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届(沈阳)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第十届(沈阳)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第十届(沈阳)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0-08-18

主办单位: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家汉办

会议文集:第十届(沈阳)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针对印尼汉语师资培养的现状,通过对印尼汉语教学和国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现行教材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与海外汉语师资培养目标不吻合的缺失和错位,这使得海外汉语师资培养处于一种无针对性教材可用、无相应教学模式可从的境地.为此,文章呼吁海内外有关专业机构、教学单位、从事汉语教学的专家学者,拓展思路,深入海外汉语教学一线,尽快推出针对各国、各地区汉语师资培养的专用教材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海外汉语师资培养的质量,以便更好地打开汉语教育新局面,推动汉语国际化工作的纵深发展.
  • 摘要: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呈现出"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所以需要"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语义协商交际的质与量是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语义协商交际活动分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师生交流时,学生要习惯放心自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不怕犯错.生生交流时,教师随时注意学生对话、讨论的情况,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某种语言功能.无论哪一种交流方式,都旨在提高学生口语交流的质量,强化语言使用的正确性、适当性以及流利度.
  •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美国中文旗舰教学项目的内容、标准及特点,详细分析了其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与传统的中文教学模式相比较,以探讨美国中文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趋势.
  • 摘要:由于儿童汉语教学起步晚,教材教法及相关研究均非常薄弱,许多希望开设儿童汉语课程的教师或机构常因课程设计无从下手而犹疑退却,儿童汉语课程设计已成为制约海外儿童汉语教学迅速开展的一大瓶颈.本文以笔者三年的实际教学实践为基础,首先从动机、认知水平、语言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非目的语环境中儿童课堂学习外语特点及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进而探讨了儿童汉语课程设计中包括前期分析、内容确定、模块编制、反馈调整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并结合数个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儿童汉语教学课程设计中"教学模块组装"这一高效并极具操作性的课程设计思路,对初期开展儿童汉语教学的教师和教学机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泛在学习的定义特征以及泛在学习理念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其次,文章详细介绍了在泛在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构建的MyEChinese远程教学系统.该系统将教师、教材、教法、学生、媒体等各要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兼顾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习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正式学习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重视课堂教学,根据语言学习特点统筹设计线上线下学习内容:线上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引领式学习模式,线下为教师课堂教学专门设计了基于点视技术的课堂教学资源,可大大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非正式学习涵盖了广播电视学习、移动学习、利用Web2.0学习社区开展学习三种方式,希望能够为学习者创建一个全方位的汉语学习环境.
  • 摘要:随着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对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策略方面的调整,有关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课程开发等方面问题亟须进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非洲地区孔子学院的汉语学科发展与课程开发现状做了调研分析.在研究方面,作者从一个实践者的视角,探讨了孔子学院汉语学科与课程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并结合非洲孔子学院的现状讨论了汉语学科与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课程开发知识与技能、学科发展的有效机制与管理以及开发意识与合作等问题.文章阐述了非洲孔子学院汉语专业学科发展的必要性,并针对非洲孔子学院在汉语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促进非洲地区孔子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 摘要:随着中国的开放化和国际化,成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之外中学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日渐受到关注,成为另一全新领域,亟须探索发掘.目前国内中学阶段留学生在文化背景、受教育经历、学习目的、今后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以及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学习规律,提出将国际文凭教育理念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中学阶段对外汉语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以这一模式中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的汉语B的教学"为论题,作为一个横截面,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法应用、评估方法几大方面,结合具体教学活动实施案例进行分析.一方面从一个侧面展示分层次教学;另一方面也希望提供一种借鉴,与广大同行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
  • 摘要:2009年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正式向海外推出.面对新HSK考试信息资源缺乏,不为海外业界了解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情况,意大利平静地度过了新旧考试的转型,2009年考试人数不降反升,显示出意大利对HSK的认可和信心.如何在持续升温的意大利汉语学习的热潮中,借助新HSK考试进一步提高汉语推广水平,是孔子学院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本文以新HSK推广"考教结合"为题目进行尝试,介绍了如何采取当地外语教师普遍接受的"个人操作+小组讨论"的方式,把新HSK考试与汉语教学结合起来的案例.
  • 摘要:这项研究对埃德蒙顿公立教育局双语教学和沉浸式学制进行了追溯性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对这两个学制的学生在英语作为母语学习的成效方面做了细致调研.依据人口普查的统计方法,对3年级、6年级和9年级学生的英语科目全省统考的成绩进行了跟进式的研究和比较分析,以探寻这两个语言课程对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英语成绩分析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不但对第一语言的学习没有反面的影响,反而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特别是3年级英语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随着第二语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不降反升,比其他的学生进步的幅度更为显著.
  •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根据发现式学习理论,讨论如何通过教材设计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进行策略的培训,以便使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最大化.文章首先介绍了发现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该学习理论的优势与不足,强调了布鲁纳关于认知、发展、教育三者统一的教育理论.然后讨论了发现式学习理念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发现式学习理论的教材应具备的特点与实现方式,重点讨论了儿童汉语教材中基本学科结构的重要性以及教材设计者所应关注的学习者心理发展趋势和语言学习规律.基于发现式学习理论自身的特点及其适用环境,文章认为发现式学习在教材编写中应与其他学习方式互补使用.
  • 摘要:高级汉语仍然属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因此,高级汉语教材的"高"应该体现在通过对原文的适当加工向学生展示典雅的汉语书面语体,突出当代书面语词汇、造句规律、语篇表达特点,但这些内容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由陈述性知识来表现.本文探讨了课文难度、语言知识设置、书面语等问题。文章还提出,应该将语素、构词法教学及篇章表达训练贯穿于初中高各个阶段,从全局考虑来体现高级汉语的高级特色.
  • 摘要:本文以所在大学在阿拉伯地区的孔子学院为平台,通过需求调查和考察商务文化在教材中的揭示和出现方式,思考面向阿拉伯地区的商务文化课本的编写,将其定位为定向教材.对编写内容的选择和深度的掌握以及编写的商务文化角度切入等都做了说明:内容选择既要与阿拉伯地区使用的教材中的文化相配合,又要对商务文化适度延伸;内容的深浅要适应学习者的目标和学习需求;以商务文化为切入点和纲要,力求较为全面、成体系地介绍中国文化概貌,在商务环境的背景下,突出商务文化特性.据此提出了实用性和延伸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知识性和通俗性统一的编写原则,并对翻译适度的原则提出了建议.
