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0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
2010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

2010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10

主办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经济信息编辑部

会议文集:2010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在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全媒体时代,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新华社的龙头地位虽仍不容撼动,但也面临着威胁和挑战。《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提出,要推动三个拓展,把新华社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2010年工作座谈会又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全媒体机构,这些正是社党组在全媒体背景下做出的战略抉择。rn 笔者提出,要强根固本,加大对“新华社”这个核心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巩固传统强势品牌,重视品牌的延伸价值;rn下大力气包装新品牌,以实力赢得影响力;将品牌优势、渠道价值、内容与人才资源等进行横向、纵向拓展,延伸产业链,拓展盈利模式;跨媒体运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产品、媒体、终端的利用率;坚持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
  • 摘要:作为新华社第一个以名记者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朱玉工作室从成立伊始便以“建立既符合多媒体制作标准,又匹配市场需求的全媒体新闻工作室”为目标。经过一年半的发展,朱玉工作室已经成为全社最大、运作最为平稳的新闻工作室。rn 工作室创立之初,并无先例可循,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朱玉工作室初步创立了国家通讯社和市场规模下工作室的灵活运作模式,也摸索出了全媒体报道形势下的多功能工作室模式:内容生产全媒体化、业务操作全流程化、运营管理市场化,更获取了播出栏目、对外合作项目以及自制专题片同步运作的宝贵经验。
  • 摘要:中国的传媒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起伏跌宕、风起云涌。单一媒体形态长盛不衰的历史行将结束,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融合正在兴起。纸质媒体争夺广告市场、争夺发行量,求生存、求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怎样转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新的利润增长点从何而来?这已成为各家报人思考并实践的命题。笔者提出,媒体融合,既是不同介质资源整合的路径,又为新的媒体盈利模式构建起了框架。文化体制改革,为纸质媒体多业态经营、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保证和盈利空间。品牌影晌力决定盈利能力,以内容为核心、市场为根本的品牌经营战略成为纸媒竟争的软实力和盈利的新支点。
  • 摘要:欧洲是世界现代媒体的发源地,从媒体传播的角度来看,欧洲如今正处于新老媒体的融合变革之际,除了欧美老牌媒体外,俄罗斯、印度等众多新兴国家也纷纷利用多媒体来打造国际舆论发布平台,在国际传播的大舞台上,多媒体竞相登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n 作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新尝试,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多媒体中心的成立和运行,使得在最前沿的海外新闻机构直接面对外国受众,而且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传播中国的声音,从而进一步拓展和促进了对外宣传。对该中心的运行,新华社社长李从军表示,“欧洲总分社的多媒体中心建设取得初步进展的成效,这对下一步海外总分社的实体机构建设和传播力建设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笔者同时提出,要穿越传播壁垒,搭建高效渠道;对新媒体市场进行“抢滩登陆”;加强国际传播力的市场化运作。
  • 摘要:竞争对手的增多和受众诉求的多元化,已使新华社的传播效能有减弱的迹象;更具挑战的是随着新技术对信息传播的深刻影响,在创新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时,还要充分思考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怎样从社会运行规律、媒体市场变化和受众人群细分人手,来思考和架构新华社报道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是分众传媒时代新华社实现聚众影响力的重要课题。在信息过剩的当下,新华社各类新闻信息产品能否嵌入各阶层的“工作圈”“生活圈”,成为大家资讯的首选或主渠道,是判断新华社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笔者提出,需求契合度决定着对新华社的依重度。要构建丰富、灵敏的信息搜集系统,确保第一时间获知新闻;运用多媒体报道手段,确保生动、立体、全景还原第一现场。力争有更独特视角;找寻更“给力”的话题;学会更让人接受的表达。要整合设计、集成思维,让新华社的报道成为舆论局势的主导者;不仅要做城市形象的塑造者,也应成为城市运行的设计者。
  • 摘要:肇始于2008年9月的战略转型实践拉开了新华社产品形态、传播业态、营销模式、体制机制改革的序幕,是新华社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战略转型进入中期阶段。在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的报道格局和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新媒体业务、电视业务、金融交易信息业务、信息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全媒体架构基本形成的大背景下,全面加强国内分社能力建设,通过能力提升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新华社在国内的前沿阵地,是加快推进战略转型的内在要求。笔者提出,要以增强报道力为核心提高国内分杜采编能力,以提高发展效益为核心提升国内分社营销能力,以打造一流的服务水平、职业化水平为核心提高国内分社保障能力、职业能力。
  •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作为新华社的中层领导干部,承担着带领基层职工落实社党组战略转型任务的重要使命,要不断提高“三种思维能力”,加快推进战略转型。笔者认为,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领导干部把控全局,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领导开拓局面,辨证思维能力有助于解决矛盾。探讨了新华社奥运项目建设的背景、研制目标及主要成效,并分析了“三种思维”在其中的具体运用。提出要运用战略思维把握战略转型技术工作总趋势,运用创新思维开拓战略转型技术工作新局面,运用辨证思维解决战略转型技术工作新矛盾。
  • 摘要:新华社从80年代中早期开始发展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报版编辑系统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按照新华社的体制结构和事业发展的变革,以及现今的全媒体事业的全面铺开,新华社已逐步构建完成庞大的数据、编辑系统和网络通信传输体系,这些技术成果,曾为新华社的各阶段各项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勋。但也要看到,如今的全媒体业态发展,新媒体业务将会成为新华社更加强势的拓展空间,如何应用最新科技手段引领新华社新型事业的发展,如何全面提升新华社现有技术的管理水平,如何更加科学地改变技术服务形态,已成为当前亟需完成的新课题。rn 笔者提出,要用创新的思维建设新华社新媒体技术体系,着力提高全社技术管理和应用水平;要更加注重前端技术建设,努力研发便捷、安全、高效的一线发稿技术和用户终端技术;改进传统技术体制,提高技术快速反应能力;紧跟当今世界最新科技,用创新的思维推动新华社全媒体数字化发展。
