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长春
  • 出版时间: 2010-09-15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阐述临床免疫实验室全流程中潜在的生物危害,探讨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以期检验人员增强防护意识,制定防范措施,建立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 摘要:@@医护人员锐器伤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它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而发生在实验室的锐器伤也是威胁实验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导致实验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估计,健康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因此,增强实验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实验标准操作规程,对减少实验室锐器伤所导致的职业性危害至关重要。
  • 摘要: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已成为医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检验科日常工作中要接触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标本,是潜在的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源,存在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可能。认真贯彻执行生物安全制度与生物安全教育,加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生物安全管理,做好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够防止实验室感染,对保证检验人员健康和检验工作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 摘要:医院实验室是开展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医务工作者具有潜在危险的场所。rn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及生态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已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也于2002年和2004年分别出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开始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始于实验室的建设,贯穿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它是连续的、无法分割的,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危及人身健康或生态环境。故应以《生物安全手册》等为依据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完善规范生物安全制度,培养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做好生物安全的每一个环节,保证人类健康,保护环境稳定。
  • 摘要:@@医学实验室的主要生物危害因子是病原微生物,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这些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频繁接触各种危险生物因子,如HIV、乙肝病毒、各种细菌等,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和制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底和2004年初SARS期间国内外相继发生实验室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泄漏,引起SARS的暴发流行。此次流行表现以院内传播和医务人员的感染为突出特点。如此高的医务人员感染率,不得不引起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深思,同时,这一深刻的教训也告诫我们,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医务人员应切实提高生物安全意识,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的控制,临床实验室应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手抓,不能“重测轻防”。
  • 摘要:@@近几年来实验室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重视,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手册也在不断的出台并完善。那么,怎样贯彻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安全,是实验室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目前乃至将来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 摘要:近年来外科手术发生分枝杆菌造成的切口感染、白内障手术发生医院感染导致的眼球摘除、新生儿医院感染造成的死亡等医院感染事件不断发生。世界范围内的SARS、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流行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不仅关系到患者安全,也关系到医务人员健康,如控制不利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因此,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可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摘要:@@检验科工作人员是最容易受到生物危害的群体,也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存在生物危险性的血液、体液等各种标本,这些标本是潜在的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因此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对检验人员提高职业防护,保障自身健康有重要意义。
  • 摘要:@@HIV以血液传播为主,通过共用针头吸毒、使用被污染的血制品及血液是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国外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职业暴露引起的感染多有报道,HIV抗体检测实验室以检测血液样本为主,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止实验室交叉感染,我们仅对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摘要:@@HIV初筛实验室应是进行三区划分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的检测样品是血液标本,包括全血、血清和血浆。这些样品在检测前均是未知标本,都应该被视为具有潜在风险的标本。对于HIV初筛实验室而言,关注的重点不应仅仅局限于艾滋病病毒本身,同时也要考虑到血液标本作为未知标本可能含有的其它各种病原微生物,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 摘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感染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当操作具有潜在感染力的微生物时,为防止实验人员的感染和防止感染因子的外泄,采取恰当的实验室操作和实验程序,使用一定的实验室安全防护装备,对实验室的设施及结构提出特定要求并将上述诸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应用的过程。
  •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rn 方法:对临床检验科的常规室、微生物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等生物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找到生物安全的隐患以及存在的问题。rn 结果:医院检验科在实验室布局、工作环境、防护设备、生物安全意识、工作习惯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rn 结论:建立健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要保护自身的健康。
  • 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实验室所采取的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临床实验室集医院内几乎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及排泄物之大全,各类标本内含许多危害性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爱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乙肝和丙肝病毒等,检验操作过程中具有潜在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可能。尤其是2003年春突发SARS疾病和2004年初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 摘要:检验科集医院内几乎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之大全,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的生物传染源。在接触标本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以及感染因子污染,对实验室操作人员都是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仅是对公众、环境和国家负责,也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保护。因此,落实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对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控制管理,意义深远。
