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0-10-28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人类必将以现代手段重返地下,这将是越来越明显的共识,要重返地下就必须探求新知,适宜利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继续发扬挖掘中国已积累了几千年的穴居经验,去除旧有落后观念,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优势,建造新型穴居理想家园,继续发挥土的可再生性,保护好土的有机结构,不让土受到破坏环境行为和工业建材的污染,期盼窑洞民居能成为人类地下居住的典范。
  • 摘要:吐鲁番地区麻扎阿勒迪村的生土民居是一部当地的建筑史书,是民俗文化的实体图形读本。本人在多次田野调研中,无论从历史、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融合等诸多方面,体查了吐鲁番地区生土民居建筑形制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多相性,以及民俗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相融的生态体系。生土民居建筑形制不仅传承了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蕴涵着人与自然情理合一的哲学理念及深刻的美学意蕴。
  • 摘要:颠覆性的“现代化”,不加选择地吸收,带来的是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当今以西方当代科技为主流的世界建构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价值取向都在朝一个方向靠拢。行走在城镇中,从服饰到建筑,再到遍布全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已经感受不到地域的差异化。然而这种同一化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地扩大,一步一步地逼向农村——最后的文化净土。如何走出“城市化”的怪圈,让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街区、村镇不再以一种不可逆的趋势迅速消失而带来原住文化肌理不能再生的破坏,从乡土文脉的视界下从新农村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陷阱中找到通往康庄的必由之路,希望生动的村庄生活不再仿佛是被拆去了表演的“戏台”。
  • 摘要:绿色窑居的动态适应性与空间的弹性增长,不仅依赖于专业人员在设计阶段的完善,还需要设计师、施工人员、制造者及居住者多方协作配合,兼顾到建筑的生产、建造、运作、维护甚至直到建筑废弃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绿色窑居动态弹性的空间形态设计需要秉持功能多适性、空间弹性增长、空间兼容性、建筑长寿多适性等原则。
  • 摘要:生土建筑能够蓄热保温的物理性能仍然是理想的被动式能源建筑,生土结构会呼吸、能够新陈代谢室内微气候的有机生命模式对当下生态建筑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性。土壤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有着其他建筑材料不可替代的居住价值,特别是钢筋混凝土一统天下,人居环境远离地气的今天。起源于生土建筑的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以生命为最高原则来看待一切存有关系的人文价值取向,对于改变当下人类社会日益扭曲的人与天地、人与人、心与物的伦理关系,营造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有着直接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 摘要:本次课题注重对传统建筑文化与民俗文化多方面的保护与实践。地坑窑洞这种传统民居方式背后所承载的悠远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浓厚的原生态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居民们的各种行为活动、生存方式、民俗文化、装饰文化等都是建筑形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旨在对地坑式窑洞保护的基础上对当地的文化传承做出努力。保护与修缮仍然居住的窑院,改造已经废弃的窑院,建造展示区域特色文化形态的地坑窑洞博物馆,使当地的民间文化形态在多个博物馆中得到充分体现与再现 ,形成整个区域内的活态民俗文化展示空间,让地坑式窑洞得到“再生”。寻求一个适宜柏社村地坑式窑洞民居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方法,一条地域文化传承的“再生”之路。
  • 摘要:农村景观规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其设计要回归农民,服务农民,以农民为本,运用更新与保留的思想,从生态、生活、生产的不同层面,对新农村景观规划作系统设计,真正达到农村景观的优化升级,真正体现农村景观特色。“乡土特色”、“乡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基础,把乡土景观的特质作为重塑新农村面貌的景观元素,乡村特有的景观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景观环境。
  • 摘要: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中充斥着大量的“联排式”、“别墅式”村落建设方式,这样的村落形式虽然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但是破坏了农村传统建筑环境以及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与这些遗存传承的基本土壤,让村落变成“千村一面”的模样,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生存关系的丧失。为了避免陕西新农村建设中上述问题的发生,本论文认为陕西新农村建设亟待进行科学的建设模式研究,同时提出在非物质文化影响与作用下的新农村建筑与村落规划的原则与规定,并建立相应的示范性村落。因此,本论文提出建立陕西新农村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和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共生性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基础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传统文化。
  •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土艺术表现力的分析,归纳生土艺术表现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等,对地坑窑空间生土艺术表现研究进行总结,以地坑窑空间生土艺术表现的基本原则为指引,定位使用功能,结合地域文化、地坑窑空间形式等因素综合考虑,形成整体表现思路。从传统地坑窑空间理想的精神需求角度研究生土的艺术表现,通过分析符合使用者心理需求的艺术表现形态,概括出理想地坑窑空间生土的形象特征和塑造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地坑窑空间设计,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从生土材料的经济、低碳、节能角度出发,结合当地乡土环保材料使生土空间的表现尽量符合生态可持续的理念,使陕西地坑窑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作为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到生土表现的重要性,更要在设计实践中结合生土的自身特点,发掘其表现的潜力,才能最终创作出既满足窑民使用功能要求,又能满足窑民精神生活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地坑窑空间。
  • 摘要:本文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性质范围特征,大体上分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自然性景观三部分来研究农村环境景观形态,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生产性自然性景观生态体系丧失、生活性景观生态肌理消失、历史纹理消失这些现象,需要利用当代技术恢复、保护乡土古民居文化遗产,结合新材料技术,营造具有乡土个性以及具有自然心脏造血功能的新型乡土生态建筑;打通村落水系网,连接天然水系发挥水生态效应;强化乡野之美植物景观,形成自然体系绿脉,利用乡土通透材质,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固化,杜绝对农作物生产性土壤的污染,恢复生产性景观生态链,产生有机生产生态效益,保护自然性原始生态,恢复农村整体动植物生态体系;恢复乡土之脉。利用现代地理、水文、生态、气候卫星科学技术,对传统农村景观乡土体系从宏观到微观更深层面更高层面优化对接整合,不断更新系统.发扬几千年乡土之脉生活生产的价值。乡土之脉是宇宙间的生命之脉,包含着生态肌理与历史纹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宇宙能量的共呼吸共心跳、共生共享过程,是最少资源、最少利用、最少干预、最大生活生产效益自然循环体系,推动了人与自然身心健康合一的过程。