  • 摘要:本文依托长期进修相对强化教学和配套教材编写的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创新对外汉语教材提出自己的思路,即必须从基础做起,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关于长期进修教学的新理念是:长期进修教学属"准常规语言教学",具有技能训练的全面性、强化性, "输入"内容的充分性、多样性,教学原则的实践性、交际性,教学安排的层级性、循环性.按照该理念,新模式和配套教材形成了三个创新点:增加"输入",尤其是增加词汇量,以求较多"输出";增加练习量,通过相对强化教学促进语言要素和技能的习得;增加任务教学比重,通过"用中学",切实提高交际能力.
  • 摘要:本文对中文教材教师用书的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中文教材《快乐汉语》与《加油》的教师用书的初步考察,梳理了两套教材的教师用书在目标定位、教学步骤与方法提示、语言文化知识介绍、形成性测评指导等核心项目上的编写思路和基本特点.文章还结合海外主流教育系统中的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资源等因素,提出了海外中文教材教师用书编写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一,指导性.引导教学理念的贯彻.第二,目的性.目标指向海外主流教育系统的课程与考试标准.第三,知识性.充分弥补师资储备与教学资源的欠缺.第四,协调性.与教育环境、教材使用对象协调一致.
  • 摘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为中国人拍摄的影视作品具有语言文化全息性的优势,但由于语言缺乏梯度,难易杂陈,难以展开充分的教学.为了充分挖掘视听材料的教学价值,本文提出全新的"精视精读"教材编法和教学模式,将为中国人拍摄的非受限视频材料改造为语言难度适宜、循序渐进的受限视频材料,以视听形式展开精读教学,深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独具特色而且更见效果的教学模式.根据此思路编创的汉语教材《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
  • 摘要:广义上讲,TESL和TCSL都是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本文以TESL著名教材《剑桥国际英语教程》(第三版)为主要考察样本,辅助参考《环球英语教程》、《新剑桥职业英语》及《夏恩英文成人课程》,试图了解英美本土教学者观念中二语习得教材编写的内容要素和教学法信息.并将国内一些常用对外汉语(TCSL)教材与之作对比,结合笔者在美国南卡Furman大学一年的汉语教学经验提出:对美汉语教材在词汇学习上要进行精加工,对语言点讲练有所设计;其次,弱化语法讲解,强化功能操练.操练可结合学生语言教育背景及习惯更灵活多样;最后,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关联度.
  • 摘要:本文以《汉语入门》这部教材为例,主要讨论了汉语作为外语(CFL)环境下的教材编写问题,包括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做法、教材的创新之处和教材的结构,涉及教材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教材的教学语言、教材的设计框架与教学模式、教材的认可度以及教材的出版与销售等.文章还探讨了教材编写中也可以说是教学中的字本位问题、语文分流的操作以及教材"本土化"的含义等,对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的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从"软文化教学法"的角度介绍利用流行歌曲来进行汉语教学的两个具体方案. "软文化"主要指的是流行歌曲、影视作品以及媒体和网络上广泛流通的各种产品等语言资源,它们无疑代表着当今汉语的真正面貌以及在它背后的社会情形.本文介绍利用两首流行歌曲的教学个案:一首是周华健演唱的《你喜欢的会有几个》,另一首是由刘若英从日语歌曲翻唱的《后来》;前者歌词结构很有讲究,富有节奏感,可以让学习者从中体会到汉语押韵的奥妙,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现代汉语语音的韵母系统和拼写法的关系;后者是一首翻唱的歌曲,原曲是日语的流行歌曲,日本同学大都知道原曲的旋律,一听就会感到很大的亲切感,这可以升华为一个很好的学习动机.
  • 摘要:日本大学公共汉语课学习时间只有1年,但每年学习人数近15万,是日本学习汉语的主力军.可大部分学生学了1年,竟连简单的汉语都说不好、听不懂,不少学生更失去信心放弃学习.学生失去信心跟说不好、听不懂很有关系,而说不好、听不懂又跟语音教学很有关系.本文通过对55名公共汉语课的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结合笔者20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日本大学公共汉语课程的语音教学偏差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呼吁教师必须敬业与乐业,要了解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水平与要求.建议教学内容要重视语音教学,应以语音教学为主,语法会话为辅.
  •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是交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将任务型教学理念贯穿到汉语语段训练中,在遵循精讲多练、激发学习兴趣、明确训练任务、提高交际能力的教学原则下,把语段训练分为前语段训练、复述式语段训练和扩展式语段训练三个阶段,并探求该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 摘要:本文从汉语与印尼语元音系统、辅音声母系统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汉语与印尼语语音的差别,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通过比较研究,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为针对印尼的汉语教学工作或汉语教师提供有助于理论建设的借鉴和参考;二、为印尼学生正确掌握汉语语音系统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结果:印尼语辅音中浊音多,很多辅音清浊成对,而"清"与"浊"构成这些成对音位的对立和区别性特征.汉语中也有成对的声母,但它们之间的对立不是清与浊,而是送气和不送气.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汉语和印尼语中相似的音节、英语与汉语中的近似音以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参照英语发音学习汉语发音更容易被印尼学生接受.
  • 摘要:《等级划分》是新型的多元化、多功能发展模式.国家标准,以用为本.在《等级划分》中设立最低入门等级,音节引入"国家标准",是两个重要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将引发和展现两个示范效应,也是化解所谓"汉语难学"的有效途径.构建汉语国际教育"3+2"的新格局,制定精细化的量化指标组合,明确汉语国际教育"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体系",关注汉语三要素的配比及三者之间的优化配置.音节融入"国家标准"最看重的是走音节教学之路,创立音节教学法,开设音节为主体的"先语后文"口语听说课程和音节为主导的"语文同步"口语精品课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去挖掘和把握"国家标准"的本质特征.
  • 摘要:汉语区域变体是指现代汉语标准语在中国大陆之外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变体.变体在所使用的区域范围内是"普遍的""合法的"用法.变体之间的差别主要在词汇.新加坡华文教材中的区域词汇包括:当地"特有词语"、与普通话"实同形异"的词语以及"形同实异"的词语.新加坡官方和华文教师对教材中的区域词汇持包容态度.区域词汇可以丰富汉语的语汇,但为了学生跨区域交际的需要,需要在教学中视情况做适当处理,特别对"形同实异"的词语要有一定的敏感度,以免误解或误用.
  • 摘要:汉语的趋向补语可以说是最基础而又必不可少的语法现象之一,几乎在所有的初级汉语教材中都有涉及.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学习者仅仅凭借教材,是难以掌握好各种趋向补语的表达方式的.掌握好趋向补语的个别用法,有时还需要理解中国人的认识思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本文从汉日对比的角度,就一些日本人难以理解的趋向补语的用法(尤其是"来/去"做补语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成果反映在今后汉语教材以及参考书的编纂上.同时还想通过本文强调:在学习汉语语法时,学习者应该注重学习各种语法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好汉语.
