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
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

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柬埔寨
  • 出版时间: 2010-12-03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

会议文集: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的生态危机状况与对策,综述了第一个五年回顾与第二个五年计划,为实现和平与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与对策,当代和下代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需求间的稳定平衡,巩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关系,必须求同存异,加强国际多边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人为造成的灾害和冲突,要构建灾害应急机制,建立常设救援机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政府、社会、民众对生态灾难的意识与紧急救援救助能力。
  • 摘要:本文综述了气候和文化行为一直都对媒介传播疾病和水传播疾病有重要影响.带菌体的成长需要特定的温度范围.在热带地区,气候变化和降雨为无数传染病的肆意繁衍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像蚊子一样,疾病载体在潮湿的季节数量更多.出人们正面临着热带疾病和痢疾的沉重负担。如果说恶劣的环境活动会对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反之更亦然:疾病和贫穷对环境、水污染、森林采伐、能源不当使用、滑坡都有灾难性的影响。最后指出气候变化对南方国家人民的健康有重要影响。艾属植物和其他的“中国”草药对他们来说是免费的药物,能够结束他们难以言说的痛苦。
  • 摘要: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后果,研究了全球变暖与其后果,和即将出现的全球变冷,探讨了人类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如何减低人类因素的影响,阐述了减轻自然因素引起气候变暖威胁的独特理念,人类因素对气候影响中的国际关系。
  • 摘要: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是全人类的神圣职责,加强灾害预警是大家的共同义务,建议当前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第一,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必须把普及生态安全知识,奠定生态安全理念放在最重要位置。第二,坚持依法推进。生产安全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必须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 摘要:本文研究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方法,指出亚洲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很和谐的。美国与欧洲认为的幸福的方式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建立在过度消费与消费主义之上的,正是这样的理念造成了现在面临的问题。而亚洲的幸福模式正好相反,它不注重资本主义,不追求权力财富的最大化增长、过度消费,而是更注重如何幸福和谐地与自然相处。目睹了亚洲科学界首先影响了其决策者们的决策,其次他们也向全球表明了他们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其中的一个方法是,未来的决策者们为赢得选举,会告诉选民们不要追求多生产、高消费、生育很多孩子、购买高档轿车、置豪宅,而是选择最小化的生活方式。
  • 摘要:本文研究了全球生态安全与灾害预警机制的建立,最先决的条件是国与国之间能建立信任和互助的基础;在政治层面以外,要建立国际危机通报机制,有一些技术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风险评估的标准化,由于生态安全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国必须在评估标准时采用一致的准则,例如按事故的性质、种类、危险程度、扩散风险等各方面,建立不同评估等级,然后确定通报的时限和层次;最后,各国也要完善本身的监察系统。
  • 摘要:本文综述了人类所遇到的生态问题源自人类前所未有的、无止境的欲望的膨胀和道德的堕落。解决环境危机的核心在于控制和消除人类灵魂中的贪欲。为此,应该践行仁爱与同情,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保持对生态安全负责的态度。需要共同努力来降低消耗,节约能源,避免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自觉自愿地为动植物的生长留出时间和空间。作为领导者的职责就是教育公民—当今和今后的人们—提升和发展道德水准,防止道德的进一步堕落。相信能够在这条特别的精神之路上携手共进,重建我们的自然环境。如果善对大自然,大自然也同样会善待人类。
  • 摘要:本文综述了生态同盟—国际些生命安全科学院,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以及其他权威性的、关心生态安世国际组织研究所作出的20世纪趋势,揭示可能的活动方向与研究课题。这些趋势根据重要性用以下顺序展示危机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2.人类机体的损坏;3.水的自由使用与质量;4.矿产能源资源的枯竭;5.生物多样性的消失;6.臭氧层的破坏;7.土地利用的特性。
  •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过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的紧密合作,积极推动生态安全领域rn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措施进行监督。并指出这也是非政府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
  • 摘要:本文研究了"DS-循环经济系列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指出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利用工业炉渣包括炼铜炉渣、高炉水渣、钢渣、赤泥、白泥、电石渣、粉煤灰、氧化锌烟尘、高炉粉尘、循环利用水淬渣的水等作为脱硫吸收剂;(2)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无喷嘴结构设计;(3)采用特殊耐高温高分子工程塑料及一次整体成型的工艺技术,具有不结垢、不堵塞、防腐蚀、抗磨损等优点,真正做到脱硫率高、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安全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rn 而该技术最显著优势是:可将吸收二氧化硫后的终产物通过脱硫产物中的钙、铁离子及水合硅化物与土壤中钠、钾、镁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变成可洗出离子,脱硫产物中的酸性物与土壤强碱弱酸盐反应生成中性不溶物和易洗出硫酸盐的机理改变,制成确保脱硫产物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壤改良所使用的国家标准的土壤调理剂和盐碱地改良剂。另外,炉渣脱硫产物中还含有土壤中需要的硫、磷、铁等营养元素,用以改良盐渍化土壤和盐碱沙荒地,促进农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从工业延伸到农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成功解决了所有脱硫技术都面临的脱硫副产物无法合理处置和消纳的世界难题。真正做到了尊重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