  • 摘要:本文简述了低碳化人居环境建设背景,分析了低碳化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活模式、产业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建筑系统、碳汇系统等方面内容。以崇明低碳人居环境设计为例,分析了设计师通过一系列低技术的方法实现了减少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从而探索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与低碳目标的耦合机制。
  • 摘要:本文从《京都议定书》、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方面对低碳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绿色设计理念,指出建筑环境的绿色策略贯穿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功能、材料和技术、设备、建成后的营运、维护等各个环节。对各国的绿色建筑环境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以英国贝丁社区、深圳万科等建筑为例对绿色建筑环境设计实践进行了探索。
  • 摘要: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使地域文化遗产逐步消退鲜明的个性、失去特征的倾向。“特色危机”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不少城市规划设计手法抄袭趋同,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天津坐拥如此丰厚的历史积淀的遗产,在世纪发展的机遇下,只有保护好这些资源使之成为城市鲜明的名片,在此基础上的城市经济发展才会有价值,使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发展的资本,成为带动第三产业的绿色GDP。同时小洋楼景观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摘要:本文认为,工业建筑遗址的公共空间改造对于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公共空间作为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核心部分,对于新的空间格局的生成和场地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深化并丰富工业遗址的人文价值,改善环境品质,增强工业遗址与人的联系。所以说,工业遗址的公共空间改造值得重视。工业遗址的保护与改造应追求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互动与和谐共存,因此需要采取灵活的、创造性的方式。
  • 摘要:本文指出绿色会展设计是中国实现绿色会展的必由之路,提出中国会展设计与绿色会展设计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观念落后、制度保障缺失、会展设计企业专业性不强这几个方面,中国的绿色会展设计可以通过在全社会树立起绿色价值理念、制定绿色会展设计的管理制度保障体系、丰富绿色会展设计的创新途径等途径实现。
  • 摘要:北方城市内河的发展应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秉承以点带面、多尺度、多向量的研究思路。应转变落后的排水观念,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城市中建构生态廊道及各种小生境,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条件。总体上要从河流流域到城市再到河流本身的生态廊道、生态斑块不同尺度入手,从生态、景观、人文、经济到人的行为、心理等多层面来研究,使北方城市内河真正融人城市中、市民中。
  • 摘要:文化宫影剧院改造完成后,成为重庆市红岩连线的专属剧场,承担了大量的文艺演出任务,优良的声学及装饰效果得到重庆市有关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赞誉,被业主、专家们称为重庆目前最好的剧场,成为重庆重要的高雅艺术活动中心之一,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经验:设计形式服从功能的需求,把满足功能要求摆在首要位置;室内建筑师应有成本控制的观念,量力而行,不贪大求全,通过设计处理达到低造价、低成本、高品质的室内环境;由于剧场功能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改造装修设计从一开始便坚持采取与各专业、工种协调合作的方式,各专业同时推进,配合声学设计等各专业设计,将各专业要求融入建筑形体和装修设计中去。
  • 摘要: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物质,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而留存至今,有着它们存在的道理。人类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应以最自然的方式和大自然共生。设计师应该遵循师法自然的设计原则,从生态建筑的历史性需求出发,建立成熟健康的仿生建筑观,可以用不同的意向寓于各种形态,以不同的意蕴,去构筑形态繁多的新建筑景观。抽象境界,抛却物质层面的狭隘局限,进入精神层次上。随之,建筑文化的意象、意境、意义、意味便越发显现出来。以自然提示的奥妙作为创作的基础,与整个形态进行斗争得到最根本的东西,使建筑景观真正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 摘要:在艺术主张方面,中国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的区别很大,北欧艺术家作品呈现出来的自然主义情结鲜见于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中国艺术家赋予作品的多重想象和精神寄托也是北欧艺术家所常常感到费解的。这种差异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信仰区别形成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现在的环境艺术的过分功利主义色彩而仰仗经济和技术,它们已经堕落为简单的生意,一旦作为支撑体系的经济发生危机,这个已生长得遮天蔽日的大树将因失去养分和力量而迅速崩塌枯萎。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目标已由一个大环境蜕化为一个小环境的概念。这个概念缺乏真正的公共性。
  • 摘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或有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在本科教育体系中应体现基于人类可持续理念的基础教育、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生存教育、设计方法论教育,以及体现着设计核心价值的判断力教育。反思当前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体系,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要先培养学生国际大视野之心境,认知各国、各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发展之经历;人文教育与艺术观念教育、设计方法论教育相融合,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的人才规格,并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得以承接相传。
  • 摘要:生土建筑在生态建筑方面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节约资源、节能节地、循环利用;生态建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环境和谐发展。在传统建筑中,民居建筑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经过人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城乡生活密不可分的聚落性历史建筑群。当下保护与修缮现存居住窑院,改造废弃窑院的战略性保护方式,有利于提高窑洞四合院居所质量,使他们的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有利于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并能带来相关产业链的经济体。生土建筑要求人居环境设计要遵循环境气候特征,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和合理的建筑布局,并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创造健康怡人的原生态居住环境。