  • 摘要:韩语汉字词是历史上形成的跨语言词汇现象,在研究母语和目的语相似度高的二语习得领域是一个好的样本.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时在学习心态、过程等方面都受到汉字词的影响.这些词在汉语中的对应词对于韩国学习者来说,是一种看似已知的未知信息.学习者在语言层面和心理层面出现了认同与分歧的双重走向,这种走向在不同的学习者个体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但都对韩语母语者的汉语词汇习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对韩汉语教学中,注重差异和辨析的词汇教学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 摘要:本文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来自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对优秀老师的访谈,获得老师们的宝贵经验.本文认为中级汉语阅读课教学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汉字解析、结合文本理解的技能训练、因材施教、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前两点是教学内容,后两点为教学原则.
  • 摘要:本文区分了语法教学的理解性目标和语法教学的生成性目标.本文认为,语块教学沟通了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的理解性目标典型体现在语块内部的语法关系解释上.在教学中要注意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融通,注意语法教学的理解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平衡.
  • 摘要:传承语素源于上古词语,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传承语素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主要功能有三:一是利用传承语素理解汉语词语,二是利用传承语素拓展汉语词语,三是利用传承语素传播文化知识.传承语素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突破汉语词汇难教难学的瓶颈,有利于调动学习者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 摘要: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即汉语国际推广的教学任务,在全球化过程中增强国家软实力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坚实平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并不是一种泛文化教学,其教学基点应定位在教授汉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及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文化;文化教学的视角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中华物质文化成就的介绍上,而是要以跨文化的视角,由表层文化介绍过渡到深层文化的阐释方面,让学习者通过表层的文化成就而深入地了解进而理解中国、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交际规约以及行为模式等.通过文化教学,把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让世界了解中国及中华文化这两个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 摘要:国际汉语教学教材的数量迅速增长,教材的种类也不断丰富,有初、中、高不同阶段的教材,有综合教材和分技能教材,有汉字教材、文化教材和特殊用途汉语教材.而在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方面,也不断加强和深入.但是,学者和老师们也看到,现有的教材跟人们所普遍寄予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拟就对外汉语教材的现状进行分析,从(1)教材的趣味性、(2)教材的针对性、(3)汉字教学、(4)建设泛读教材、(5)建设儿童教材、(6)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学习研究、(7)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等各范畴检视它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向.
  • 摘要:新加坡小学汉语教学目前面对两大挑战,一是以英语作为家庭常用语的学生越来越多,一是信息通信技术急速发展所造成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述两种发展变化催生了将汉语教学二语化、数字化的思考.本论文以英语为家庭常用语的小学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考量,探讨初级汉语教材的设计与编制问题.全文共分五节:第一节概述新加坡华族学生家庭常用语易位情况,第二节分析新加坡小学华族汉语学习者的类型与学习需要,第三节论述新加坡小学汉语教学新策略: "双语并用汉语教学法"及其相关配套,第四节阐述数字双语教材,双语版"我的华文动漫书"的编写起因、原则、功能与局限,第五节探讨拟构中初级数字双语教材的编制与设计.
  • 摘要:本文旨在陈述笔者所进行的一项汉语文化沟通的研究项目,是以透过计算机网络的同步视讯会议为主要管道,并搭配教材网站及文化多媒体数据库的远距教学.本项目是以"社会互动观"为取向之语言教学法,其基本概念是以观点表达来带动语言技能,让学生进行跨文化的讨论,讨论之内容必须是有意义的文化会谈主题,并具有国际共通性质或可做跨文化的比较,例如送礼的文化、喝酒的文化、饮食的文化,等等.在介绍中国的习俗之后,亦可做双方的比较,再辅以网上书面的相关数据及文化多媒体数据(影片或图片),这样不但容易引发外国学生的高度兴趣,让其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也能促使他们以华语来表达自己的对应习俗,达成语言学习的目的.
  • 摘要: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网络教育平台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服务与支撑.本设计应用云计算概念和理论、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设计,基于孔子学院全球VPN专线,实现平台在全球孔子学院的应用.平台规划设计了文献资料管理系统、师生管理子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人才信息管理子系统、全球数字互动教学系统五大子模块.各个子模块在平台的云架构支撑下,能够实现"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三大功能需求,实现基于网络教学流程的全新全球孔子学院教学管理模式,能满足全球孔子学院师生进行实时互动教学和教务管理的需求.通过引入南方基地平台构建的实际案例,阐述了南方基地在孔子学院全球教学管理平台的搭建经验,为孔子学院全球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借鉴与建议.
  • 摘要:汉语教材出版了几千种,但教学中还是存在教材缺乏的感觉,其原因之一是中国汉语教学界没有对教材内容的编排作深入的研究.要在这方面得到突破,就要充分考虑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语言形式上要根据学习的内在规律合理安排语音、语法、汉字的学习点;在语言类型上要注意语域、语体、方言的作用;在题材和文体上要注意实用和多样;在教材的坡度上要根据汉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别于经典英语教材的编写框架,可以考虑中级阶段以扩充词汇量、加强汉字认读能力为主,高级阶段则以拓展语域为主.要在编写出版过程中,重视国别教材的特殊性.此外,建立一支专业的教材编写队伍则可以使学习者的要求不断得到反馈,内容编排的突破得到充分保障.
  • 摘要:《长城汉语》是一套极为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内容不断推陈出新,网络技术饶有别致,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可用于各种不同的汉语教学课型上.2010年,作者在加拿大运用《长城汉语》教材累计开设四种汉语课型:案例一为企业经理班,学员为零起点的加拿大企业经理;案例二为银行家班,学员为母语为粤语的华裔银行经理;案例三为国际律师事务所跨文化汉语班,学员为零起点的加拿大律师;案例四为赴华研习速成班,学员为零起点的加拿大大学教授与大学生.虽然以上四门课学习目标与学员背景各异,作者均能结合《长城汉语》多媒体资源,达成教学任务.本文用上述四例说明《长城汉语》有如活水源头,教师可按需汲取, "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 摘要:本研究采用"有效对外汉语教师行为"量表调查了外国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运用、语法教学、学习评估、文化教学、错误纠正、目的语使用和交际性语言教学策略等7类24项"有效教师行为"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组和学生组对24项教师行为的评价中有13项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总体上看,这些差异显示出学生更重视学习地道的汉语,期待教师对他们要求更加严格并能及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可靠的帮助;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语法错误则表现出较强的容忍性,更倾向采用交际性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汉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弥合师生观念的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 摘要:当前,伊朗的汉语教学分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贝赫希堤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第二层次是德黑兰大学外国语学院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第三层次是社会成人班的学生.为了对伊朗近两年来汉语教学的情况进行摸底,以便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作者于2010年5月18日至6月19日期间对贝赫希堤大学中文系、德黑兰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外语的学生及孔子学院社会成人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论文分析了当前伊朗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及建议.该研究对促进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及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小学三大外语教学模式,即小学外语教学模式(Foreign Languag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探究式外语教学模式(Explorator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和沉浸式外语教学模式(Immersion Program).其次,作者结合大量教学案例,分析了三种教学模式的异同,以及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最后,作者结合自己在美国小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分析其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优点和长处,在三大外语教学模式的指导下,从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汉语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以对美国小学汉语教学现状的考察为基础,着重从教学方法方面对美国小学汉语国际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力图对如何使美国小学汉语教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有所贡献.