  • 摘要:微博是否能够成为公共舆论?这个问题曾经遭遇质疑。证据就是来自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微博中的新闻内容仅占3.6%。多数时间,微博中充斥着琐碎的个人信息,但并不意味着微博对舆论产生的影响力较低。多个重大事件表明,有意义的信息只需要少数就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艾瑞世界杯网民调研数据显示,在世界杯期间,有52%的网友通过微博发表观点、参加互动。微博传播不受地域限制,能在链式传播和几何级扩散快速产生极大的威力。因此,考察新媒介的作用方式可能比考察新媒介的内容更有意义。下面分别从舆论生产、舆论空间、舆论网络、舆论引导和舆论认知等五个方面加以阐述,试图洞察微博对传媒、话语权、意见领袖、舆论管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 摘要:青海玉树地震救援报道与微博的结合是历史的机缘,更是新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从本次新闻传播中明显感觉到微博的优势:一是通过手机传播信息,比以往连线、视频、博客等手段更迅速、覆盖更广;二是微博信息短小精悍,适合多次传播,遇到突发灾情,需发动群众力量时优势很明显。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媒体,微博正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走向人们生活深处,微力量在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模式。
  • 摘要:从目前业界实践看,媒体网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强调新闻信息传播的传统新闻网站;二是向其他媒介形态延伸,充当探索、融合功能的新型新闻网站;三是密切联系某类群体的社区服务类网站。rn 对以信息传播为主的传统新闻网站来说,其影响力在于规模庞大的数据库(或者海量信息)系统与信息的实时传递,此外,观点和评论在网站影晌力生成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多媒体融合整合的新型新闻网站来说,其影响力在于信息传递的“无处不在”,在于整个受众接触链的完整健全。对依托网民自我创造的杜区服务类网站来说,其影响力在于提供一个足够开放、便捷、丰富的讨论、发布平台。rn 虽然称呼相仿,但媒体网站可能基于类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类型网站,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也面临着截然不同的选项。探讨媒体网站的盈利模式,更重要的是指出一些实践的方向,以及这些方向与不同类型的媒体网站间可能的关联。本文在此探讨了以下三种盈利模式:扩充“新闻观”,突出“信息观”;打破“门户观”,树立“资源观”;走出“二八法”,重视“长尾论”。
  • 摘要: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于1967年首次提出相对于传统三大媒体的“新媒体”的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手机、博客、播客、微博、社区网站、搜索引擎等都加入“新媒体”行列,并逐渐改变着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观念、效果等各个方面。在技术革新和公民参与意识高涨的背景下,政治传播同其他领域一样,正快速进入强调互动参与“新媒体”时代。比较国外先进政府网站运用新媒体的现状,对把握其先进做法、普遍规律、认识新媒体在网站中的价值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具体从业者更具有实践作用。rn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政府网站互动性应用。提出要利用新媒体紧密、快速、有效地联系人群,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拥有独立运行的信息管理机构或团体,分析了政府网站的专业保障和学术支持。建议中国设立相对独立的政府信息管理部门;丰富政府网站功能,适应网络从有线到无线、互联网与移动通讯工具融合的趋势,并加强与其它社区网站合作;务求专业化的团队运作;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特别是注重发挥媒体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把握网民孺求,增强网站建设的战略营销意识;引入相对独立的学术支持保障。
  • 摘要:“中国网事”栏目从开播起就采取了全流程、全媒体联动的新模式,探索一种从策划、组织、发稿、展示,到面向市场的完整的多媒体新闻产品生产流程。在新华社建设全媒体集团的战略转型中,这个栏目积极探索的经验,值得思考;它将带来怎样的示范效应,值得期待。本文从信息来源、产品创新、渠道开拓和运行机制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新闻报道流程的创新,并提出终端推介、互动反馈、培育特质和持久经营等四点战略。
  • 摘要:新华社电视事业快速发展,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台、英文台、手机电视台、网络电视台相继开播,新华社电视通稿线路、电视节目线路、英语线路、音频线路、参考报道线路健康发展。在社党组的带领下,新华社电视本着推进阵地前移,扩大国际传播能力,参与世界新闻竞争的思路,积极推进海外阵地建设。电视直播是新闻即时传播必备手段之一,是海外电视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构建跨国电视直播联盟成为事业发展的前瞻性目标。笔者提出,XHTV电视新闻直播能力是联盟建设的基础,探讨了跨国电视直播联盟的实施设想,分析了电视新闻直播联盟内容交换方式,展望了跨国电视直播联盟的技术发展趋势。
  • 摘要:加强中国地方新闻对外报道,是新华社2009年以来推进“战略转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点之一。其最可注意之处,是将传统上的国内分社对外报道置于国际传播的新框架下,进行重新定义、重新发现和价值再造,从而提升中国地方新闻的国际关注度和全球关联度。通俗地说,新华社加强中国地方新闻国际传播的报道,就是要实现“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效果,把一个真实客观、多姿多彩且亲和友善的中国形象呈现于世界的面前。笔者提出,要在国际传播新框架下重新定义国内分社对外报道;认为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试点分社机制收到良好效果;要遵循现代通讯社规律,提升国内分社职业化水准;要因应国际传播需要,打造职业报道团队;要改善国际表达,提升中国故事传播力;要以国际传播为导向,进一步推动国内分社转型。
  • 摘要:中国与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相连。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外军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走向世界的中国军队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塑造中国军队海外媒体形象,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要以“三个拓展”为核心,增强中国军事新闻国际传播能力,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打造中国军事新闻对外传播总平台: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解放军分社在国家和军队外宜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贵任,切实增强推进战略转型的贵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二是要进一步提升重大战役性报道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水平,切实提高引导和影响舆论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加强和改进传播方式方法,提升军事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四是要紧紧抓住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以局部跃升带动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突破;五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技术手段和海外阵地建设,切实增强参与国际军事新闻竞争的能力;六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为分社战略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 摘要: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表现手法更趋多样、传播渠道日新月异,新华社国内分社报道如何通过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报道质量,以适应全社战略转型的要求,不断扩大新华社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笔者提出,要牢固树立受众指向,形成丰富的集成产品,不断完善内部沟通机制。