  • 摘要:目的:探讨二级医院检验科对生物安全风险的认识,建立生物安全意识、开展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分析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中存在的弊端。rn 结果:硬件设施、房间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防护设备,以及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方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rn 结论:加强、规范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重视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是检验科的当务之急。
  • 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实验室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暴发SARS疫情后,新加坡、台湾及北京相继发生实验室SAILS病毒泄露,造成人员感染事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表明了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对公众、环境和国家的安全负责,也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保护。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通用准则》、《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它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保护实验人员和公众健康的宗旨,使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轨道。
  • 摘要:@@实验室(laboratory)也称试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场所。根据学科领域的不同实验室可分为生物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学实验室。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的伤害,为了保证试验研究的科学性还要保护被试验因子免受污染。其措施包括强化工作和管理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建立规范化、法制化和日常化的管理体系,加强人戍的建设、培训,配备必要的物理、生物防护设施、设备、掌握规范的微生物操作技术和方法等等。
  • 摘要:@@生物安全实验室,在20世纪50-6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主要是针对实验室意外事故感染所采取的对策。40年代,美国为了研究生物武器,开始实施“气溶胶感染计划”大量使用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进行实验室、武器化和现场试验。在这些研究和相关的实验室中,实验室感染频频发生。此外,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对中国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中,他们实验室里自己的工作人员也有很多人受到感染,死伤上千人。大约十几年前,前苏联生物武器研究基地(斯维德洛夫斯克)炭疽杆菌泄漏造成上千人的感染死伤事件。这些就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相继,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英国、前苏联、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建造了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 摘要:@@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医务人员对感染的危险因素、生物安全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气溶胶的产生、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等知晓率较低,甚至觉得生物安全是一个及其深奥的理论,基层工作用不上,这种现状着实令人担忧。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拥有全国70%人口的农村基层仅占有20%的卫生资源,这使得基层医务人员成为了接触最广大患者的医疗工作群体,因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对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医务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生物安全相关知识。
  • 摘要:通过对MRSA耐药机制的简单总结,了解耐药性产生的原理,明确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达到治疗耐药菌甚至消除耐药菌的目的。经查找、阅读文献资料,合理概括总结。耐药性产生有多种原因,菌体本身耐药基因的突变与获得,外排系统。抗生素的大范围使用及滥用也是导致耐药菌株增多的原因。
  • 摘要:@@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 摘要:@@HBV(hepatitis B virus)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它的感染虽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破坏,但是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HBV感染的控制与特异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反应和CD4+T辅助细胞(Th)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成人感染HBV后有90%以上为急性自限性感染,并在感染恢复后产生保护性免疫,约有lO%的成年感染者发展为慢性感染,而胎儿或幼儿期感染则绝大部分发展为慢性感染。在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体内可以发现多特异性的CTL和Th细胞反应,分泌IFN-r和IL-2等Ⅰ型细胞因子,这种多特异性的细胞反应能够在临床恢复后维持多年。而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则缺少这种多特异性的抗HBV反应。导致CHB患者免疫耐受或者较弱T细胞反应的精确机制尚不清楚。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因具有天然的抑制活性而受到重视,目前已发现该类细胞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不能彻底地清除病毒,组织损伤迁延不愈,可能与Tregs水平及功能变化有关。因此,研究观察急、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SB)患者外周血Tregs频率和功能,对于阐明Treg细胞在乙型肝炎免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进一步探讨抗乙肝病毒的免疫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我院在2008年建立了HIV筛查实验室。为避免发生职业暴露,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我室逐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使HIV筛查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 摘要:@@近十年来,医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些新技术、新理论不断丰富着检验医学,而临床检验工作者也已经由局限于实验室内“化验员”逐步向为临床提供检验信息咨询、参与临床诊断治疗的检验医师的职能转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于2003年10月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检验行业逐渐向国际靠拢,着重培养集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并行的高素质的检验人才。
  • 摘要:@@提高检验质量是检验医学界永久的主题。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核心,是实验室生存发展的前提。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或者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为确保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实验全过程进行严格、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的质量管理。随着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的过渡,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临床实验室质量的关键。