  • 摘要: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进行专业学习.如何使广大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在短期内提高汉语水平以符合专业学习的要求,预科汉语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在目前的预科汉语教学对象中,来自非洲国家的学生数量众多,他们在本国的学习环境中,已形成了特色鲜明且明显有别于中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如何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为拥有特定学习文化的教学对象,构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预料汉语强化教学模式,是亟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学习文化"学说为理论支撑,尝试从深层文化角度思考学习行为,并把教学活动放置到跨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反观目前的预科汉语教学,提出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等方面的调整建议.
  • 摘要:受不同写作教学法的影响,范文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各异.传统的写作教材包含了大量范文供学生模仿;过程法的教材围绕写作过程展开,范文从属于活动,可有可无.通过对近十年有代表性的初中级写作教材范文的调查分析和对学生的个别访谈,虽然目前的写作教材对范文的处理方式各异,但大多数范文与写作练习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和学生期望存在差距.在对外汉语初中级的写作教材编写中,在处理范文时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同写作教学法的特点,更好发挥范文在学习写作起步阶段的脚手架作用,提高学生与范文互动的质量和效果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 摘要:孔子学院如何使用教材始终是一个最现实、最关键的问题,其教学特点是层面多、范围广,解决教材问题应有新的理念与方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第一,活用教材,使教法与教材相辅相成,即不能孤立地看待教材问题,要把它与教法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补充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目标永远处在动态之中,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解决针对性问题;第三,不用教材,使学生潜能得以激发,在某些课程中不用教材代表着一种教学理念,也是解决教材问题的手段之一,但其使用范围是有限的.在孔子学院的教学实践证明,上述三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摘要:教材是语言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对外汉语教材的现状来看,多数教材是由编写者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大纲而定的,话题的选择和排序各有不同.教材是为学习者编写的,应当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材.本文旨在探究学习者的学习意愿,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初级汉语的外国学生.问卷列出了几套初级汉语教材最先教的十个话题,让外国学生排列出话题的先后次序.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国籍的学习者有不同的特征,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为初级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客观依据.
  • 摘要:在华中学阶段汉语学习者,作为"汉语为二语环境"下的非成人汉语学习者,其语言信息的刺激量、输入方式等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其所适用的教材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本文选取了《轻松学中文》《我爱学中文》《标准中文》三套较具代表性的中学汉语教材,从使用对象的确定、语言难度的安排以及趣味性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今后针对国内中学阶段汉语学习者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应注重适用性、适度性、趣味性等原则,在语言难度的安排上要注意渐进性和区分度相结合,在版面的设计上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 摘要:《汉语图解小词典》是为5~14岁的少年儿童编写的汉语学习工具书,该词典突破了传统工具书的范式,是儿童学习汉语的好帮手.本文拟从特色、功能和使用三个方面对《汉语图解小词典》进行详细介绍.该词典的特色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上,以图释词,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内容上,贴近儿童的生活,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功能上,除具有传统工具书的查询功能外,还具有扩展功能和互动功能,该词典配有点读笔,真正实现点读互动.在使用方面,利用该词典儿童可以愉快地在游戏中自学汉语,教师也可以利用图解词典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 摘要:现代提问教学所涉及的提问呈多样性,通过提问教学可以激活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是简单、被动地吸纳知识点.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而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如何运用提问和质疑等阅读教学策略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是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就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提问策略进行了自己的研究,试图找到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的主要特性,使提问教学策略能在汉语阅读教学课堂上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 摘要:汉字字形结构的复杂性和形、音、义为一体的语素文字特点,加大了中亚地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中亚国家主要以斯拉夫语为语言体系的字母文字,同为中亚地区的不同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汉字学习策略仍然存在差异.本文以来新疆师范大学学习汉语的本科班110名中亚地区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为被试对象,从笔画策略、音义策略、字形策略、归纳策略、应用策略、复习策略、监控策略、计划策略入手,结合这110名中亚学生汉字偏误的大量语料,对影响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调查分析,寻求比较理想的有针对性的汉字教学方法.
  • 摘要:笔者研发设计了一套针对日本大学生二外选修学汉语的课程教材,这套教材开发采用了新型教学模式.教材的设计理念为国别化、大众化、普及化、媒体化、自习化.教学媒体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既有传统教学的书本教材,又有完全相对应的网络多媒体教材,还有体现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的随身家教点读有声笔,实现了教材的立体化、数字化、即时化.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进入任何一个教材媒体.这种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属于首创.这套教材的教学模式特色在于它是一套混合型的、完整的、有弹性的、互补的教学体系.希望此项研发为汉语推向海外,为国际汉语教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 摘要:本文从三方面探讨建设国际汉语教材资源库的意义:方便查询教材信息、选择适用教材,为教材研究和评估提供支持,为制定教材编写方针策略提供依据.文章主要从资源类型、教材类别、媒介语、适用对象、出版地、出版时间等六方面,对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库首批到货的4300册实体教材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对国际汉语教材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材建设的相关建议.
  • 摘要: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贯穿语体观念,是实现教材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必要条件.语体的多样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与语体特征的典型性、练习的语体互补性三者构成语体角度实用性的具体内涵,也是实现实用性的基本方法.教学材料的语体规范性、各阶段各类语体比重、语体的配置顺序和配置方式、教材词语的语体注释、练习设计中的语体适当性等是以语体观评价教材科学性的主要方面.
  • 摘要:本文回顾总结了在世界"少儿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国际少儿汉语》编写的历程,以及为将其编写成一套趣味性对外少儿汉语综合性系列教材所做的探索:①借鉴国内外优秀少儿汉语和英语教材的长处;②组织好编写者队伍,确立"寓教于乐"的编教理念;③明确定性、定位和定量,把握好难易度;④拟定好总篇目,设定好体例,编写好第一册;⑤用故事统领全书,构建情境教学链;⑥体现汉语言文化特色,句型操练替代语法理论;⑦插图二万余幅,诠释汉字汉语本义;⑧编写好《指导手册》,帮助教师用好教材;⑨编写好配套读本《图解词典》,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交际能力;⑩丰富的色彩、新颖的版式和精美的封面装帧,激发少儿学习兴趣.