  • 摘要:对农村居住环境的设计思路必须符合地域建筑文化、环境需要、经济条件和可持续低碳发展的策略,并且符合农民实际情况,本课题从实际出发,以空间类型、界面与开口、材料与工艺、尺度、色彩、装饰与细节等方面来分析和设计湘中地区农民住宅。
  • 摘要:濯水中心场镇的建设,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一次保护实践,同时也是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次尝试.以"点"的建设,带动周边农村的整体发展.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场镇是渝东南著名的土家历史文化古镇,是重庆第一批纳入新农村建设与重庆市城乡统筹的示范项目,它以场镇建设为龙头、以土地整治为基础.村建设与重庆市城乡统筹的示范项目,它以场镇建设为龙头、以土地整治为基础。设计的任务就是要在创新文化观念的指导下,探索保护历史文化的空间价值的同时,又要完成其社会生活的现代性的转变;将古老的濯水场镇,融入重庆乃至更大的区域格局中,发挥其社会经济价值。
  • 摘要: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六工作室于2009~2010年度,针对西北生土窑洞环境改造的课题展开了可行性的设计研究和实践,完成了多个概念性的生土地坑窑环境改造设计方案.为贫困的地区作义务的设计和建造,以专注和耐心诠释了设计创作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 摘要:本文对美术院校营建学院进行了简述,在美术院校中设立营建(学)的各个专业一般均在设计艺术学的专业之后,突出艺术性,而且成就裴然、异军突起,成为教育界极具创新性的业举;同时也相当于走了捷径,很快引起世人瞩目,其速度远远超过很多传统“工科的”学校。特色绝不意味着可以功能解决得不好、缺乏结构逻辑、技术上过于无知、无视消防等法律规范、甚至违反基本常识,因此老师除了教学之外,还应当从事实践活动,需要在教学与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 摘要: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部环境设计.造型、色彩、照明、材料是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主要设计要素,其中材料不仅涉及装饰成本而影响到整体预算造价,更因其还直接影响到色彩设计、环境照明设计的最终表现效果,使之成为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要面对并加以合理解决的设计要素.室内材料要素设计只是室内设计系统工程的构成要素之一,尽管因为会直接涉及整体工程造价而备受重视,但也应服从于整体环境设计的需要。选择材料和如何使用是室内材料要素设计语言的双重解码,选择材料十分重要,材料的创新使用则更能体现出后现代艺术设计的艺术精神。
  • 摘要:所谓概念设计则是设计者针对设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进行归纳与精炼所产生的思维总结,其内容包括设计师对将要进行设计的方案作出的周密调查与策划,分析出客户的具体要求及方案意图,以及整个方案的目的意图、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等,以及设计师由此通过各自独有的思维素质产生的一连串设计想法,并在诸多想法与构思的基础上提炼出来最为准确的设计概念.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创意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
  • 摘要:高职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市场需要,充分调研,明确办学思路,加大投入,健全制度,加强精细化管理,保证办学质量。努力把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为本领域特色突出、规模和质量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实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 摘要:绿色素质包括的知与行两个部分就中国工业设计的学生来讲,大都仅限于对绿色设计的理论了解的局部和单个结论,简单地认为绿色设计就是废物利用在设计实践上对于绿色设计也无从着手,更难以量化,使绿色设计仅仅停留在口号上。面对中国工业设计教学普遍的现状,结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讲授强调绿色设计课程的实践,借以提高设计师的绿色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进行拓展。
  • 摘要:当下计算机技术的戏剧性发展,为以建筑为核心的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可能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强大的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信息的归纳和分析,使得传统的环境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建筑、装饰材料、结构、构造、工艺和庞大的各类数据使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手工表现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复杂的要求.
  • 摘要:对民居的测绘是大学生本科教育的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通过测绘使学生能够经过严格训练,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史、画法几何、测量学、CAD等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加深对古建筑优秀遗产的认识,提高测绘技能和建筑审美、研究能力等,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为以后设计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对学生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加深学生对建筑及艺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工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有可持续发展思维的设计人才。
  • 摘要: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尤其是在广大职业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理论教学则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建设的需要。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促进良好实践形成的前提,也是塑造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积极探讨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有助于改革和发展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艺术设计兼顾工程应用的专业,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设计人才为基本任务,以工程应用为主要服务对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获得艺术家素质还要获得工程师素质的基本训练.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属性、对象属性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殊要求.应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改革,必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中,寻找教学执行的契合点。“周进制”教学是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在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探索中,将设计实践的经验转化为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 摘要:在设计教育领域中强调“通识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国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教育尤其要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避免脱节。“中国制造”需要升级,因为我国的多数制造业还没有实现多自主设计、生产和营销,大停留在加工层面,缺乏真正意义的制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制造业需要设计的介人,需要与设计产业相匹配的设计教育。一方面,设计教育的专业布局、课程结构要与经济发展需要同步更新,甚至要超前考虑。另一方面,设计教育要深入思考国家提出的“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要创造一个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创造先进的科学。同时,创造关切大众的新的生活方式。