  • 摘要:当代国际社会,各国国内国际事务通过全球性媒介被世界各国受众熟知,然而,各国基于国家利益不同导致了传播框架的不同,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达到客观公正,这种全球传播最终使某些国家的国家形象在他国受众脑海里形成“刻板印象”,形成较大的偏差,影响了各国公众对一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也影响了该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最终导致该国国家利益的获得受阻。本文通过回顾西藏危机事件,分析国内主流媒体和西方媒体中的达赖的形象,从传播主体、传播范围、传播流向三个角度探讨了西方媒体通过全球传播影响中国国家利益的途径。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家利益的维护,笔者提出,在全球传播时代,单一的报道和宣传,预设立场的新闻不能达到更多的理解和更有效的沟通。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的消息,是危机事件中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要学会用“本土化”语言,讲“本土化”故事,建立一个高信誉度的传播体系。
  • 摘要:对外传播,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及合作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与合作。rn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传播媒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针对性、说服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存在“宣传味”太浓、“内外无别”、节奏缓慢、体裁单一等现象。中国主流媒体如何通过对外传播在国际社会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从而更好地为和平崛起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和周边舆论环境,是迫切需要做出解答的重大问题,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rn 在全球化时代,要维护国家利益、增进中国与世界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扩大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对外传播媒体必须建立国际公认的新闻价值观及话语体系、善于利用全球性媒介事件并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手段以便更好地建构国家级媒体的形象,从而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 摘要:截至2010年10月底,新华社的照片档案超过450万张,从60年前白手起家到今天中国最具权威的照片总汇,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笔者提出,这450万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华社新闻发稿照片,占馆藏总数的95%以上,二是中国照片档案馆向社会收集的。rn 在管理上,底片和照片以个体为保存单位并分库保存之后,通过共有的底片号实现关联,使照片档案管理体系成为有机的整体。rn 进入新世纪,新华社启动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中国照片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使照片档案工作产生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使照片档案进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检索的数据管理模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底片和原数码数据的使用次数,尽可能延长其寿命,有利于照片档案的安全和完整。rn 400万张照片档案全部都要放在本子里、装在柜子里、存入库房中。确保照片档案的安全,是照片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几十年来,照片档案工作者诚惶诚恐而又弹精竭虑,以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消防报警等设置,力争消除一切隐患,防火、防盗,防止一切意外因素的破坏。
  • 摘要:版面意识,即采编人员对版面的内容、形式、栏目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对版面风格的定位,一般取决于版面编辑。从表面上看,研究版面是版面编辑的事,图片编辑的工作就是处理记者来稿。但是,如何使记者来稿图片被版面采用,并且在版面上脱颖而出,都是与图片编辑对记者来稿的加工处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加强图片编辑的版面意识是提升图片质量和采用率的重要环节。rn 要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版面意识的图片编辑,就必须提高自己在记者和版面之间的沟通能力;就必须提高作为编辑的策划和组织指挥能力;就必须加强对资料照片的处理能力;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图文互动意识;就必须具备给图片起好标题的能力和为版面服务的意识。
  • 摘要:本文仅从产品、理念、机制三个方面谈谈对“新华视点”创新实践的粗浅认识。认为产品创新来自于闪光的品牌建设;理念创新来自于新闻思想的解放;机制创新来自于优势资源的活用。
  • 摘要:新华视点栏目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得益于永不停步的创新。本文介绍了逼出来的策划机制、子栏目的推出、国内国际报道的打通、报道形式向“三位一体”的转变、以系列报道和组合式报道放大的品牌效益五个创新突破。提出了新华视点恪守的四个必须和追求的四个加强。认为还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报道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必须增强优患意识,“居危思危”;要加大“内容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新华视点报道的核心竞争力;紧跟全媒体时代,“多媒体呈现”上力争新突破;借助网络、电视、出版等载体,拓展品牌效应。
  • 摘要: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中,“新华视点”栏目及其多篇报道都被选在内,成为课堂教学中频繁使用的经典案例;研究生中也有人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近几年,这个栏目随着媒体形态的变化,从单纯的文字报道走向多种媒体形态,进一步带给人们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rn 笔者提出,首先,作为由国家通讯社创办的深度报道栏目,“新华视点”的定位是鲜明而独特的。其次,在鲜明定位与辛辣选题背后,栏目的成功还得益于新华社记者编辑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敬业的工作态度。第三,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是“新华视点”实现品牌延伸的支撑力。仔细观察“新华视点”的微博,可以发现,第一,它是为数不多的几乎在每一条微博上都明确标注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资料来源的微博;第二,对比两会报道,世博微博报道中的图片明显增多,几乎是每一篇都配发了图片。rn “新华视点”应该沿着如今的发展之路继续前进,社会和读者需要这样的优秀栏目。笔者认为,第一,加强内容建设,持之以恒地坚持新闻选题的高度和深度;第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三,要加强采编流程的管理;第四,继续保持对新技术新媒体的敏感度和操控力,第一时间了解世界范围新诞生的媒体集道并加以利用;加强同新华社内部紧密合作,有效、多元地使用社内资源;同社外的其他媒体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了解他们对信息的孺求,在适当的时候合作开发更具针对性和贴近性的信息与栏目。