  • 摘要:目的:评价选择适当的方法做为筛查HEV检测结果的必要性。rn 方法:常规开展的戊型肝炎病毒的诊断ELISA法中HEV-IgG方法和抗HEV-IgM方法,并配合相关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随访。rn 结论:认为抗HEV-IgM测定中抗HEV-IgM u链捕获法(E2 IgM)做为检测HEV筛查是否阳性,其临床符合率远远高于抗HEV-IgG方法,建议各医院适当配两种试剂盒,以便对阳性结果或临床认为阳性结果而检验科未检出的标本进行二次筛查。或对有怀疑的结果选择一家合适的不同的试剂盒的医院重新测定,以利于确诊。
  • 摘要:@@由于医学基础学科理论和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手段和内容不断丰富,使检验工作发展非常快。检验科在医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其特点是在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历年来检验科在医院不受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临床医生对检验的了解不多,所以检验科与临床、检验与患者存在着许多矛盾,如何解决检验科存在的这些问题,改善这些关系来发展壮大检验科,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体会到抓科学管理,抓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打破陈旧观念,抓人才管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 摘要:@@优质的试剂良好的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ELISA中用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包括用于洗涤的应为新鲜的和高质量的;要求使用的纯化水电导率小于1.5μs/cm。ELISA是临床检验常用的检验技术本文就其日常操作及常见的问题做以分析探讨。
  • 摘要:@@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实验中心PCR检测室于2006年7月16日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技术验收,并获得技术验收合格证书(No.00527)。目前,本中心PCR检测室搬迁至新的实验室,按照《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和《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工作规范》文件,需要进行复审验收及换证。现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验收和复审要求做一简单介绍。
  • 摘要:为了加强我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并提高处置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院医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内容包括总则(指导思想、目的依据、指导原则和适用范围)、组织体系与职责(医院专门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部、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临床检验中心、保卫科、总务科等部门相互协调各自工作)、生物安全事件分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存实验室操作、运送、储存等活动中,因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人员感染或暴露,和(或)造成感染性材料向实验室外扩散的事件定为生物安全事件,并分为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一般生物安全事件和生物恐怖事件。)、信息报告(责任报告单位、报告时限与程序和报告内容)、应急处置程序和技术要求(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医院立即启动本院应急预案,立即关闭事件发生的实验室;对周围已经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封闭、隔离;组织专业消毒人员消毒现场:核实在相应潜伏期时间段内进出实验室人员及密切接触感染者人员的名单;对被感染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对在事件发生时间段内、相应潜伏期时间段内进出实验室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和预防接种;提供微生物实验室布局、设施、设备、实验人员等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感染者救治及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如怀疑生物恐怖事件,要立即同时上报天河区卫生局、天河区公安局和国家安全部门。)、保障措施(医院建立应急队伍、储备相关物资和设备、定期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预案管理等七个方面。rn 这些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侵犯人体全身器官,既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为了给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现将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
  • 摘要:@@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检验科集医院内几乎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之大全,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的生物传染源。实验室相关感染是指在实验活动中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发生的实验因子的感染。实验室相关感染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而深远,为此,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 摘要:@@髓样细胞触发受体-l(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l,TREM-1)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炎症反应放大相关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选择性表达于肺泡、肠液及其它体液的巨噬细胞表面。TREM-1能够增强T0ll样受体(T0ll 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炎症反应,放大急性、慢性炎症反应,随着对TREM-1研究的不断深入,TREM-1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 摘要:目的:探讨亚硝酸盐对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rn 方法:收集不同尿总蛋白浓度的新鲜尿液标本,四个水平浓度范围分别为132mg/L~185mg/L、304mg/L~356mg/L、618mg/L~679mg/L、1222mg/L~1351mg/L之间的尿液标本各20份,共80份。每份标本分成6管,每管1ml尿液,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的亚硝酸钠10ul,使每份标本的各管加入的亚硝酸钠成一系列梯度浓度,他们分别含有0umol/L(对照)、50umol/L、100umol/L、200umol/L、500umol/L、1000umol/L亚硝酸钠。用邻苯三酚红钼酸盐试剂在HITACHI-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rn 结果:亚硝酸钠对尿总蛋白浓度测定有负干扰,亚硝酸钠含量越高影响越大,尿液中总蛋白浓度越低检测影响越大。1000μmol/L亚硝酸钠可使326.6mg/L尿总蛋白下降33.2%,使155.9mg/L尿总蛋白下降46.6%。rn 结论:亚硝酸钠对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存在负干扰。
