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11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中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的症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议.针对中小学英语教育,应重新修订课程标准,变英语必修为选修;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的职前和在职专业培训;加强双语教学实验,双语教学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要坚持口头交际与读写同步发展,师生在共同创设的各种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寓教于乐。
  • 摘要:近年来,社会上针对中小学外语教育的批评不绝于耳,矛头对准英语学科、小学英语和英语高考,值得外语学界高度关注.外语教育需要对话与理解,外语教师应当具有危机意识,自觉开展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科定位,探究改革途径.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过去走了不少弯路,其根本原因在于外语教育赖以生存的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政府和社会应努力建构一个健康和谐的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外语学界理应具有危机意识,外语学人应当具备直觉和敏感的反思意识。反思属于意识层面的行为,反思意识是一种事先就有的期待和意向,它支配指引着反思行为的发生。只有教师真正具有反思意识,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反思行为;只有具有反思意识的反思行为,才真正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 摘要:本文从政策和实施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自2001午起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动因及实施策略,梳理和分析了小学英语课程实施十年来给我国英语教育领域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为更好地理解小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有效应对课程开设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提供参考.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全面建立和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过渡时期,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课程质量,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小学英语课程模式。
  • 摘要:浙江省自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重视高中英语教师研修活动的开展,强调以参与式研训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教师研修活动的效率;以主题式研训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研修活动的层次;以小课题的深化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研修的持续力.重视课题化和专题化的教研活动,针对学科发展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将新课程背景下注重学生学习体验与自主学习的语言教学理念引入英语教研,关注英语教师的研修和专业成长,关注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强化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研究确定合适的研修主题,并鼓励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研修活动的效率、层次和持续力,让教师在研修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他们的教学实践。
  • 摘要: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感知与记忆、模仿与体验、理解与表达、参与与交流、应用与探究、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的显著特征是付诸实践,外语教学要通过上述方式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日语教科书创新了结构体系,适当扩大了语言输入量,使学生获得丰富语言素材的同时,也融汇了多种学习和做事的方法,力求为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提供有效服务.
  • 摘要: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实现的氛围和水平.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适宜性,实现了课程三级管理,也设置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多元教学模式。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切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教师必须确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点,树立英语大课程观,积极开拓课内外多元英语课程资源的途径,不断更新和补充,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多元英语环境,并建立有效的英语课程资源管理机制.
  • 摘要:本文以英语科在高考中作用的变化和该学科考查内容、试卷结构的逐步调整为线索,回顾了高考英语科30年来的发展情况,介绍了考试设计人员对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进行历次调整的背景和意图,展示了该学科逐步确立测试重点和拓宽考试范围的历程.作为高考外语学科中的一个语种,英语经历了由不计入高考总分到按100%计入总分的变化,在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方面也在根据我国招生考试政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着不断的改进。通过对题型、题量所进行的八次较大幅度的调整,英语科考试正在逐步地变化发展:测试重点逐渐由语言基础知识变为语言运用能力,单词或单句层次试题逐渐向篇章层次试题过渡,愈来愈重视所提供语言材料和测试任务的真实性,考查内容日臻全面。
  • 摘要:本文拟以我国高考英语试卷结构与题型的发展与演变历史为切入点,尝试理清我国高考英语改革与发展的轨迹,并提出中学外语教学改革以及评价与测试改革的举措.各地在试卷结构与题型的设计方面更加注重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运用的统一,尽可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考查考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并将进一步对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外语学科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乃至普通高校的外语教学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 摘要: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十余年,取得了阶段性成就.目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修订稿在课程总体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与实验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课程理念、教学原则等方面将更有针对性,更加体现英语课程的特点和需要。课程实施建议将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将是深化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以及质量监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地区的课程改革力度不够大。一些地区的教师反映,他们只是听说过课程改革,只是知道更换了教材,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很显然,《课标》的实施在这些地区和学校大打折扣。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认识的问题。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尚未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意义,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不够大。
  • 摘要:我国外语教学论应更加重视学科体系建设.建设中应坚持实践性原则;学科理论体系宜按照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进行划分;研究方法体系既要向多样化发展,又要注重创新,更要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同时,建设应包括理论体系、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等三方面基本内容,在外语教学论的研究中应当着重把握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互动关系。总之,我国外语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建设关系到这个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贡献与地位,更关系到我国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是研究者、教学实践者等各方的共同责任。
  • 摘要:本文从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系统梳理马承英语教学法理论之精粹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马承英语教学法作为本土独特的小学英语教学法经历了长期实践的检验,对国内的小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马承英语教学法共有三大组成部分,即直呼式韵律英语教学法;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每部分的教学法理论都针对一定年龄段的学生对象,集中解决这一阶段学生英语学习重、难点及学习方法问题该教学法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 摘要:氏结构·功能法的“结构与功能兼容”、“学用语言做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发展而逐渐明了化和科学化。人教社几代学者立足我国英语教学实践,总结结构主义教学的经验,引用功能意念的教学思想,提出并不断完善了华氏结构·功能教学观,在数个教学大纲编制和多套教材编写中执行了结构/功能和功能/结构的教学思想,全面引导和促进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科学外语教学体系.