  •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加剧,国内外新闻竞争日益激烈,新华社面临着如何巩固权威性、增强竞争力、保持龙头和压阵地位的重大课题。十年前,新华社高瞻远瞩用新机制组建了“新华视点”栏目,以此作为解决权威性和竞争力问题的突破口。新华视点成长的十年,是新华社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断改革创新的缩影,显示了国家媒体的一代风华,以特殊的身份和角色承担了舆论引导的重任。此外,在坚持解放思想、调整话语策略、整合资源优势和追求专业主义等各方面,新华视点为全社的变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这一切集中体现在新华视点深度报道的路径突破上。“新华视点”历经十年,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根据特殊身份角色,勇担舆论引导重任;坚持解放思想,破除很多问题不能报道的观念;调整话语策略,把“重点、难点和热点”汇聚成“视点”;整合资源优势,举全社之力经营一个品牌;追求专业主义,多种突破不断策划创新。
  • 摘要:笔者采访了“新华视点”的10位记者,从中得出一个共同的等式:高度+深度=力度。提出高站位才能“高价位”,要在“三点”中走向“三立”;认为专业化才能有深度有水准,深入才能准确、深刻、令人信服。
  • 摘要: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电视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电视业进入了“受众主导、内容为王”的时代,此时如何从琳琅满目的众多电视栏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电视媒体一直探索的课题,“创立品牌”“打造品牌”成为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竞争的必然追求。因此必须树立电视品牌意识,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形成自我的核心竞争力以拓宽电视受众市场。电视栏目“新华视点”两年来品牌建设的探索,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新华社电视节目的独特成长轨迹:首先高点起步,强势传播,牢固树立了打造高端电视品牌的意识;接着提出以终端媒体直接落地播出,改变采编生产流程,是实现品牌建设的基础性、革命性的变革;然后发挥新华社新闻航母的综合优势,依托强大资源,打造电视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认为努力挖掘独家,力争多做“首发”,是形成强势品牌的重要法宝。
  • 摘要: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高尚精神的引领和先进典型的带动。典型宣传具有强大的新闻舆论引导功能,也是“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切入点。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做好典型宣传责任重大,使命崇高。但是,面临新时期的严峻挑战,典型宣传如何在报道策略和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提出,要充分发挥新华社载体优势和“双通道”职能,精心遴选,突出特点,进一步提高典型宣传的“命中率”和影响力;发挥全媒体报道优势“立体化”呈现,不断扩大受众握盖面,进一步增强典型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积极探索典型报道新领域,关注“平民英雄”“网络红人”“凡人善举”,进一步突出典型宣传的贴近性、针对性、有效性;深入调研有利于典型涌现的体制机制和“良田沃土”,力求“效眼独具”“高人一筹”,进一步拓展典型宣传的深度和空间。
  • 摘要:“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日前顺利落幕.在新华社首次24小时环球直播中,亚欧总分社以俄罗斯别斯兰第一学校作为直播现场,与总社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报道及落地任务。笔者提出,在新闻报道中,要在前期入手重视创意策划,强化背景资料片的策划,并将策划意识融入于每个环节。
  • 摘要:近几年,网络舆情对新闻媒体的业务辐射作用和商业价值日渐显现。作为Web2.0时代的产物,网络舆情已成为互联网智力增值服务的新形态,以及上中下产业链初具雏形的新兴行业。对于新华网来说,如何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打造舆情监测、新闻报道、机动采访、搜索引擎、互动营销等互为呼应、具有集成整合传播特点的业务链,成为新华网转企改制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亟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提出,目前舆情市场需求强劲、层次多元;服务和咨询机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业务割裂,产品链不完整;界定模糊,行业标准缺失。而新华网开展舆情业务可以对舆情信息可实施全程监控,报送及时快捷;媒体平台优势明显,易实现业务间配合;搜索引擎的建设完善,为舆情业务提供技术支撑;舆情编辑专业能力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采编、技术、营销一体化有利于舆情市场的对接。认为要积极完善舆情产品,形成普适类、专供类、行业类、手机舆情等多层次多元化多终端产品系列;要加强资源整合,促进舆情监测、新闻报道、机动采访、互动营销的有机互动;要开展舆情的宣传推广,提高舆情产品的知名度;要与业内机构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要加大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建设。
  • 摘要:从某种角度看,虚假新闻报道,最近十几年间已经成为中国新闻领域的一个多发而久治不愈的顽症。认真分析虚假新闻的案例,会发现一些虚假新闻发生、传播的规律与特点。假新闻尽管有不同的类型,但导致其产生且频发有共同的主观原因,大致可分为由于新闻观不正确或职业道德不合格两大类原因导致。而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流程不完善,对违规操作造假者宽容姑息,处罚不到位不严厉,则是管理机制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需要从正确的新闻观与合格的职业道德操守培养,以及严格健全的管理制度建设三个层面着力,常抓不懈,坚持完善流程制度并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以有效屏障杜绝虚假保障真实。笔者提出,要用正确的新闻观发现真实,用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真实,用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真实。
  • 摘要:如何防范虚假新闻,是中外媒体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西方主流媒体防范虚假新闻的一些做法、教训。这些做法、教训可以给中国如何防范虚假新闻提供一些启示。笔者提出,西方主流媒体从职业道德层面,规范和约束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从采编层面,规范和约束从业人员的采编行为;从信息反馈层面,监察员制度可以使及时处里虚假新闻事件;从危机应对层面,事后的调查惩处对防范虚假新闻至关重要。但目前还存在着记者未尽核实之责;记者依赖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编辑失察,当疑处不疑等不足和教训。对于中国新闻界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使采编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提高采编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水准;要制定和完普采编规范,指导、规范、约束采编人员的采编行为,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准;要赋予其编辑相应;要建立调查惩戒制度。