  • 摘要:@@随着各类现代化先进的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以及高品质试剂的应用,检验人员的质量控制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分析过程中及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得到不断完善。但由于分析前过程往往在实验室外进行,从医生开出化验单开始,经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保存,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应引起检验人员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研究近期延边地区下呼吸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情况。rn 方法:采用国产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根据200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 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rn 结果:2009~2010年本医院共收集下呼吸道致病菌共141株。革兰阴性菌133株占94%:铜绿假单胞居首位45例(33.8%);其次为大肠杆菌35例(26.3%);肺炎克雷伯33例(24.8%);出酸钙不动杆菌12例(9.0%);其他革兰阴性菌8例(6.0%)。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亚胺培南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48%,阿米卡星9.96%,头孢哌酮舒巴坦10.28%,美罗培南17.96%,左氧氟沙星21.26%,环丙沙星33.8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ESBLs产生的状况下,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加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美罗培南耐药性有升高趋势。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达到94.76%,可以说,在革兰阴性杆菌治疗中,氨苄西林已失去了使用的价值。革兰阴性致病菌对二代头孢的耐药率达到77.54%,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达到52.39%,对四代头孢的耐药率达到41.06%。rn 结论:延边地区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及药敏监测,掌握耐药变迁,正确使用抗菌素。
  • 摘要:实现了对DNA/RNA模板的定量,而且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实时和准确等特点,该技术在医学临床检验及临床医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实验各步骤中样品、模板、试剂等易受气溶胶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推以及待检标本中的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可能对人员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因此,建设实用规范的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保障生物安全的基本保障。2008年我们优化设计并成功改建了具备较完善生物安全保障系统的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本文从该实验室的平面布局,通风气流控制系统设计、污染防制和生物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对其的主要特点进行阐述。
  • 摘要:近年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形成了相关管理制度框架;大力推动实验室硬件建设,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取得明显改善;加大培训力度,从业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及能力普遍提高。
  • 摘要: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它是医院几乎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之集中地,是一个重要的潜在的生物传染源,有可能导致生物传染危险性的各种潜在致病病原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等。为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防止标本交叉污染,和疾病的传播,我们从科室的设计布局、人员防护、标本的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及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 摘要:探讨通过对临床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加强技能培养,使工作人员了解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及生物危险,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和生物安全自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对于在自查中发现的生物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rn 工作时要穿防护衣,戴防护帽、口罩和手套,规范操作规程,进行加样操作要在安全柜内进行,必要时要佩戴护目镜;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内务行为,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不得喝饮料、吸烟、吃食物和化妆和处理角膜接触镜等;发生意外暴露时,要及时处理消毒,同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实验室应如实记录有关暴露和处理的情况,并保存相关记录;实验完毕要按照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凡是接触病原微生物的器材、人员、环境都要选择相应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使每个工作人员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和保护环境。
  • 摘要:由于许多生物安全实验室缺乏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实验室的管理无章可循,随意性大,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生物安全程序文件、生物安全作业指导书,并获得重庆市重点科研项目。于2007年4月~2008年10月在重庆市5家医院和疾控中心试运行。我们有幸成为试运行单位之一,在1年半的运行中,我们从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不了解到高度重视。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总结:1、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2、严格内务管理。3、配备生物安全设备。4、加强对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管理。5、建立员工健康档案。6、定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摘要:@@生物安全的规范化操作与有效管理是其医疗质量及人员安全的基本保障。检验科每日接收着不同患者的各类标本,是医院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的生物传染源。因此,防范检验科获得性感染,重视生物危害防范,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依照行业部门要求建章建制,成为保证安全的措施。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概念覆盖了标本的采集、运输、检测、保存、记录、报告、废弃的整个环节。我们参照行业部门的有关要求在标本安全管理、锐器具安全使用、实验室消毒、废弃物处理、差错、意外事故、人员防护、内务管理的处理采取了一些做法,供同行参考并希望得到指导。
  • 摘要:@@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却忽略了工作中可能潜在的生物学危害。例如: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引起锐器伤,离心产生气溶胶导致呼吸道感染等。通过开展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风险的来源、程度,设计临床实验室分区布局,制定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及管理规程,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个人防护程度、应急预案等安全防范措施,就可能减少或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
  • 摘要:@@近年来,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血涂片检查过程中,血液标本采集、制片、镜检及医用废物处理等操作均易接触到高危生物危害因子。血涂片检查的职业暴露危险主要来源于血液,现已证实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的血源性病原体主要为HBV、HCV及HIV。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为经皮损伤(针刺或其它利器损伤)、黏膜损伤(血液飞溅到眼、鼻、口)、血液与未损伤皮肤接触导致。检验人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具有潜在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可能,因此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尤为重要。
  • 摘要:@@医院检验科每天接收各种类型标本,其中血液标本是检验科最常见的标本之一。在血细胞分析过程中,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病原体对实验室环境及操作人员而言是潜在的危害。本文就医院检验科血液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安全危害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介绍。
  • 摘要:@@临床实验室作为辅助科室,通过检测病人的血液、体液和排泄物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有力依据。一直以来,临床实验室强调和重视的是各种检测项目结果的质量控制。自02年北京SARS实验室感染,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才引起医学界和社会的重视,认识到实验室感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相继建立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近年来,临床实验室尤其各临床医院的检验科都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临床肿瘤细胞学室为临床实验室的分支,有其独特性,需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关的生物安全细则。