  • 摘要:为找到一条适合艺术类学生进人建筑学专业学习的有效途径,引人乡土材料探索的构筑课程将不同专业的内容集合为一个教学模块,以形态创造能力的培养为起点、为核心并通过三个递进的教学阶段,逐步展现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进人建筑设计的学习。让基础课板块发挥建筑启蒙的作用,建筑专业的所有要素在基础课专业化中发源,位基础课教学延伸至就业能力培养。提倡研究型学习,引导学生开拓创新型思维,指向精英能力培养。现代建筑设计思潮快速更替,艺术设计发展变化多端,要求设计教育压缩基本技能的培养周期。因此课题适应其发展。但愿在课程改革上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对传统模式下的建筑教学自我觉察与反省,希望由此良性循环。
  • 摘要:本文对图书馆改造前的照明进行了评估,针对阅览区照度低和书架区照明的缺陷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全面均质照明、针对性照明、格栅照明这三种解决办法,在进行空间的设计时,不是只从造型、比例来考虑,而是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通过计算数据对构件的尺度进行调整。在阅览室改造设计中追求的绝不只是数量上的,而是质量上的,甚至不简单是照明质量的追求,而是空间视觉质量的追求。
  • 摘要:与人类早期的城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业社会的技术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脱离与漠视自然。人几乎成为技术的奴隶,技术从服务于人的工具变成了自我炫耀的主人,而人在这一过程中则被异化了。在欧洲工业化时期的城市与传统城市无论在空间尺度还是在环境形象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在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多物质可能性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多消极影响,但这一切并非技术本身的过错,而是人类对于技术的态度以及驾驭技术的能力出现了问题。而当代的生态及信息技术正在将人与自然重新联系起来,通过可持续发展、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重新定义人、技术与环境的关系。这一切都是后工业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期待着它将给城市公共环境的建设带来的深刻变革。
  • 摘要:简述了矿山公园的概念,同时分析了其历史地位,矿山的地质遗迹、采掘与制品遗迹是矿山公园的核心景观资源,区域内景观资源的梳理与归纳是建设矿山公园的基础工作。矿山公园是矿山废弃地、资源型枯竭城市转型升级的极佳样式,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矿山公园的创意本身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多的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刻不容缓,矿山废弃地的景观资源评价和前瞻性的设计体系的建立是当务之急。
  • 摘要:博物馆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管理不善、宣传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社会教育导向的原因。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森林博物馆作为承载生态文化的载体,在宣传和普及生态文化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建造在森林公园和森林保护区的少数几个室内森林博物馆,不能够吸引并满足公众的需求。所以森林博物馆展示方式的室外化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生态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 摘要:面向内城公共空间使用者的景观设计不是孤立片面地分析问题的表面现象,就事论事,而是把讨论问题的场合放在一个真实具体事务的环境中,以使用者的具体活动作为线索来展开,强调事物内在的相互关联,提出具有远见的新观念和对现有存在的批评,形成具有多样性的思想成品设计应该关注人们每天实际使用的具体情况再现与使用方式的不断演进。使用方式不同,设计就更加多元化,内城公共空间景观作为公共设计的一个开端,希望可以启发和激励更多的设计师加人到这种公众参与公共利益优先的设计活动。公共空间的更新与再生应当积极响应社会议题,为公共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关注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发展,这是不能回避的职责;强调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构建一种社会性的东西,这些反思是做好设计的起点。
  • 摘要:新的技术是被需要的,这会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是人类的技术无论多么高明,也比不上自然生态的平衡,随着技术含量的增高,建筑物带来的弊端也有所增加,一切交由智能代办,人的个性和尊严也经受着技术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损害,这也违背了人们研究智能以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所以,技术不是万能的,在“后世博时代”的建筑设计者必须持有反思的能力和对伦理学的解读,才不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透过“科技世博”、“绿色世博”、“人文世博”这扇窗,未来的城市应是更加注重并提升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城市。城市的发展既要增强生态意识,也要培育“人态意识”。人要与自然、万物相和谐,还要与历史文化相和谐,在传承中保持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 摘要:重新找回“在场”的审美经验关键在于在突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环境美学强调环境场所并非一个客体,而是人的经验的综合体,是一种“在场”的环境感知总和,在平衡环境场所里的人工物和自然物的关系时,古典园林给人们提供了范式,不再完全以艺术的眼光和角度对待即将创作的人工物,而是遵循一种必然的自然式的观看方式,使其超越一般的艺术审美判断,消解人工物的客体性,消融人工形态和自然形态关系的界限,呈现出类似于自然的必然性,显得更加“自然而然”。日常生活美学强调对日常生活活生生的质感,场所本然状态的呈现是“在场”审美经验下的场所特征,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领域,重新唤起对生命的投入,体悟生活本身。
  • 摘要:景观的语言是景观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时所运用的一种手法,需要设计师切实掌握景观的设计语言、语法,但在景观语言自我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自我辨别的过程,不能盲目地模仿、抄袭某些流派某些设计大师的设计语言和符号。景观的语言是是对现实生活、场所和空间的一种反映,设计师应该采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及现代的价值观去审视现在的景观艺术,运用恰当的景观语言,创造出属于时代、符合现代人需要的现代景观作品.