  • 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用真实生动的笔触反映现实生活,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受众、感动了社会.但也有一些虚假新闻报道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坚持真实、反对虚假,事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事关新闻队伍的形象,事关新闻宣传工作的声誉,事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本文从表现形式和成因角度,对近几年来假新闻进行分析,发现不经核实、故意造假、判断失误和夸大事实等四大类别的不实报道。认为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因存在不正之风而“免疫力”低下的现象,致使虚假新闻有可乘之机;造成虚假新闻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竟争中,有些新闻媒体对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超过了对真实性的重视;新闻炒作盛行也是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之一;一些媒体的量化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和人文关怀,没有给记者编辑提供一个道德约束的环境。提出虚假新闻会损害国家工作大局,危害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物质损失,不利于构建健康积极的媒体文化,对新闻行业自身贻害无穷。认为要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与制度;严厉惩处假新闻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必须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管理。
  • 摘要:“第十三跳”作为媒体对“富士康跳楼”事件报道的终结,并没有终结铺垫盖地的传播气势,连续近五个月,有关富士康的新闻必然尾随着另一个关键词—跳楼。从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华南培训处19岁员工马向前高坠致死的偶然事件,到新闻标题开始使用“第几跳”之类带有趋势性的特定词汇,事件本身的发展很难不被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其中,新闻媒体的报道频率和报道方式也因此遭人垢病。文章从报道载体、报道关键词、报道信息量三个角度对此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选取了三篇典型的失范报道予以分析,其中消息两篇,特稿一篇,通过剖析不同报道体裁的示范报道,归纳总结“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媒体的道德失范特点:缺乏人情味,强调“跳楼”字眼,存在阴谋论或悬疑片角度,信源产生偏向,对对象妖魔化。
  •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新华社领导关于《新华社宜从战略层面把握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调研报告的批示,新闻信息中心、技术局与江苏分社、湖南分社技术中心组成联合调研小组,在跟踪调研国内三网融合最新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进一步发挥技术引领作用,推动新华社营销战略转型进行了研讨。调研小组收集、分析了当前新华社国内外分社营销和技术工作的经验及不足,并对迫切需要建设的项目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方案,进行了初步论证,形成了三网融合专题调研第二阶段报告。当前,三网融合正在12个试点城市加速推进,将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发展空间,从技术、内容、市场等多个层面为战略转型期的新华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应紧密围绕社党组的战略部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转变市场营销理念,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营销事业战略转型。
  • 摘要:新媒体作为一个概念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新媒体作为一个产业在新华社仍处于发展“幼儿期”,推进速度和实效与新华社的实力、地位和社党组的战略要求尚不匹配,对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还需进一步深化认识。新华社发展新媒体有挑战,但机遇更多,占领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对新华社在全媒体背景下于未来决胜媒体竞争、实现转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提出,新媒体的崛起必将深刻影晌传统媒体产业,适应新媒体趋势已成为全球媒体业界的发展潮流,加快新媒体产业布局是新华社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步骤之一。认为要增强紧迫感,快速抢占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转变观念,树立新媒体也是传播影响力所在的理念;系统规划突出重点;转变角色,根据新媒体的发展特点组织内容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创新适合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新华社的政策政治支持力和品牌影晌力优势。
  • 摘要:新华社根据李从军社长加快向多媒体业态拓展的要求,中国新闻对外报道正在不断进行战略调整。最近,李从军社长又提出“及时采用世界最新的传播技术成果,使用融合的方法,植入新华社的业务,使新华社的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新媒体业务、海外电视台业务、金融交易信息业务、信息数据库业务的成果相互融合,以适应更广大受众的需求。”根据这个精神,笔者提出了建立中国新闻对外传播全媒体平台的设想:在近期通过对传统编辑部的改造,整合现有资源,达到升级的效应;通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新的稳定组织架构,显著增强对海外受众的影响力;整合全社资源,建立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架的外宜终端平台。
  • 摘要:当今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否成功转型为一个现代国家。新华社新一届党组紧紧抓住这一时代特征,作出了战略转型的重大决策:从以通稿为主到三种形式再到全媒体,从事业单位走向媒体集团;构建现代企业,运用市场手段,整合、开拓世界媒体资源和市场;从看得见的“硬件”转型到看不见的“软件”转型,从单项转型到系统转型;从易到难。先增量后存量,减少阵痛,积极、快速而又稳妥地推进战略转型。
  •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是社党组提出的新华社发展的奋斗目标。在此背景下,介绍了全媒体的涵义和适用性,重点探讨了新华社的全媒体战略,提出:全媒体战略只有依托全社的资源才有可行性,并不适用于每个下属媒体或部门;实施全媒体战略,必须在全社范围内科学整合和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部门利益必须服从新华社的整体利益。
  • 摘要:全媒体机构顾名思义就是集众多传播形态于一个集团组织之内,为社会提供多种形态的媒体服务。较之单一业态的新闻媒体,全媒体组织形式和运作规律完全不同。新华社经过近几年的战略转型和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全媒体机构,但是要建成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全媒体机构,还必须对全媒体机构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等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要确定全媒体机构分支机构的职能定位及其运行方式,建立起符合全媒体机构运作规律的分支机构采编业务流程系统,使全媒体机构真正成为具有多方面竞争力的整体,而不只是传播形态简单的“拼盘”。笔者提出,首先应改变所有国内分社都实现全媒体发展的局面;其次,分社内部实现大采编中心制,形成多功能、全媒体的采编中心;第三,改变分社现有采编业务流程,适应全媒体报道形式。
  • 摘要:上海证券报社悉心领会总社精神,认为要“占领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市场制高点”,必先“调整生产和传播模式”;要“调整生产和传播模式”,报社必须变多种媒介各自生产为一个平台统一生产,变一种媒介单一传播为多种媒介分众传播,即走“一个平台,多种媒介”的全媒体融合道路。报社构建了面向全媒体传播需要的总体技术架构;采用国际通用的新媒体技术标准,实现可靠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平合在生产与管理应用上根据孺要量身打造;最终实现了多项创新:在技术上实现了统一的编辑工作平台,实现了跨媒体的无障碍发稿,开发了灵活的流程定制功能,建立了严密的安全权限体系。