  • 摘要:@@近几年是流行性传染病的高发和蔓延时期。从2003年的SASC到去年甲型H1N1流感大面积流行到现在手足口病的传播,各种细菌和病毒在社会上流行。而临床实验室又是各种病原体密集的地方。工作人员每天接触的标本大多是病人的血、尿、便、分泌物等。还有微生物室、HIV室都含有医源性病原体。多数是致病性微生物,工作中易产生污染。因此临床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加强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医源性传染病,提高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对医学的重视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临床科室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医技科室的发展,近几年来对医院的检验科越加重视。rn 尤其是2003年SARS时期以后对医疗生物安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2004年初的新加坡、台湾以及北京相继发生SARS病毒实验室泄漏而造成人员感染事件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变成了现实损害,而且这些隐患不仅是实验室的局部问题,而且涉及到环境安全(如危害物的泄露、排放等)和社会安全(如危险品的逸出、丢失等),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 摘要:目的:有效、连续的质量控制,减少或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rn 方法:参照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建立肿瘤细胞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rn 结果:建全完善的肿瘤细胞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rn 结论:建立和运行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有效地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
  • 摘要:@@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医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暴露于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体液等各种标本,它们都是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这些具有极大生物危险的感染性致病因子,无论是直接感染还是间接散播到环境中去,对人类社会都将是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医务人员应切实强化生物安全意识,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的控制,临床实验室应将安全治理和质量治理两手抓,不能“重测轻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如何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问题。
  • 摘要:检验科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含有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大量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标本,极易造成感染。本文分析了目前检验人员工作中面临的职业暴露、暴露途径、防护对策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 摘要:@@作为医学检验中的专业实验室之一,细胞遗传室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具有潜在生物危险的血液标本及具有生物毒性的化学药品如秋水仙素(或秋水仙碱)、甲醇、冰醋酸等,无论是直接接触还是播散到空气中,都可能对环境、人员产生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判断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有效性,我们应该知道生物安全防护的目的、原则及方法,评价其有效性的科学依据。
  •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医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在不同时期都有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早在1886年就有1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报告,即霍科发表的霍乱病的实验室感染性报告。随后的半个世纪人们才开始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而我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直到2003年春季SRAS的爆发流行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但实验室生物安全在实施时仍未得到充足的重视。
  • 摘要:临床检验科作为生物安全水平二级科室,生物安全防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至关重要,然而实际临床检验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被忽略的生物安全防护细节,本文对这些易被忽略的细节作了归纳。
  • 摘要:@@医院检验科为临床科室提供对检验标本的分析与研究结果,是医院病原体最集中的区域,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检验科由于生物安全管理不健全、相关配套设施落后、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生物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隐患应引起各医院临床实验室的重视。
  • 摘要:@@生物安全实验室,在20世纪50-6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主要是针对实验室意外事故感染所采取的对策。我国于2004年5月正式颁布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同时也说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
  • 摘要:@@生物安全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生物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措施的新兴边缘学科,但也成为非传流安全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因子的伤害,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健康,保护实验因子不受外界因子的污染,是建立科学、安全的研究传染病的平台以便人类彻底战胜各种传染病,更好地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作为临床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范应从三方面抓起:一是建立安全合理的实验室;二是对各类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三是必须从临床采集标本做起,这点也是特别重要的。
  • 摘要:@@造成实验室相关感染的原因很多,如被锐器刺伤、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等,此外还有许多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Pike等对3921例实验室相关感染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己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感染发病的。本节主要讲解生物气溶胶造成的生物危险。
  • 摘要:临床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致病性细菌、病毒、组织排泄物等,这对实验室的操作人员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切实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实验室的控制管理非常重要。
  • 摘要:基层医院检验科一般来说工作区间狭小、环境消毒设施不够完善、各种病原体又比较密集,相对实验室操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以而言潜在的危险性会更大。因此,加强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及管理应成为当前检验科管理的当务之急。
  • 摘要:@@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仅要与患者直接接触,而且还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触,所以临床实验室极易遭受医源性感染,为有效预防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本科室制订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