  • 摘要:文化内容在汉语教材编写中受到普遍关注,但多集中在显性文化方面,对于汉语语言形态本身所蕴涵的隐性文化则鲜有展示和介绍.本文采用列举事例的方法,对汉字中的文化、词语中的文化和语音节律中的文化进行了说明,希望引起教材编者和教师的重视,提高学生对汉语和汉文化的深层认识.
  • 摘要:文化课教学属于"内容型教学",与语言课、留学生专业课以及"包含文化因素的语言教学"存在较大差异,文化课教学侧重揭示中国人行为模式背后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知能力.因此,应建构一套基于内容的文化课教学模式,并基于此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留学生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本文提出了建构立体式文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想,讨论了初、中、高级文化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内容;还应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探讨了文化课教学方法,认为应通过搭建概念框架、情境创设、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学习结果展示、评估与反思等环节促进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本文最后提供了"孝与中国人的亲子观念"专题课的教学设计.
  • 摘要:第二语言课堂中的课堂互动存在着自己独特的规律,表现出一些独特的互动模式.其中"教师发起话语(Initiation)——学生回应(Response)——教师反馈(Feedback)"的IRF互动模式被认为是第二语言课堂比较普遍的互动模式.本文考察IRF互动模式的出现环境,列举典型的IRF互动模式在某些环境下会产生的一些变体形式,分析IRF互动模式对学习者语言习得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并深入探究教师在突破IRF互动模式,进一步丰富课堂互动形式方面所应遵循的原则.
  • 摘要:针对目前韩国短期赴华汉语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积极探索任务型短期赴华汉语培训模式,以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研究以韩国外国语大学的短期赴华培训为个案研究对象,合理设计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任务活动,对活动的执行进行了统筹安排,并通过"PRP"流程展现了任务活动的成果.研究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克服了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心理障碍,提高了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增强了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 摘要:在多媒体环境下初级口语课堂上,针对汉语知识从教师输入到学生口头输出这一教学环节,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发输入—互动输出"教学模式,并将切入点放在"输入"上,力求在对"激发输入"进行相对详细描写的过程中,顺势反应出学生的互动输出过程.本文主要讨论了借助多媒体实现这一模式的三种主要教学方法:以时间差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大输入数量,提高输入质量,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因学生水平而异,采取多样性的输入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互动中加深对输出内容的印象.通过以上形式,最终实现学生口语输出自动化.
  • 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活动为中心,然而,任何新的语言教学法都不能忽视语言教育内涵.本文通过各种类型课堂活动的分析,探讨课堂活动中充分、有效地实现语言教育内涵的途径:(1)利用信息差,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动机;(2)利用竞争性,增加趣味性;(3)增加活动环节,扩展活动内容;(4)明确具体任务,实施有效的控制;(5)把握"重复"技巧;(6)利用活动程式,保证教育的均衡性.
  • 摘要:三教问题,尤其是教材,是目前汉语教学和国际推广的工作中最突出要解决的问题.要把三教问题放到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的生态系统中去,充分利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两种方式,为学习者创建全方位的汉语学习环境,将学生、教师、学习资源、教学法、学习/教学工具、技术支持、教育机构及管理、教学环境等作为一个系统来综合考虑.本文将结合远程教学系统课程建设的实际,把传统的教材概念放到远程教学系统中,在泛在学习理念下,从①学习内容设计与学习环境,②学习内容设计与媒体设计,③学习内容的筛选、组织和呈现,④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几方面,探讨作为汉语远程教学学习资源主体的学习内容设计.希望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尝试.
  • 摘要:本文首先在语言输入材料难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阅读文本难度控制的语言变量及分级标准,提出从汉字、词汇、语法、语篇四个方面控制文本难度,按四个级别对字符、字类、类符、各等级语言点和超越等级语言点的数量和比例进行分析、统计和控制.其次从阅读材料的兴趣性和实用性、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和可懂程度、语料驱动学习模式、二语阅读策略训练等方面论述汉语分级阅读资源的设计理念和总体构思,并介绍其技术实现方式和系统构成与主要功能.基于网络语料库的汉语分级阅读资源可为培养学习者的阅读技能,训练猜词策略和资源策略,实施自主语言学习模式以及辅助教师的阅读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语料和技术支撑.
  • 摘要:如今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汉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存在,而面市的多媒体教材还十分缺乏,即使将来有了较多的多媒体教材,汉语教师也难免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素材,自己动手准备所有素材既耗费时间又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获取、加工合适的素材,借此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条比较现实的途径.本文从多媒体课件的类型与资源需求、多媒体文件(文本文件、声音文件、图片文件、动画和视频文件)的获取和应用、多媒体动画课件的制作这几个方面,介绍了作者个人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工作案例,总结了海外低龄儿童汉语教学面临的六大挑战和四个主要教学方法与模式.分析了海外低龄儿童汉语教学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基于胜任力的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模式及建立有针对性的海外课堂教学案例库的建议.
  • 摘要:AP中文的出现为美国中文教学界的一件盛事,不但提高了中文在美国外语中的地位,并且还推动了美国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的热潮.虽然AP中文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美国的高中生,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以看出AP中文是一个超越美国国界的项目.资助AP中文的经费主要来自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看到三套针对AP中文而设计的教材.其中的头两套都是在美国境外出版的.最早的一套"加油"是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先生所率领的团队编写的.每年夏天在国外开设的AP中文培训班比在美国境内开设的更能吸引老师参与.国外的学者为AP中文撰写论文的也大有人在.国外的汉语教学研讨会也经常有研究AP中文的报告.更令人瞩目的是在美国境外参加AP中文测试的人数所占的比率相当高.2009年的AP中文测试有29%的考生是在美国境外参加的.AP中文课程和测试遵循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一书中所提出的五个学习目标和三个交际模式.这一套外语学习理念不但对美国中小学的汉语课程带来了改革性的影响,对国外的汉语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将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探讨AP中文发展的情况,谈论美国境外人士跟AP中文的关系,并且指出AP中文对美国境外的汉语教学所带来的影响.
  • 摘要:本研究调查不同课堂任务条件和篇章结构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输出质量与数量的影响.42名来自北美一所大学的中级汉语二语学习者参加了本项研究,按自然班分为对照组、注意力负担减轻组和注意力负担增加组,在两个课时内完成一篇叙述文和一篇论说文.所得语料使用涵盖语言流利度、准确度、复杂度等七项指标进行切割、统计、分析.统计数据表明,注意力负担减轻组使用了较流利的语言,注意力负担增加组使用了较复杂的语言;叙述文的准确度高于论说文,论说文的复杂度高于叙述文.