  • 摘要:科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学科基础,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不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把景观和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的景观学是科学,但景观设计却不是科学。作为某种科学的分支,特别是当它单独使用而作“理科”解释时,不适用于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定性。对景观设计来说,科学技术只是手段,不论手段多复杂、多完备,不论在掌握各种手段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也不论在景观设计教学体系中科学技术课程所占比重有多大,即使是“九一之比甚至更大”,它们也不能等同于目的。把目标与手段相混淆,至少不应该是崇尚科学的人应该犯的错误。因此不论从“science”的哪种含义看,景观设计都不是科学。把景观设计当做追求客观知识体系的科学,当做与文科相对的理科,当做工程技术,都是对这个学科的错误理解。
  • 摘要:“风水”能够留存几千年,说明这一传统建筑理念并非是静态的,它不是产生于上古而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在不同时代不同需求之下的演化,才被每一个时代所接受应用而发展。如果传统建筑能够唤起今天人们对美的感受,那么传统建筑背后的理论依据就一定仍然具备生存空间,所以应挖掘传统营建理念的普适规律和精髓所在,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条件予以证明和修正,才能形成正确的并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思路,从而最终用新的形式使传统精神复苏并得以延续发展。
  • 摘要:以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著称的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Hendrikran Loon)在其名著《宽容》中提出了一个他自称“解答许多历史问题的灵巧钥匙”的“绳圈”图解。他把绳子绕成圆圈,圈内各条线段代表不同的制约历史要素。当绳圈为圆形时,各要素作用力相等。当某些要素成为强因子时,绳圈就被拉成椭圆形,其他要素的作用力就会不同程度地缩减。房龙的这个绳圈图解实质上是一种多因子制约的“合力说”。它表明历史问题是许多制约的要素,许多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强因子,但都不是单因子作用。用这个绳圈来分析洛斯装饰与罪恶形成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就会发现洛斯的经历与他在维也纳保守的环境中对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的向往的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合力”后的必然,不能简单演绎归纳为装饰就是罪恶。
  • 摘要:当代的乡土建筑设计,仍然要面临人类祖先面临的问题,那就是解决人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们看到高技术已经不再沉迷于自身的自我技术崇拜,而低技术也己经脱离原始建造的被动过程,主导了建筑的营造和对环境的改善,因此,在考虑新建筑设计时,针对可持续发展,以地域特色和时代美学为评价标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建筑自身的独特性让每一个建筑作品在满足功能的过程中,同时能给人提供一种合宜的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 摘要: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设计的意义在于符号的创造。对展示设计而言,其价值体现在设计创意上拥有新的、超越以往的想法。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想法都必须以实际的存在物即符号为载体才能被观者认知。对各类展示传播系统符号的全面解读,在具体使用中扬长避短,如视听符号的视听兼备、形象生动、有利记忆,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传递的信息往往缺乏深度,而且转瞬即逝,接受者也不易选择等。平面符号具有信息量大、具体详尽等特点,可以进行深度解释、分析信息,但接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而造型符号擅长传递那些难以言说的抽象观念,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强烈地吸引接受者,但对它的准确设计较难把握。于是,就要求设计师的设计手法随着当代高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观念的涌现,不断发展、变化、推陈出新。
  •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有的中国传统特色正悄然逝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同质化、工具化、平庸化,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延续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更是要使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纵观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处在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和变迁中,然而在飞速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独有特色正悄然隐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所谓的重建“复兴”着。正确地保护原有的历史地段景观会使人感到文明的延续,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使城市充满记忆和历史的细节,而是要使未来的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只有当一座城市能够深刻地体验它在历史演进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时,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也才能够以独有的景观、气质、特色而面对世人。
  • 摘要: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研究地坑窑的环境艺术价值,并不意味着在物理性能方面放弃对这种生土建筑的改进,在不断完善防潮、通风等功能的同时,作为环境艺术的研究者,更重要的使命是在设计哲学、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形式语言等各个方面取得突破。可以在“节能、环保、低碳”与“美的设计”之间建立起本应该有的默契,让人们看到“生态”与“美”的统一性,树立顺应自然、着眼于人类长远生存发展的思维观念,从而有助于形成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 摘要:本文结合了现代化的生态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村镇景观文化,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以新时代的新科技、新理念,结合传统文化的人文及科学精髓,让传统的村镇建筑景观在新时代有新发展,让传统的地域文化得到充分尊重。呼吁今天的村镇不要再重复那些缺乏生命力、不合伦理、形态浮躁的外来设计元素。在大力倡导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的设计人文精神,创造属干我们今天的村镇新景观文化。乡土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取之不尽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让乡土文化与当代生态科技手段结合,必将使乡土文化的发展和应用进人新的阶段,成为实现中国和谐社会、和谐人居环境和今天村镇景观设计的主导方向。
  • 摘要:农村住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与生活空间,农村住宅的规划与设计,关系着今时今日千百万农民的生存状态与居住质量,关系着城乡统筹进程中农村社会转型的平稳推进,关系着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的承续与发展。对农村住宅设计案例实践的介绍,旨在引发更多专业人员对农村建筑设计的关注与思考,呼吁更多的专业力量加入“为农民设计”的行列,也希望更多的从业人员能突破纸上谈兵的误区,从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农村住宅在对今日农民生活方式全面体察的前提下获得新的生命,共同推进城市与乡村和谐人居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景观与建筑设计原本诞生于艺术类院校,可以看到从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到柯布西耶、阿尔托,一代一代引领设计界的大师既是设计师,更是艺术家,他们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所缺的不是工程技术、新型材料和施工工艺,而是对地域文化、人文艺术的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原始创新。艺术类院校应当与传统理工类院校有所分工、有所区别,扬长避短,走出自己独特的学术特色和培养人才之路。
  • 摘要:室内设计是一门以建筑提供的空间为基础,以内部环境创造为内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为目的,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室内设计的本质是创新,体现在设计工作中,就是要求设计者关注受众对象,实现满足需求、引导需求甚至创造需求的不同层次的设计创新.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本身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类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室内工程此起彼伏,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加大,使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规模发展迅猛。高等院校的室内设计教学面临着压力与挑战,就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设计人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只有进一步加大改革步伐,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培养和造就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才能为中国室内设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 摘要:通过对景观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景观设计学科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一些促进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对策、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同时,随着全球节能、减排、低碳等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自然和生态理念已成为国际景观设计的主旋律。所以,充分了解本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国际一体化潮流、又具有本土特性与风格的景观作品,才是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
  • 摘要:研究立体构成的理论也由广义性发展到针对某一特殊领域进行有的放矢的专门研究,它对于学生在专业设计领域的空间思维能力、造型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材质、肌理与形体相结合和运用的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环境艺术教学领域一直备受重视。这三大构成体系的教学目前是我国艺术设计类基础必修的课程,多年来的教学和实践使得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方面的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生也通过这三大基础学科的教学活动奠定了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基础,但是在设计创意上没有其他外国学生表现得活跃。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艺术设计其本质就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基础固然重要,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集思广益的能力,把可视的、不可视的、但可感知的,几何学的、生物学的多种逻辑方式应用到设计创作中来,打开视角,丰富创作思维。