  • 摘要:微博,借助对突发事件的即时反应,已成为跟踪新闻和热门话题最有用的工具,它的出现冲击了主流媒体自上而下的威严传播。在此背景下,笔者探讨了微博在“中国网事”正面报道中的开发与利用,微博在“中国网事”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运用。提出了微博对“中国网事”拓展报道领域,创新报道方法的作用,加强了信息收集,拓展了线索来源;更新了报道理念,使受众全程参与;增加了发稿渠道,提高了编写技能。
  • 摘要: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从起步阶段就选择了跨国新闻电视媒体这一高难度的竞技之路。作为电视领域的新军,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异军突起,以全新的起点、全新的理念、全新的速度、全新的路径,全面开创了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新空间。开创了通讯社开办国际电视台网的先河,创造了世界电视新闻发展史上的“CNC速度”,以加快频道内容建设为支撑,开拓了多样化的收视终端,开辟了全媒体时代国际电视台网运营的新路径。
  • 摘要:国际新闻对外报道是新华社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提升“软实力”和新华社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总社编辑部、驻外总分社和分社认真贯彻落实新华社党组的决定,围绕《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和“阵地前移”战略,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战略转型,同西方三大通讯社展开竞争,国际新闻对外报道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拼抢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时效,努力提高“三率”;提升视频报道能力,运作机制逐渐完善;加强创意策划,努力打造精品;注重“国际视野”和“中国视角”,加强涉华报道。笔者提出,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从源头上获取报道的主动权,切实提高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进一步提升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水平。要讲求国际传播策略和艺术,掌握受众的心态与需求,语文专线应在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亲和力上下工夫,善于运用对外报道的巧实力,大力推进传播内容本土化。要主动设置议题,突出“中国视角”,更好服务于外交工作大局,着力打造精品力作,不断增强新华社报道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注重创意策划,建立创意策划运行机制,改进策划方式和手不断加强报道创新,增强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前瞻性和影响段力。
  • 摘要: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大卫在其新作《西方之前的东亚:500年的贸易和朝贡》一书中指出,在国际关系中,关于统治阶层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某一统治阶层是否存在,而在于它的合法性,在于它是否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他认为,中国要成为东亚地区的领导者将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经济军事实力,而是要取决于其他国家是否认为中国是一个能在东亚地区构建稳定和够维持现状的力量,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在应对国际化挑战过程中为其他国家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借鉴和解决方案。他的这一观点刚好与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意义和目标相契合。在具体实践上,中国媒体要充分认识对外传播的特殊性;对外传播要时刻保持头脑冷静;要在复杂敏感问题上把握好对外发稿的时机、节奏和力度;要提高全体一线新闻记者的对外传播意识;对外传播需要抓大放小,明确自己的主战场;需要推进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解读;要针对海外读者的关切做好答疑解惑。
  • 摘要:新华社工作座谈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加强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的意见》中,提出了“阵地前移”的要求,在中国本土的报道中,怎样贯彻这个战略?尤其是,怎样在报道组织、业态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国际视野、中国观察”?这都需要人们走出传统,用开创性的思维进行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策略的研究。笔者提出,国际传播能力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时效性和权威性是对外报道的生命,中央新闻的英文报道需要“点题”;要写好英文评论回应国际关切,做到“中国观点国际表达”;做好重大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用与国际话语体系接轨的方式引导舆论;要在日常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需要“润物细无声”;要以全媒体和多语种的业态形式将对外报道推向新的高度。
  • 摘要:2010年以来,肆虐希腊和爱尔兰等欧元区多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成为各国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围绕欧债危机,一场舆论战硝烟弥漫。面对美国和英国媒体的恶意炒作,希腊等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叫苦不迭,而媒体的过分渲染被认为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助长了危机蔓延。这充分暴露出国际舆论影响力的不足给一国金融和经济安全所带来的挑战,凸显了中国加强国际传播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笔者提出,危机之下国际传播力不足危容凸显,国际舆论斗争的背后实为利益之争,要增强国际传播力维护切身利益。
  • 摘要:在摄影报道中,细节是一把双刃剑,有着巨大的威力。小到一张照片,大到一场重大报道,细节运用得好,把握得当,就会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报道就会圆满成功。反之,则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使报道前功尽弃,全盘皆输。摄影报道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十分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细节决定了表现力和感染力,决定了重大报道的成败,要深入生活,挖掘细节。在摄影报道中,中央新闻采编应务求把细节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马虎;涉藏涉疆涉台报道政怡敏感性强,要重视细节;一些特定的场合,如灾难现场、重大灾难纪念日、重大瞻仰活动、清明节扫墓等场合要注意画面中不能出现与现场气氛不符的人物表情;外通社照片要注意细节中的陷阱;资料照片的运用要更加注意细节的把握;要注意辨别照片的真假。
  • 摘要:2009年7月,新华社摄影主题展被正式邀请参加欧罗巴利业艺术节,新华社图片将通过这个国际性的艺术节得以展示。在50多个展览中,新华社拿出的展览是唯一一个和中国当代社会有关的图片展。展览名称为《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文章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参展的经过,重点探讨了留下的深思:纪实摄影的历史真相和历史叙述的关联问题,如何表达中国形象的问题等。