  • 摘要:在英国的大学汉语教学中,近年来教师和教法的重要性正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形式的汉语教师培训和进修课程也相继出现.由于对汉语教师的具体情况了解不详,这类培训课程常常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如何提供切实有效的师资培训课程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作者以问卷的形式,利用6月底在卡的夫大学举行的第八届英国大学汉语教师研究会年会之机会,对参会的英国大学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英国大学汉语教师的背景及他们对汉语教学的看法和认识.
  •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国际比较的方法,辅以对考试实施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对新汉语水平的考试内容、特点、研发背景、理论基础、考试质量控制方法及新旧HSK分数对应关系等内容进行了研究.针对原有汉语水平考试(HSK)与国际汉语教育要求不适应,考试与教学、培训脱节的问题,结合语言学理论的新发展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新成果,提出基于汉语实际交际能力进行评估的理念及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新中小学汉语考试(YCT)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同时,本文阐释了新汉语水平考试顺利实现填补低端空白、延续高端考试、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意义.
  • 摘要:本研究以Banks所提出的全球教育哲理为理论基础,主要在说明新加坡国别化二语阅读教材《悦读华文,细品文化》的文化项目之选用与考量.研究目的:①分析外语教材如何与全球教育相呼应,②探讨文化教材如何融合多元文化面貌.本研究以半开放式问卷调查新加坡的华语教师与学生对文化项目的需求,结果显示:学生喜好流行文化,例如漫画人物、手机简讯、流行音乐等;而教师则重视跨文化的接触、交流与汇集,以及世界共同议题,例如气候、环保和卫生等问题.研究建议:优质的外语教材必须致力于"全球接轨,在地关怀"的实现,才能真正体现不同文化间的尊重与宽容,培养全球意识,构建全球公民社会,增进种族间与跨国界的沟通与理解.
  • 摘要:近年不少国家对中小学汉语学历课程的师资和教材需求大增.要更有效地在外国推行汉语教育,教材是其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要编写优质的儿童汉语教材,必须深入了解外国学校课堂学与教的需要.本文尝试就香港国际学校这个有代表性的国际汉语教学环境,初步展开对国际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本文首先透过考察和访谈,深入分析香港国际小学的汉语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再从国际小学最常采用的课程中,归纳它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然后根据前人研究归纳的优质教材条件,提出适合国际学校应用的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摘要:本文选取了针对美、英、意、日、韩、泰等六个国家的国别化汉语教材,分析、总结这些教材在处理文化方面的经验、得失.研究发现,国别化汉语教材在处理文化时有些随意,各套教材的文化因素差异性大于共同性;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在处理文化时重视日常文化,重视文化与语言的有机融合,重视文化的对比.文章提出应做好基础性的文化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工作,尽快研制国别文化大纲;国别化汉语教材的编写需要中外双方专家的参与,更需要有一套保障双方有效合作的机制.
  • 摘要:本文以"任务型"教学模式理论和ESP理论为基础,根据异域文化的特点和目前国内外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以异域文化为背景的商务汉语教材编写模式.该模式由"课本"、"练习册"和"实战演练"三部分组成."课文"部分的内容选择结合异域文化,凸显教材编写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练习册"部分凸显教材编写内容的交际性和可操作性;"实战演练"部分凸显教材编写手段的先进性——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实战演练"部分还可用于远程教学.因此,该模式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可以更好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化的发展服务.
  • 摘要:目前,儿童对外汉语教材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主要表现是编写队伍不断扩大,配套齐全的系列教材不断进入市场.现有教材具有注重趣味性、注重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注重多练等优点,但也存在着针对不同国别儿童编写的教材数量不足、对儿童的学习目的考虑得不够、初始阶段汉字教学量过大、过早强调"写"技能发展、字词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因而,中外教师合作编写针对不同国别学习者的教材、优先发展听说读能力、先认后写汉字、运用汉语拼音辅助阅读及以词、词组和常见短句为基本输入单位等都是一些重要的创新策略.
  • 摘要:教材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语料的编选和安排,目前中高级精读教材语料主要是书面语语料,其中文学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在多方面影响了学习效果.课文的编选应该考虑到交际性、语体文体的多样性、语料要短而精等方面.《目标汉语》力求科学、有序、实用,课文形式以短文为主,同一主题但语体、风格不同的多篇文章,提供不同语境、不同交际目的、不同形式的交际范本,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 摘要:话语标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本文将口语类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作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口语教程》、《汉语口语速成》、《汉语会话301句》中的话语标记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总数少,且大部分为语气词类话语标记;提示交际在话语标记的出现频率尤其低;不同级别教材中的话语标记呈现出层级性.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中增加话语标记,并将一些典型话语标记作为语言点提出,有意识地教学,同时在练习和复习的编排上增加针对话语标记的设计.
  • 摘要:国别化汉语教材是目前教材建设的重点,以往教材在国别性特征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鉴.本文具体分析了美国AP教材《加油》、法国"字本位"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泰国高中教材《体验汉语》,深入探讨它们在国别性特征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别化汉语教材的三个标志性特征:以对象国的外语教学标准为国别汉语教材之纲、将汉语特点与学习者的兴趣点相结合确定国别化教学方法、运用语言对比成果凸显国别化教材的教学重点.
  • 摘要:海外有些"汉语教学",其教学模式和方法超出了通常所说的"汉语语言教学"范畴.这是一种"语言习得+中小学课程"的教学范畴,以及与之适应的模式和方法.这种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任课教师很难使用一种固定的汉语教材完成其教学任务,自己必须具有资源开发意识.本文根据加拿大埃德蒙顿两位汉语教师的实例探讨教师资源开发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敏感和自觉,才能使其教学行为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多层次、多类型、动态的海外汉语教学环境和教学标准中,游刃有余地表现出自己有效的教学特色.
  •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又可被称为混合课程,它是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学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远程部分常常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为提高学生汉语听力水平,法国司汤达大学开发了一套混合课程.这套课程的建构宗旨是通过远程部分的教学来分担课堂学习内容,以增加学生课堂互动和听力实练的机会.同时它还在网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听力训练的个人空间,从而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听力的个性化学习.几年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对该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实验,结果肯定了该教学模式对听力学习的辅助作用;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远程学习时学生间互动程度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常感到孤单无助等,这些方面还需改进.