  • 摘要:对室内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了分析,针对理科生源的学生,对课程设置进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通过扩展教学思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课程的特征,因地制宜,把材料和肌理的概念引入到室内设计的结构素描教学中,形成适合这专业的学生的课程,有效地提高本专业的素描教学质量。
  • 摘要:设计的效用性理论在衡量设计有效性和设计的现实价值方面具有很强的意义。从经济学效用的角度阐述供给需求所带来的影响,当设计趋向于效用最大化,才能够获得广泛的市场前景。效用曲线用于衡量设计的要素构成是否具有效度,并对设计师和设计单位的项目评估以及对设计把握作出衡量和判断。
  • 摘要: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在办学10年以来按照教育部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了认真深人的教学研究活动,环艺设计专业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思考人才培养的方法与模式,课程大纲结构的科学调整,教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市场的考察与调研,实习基地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每年的毕业生投入社会后从事艺术设计相关工作,总体社会反响较好。目前随着新一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修订,应总结经验顺利完成教学改革,找出自身的教学体系特色。
  • 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与室内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设计重点落在人和环境之间、人和群体之间及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并提出以空间构成的“交互”概念来实现人性化“和谐”。建筑与室内外空间的地域性设计中可按功能空间设计的特殊需求吸取某时期地域文化和民俗及文物,加以抽象和提炼而形成设计元素及符号,再运用到设计空间中。同时室内外空间需注重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充分运用环境自然元素如水、岸及乡土植物竹与荷等,把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融合为一体,同时可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获取主题原始素材进行建筑和室内外空间的主题化设计。
  •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许多老牌专业望尘莫及.多数设有艺术专业的高校均开办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发展繁荣昌盛的表面背后,却是学生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对学习态度的转化,对专业发展的迷惑,还有对未来预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担心,已经影响到了该专业的发展前景.一个专业的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如何克服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的困扰心理和浮躁情绪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剔除了专业发展中的绊脚石。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变化,顺应时代发展,根据学校自身特色适时调整策略,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构建合理的专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 摘要:注重传统而又强调时尚和多样化的日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有许多可以被记忆的段落。无论是现代时尚的东京,或是日本第二大经济中心“水城”大阪;还有京都这座被称作是日本人“心灵故乡”的城市,以及一个可以在那里寻找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地方——奈良。它们都以各自独具魅力的性格而展现于世人。这些不同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下的城市,构成了日本城市景观的丰富表情,传统与时尚景观形态多样化地共生并存。
  • 摘要:街道景观存在的理由不仅仅是“摆设”那么简单,它更多的是一种时间的记忆,成为一座城市的轴线,能触摸到历史,也能延伸感染到明天。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载体,必须着眼于民间、地方的文化传承,具有乡土特色的民间文化,同时不断发掘新的文化特征,寻求现代与传统的有效融合,这样不仅能够使城市的街道景观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最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也是体现城市品位、提高生命趣味的重要环节。
  •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地铁的作用与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它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城市运营能力、现代化程度以及城市形象的标志。作为地下交通空间,地铁站台的设计与其他公共空间会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归于“设计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地铁站台环境并不依靠高昂的造价和投入,关注人们多样化的物质功能、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设计实践尽力予以解决,就能够降低地下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升空间的内在品质,真正赋予人们一次便捷舒适且美不胜收的身心之旅。
  • 摘要:建筑艺术集中体现了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的审美判断特征,它的象征性作为艺术思想审美判断特征的呈现,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形式上,而且也体现在以艺术思想生存的人类的一切行为中。从安徽宏村到万科·第五园,实质是从传统到现代,尽管是分阶段的,但彼此又密切联系着,每个时代的建筑行为都是人类的生存日常行为,建筑作为人的艺术性体能行为,体现了人类思维审美判断的艺术思想实质,作为人性思维的艺术性实质中体现的建筑艺术,它以象征性的视觉形象语言表达着对具有历史深度问题的思考,表达着对宇宙和自然界的领悟。
  • 摘要:本文中探讨了结合居住绿地或街头绿地而设置的游戏场所、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设施中的游戏场所、城市公园游戏场和大型游乐园这三类儿童游戏场所的设计原则,应该从开放空间的角度考虑布局,根据面积确定游戏类型,从大尺度和小尺度的角度确定游戏场所,并通过细节营造安全场所。
  •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建筑设计和建设中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需求,建筑原则三要素“坚固、实用、美观”中的美观得到空前的强调,人们不但期望建筑空间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而且更加亟须空间人性化,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需求。建筑设计要把握好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力与度,寻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平衡点。建筑师应该不断地追求和发觉功能要素中所蕴涵着的形式美感,充分发挥功能要素自身的形式潜力,寻求功能中的美感。
  • 摘要:祠堂作为民间、老百姓的主要祭祀空间,成为中国、特别是江南地区的一个特色空间,它的营建活动与装饰艺术受到政策、艺人、匠人及其自我的影响,对其理解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建筑及其装饰艺术活动本身是一个工程实践过程,随着时间的发展可以促进“实践艺术的发展”,建筑及其装饰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是某种“功能”的外化,“特定功能”的空间最易受政策所影响,建筑及其装饰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媒介、一个特定时代不同大众的意识形态和信仰,由此也决定了其为社会所组构。
  • 摘要:从世界设计历程来看,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国学风全面回溯,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陆续变化,人们重新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设计的重要性,这是“新中式”设计现象产生的根源。某种设计风格的诞生是以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渊源为基础的,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装饰图案或色彩系列的流行更替,本文论述的目的就是从“新中式设计风格”的现象为出发点来深人发掘其产生的真正原因,并能够对这种风格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规避作用。新中式不是纯粹旧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成为世界设计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这将是未来中国本土设计师为之奋斗的目标。
  • 摘要:有机设计是一种整体的、可持续的设计方法,它不仅使景观本身达到循环有序的状态,而且将之融入环境,保持景观内外部的沟通和平衡。而在景观、公共设施、城市雕塑中注入自然气息与文化内涵,除了舒适悦目性与景观效应外,可以活化一片绿地、一方街区,使整个环境注入艺术美与生命力。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往往伴随着对文化的追寻,这对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于个性的有机景观,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温馨,它中和了水泥、钢铁、玻璃等建筑材料的冷漠感,拉近了建筑、街道之间的关系,同时使人的生存环境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 摘要:对于四川地震地区来讲震后重建是当务之急,旅游业本就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恢复震区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政府的职能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整体的策划和研发,提出设计导则,并对生产链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提高整体的研发水平和质量。地震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传统旅游资源、旅游方式甚至已经无法避免地改变着文化要素和社会意识。当旅游主体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地震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设计已经无法简单地也因循传统的路子了。面对这样的种种变迁震区旅游业甚至将地震因素作为主要的“卖点”进行推广,系统性地、差异性地、特色化地,并蕴涵当地文化内涵、震后的互助精神、对故人的哀思、对自然的敬畏等情感,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进行新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实践,为地震地区特色旅游产品的高水平开发提出思考和建议.