  • 摘要: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从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常见症结,并提出一些具体教学设计建议.教学目标设计应在侧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应于教学目标相匹配,通过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来提高活动的效率,保证活动指令清晰有效。总之,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教学设计的功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摘要:课堂教学过程是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在课堂内的表现形式.课堂教学过程本身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是一个从多维度和多层次出发,有多因素一起产生协调作用的动态过程.因此,实现高效的课堂教与学必须从与课堂相关的各种因素入手,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学校应组织教师做好学期备课、集体备课和教师本人细课三级备课工作。每学期开学初,要对学科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向学生介绍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学习方法,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通过创设情境,抛出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乐趣,进而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和主动学习的心态实现教学目标。应加强教学反思,以便调整进度,改进方法,提高效益。总而言之,创设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全方位的努力,以精细的管理、严谨的教研和不断的创新来实现。
  • 摘要:本文在综述有关外语教学模式主要文献的基础上,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语言教学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对课堂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思考,就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阶段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比较通用的、基本框架式的宏观课堂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框架式的教学模式为我国宏观外语教学模式,即:相关背景导入呈现—控制性及半控制性练习—无控制自由实际运用。该模式在交流方面提倡交互式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是直接参与者,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提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提倡语言的接收能力和产出能力并重,最终实现语言的真实应用这一终极目标,使英语真正成为交际工具以及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媒介语。
  •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小学英语教学特色——"小学英语优质教育的四结合模式"及"21字小学英语教学法".前者指的是: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相结合;本地教材与引进教材、自编校本教材相结合;英语课与双语课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四种模式;后者包括广视听、创情景、常游戏、勤复习、多对比、重应用和要鼓励七种英语教学法.实践证明,盐田外国语小学实施的“小学英语优质教育四结合模式”和“21字小学英语教学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具很强的生命力。学生普遍热爱英语学习,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外语教学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校实际确立明确的教育、教学思路,狠抓落实。
  • 摘要:人教版《英语(新目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图片资源,它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与文字一样举足轻重.针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图片资源使用不当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就如何二度开发教材中的图片资源,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提出了一些做法和建议,以期达到进一步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功能.要善于将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并让学生也参与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来,让每一个信息源以及信息源之间演绎出新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生长点,这样,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就会得到提升。
  • 摘要:本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决定因素、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素质英语教师的基本特征概括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和探讨,对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教师应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订阅各种英语读物,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多阅读各种英语教学理论书籍,提高个人的教学理论水平;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外语进修班,接受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培训;各校、各地区间互开展相交流活动,学校之间互派教师,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有计划、有目的选派某些教师出国进修,讲学或参加学术交流。这样,中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整体英语语言水平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 摘要:本文的研究案例是针对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从单元教学设计原则、标准和方法研究入手,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展示、培训研讨等系列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针对性和综合性,通过合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着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结合中国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特点和需求,探索针对性更强、成效更高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 摘要:本文着眼于课堂二语习得研究的核心概念和我国外语教学实践的若干问题,在介绍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该理论的视角对课堂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若干议题作初步的探讨。心理语言学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诸如输入、输出、形式聚焦等一系列十分有用的概念框架,对教学实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课堂条件下的二语习得还有更多的层面值得探究.源于维果斯基学说的社会文化理论有包括中介、内化、活动、最近发展区等核心概念在内的丰富思想,对理解二语课堂的活动系统、教师的中介作用和课堂互动与促进发展的关系等,会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野.