  • 摘要:本文研究了生态新能源"海力富"的特点与价值,指出第一,“海力富”的原材料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排泄的废弃物,只要有人群活动,就不可避免产生这种废弃物,我们目前正为如何处理好这些废弃物而大费脑筋。而“海力富”把污水转化成生物能源,一方面减少污染源,另一方面生产出新能源,是节能减排的最佳范例。第二,“海力富”燃料是一种耗能最少的燃料。“海力富”是通过微生物捕获碳元素合成的碳循环燃料,其合成过程是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与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把木纤维素和淀粉转变为醇类燃料等相比更为节约能源。因为把木纤维素和淀粉转变为醇类燃料需要经过糖化和醇化等合成过程,而这些合成制造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而“海力富”不仅是在常温、常压下合成,而且它的原料主要是工业和生活排泄物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与目前其他生物燃料相比,不论材料成本还是制造成本,“海力富”燃料都是最便宜、最安全的。第三,“海力富”是最安全的燃料。“海力富”的闪点为29 0C,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方面都非常安全。此外,由于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对有害菌体进行了灭菌消毒处理,并在合成过程中对一些可能在燃烧时能形成有害气体的重金属,例如铜等进行了鳌合屏蔽处理,经过初步的测试,“海力富”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即使在自然混合表面燃烧的条件下也不会产生黑烟。第四,“海力富”有利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排。目前任何燃料在燃烧时都将通过氧化燃料中的碳释放出热能,在各种燃料中的碳成分最终转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而“海力富”在合成过程中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来,同时由于微生物的生化合成作用,促进了污水中的成分向含有氢的可燃功能基团方面转化,充分发挥了氢能的热值,这就意味着在燃烧“海力富”时相同的热值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要比燃烧其他燃料少得多,因此使用“海力富”燃料将可以大幅度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摘要:本文综述了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国家、地区和全球的一个关键因素。柬埔寨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湄公河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对水域、渔业、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介绍了柬埔寨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其次,为适应气候变化,弱国有着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需求;最后,柬埔寨发出了对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的呼吁。此外,强调发展中国家根据气候变化做出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发达国家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承诺,大幅削减其排放量,并有针对性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支持。
  • 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服务功能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综述了中国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介绍了中国在生态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中国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对国际社会在造林绿化和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了庄严的承诺。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加强生态系统的保育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 摘要:本文综述了维护生态安全,需要推进人类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并指出加速推进人类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培育生态安全的新型社会主体,实现人性层面的自我革命、转型和提升,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研究了维护生态安全,需要生态要素资本化和资本要素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根本要求,生态资本化和资本生态化具体体现为对传统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的生态化改造,推进由循环经济、低碳技术、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构成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从传统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向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大转变。分析了维护生态安全、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推进绿色标准化,为了生态安全,必须加快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系统配套、科学合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和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绿色标准,对全社会进行绿色标准的无缝化管理。有了绿色标准,不管人们是否真正理解它,但只要按照它去实践、去执行,就会获得最佳的秩序和社会生态效益。
  •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资源稀缺中寻找最佳的发展模式,指出①全球在财政、经济、军事和环境方面的再调整过程中存在剧烈的稀缺,需要深度地分析以找到潜在的更好的国际间的解决办法,同时避免保护主义。②全面观察政府和产业之间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互动要求,学习如何通过公私伙伴关系融合官方发展援助和企业社会责任路径的方法。③全球变动中的军事、经济和环境的平衡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安全的概念这二者之间的互动,需要通过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稳定和重视来重新审视。④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公民社会能够为此做最优准备。个人安全的概念可以通过灾难和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有准备地建设和恢复中小企业的措施中展示出来。准备和预防可能成为国家和国际发展援助、紧急救助和企业社会责任整体路径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 摘要:本文研究了以"生态智慧"应对城市灾害与冲突,指出应当1.进一步提高防灾意识。各国政府应当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和减灾意识。2.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灾害与冲突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征兆,这种征兆可能会被人们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获得,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与冲突,则应当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控制灾害,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蔓延,以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一旦灾害与冲突发生了,就应当对灾害与冲突进行积极迅速的应急处置。3.加强灾害与冲突应急预案。灾害与冲突应急预案是灾害与冲突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灾害与冲突应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灾害与冲突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4.做好灾害与冲突应急管理工作。灾害与冲突一旦发生,短时间内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员、救灾物资和资金。因此,需要在平时做好应急管理,这包括专业人员、救灾物资和救灾资金等方面的储备工作。