  •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极为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各个领域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样在景观的设计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景观的隐喻是通过多种手段传递给人的,可以是视觉中营造的氛围、可以是感知的空间、可以是聆听的声音、可以是嗅到的气味。隐喻是一座桥梁,联系着人与环境,是环境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结果。景观隐喻是通过认识环境本身显示出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识关系,实际上隐喻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思维表达的重要方式。在需要人文关怀的今天,隐喻在设计中的应用也会显得极为重要,极具现实意义。隐喻是一种纽带,联系着人与景观,让景观从一种被动的接受,而转变成为主动的展示,让景观设计者从多层次的角度去分析。隐喻是一双翅膀,把景观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 摘要:生土地坑窑是中国生土建筑的典范,它的产生与发展都源于地域性物质条件,具有取材简便、使用经济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生土建筑的节能;它独特的形式在节地的前提下,另辟蹊径地传承与满足了中国围合式院落形制,独特的物理性质使院落空间更为宜人;它依附于黄土并传承久远,上百年仍然耐用;它以土为源以土为生,所以冬暖夏凉,亦防尘防风;它节地宜种植,在技术实施的前提下,可以发展从上至下的立体绿化与种植,使土地利用率达到100% 。不可否认,生土地坑窑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易塌方、潮湿、阴暗采光差等问题,应该在当下气候危机的现实条件下,充分认识生土地坑窑在节能节地方面的天然优势,适时地选择科学与低能耗的技术措施,如砂层阻水、绿色自然空调系统(专利)、秸秆气化、沼气利用、太阳能、风能、蓄水滴灌、中水处理和生物质能等技术手段来加以改善。
  •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推进,人们将目光转移到乡村色彩景观上,乡村景观色彩设计与营造会使人得到一种在自然与传统历史景观中徜徉漫步的体验。乡村景观色彩营造利用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微妙感应来使人们将快乐在情感的流露中得以诊释,使新旧环境景观得以融合并发挥得恰到好处,在沉淀历史的同时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创造乡村匠心独运的色彩印象,以达到服务社会并愉悦人心的最佳效果。因此,乡村景观色彩营造的置换路径是乡村景观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色彩承载和延续着村落历史,最终营造出和谐美丽的乡村。
  • 摘要:人们生活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但一些传统建筑不能丢弃,如礼村把具有胶东艺术特色的海草房作为艺术品保护修缮,使文脉与传统生活习俗得以延续。农村中环境艺术建设,应该多考虑一些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延续、保存、恢复文脉。从精神生活入手组织农民,建立社区意识和社区精神,在社区背景下组织营造农村环境艺术是有必要的。村集体或民间组织应该组织居民参与装饰美化农村的活动,激发和拓展农村环境的艺术营造,实现农村环境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使农村呈现出布局合理、整洁优雅、门前柳绿、房后花香、道路洁净、水流清澈的艺术环境,创造一个农民与环境和谐融通的温馨家园。
  •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信息化的今天,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迫切要求融人现代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争取实现或早日提出“农村让生活更美好”。在农村住宅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总体布局分散,功能分区不明确、村庄内部规划布局单一、呆板,缺少美感、住宅院落内没有进行功能分区,致使卫生条件差、住宅内部功能不合理、住宅建设中高程无法控制等问题,因此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相协调,既考虑近期的使用要求,还要考虑到以后发展的需要,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也是社会赋予设计师的历史使命。
  • 摘要:自明朝以来,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各个县镇村落中,历经百年沧桑,保留下许多古民居,明代的、清代的、民国时期的都有遗存,但大多只是零星散落的个别院落,作为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的古民居聚落还得属米脂窑洞古城.窑洞古城的四合院在形制上有多种形式,有着独特的院落空间形态.以具有代表性的北大街49号高家院落为例,以从街道至宅门至巷道,由巷道至前后院的外院,再至内院最后至室内的顺序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指出了低碳设计是有生命建筑的诞生,设计尽量利用本地区的物种资源,人类居住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最小化,保持并在受到破坏的地方恢复生态多样化,增加生态保护和多物种栖息地,建筑材料的使用坚持节约、再利用、可循环及能再生的低碳原则,在方案里,摒弃了钢筋水泥,重新向大地学习,用身边的材料——黄土高原的泥土、农田里的麦草及地域石灰岩的白灰等。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所有或大部分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防止过度使用人为建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利用黄土这种建筑材料和利用空气动力及大地物理的自然空调系统,使窑内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速和负离子平衡,为居住者提供一片无污染的舒适空间,低碳设计使得有助于节能减排。
  • 摘要:在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景观建设节能环保方略为指导来建造住宅和景观,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同时不削弱建筑和景观的人文艺术特征及功能,使建筑及景观能自我运行(人工供能只作为辅助)是可以实现的。广大农村有效节能和环保的成功,必然会加快实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 摘要:传统村落中空间形式是人们思想、文化的浓缩,是“地方性”、“传统性”的体现,然而在当今现实设计中其功能常常被忽略。这不得不对此进行认知和反思。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兴起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这是中国又一次农村建设运动的开始。对村落公共开敞空间设计不能简单地模仿,需要反映的是乡村地域文化特色,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生产等功能要求,体现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场地精神、功能的延续、空间特征与时代的结合。使其落实到具体设计中,真正体现历史文脉,服务于特定时代、特定人们的需求,是古代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文脉传承。