  • 摘要:摄影作品是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现实载体,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挑战面前,必须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高度关注摄影作品中传递的国家形象讯息。要关注世界主流媒体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国家形象,通过世界主流媒体进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借助优秀摄影作品等多种传播方式,是值得认真加以考虑的。rn 通过研究发现,玛格南的摄影师通过镜头塑造的包括中国和中国人在内的中国形象,对于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了解我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与世界才能接触得更早、离世界更近,被感知得更清晰。rn 但不可否认,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的差别、生活习俗的迥异,以及他们本身之间的社会背景、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玛格南的摄影师眼中的中国形象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误读、曲解。rn 要重视发挥摄影作品在构建国家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让中国摄影师有更多的助于建构良好国家形象的优秀作品传向世界。具体到塑造“影像中国”的摄影实践,首先要做的是要融人世界摄影话语体系,正确使用摄影视觉符号。rn 对于使用摄影视觉符号的新闻摄影报道者来说,除了视觉符号的使用之外,摄影表达方式的问题也不容忽略。影像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只有同目标受众的信息编码、释码、译码方式相吻合,传播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形象塑造与传播主体,即摄影师,改变以我为主、自说自话的表达方式,尽量寻找与影像信息流向地国内外受众的共同点并努力扩大这个共同点,以世人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方式拍摄并表达。只有这样,所传信息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也才有可能经“二次传播”被更多的人知晓。因此,将这种符号化的视觉意识、国家形象意识运用到平时的摄影实践中,并通过努力塑造“影像中国”更好地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 摘要:本文回望了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10年的成功与经验,检视10年的得失与感悟,直面今天的挑战与考验。探讨了创业10年的10个突破,分析了打造品牌的10种机制,阐述了持之以恒的5个坚守,提出了至少面临的三方面挑战。
  • 摘要:社会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促使人们用普遍联系的思维看待问题,如就一个问题展开多视角、多层次的解剖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分析样式。受众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以揭示事件本质和意义的深度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新华社于2000年4月创办的深度报道栏目“新华视点”,直面社会热点,关注百姓话题,评说犀利深刻,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提出,深度存在于事实的普遍联系之中,高度则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确立。深度报道要扩展分析评论链条,同时延伸意义价值链条。要兼顾深度与速度,保持高度与距离。
  • 摘要:“新华视点”是关注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名牌栏目。关注社会热点,题材广、形式多、时效性强;调查深入,能给人以启示、引发思考;很多稿件直接反映百姓诉求,维护了群众利益。笔者分析了“新华视点”调查性报道的真实性策略、平衡策略和建设性策略。提出调查性报道的最终指向往往是公权力,要有法律底线,要有人文关怀。
  • 摘要: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应该有三个关键词:事关公共利益,记者独立调查,挖掘出事实真相。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调查性报道如何深入,不仅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出,只有紧盯网络,并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筛选适合媒体自身要求的线索,才能保证不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被淘汰。而怎样在“快”中求“深”?从新闻生产的过程来看,获取新闻线索后要进行价值判断,确定采访后还要选派记者,赶赴事发现场,调查、写作、编辑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时间,只有尽量压缩这些时间,才能为深入调查争取时间。调查的时间越长,才会取得比他人深入的素材。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快”也决定着“深入”的程度。养成拼抢新闻的职业习惯,才是取得独家报道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在互联网信息越来越充分的今天,记者的独立调查尤显重要。由于网民发言的隐匿性、快捷性,容易使得网络信息失真。网友可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围绕一个热点问题自发进行舆论讨论;也可能将道听途说的消息发布在网上。不能苛求网友发布的消息都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平衡、全面,但记者不应该人云亦云,根据网帖写新闻。
  • 摘要:本文对“新华视点”栏目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其年均采用家数呈不断上升之势,对采用数百家稿件进行分析,对低落地率稿件采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提升落地率的思路:要打磨锐气,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提早介入,抢事件性新闻第一落点;敢刹长风,为长篇稿件播发简版;提高时效,适当调整发稿时机;图说视点,进一步增强图文互动;普用微博,提升多媒体互动意识。
  • 摘要:“新华视点”创办十年来,定位在深度报道,关注百姓生活,追踪社会热点,评析犀利深刻,为社会广泛关注,期间培养了一批有经验、有作为的好记者。那么,如何成为合格的“新华视点”记者?“新闻研究所走近记者,进行了专项调研。重点探讨了“新华视点”机制是做尖锐的评论者还是做有大局意识的传播者的问题;在事实的迷雾中,是退而求其次,还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问题;是做单一领域的专业型记者,还是做复合领域的全能型记者的问题;调查路径的选择,是逐一突破还是多角度击破的问题;写作手法是平铺直叙还是逐一剥离的问题。分析了在Web2.0时代,身陷精神困境,如何化解突围的问题,面对当下社会热点和网络热点问题,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的问题;未来,记者如何让“新华视点”这个品牌擦得更亮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以“新华视点”栏目运作为例,对电视新闻专题的生存之道及有效竞争力进行探讨。认为应选题精心策划,节目内容与同类节目错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提高新闻专题的认知品质,培养受众对新闻专题的忠诚度;在“全民皆传播”的大环境下,努力实现有效信息的双向流通;狠抓重大突发事件的持续跟进式报道,扩大知名度,积累品牌效应;不断尝试、转变叙事方式,以艺术化的手法增强传播效果;充分利用一切传播手段,实现品牌的扩大效应。
  • 摘要:2010年9月6日,新华社东北新闻采编中心在新华社辽宁分社挂牌,成为新华社继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之后的第二个常设的区域报道组织指挥平台。笔者提出,小分队报道形式是跨地区专题调研的良好开端,采取分社轮值制度是度过承上启下过渡区的关键保障,采编中心的成立实现了区域报道的常态化。