  •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治理荒漠化中的生态安全问题,指出生物技术处理后的垃圾可以用在沙漠地带作为土壤厚层,经这种处理方法后的垃圾可代替一般使用的昂贵的、较少的泥炭与腐泥,作为沙漠地带条件下的土层。这个项目被称作“垃圾与效益”完全合理,因为食物垃圾的处理极大地改善了城镇的生态安全,也减少了在治理沙漠化过程中创建人工土壤层的物质消耗。
  • 摘要:本文研究了如何把凌云山建成国际生态旅游,介绍了其自然资源、文化内涵,传承与弘扬齐奏,发展凌云山宗教文化。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共存共生,在凌云山景区得到完美诊释和集中体现。自汉唐以来留存在凌云山大量的儒、佛、道三教寺院庙阁,至今仍保存完好。文献记载的“三月三,朝灵山”重大法事活动至今依然盛行。这里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心灵与自然感应,共享凌云山风水文化。以凌云山主峰为中心,周边群峰在山貌形态上形成了古代传说中的龙、虎、龟、雀巨型“四灵兽”之相,与中国古代风水学所称的“四相五行”玄机契合,而且自然按风水学方位各占其位(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世间仅见,被称为中国风水地理的活标本,研究价值极其宝贵。
  • 摘要:通过塘厦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反思,认为,生态安全城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是一个文明、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复杂系统,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区域形态,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气共生的境界。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生态城镇的实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塘厦的生态城镇建设特别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与自然实现整体协调,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发展。整体性是塘厦生态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所在。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镇既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总量,更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生态城镇倡导绿色能源的推广和普及,致力于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循环节约使用,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持续性是塘厦生态城镇建设的强大动力所在。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化,而是人类生态化,即以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各方面的全面生态化为特色,建立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机制和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全面性是塘厦生态城镇建设的根本追求所在。从地域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以一定区域为依托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在地域上生态城镇是个城乡结合体的概念,即城镇与周边关系趋于整体化,形成城乡互惠共生的统一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兼容性是塘厦生态城镇建设活力永葆所在。
  • 摘要:本文研究了如何携手推进国际生态安全合作,指出三种国际多方合作渠道,通过它们,需要针对整合协调一致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付出更多努力。第一种渠道即制度化。合作中,很多工作都为联合国和国际论坛中产生实质性结果做了铺垫。据此,在这一层面的讨论将需要长久的投入,并需要就在国际组织间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原则和做法达成一致。第二种渠道即借助世博会和国际博览会。第三种渠道即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是顺畅国际多边合作。
  • 摘要:本文综述了堪萨斯市与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的共同目标,并指出如何将生态安全理论与实践运用到市政府的运行中去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拥有共同的目标—协调政策和行动以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并为子孙留下积极的遗产。
  • 摘要:本文综述了科学院进入联合国机构的最基本目标为:第一,使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的学者与专家得到接触世界科学成就信息的可能性,来促进科学水准的提高;第二,把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在生态与生命保障所有领域的新技术成就,在全球各种组织机构的帮助下,让更多人扩大信息视野;第三,在联合国与众多基金的支持下,参与更多国际计划与项目。分析了具有广阔前景的有以下领域的项目:1.为未研究透彻的问题完善科学理论基础,使能采纳行之有效的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能源(能源有效利用与能源使用)、交通、工业、海洋资源与土地利用等。2.防止臭氧平流层被破坏。3.大气层跨境污染,包括:对放射与电磁流污染的监控与采取预防措施;研究放射与电磁活动对环境指标变化的影响,并研发稳定方法;研究工厂排放的重金属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工业垃圾对地球表层的污染。4.防止对地球进行抢掠性森林砍伐,这种砍伐将对人类正常生活导致灾难性后果。
  • 摘要:本文综述了青年力量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指出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组织正在着手建立一个总的行动机制,这一机制将不断地调整必要的人力、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一但这行动机制的实施,最终都要由各国政府负责,并获得私营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支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