  • 摘要: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新语言的头一两个月内,要是还找不到头绪如何入手,对继续学习该新语言的动力将减弱.学习词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造正确的句子.词序表是根据词序法而衍生出来的,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本.学习者学习词序时是以词序表为学习工具.开始时,学习者先要记住词序表里的时间、人物、地点、活动和叙述等图像的排列次序,在排列句子的字词时学习者就必须对词序表图像给予的视觉刺激做出反应,那就是根据图像来排列有关的字、词和短语.熟悉了词序表,学习者对词序表能帮助排列正确词序的句子产生正面的肯定,这样他们就会加强练习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找到了学习的进阶,学习者对学习将充满信心,二语学习的路就好走多了.
  • 摘要:本文探讨面向韩国学生的汉语谐音词教学方法问题.汉语谐音现象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学习汉语谐音词是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可以利用有关教具,例如民画、图案、宝石等器物;也可以利用有关语言材料,例如外来词构词法、古代诗词、歇后语、数字;还可以利用有关活动,例如民俗习惯、传统婚礼、日常生活等,进行汉语谐音词的教学.
  • 摘要:苏州日本人学校自开办以来,不仅在语文(日语)课上,同时也在汉语课上进行汉字教学.由于本校同时在进行日中两种汉字教学,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汉字容易对日语汉字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先就日本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汉语汉字时面临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推迟汉语汉字教学的观点.与此同时,因为日语和汉语中有些形义相同的汉字,所以本文还提出利用日本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日语汉字的优势,灵活地进行汉语汉字教学的想法.为了弥补推迟汉语汉字教学所带来的漏洞,笔者还提出积极利用日本小学语文(日语)课本中与汉字分析相关的部分,对日本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汉字教学,至少可以补充他们的汉字知识.因为低年级语文(日语)课本里有关于象形字、指示字、形声字的简单介绍,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这类汉字进行结构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这类汉字的概念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中国文化.最后,以吴勇毅(2010)提过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试着提出日本小学低年级汉语课的教学模式.
  • 摘要:本文把《汉越词词典》中的7810个双音节汉越词进行"汉化"后,发现其中有445个汉越词与其相对应的汉语词在词义方面完全不同.其中汉越词与汉语词词性保持一致的占70.1%,词性发生变化的占29.9%.同时还发现2049个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形式的汉越词,并把这类归纳成几种主要类型:汉越词是汉语的"缩写"形式、汉越词是汉语词的"替换"形式、汉越词是汉语词的"倒序"形式、汉越词是汉语语素组合的结果.这种现象给汉语词汇教学与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掌握了汉越词与汉语词之间的关系,教师能更好地提高词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并避免错用、误用、硬套类推等错误.
  • 摘要:"长城汉语"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组织的重点研发项目.作为一套优秀而完善的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产品,"长城汉语"在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长城汉语"在海内外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如何构建多元课堂教学模式的瓶颈问题.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学生演讲—情境导入—精讲多练—复述表演—自由交际"的"长城汉语"口语课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 摘要:带宾能力是动词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一般来说,带宾能力强的动词,所带宾语类型的数量较多;或者宾语形式的扩展能力强;或者以上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本文在分析动词带宾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词教学的方法:动宾结构的整体教学法、汉外动宾结构的比较教学法、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法.提出汉语教材中动词编写的策略:教材中动宾结构的呈现要体现一定的全面性、教材对动词带宾结构的选择要注重实用性、教材中动词带宾形式的编写顺序要由简单式到扩展式、教材中的不同动宾结构应该有一定的重现要求.
  • 摘要:语速的功能更多地在于控制听、说或朗读时的整体学习策略,比如说对文章全篇、全段或整句的理解,但是如果针对初学者,经由语速细分下的"词速"和"字速"或能对他们掌握生字、生词及新的语法点有更好的帮助."字速"与"词速"是笔者自创的两个相关名词,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字速"和"词速""语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字"的自然和人为速度;并阐明语速的控制应向下延伸到对词速的控制,进而再向下扩展到对字速的控制;最后论述字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可行的教学法与教材研发方向.
  • 摘要:说英语的人在学习掌握汉语结果补语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教师在教授说英语的人汉语结果补语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本文在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以上这两个问题.英语和汉语的结果补语结构不但在语序上不同,而且在题元关系结构上差别也很大.在一项实证调查中,笔者发现,说英语的人在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结构时,在句法特征方面和题元特征方面有不同步现象.在句法方面,他们能够较快学习掌握符合汉语结果补语结构的正确语序,但是在学习掌握汉语结果补语所涉及的题元关系方面,他们却遇到很大困难,他们只接受符合他们母语英语有关限制的题元结构,但却难以掌握符合汉语结果补语但不符合英语结果补语的题无关系,甚至到了高级阶段仍然如此.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在说英语的人的汉语二语结果补语结构中,句法结构的发展与题元结构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是不同步的.这一发现为在对外汉语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以及教材编写者、大纲设计者、语言测试工作者等提供了有用的科学数据,找出了母语是英语的人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难点和非难点,有助于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的结果补语教学,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测试.笔者希望这些发现会促进对外汉语领域中汉语二语习得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相互沟通,为我们这个学科的学术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 摘要:美国高校和中小学网络汉语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网络汉语语言教学中,即时(synchronous interaction)与非即时学习互动(asynchronous interaction)已成为网络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网上非即时互动又成为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非即时互动的模式、方式与主要特点,非即时互动与语言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等的探讨,网络汉语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得到论证和理论化.本报告展示目前常见的网络汉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并用一个美国州立虚拟中学(virtual public school)汉语教学课程的实例,结合量化分析的手段,探讨非即时互动在网络汉语学习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讨论分析影响网络汉语学习中参与非即时互动的一些重要因素,以及非即时互动与学习者学习成果之间的相关性.
  • 摘要:在非汉语环境下教材如何选取并安排语料,是汉语教材编写应当关注的问题.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有七点共性:(1)非汉语教学环境(2)课时密度低(3)非成人教学对象(4)特殊语言认知阶段(5)基础阶段汉语教学(6)受当地教育政策指导(7)受当地文化取向影响.这些特点对教材所用语料的选取与安排有如下要求:(1)内容上具有日常通用性,(2)难度安排上具有缓进性,(3)语用上突出交际性,(4)文化上重视对比性.实现这四点,教材语料选取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语料范围的确定要从话题入手;第二,处理好话题与具体语言要素的关系;第三,在对比基础上选取汉语文化要素.
  • 摘要:教材不适用、不实用等问题仍然是目前汉语国际推广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与教材编写和教学脱节、教材不能反映教师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不无关系.《走遍中国》在体现教学理念和编写模式的细节上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其语法编写模式采用的是以发现学习论为基础的发现式模式.它是将教学中发现式语法教学模式与教材编写模式相结合的尝试.发现式语法编写模式在编写中要遵循自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用它编写教材语法点时要注意发现材料的呈现;发现任务的常用形式;发现任务的难度控制.