  • 摘要:最近媒体,特别是市场化媒体对“三农”问题的报道有一些误区,有一些是伪命题;有一些是常识性错误,如农民工数量;还有一些则是将农村改革当成“伤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进行完全否定式的批判,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凡此种种,都与“不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其他领域的报道也有着类似的情况。由此引申开来,本文从报道误区谈谈媒体对“专业记者”培养的重要性。rn 笔者总结出,“三农”报道的误区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忽视了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性,第二类,忽视了改革与违法的差异性,第三类:忽视了南北方的农业生产、山川地理、文化习性的差异性,第四类,可能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如此看来,“专业记者”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培训机制,筛选机制,鼓励工作者形成自己的风格,掌握一定出镜技巧。
  • 摘要:突发事件报道已成为媒体经常需要应对的课题,这一报道需要短时间掌握情况,快速准确发稿,应对多种声音。如何在短、快、乱之中,实现准、深、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提出,要以“慢”制“快”:持久积累突破包“火”的“纸”;以“长”补“短”:长期调研实现“轻”中的“沉”;“负”中求“正”:正确立场保障“乱”中的“一”。
  • 摘要:如果把创意策划仅仅理解为对原有模式、机制的改进、强化,创意策划的作用和意义无疑将会大打折扣。在传媒技术、模式和理念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创意策划根本的落脚点是要通过关键性前端节点的突破推动整个报道传播系统的再造。关键性前端节点可以是创新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传播模式的出新,更应该是媒体整体理念的更新和进步。从这样的角度和层次看,新华社业务实践中的创意策划在系统性突破上仍有极大提高改进余地。为此,有必要对新华社创意策划实践的局限性进行认真分析,摸准创意创新的前端方向,理清创意落实的路径,以推动创新性“理念-业务-效益”价值链的不断生成。笔者提出,碎片化、片面化使创意难脱窠臼,要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让创意实现飞跃,实现全程性、终端性、开放性令创意落到实处。
  • 摘要:房价——中国人眼下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它一头连着GDP,一头连着民生,而在它背后,是当代中国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快速增加的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2010年3月底到4月初,新华社国内通稿线路播发的一组六篇“聚焦房价·新华时评”产生的巨大反响至今不绝于耳,突出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对房价问题的高度关注。这组时评的成功,创意策划至关重要,它被评为2010年上半年新华社“最佳编辑策划”优秀新闻作品,当之无愧。笔者提出,在策划时,要应时而发,要通达政情民意,要选择一个热点话题,选择一个好方案,建立一个好团队。
  • 摘要:2010年10月19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公布,诗歌集《向往温暖》获奖,这立即引发了舆论热议,质疑者有之,谩骂者有之,支持者亦有之。议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作者车延高的官员身份——武汉市纪委书记,二是被戏称为“羊羔体”的诗作。“羊羔体”事件充分展示了新媒体生态下信息传播的新特点。那么,如何在这种条件下确保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不受影响呢?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报道中应迅速核查事实真相,及时回应公众质疑;在报道中尽量避免标签化的倾向;培养自己的网络舆论领袖。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体育成为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收看赛事直播、亲身参与运动和锻炼成为体育迷们日常功课,做好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运动会的报道在媒体各项业务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拟从国内外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一些特征出发,对如何做好体育报道工作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社会功能呈现出新的形式和内涵,大众性、休闲性、娱乐性在逐步增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林匹克新理念就是要回归体育运动本质、剥离现实政治曾经强加于其上的角色。提出,在体育报道时,应高度重视体育运动政治和社会功能的演变,与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趋势保持协调,深入研究中国体育事业的新动向和面临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改进体育报道形式,提高体育报道专业化水准。
  • 摘要:报刊转制已经在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大背景下,迈入了倒计时。转制后的报纸如何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国所有报人都将面临的一个问题,报纸靠什么能实现市场化新形势下的发展?什么是竞争的核心竞争力?面临转制后残酷的市场竞争,报纸必须打造与建设读者认可的公信力,才能适应市场化后的竞争和挑战。提出要树立有价值的新闻理念,策划中提供事件的全方位事实,提供和读者互动的活动平台。要设置议题,引领生活,通过公信力整合社会资源,重视公信力的敷设能力、发现新的增长点,要有长远的眼光。报社领导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进公信力建设;在思想上必须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在制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动员和整合所有的资源建设公信力;在团队建设上,以公信力建设为价值核心,加强职业化建设。
  • 摘要:摄影记者有两个身份,一是公民身份,二是职业身份。当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发生冲突时,摄影记者该如何选择?新华社这么多年给笔者最重要的教育大概就是永远把做人摆在前面。先做人,后做事;做事是职责,而做人是天责。笔者从合理的规则,拍摄的禁忌,尊严的距离和照片的温度四个角度探讨了摄影记者的道德问题。
  • 摘要: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同志提出的实施“阵地前移”战略,是新华社参与世界媒体竞争,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必由之路。“阵地前移”是新华社战略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是扩大和占领国际舆论阵地的重大行动。rn 笔者提出驻外总分社是“阵地前移”的主战场;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把驻外总分社建设成为媒体实体机构;要吸纳人才.扩大队伍,全面拓展海外传播阵地。
  • 摘要:以互联网为核心平台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使得传统媒体时代国与国之间那种传播壁垒逐渐消失,这为军队在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展示自身真实形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面对这样一个几乎是无边界的媒体时代,如何与世界级的传媒巨人和国际上优秀的媒体人同台竞技,将是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应对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及展望。分析了中国军队形象塑造的现实、机遇和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军队媒体塑造的策略与能力建设:创新传播理念、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前移传播阵地、建立适应全媒体发展的军事新闻队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