力度与人性的深度。
  • 摘要:如果按照小说题材来划分,美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可谓以文革记忆为主的中国大陆题材之作;第二类是描写海外“留学生”或“新移民”生活之作;在另一部分作品中,严歌苓将这两部分生活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的地理位置的转换而将两者串联起来,例如《扶桑》、《人寰》等。严歌苓的海外小说数量众多,这些海外小说对于作者以及读者的意义为:首先,严歌苓在60年代以来的“留学生文学”基础上,对“移民文学”的思考与书写都迈出了新的步伐。她突破了留学生身份对自我的限制,自觉地将“移民”作为自己海外小说创作的重点,这其中不仅有第五代留学生,也有形形色色的各种其他身份的人物;不仅有当代的现实生活,也有深入历史的探寻;不仅有海外华人,也有非主流的其他族裔。
  • 摘要:本文以《阿曼达》、《扮演者》、《风筝歌》为例进行解析,力图揭示“洛丽塔”式故事结构背后的深层社会文化意义。严歌苓用一种跨文化的开阔视角,将一个表面上只是“始乱终弃”的故事,一个14岁少女“遇人不淑”的命运悲剧进行了深刻地文化阐释,将不同文化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与中国式的“轮回”宿命论浑然一体地融合,使得这部短篇小说具有了一种文化高度和精致的艺术效果,摆脱了简单的“洛丽塔式”故事的外在标记,挖掘和赋予了题材深刻的文化意义。三部短篇小说都是具有“时间性”特点的现代成长小说,各有不同文化意义的侧重,在每部作品里多种文化寓意之间也会相互参杂渗透。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民族深层心理乃至“含蓄的”的审美表达方式,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的熟练运用和精致灵动的语言艺术,都使得严歌苓的小说具有了跨文化视野的开阔大气与丰富的艺术内涵。
  • 摘要:笔者之所以把《梦断德克萨斯》和《美国情人》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首先,两部小说题材和主题相似;其次,主要人物形象相似;第三,小说艺术特征相似。当然,曾晓文和吕红毕竟有着自身的文化个性,因此两人在对同一题材“美国梦”的具体处理上体现了鲜明的个性色彩。譬如,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上,两部作品便有明显不同。另外,两部小说对美国的认识评价也明显不同,《美国情人》对美国的评价基调以肯定赞美为主,《梦断德克萨斯》则是肯定与否定并举,审美与揭丑齐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梦断德克萨斯》和《美国情人》从女性视角分别为读者呈现了两种婚姻危机。
  • 摘要:本文介绍《K》的成功,其关键点是这部小说的创作建立在史实材料的基础上,对中英文人团体少数代表的灵肉交会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与再现,使那些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中的许多文人怀有丰富想象和浓厚窥探兴趣的读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这部作品同时又能自由地游走于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之间,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同时,又惊叹虹影具有如此超出常人的文学想象力。因此可以说,凭借《K》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虹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非常独特的个人小说世界。
  • 摘要:本文介绍菲律宾华文文学作家运用自己独特的书写演绎了处在离散心境中的华侨华人对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故土文化的执著守望和民族归属感,其文化象征体现出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独特态势与人文价值,是值得我们予以充分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见素小品》里的怀乡书写,探讨张景云的旧乡情怀。作者在书中叙述他如何从一个缅甸华侨家庭,被带到五十年代的槟榔屿求学与生活,后因家庭生意而滞留当地,长大后赴新加坡打工学画,最终在吉隆坡落户定居。在一篇篇千字以下的小品里,他主要回忆了两个可以称为故乡的地方:缅甸的丹著和马来西亚的槟城。在那里,他曾留下不少悲欢记忆。同时,作者的怀旧书写里也尝试筑构一个殖民地时代的马来亚社会截图。除了槟城以外,叙事的场景还包括吉打、玻璃市、新加坡和吉隆坡。其中关于槟榔屿描写的数量最多。借着他这些忆旧的叙事,也间接启动了他对槟榔屿这个城市的地志书写。那存在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槟榔屿景象,经他笔触的撷取而开始存活于纸上。
  • 摘要:本研究尝试就马华文学中以少数民族为书写对象的文本作整体性的梳理,归纳出各种文本再现少数民族时所采取的叙事模式,再从这些模式中挖掘相关文本所显现的主题意识,从而带出这种两极对话,或者异质文化碰撞的背后意图与现实意义。
  • 摘要:袁霓的微型小说创作题材广阔,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爱情宛若复调音乐,多声部共奏爱的交响乐;社会恰如炽热熔炉,铸炼涤荡心灵的多棱镜;亲情好似生活佐料,搅拌酸甜苦辣的五味瓶。爱情、社会、亲情的主题包罗万象,既有贴近印度尼西亚大众生活的本土气息,也有跨越民族、国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普遍观照与反思。对个人情感的深入体现了女性的细腻,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展现其目光的深邃。读她的微型小说,如品一杯绿茶,清香令人陶醉,苦涩耐人回味。
  • 摘要:台湾文学的研究纳入大陆学人的视野,最早是在1979-1980年之交。从1979年前后开始,几所名牌大学中文系率先在本校开设台湾文学的选修课。从高等学府产生的研究台湾文学的学位论文,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姗姗来迟。20年来全国数十所高校培养出了以台湾文学作为研究方向的数以百计的硕士和数以十计的博士。学术见解的创新意识来源于问题意识。台湾文学研究中老的新的问题不少。新世代作家的评价就是棘手的一个。台湾新世代诗人群自20世纪80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以来,褒贬不一,但他们的研究价值应无可置疑,真正面对那种另类的创作,就是选择了勇于面对挑战甚或就是冒险,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大而无当的肯定或不着边际的贬斥,都是不得要领的。
  • 摘要:本文介绍随着“新小族”与“新老族”成员的增加,新移民队伍日渐壮大,变化也会多起来,特别是第一、二类幸福之家与“新小族”落户的真情实况,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茫茫原野,这正是新移民文学面对的新课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值得新移民作家投以关注的目光与热情,从而拓展新移民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大新移民文学创作的版图,收获更多更好的新移民文学佳作。与此同时,这也给海外华文文学特别是新移民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面向与视点,只要放开眼界、及时跟上、抓紧抓好,必然会丰富大陆已然迈入而立之年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将此项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北美地区华文报刊的发展状况,列举了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重要华文报刊简介,同时简述了新移民文学现状及北美地区新移民作家代表。本文分析出文学副刊是新移民文学最重要的传播者,新移民作家与华文报刊有着复杂的联系,刊物与作家之间的互动,促进了新移民文学的发展。=北美的华文报刊对于新移民文学的发展尤其是通俗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由于华文报刊对于华文文学的影响悠久而深远,已经成为华文文学发展中的一种惯性,即使是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的今天,这种影响力依然持久不衰。
  • 摘要:本文拟在梳理国内哈金批判的相关著述的基础之上,具体解析东方主义批评话语的文化逻辑及其适用范围,并进而探讨中国当代学人的文化反省与批评立场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