  • 摘要: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目前缅甸使用较多的中国大陆编写的《汉语》和中国台湾编写的《国语》进行了计量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汉语》中汉字教学安排循序渐进,生字重现率高,相对易学易教,较适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使用,但内容选材范围较窄;《国语》中汉字量大,约相当于《汉语》中的两倍多,且生字重现率低,生僻字多,内容选材范围较广,相对较适合缅北作为母语的汉语教学,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作者最后提出了缅甸汉语教学本土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摘要:本文选取了四部有代表性的中级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内部定量分析和外部定向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材语料的选取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期对中级汉语精读教材编写工作中课文语料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认为,中级汉语精读教材语料的选取工作应从课文的篇幅、生词的数量及等级等方面来控制语料的难度.课文语料的题材要广泛,包括笑话幽默、文化、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方式、心理问题、新闻、传统习俗、婚姻家庭和健康等各类话题,同时还要注意语料的趣味性、实用性、知识性和时效性.课文的体裁除了应该包括小说、戏剧、散文、说明文以外,还应包括学生感兴趣的访谈、日常对话、新闻报道等体裁.
  • 摘要:编选对外汉语教材,应注意教材所包孕的认知含量,即教材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心理活动.首先,对外汉语教材应力求促使学生较迅速地接收和编码语言信息.强化字词的形音义以及语境的多种线索编码;调动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动觉等)来获得学习信息;突出语言信息的重心,合理分配注意资源.其次,教材须有助于学生识记、保持、储存、运用语言知识.能帮助学习者迅速而快捷地建立目的语心理词典和语言知识网络结构;努力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再则,教材要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和整合.注意教材中语言直觉因素与非语言直觉因素的有机整合以及不同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 摘要:缅甸汉语教学虽然开始于19世纪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汉语教材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从教材本身看,目前缅甸使用的教材是有系统.但从缅甸学习者的角度看时,发现缺乏对缅甸环境、缅甸学生学习时限、不同学习对象特殊情况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曼德勒各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与教学概况的整体分析,探讨缅甸北部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条针对性建议:教材要紧密结合缅甸汉语教学情况、学习时限、学习环境;要符合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及不同学习目的和需求;要体现缅甸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与难点.
  • 摘要:进入21世纪,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逐渐成为当今汉语国际教育的一个热点.在这种趋势下,中国国内陆续研发出版了一批中小学汉语教材,教材使用培训也日益受到海内外相关管理部门与教学机构的重视.笔者根据近年来在海内外参加教材培训的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了教材使用培训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应用型"教材使用培训,即以教师为中心,了解教师的需求,关注教师的感受,激发教师的兴趣,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最实用的信息、掌握最实用的方法,从而达到了解教材、开阔视野、提升水平、增强信心的目的.
  • 摘要:多年来的华语教学实践及心理学研究都证明,有效的外语教学应该在有意义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为了确保华语教学能够有效地在有意义的情境下进行,应该更深刻地探讨主题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在华语教学中的应用.主题式语言教学模式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主张语言教学情境化、生活化.此种教学模式不再以语言要素或者语言技能为课堂的组织结构,而是把语言放到有意义的主题中去学习,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结合起来.本文首先讨论主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发展,然后对目前美国主题式华语教学的一些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从中汲取华语教学界专家们对主题式教学设计的重要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些观点对华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 摘要:人类无时无刻都在使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汉语学习同样也必须动用到学习策略.每个人使用的学习策略不尽相同,这就牵涉到认知倾向的问题.汉语最大的独特性在于其和拼音文字相较下,汉字本身拥有独特的非表音特质.这点证明汉语教学需要在第二外语教学领域中开发适用汉语本身的教学法,不能简单套用表音文字的教学法.本论文探讨的重心在透过学生的汉字书写练习探测其可能的听觉倾向或视觉倾向的问题上.目的在于探讨对于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应有的不同教学态度以及在教材中应提供的不同教学手段.教师的认知倾向在其构思课程教学结构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成果,因此亦探讨教师个人的认知倾向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 摘要:旅游华语属专业华语(CSP)的范畴之一,专业华语是以特殊目的为学习动机的华语.作者于2010年指导学生针对台北县、市九个文化旅游地点做实地田野调查,规划以语言与文化学习并重的旅游华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任务式旅游华语教学设计,并教导学生分组编写九课旅游华语书面教材,以及多媒体教师参考手册.本论文具体呈现任务型教学活动融入课程设计的重点,指导学生在未来教授旅游华语课程时,除了教导外籍学生语言习得之外,也能透过地理上的区域文化引导教学方式,同时习得台湾文化.最后,作者将分析任务型教学活动在旅游华语师资培训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于2007年推出以单元为单位的小学新课程.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鼓励活学活用与自我语文能力的形成.针对新课标在一所小学如何提升高年级差生的口语与书写能力进行研究.应用维果斯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源自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发展形成交际法(沟通法)进行教学设计,然后采取边研究、边观察、边修改的设计实验(design experiment)模式进行研究.把参与研究的老师的反思记录按新教材与新教法、教学构想与设计、教学策略与工具和教师的能力、心态与价值观等进行整理与分析.论文中,将分析研究设计的得失,提出如何提升高年级差生的口语与书写能力的策略.
  • 摘要:专门用途外语教学及其研究状况,是衡量一种语言作为外语教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基于现状还是展望未来,作为汉语的母语国都应大力推进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发展,以满足学习者对汉语应用的多元化需求.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研究基本内容包括:定性定位、理论基础、基本理论、需求分析、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师发展等.
  •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一所小型私立大学的汉语课程设置、学习者的特点、语言环境、重视程度不够等方面来提出,从国内派往美国教汉语的老师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因此应该转变国内教学的一些固有模式,采取适合在美国学汉语的美国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本文分别从如何提高语言内容输入的效率、如何采取有效的输入方式以及如何促使学生有数量多且质量高的语言输出这三方面进行论述,结合《新实用汉语课本》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介绍一些适合美国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希望本文对外派到美国的汉语教师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 摘要:本文在了解来华医学留学生现状基础上,归纳出南亚医学专业留学生八种汉语学习动机:①通过汉语课考试,②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3级考试,③留学时方便在中国生活,④通过HSK6级考试,⑤在中国医院实习,⑥认识更多中国朋友,⑦毕业后留在中国生活,⑧喜欢汉语,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其次,本文对南亚医学专业留学生较为复杂的语言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列举了南亚医学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中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希望在其母语与汉语、南亚医学专业留学生与一般汉语学习者共性与特性的简单对比中,发现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中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为汉语教材的编写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