  • 摘要:农村公共空间的设计思想主要受到传统的朴素宗教礼法观念和政府的积极引导行为和变革思想这两方面制约,传统的农村公共空间设计要素主要包括田地、乡道、牌坊、祠堂、神社、路桥以及墓地等。村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公共空间设计体现出更多的功能性特征。农村公共空间的设计组织模式应该包含显性功能设计和隐性功能设计两个部分。传统农村建设的主体主要是自发组织的村民,政府在设计过程中干预比较少。如今农民的知识结构、生活水平和方式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人们聚集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更应注意按照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宜于适当保留,移风易俗,以利培养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 摘要:对乡村地域性民俗环境的建设,不能采用像城市环境建设那样大手笔、改头换面式的手法。设计师的设计方法应该是让它摆脱落后,告别简陋,在原貌的基础上作善意的、低调的装饰性修复,使它保持原来的地域性、文化性及民俗性,应该追求质朴而无痕迹,修旧如旧、功能优化、高于简陋又低于华丽的艺术形式。
  •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浪费和高能耗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城市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资源环境的严重浩劫,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不科学、城市发展理念不清晰、城市经营意识模糊。绝大多数的城市定位不切合实际,盲目地追求做大做强甚至提出可笑的所谓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其实很多城市的发展格局不是按照城市经营的需求进行的,极少照顾民生的意愿,很多地区的利益集团主宰了城市的发展。应该倡导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建立健康的价值观、文化观。应该回归自然、自觉维护生态的权利,在与自然共生的原则下实践设计。人类应该用新的思维来应对地球暖化的问题,在降低气体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研究出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最佳途径。在未来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如何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社会,值得深思。
  • 摘要:低碳理念下的室内设计不是流行一种新的设计风格,而是通过当下全球人类形成的一致的意识形态,以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从来没有过的高度关注为契机,自觉实现设计过程中的生态保护。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人创意之中,力求使设计创意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其实质就是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在与环境的和谐之下实现人类的需求,解决室内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结果是创造更为和谐美好的人类生存环境。
  • 摘要:在低碳风景区建设实践中,引入人的社会五心规划设计思想体系,可以使五行人的整体设计思想与参与公众互动体现,在更新维护管理或调研考察论证过程中,找到一条适合地域特色的低碳风景区规划设计的社会生态化途径,即环境生态与保护人的思想意识,是“城市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在整体自然环境生态建设与保护战略指导与实践下的动态可持续发展,更是在局部城乡低碳风景区管理保护与开发更新的实践鉴证,对低碳风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与意义。
  • 摘要:随着国家“十一五”计划的制订,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逐渐被提上日程。当然,城市建筑也不例外。城市建筑的立面色彩应该在尽可能满足节能的情况下同时兼顾美观的要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地理及人文环境的建筑色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尽管目前不断有新型节能外墙涂料面世,但从色温这个角度,任何新型节能材料的不同颜色也同样存在着色彩温差的问题,因此,科学选择建筑外墙色彩,使之达到更节能的目的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途径,这也是本项研究的价值所在。
  • 摘要:生态建筑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节能、环保、低碳,而且还要在空间形态上让人感知得到绿色、朴实、真实的自然之美,空间形态应该能够提示、激发、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生态设计的终极目标,即从“硬件”(建筑)到“软件”(生活方式)的全面生态。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以人为本"的宗旨放置于更宽泛、更高尚的自然生态圈中,兴起了人与自然"互依共存"的生态主义思想.一些设计师本着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生态保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从而走上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之路.公园规划设计从传统的只满足人类使用功能逐渐转变为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用景观设计的途径更新废弃场地,构建新型生态公园景观,将艺术、功能和技术结合的生态设计手法,是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人性化体现。由此公园的价值功能如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 摘要: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低碳展示正以一种明确的发展方向,在展示设计出现种种资源困境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发展低碳展示需要依托建筑、生态、生物等学科的共同配合,这既是展示学科多元化的特征,更是未来展示从高污染、高浪费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选择。低碳展示包括中小型室内场馆中的展位设计搭建、大型展示活动如世界博览会、园艺博览会等会场设计建设,以及承载道具、展示道具、导视系统等配套设施的设计加工等展示设计范围。笔者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低碳展示将成为展示展览发展的竞争力,材料生产商、设计方、搭建方以及后续利用方面如果能在低碳展示发展方式上转型,在低碳展示核心技术与艺术层面拥有自主研发的实力,那么就能在更大范围内的展览行业中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和无限的前景。因此,倡导低碳展示发展方式,在如上海世博会会场建设低碳展示的示范区,无疑是实现展示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
  • 摘要: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环境的意义,基于大环境的概念,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充实全局观、集成观、生态观。在这特定的历史及社会发展环境下,展望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应该更加明确其全面的视野和学科的辐射。有理由相信,随着对“环境”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更多设计师在实践中形成的共识,“环境设计”的发展将有更宽广的前途,而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将逐步走向“大环境”中的“大设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