  • 摘要:教研室是中国基础教育特有的专业机构,教研员是中国基础教育中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中国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研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新的区域英语教研体系初步形成,和实现了新的英语教研工作的价值追求.这种变化丰富了英语教研的方式,实现了英语教研主体的多元,英语教研内容的多元和英语教研评价的多元,提高了英语教研的效益,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创建了新的英语课程文化.
  • 摘要:本文回顾早期交际语言教学倡导者如何定义"真实性"、"真实世界任务"、"得体性"、"功能"和"语言运用"这些概念以及交际语言教学的不同主张,重点讨论两种不同教学途径的适应对象和环境,并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目标与教学环境的交际语言教学路子.应思考的是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基础教育目标的“基础教育途径”,即我国学生需要交流什么。要明确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目标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核心目标应包括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培养正确的思维和为人处事的方法,“语言运用”只是目标之一。基础英语教育界需要摆脱习已成规的思维定势,调整培养目标,明确英语教育除语言目标外,还应通过英语学习实现思维认知和社会文化目标。这需要从国家发展、文化建设、素质培养等宏观方面重新审视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构建适合中国的“基础教育途径”,并在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能力模型构建与能力表现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 摘要:本文为探索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之路,总结了历史经验,吸取教训,以保证未来外语教育科学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文章主张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实事求是、区别对待,讲求实效.同时建议外语界学者潜心研究、继承创新、渐进完善,逐步积累经验,走向世界应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地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水平,借鉴上海经验,开展双语教学。将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效益,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其个性,培养符合我国当前发展需要的更多更好的高级外语人才。
  • 摘要:张志公从事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学研究40余年,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思想.他在研究时,一贯坚持以下观点:重视汉语与目的语的差异,以汉语与目的语的比较研究为基础;重视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特定的语言心理,不忽视有关的社会历史背景;承认教学法是科学,又是艺术.并基于上述观点,对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学中的十个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认识和建议.志公先生还提倡中小学外语教育应从课程设置、语种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面向现代化,他那种以辩证的观点去考察、研究外语教学,顾及我国国情的实际,特别重视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的意义.
  • 摘要:外语政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我国当前的各项外语政策与我国社会发展对国家外语能量的需求出现比较严重的偏差.当前我国外语政策必须从社会发展视角进行改革,确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跨文化交往为基础的目标.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应该更多考虑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外语运用能力。我国外语教育应该把跨文化交往能力作为外语政策的核心之一,全面改革目前的外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外语政策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应该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外语政策目标,制定系统的合理的外语政策,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国民的外国语言文化能力的需求,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
  • 摘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简要介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过程;从现实的角度阐述目前小学英语的课堂实施情况,主要涉及课程目标、教材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讨论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局限和问题,并就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从三个角度提出建议:改善新教师聘用制度,督促在职教师发展并提供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统一教材质量水平,减少教材数量可能有助于保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并避免地区间的差异过大;制定良好完善的下一个阶段计划,建立简单易行的教学评价体系。
  •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浙江省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分析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的稳步发展献计献策.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建议各级行政部门协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有关小学英语教师的配备标准、教学工作量、职务聘任等方面的规定,完善教师专兼职制度,以保证每周课时量,确保学科正常开设。应健全教研网络,增加教研员配置,保证小学英语教研工作正常展开。要继续关注和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研究,把课程理念和实际的课堂操作结合起来。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是学科教研的追求,更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待。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涉及面广,要解决存在的问题绝非易事,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教研员的协同努力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全力配合,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
  • 摘要:近20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相继编写、出版了四套初中英语教材,每套教材的课程设计都反映出了相应时期英语语言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不同时期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以及不同阶段人们对于语言本质和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这些英语语言理论包括结构主义理论、功能性理论和交互性理论.上述三种语言理论的观点为不同时期的英语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基础以及设计框架上的支持;是理解、开发和编写英语教材的基础,在我国每一轮课程改革中,英语学科的教材设计都是伴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另外,课程改革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的编写背景,并且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之上,培养二次开发教材的能力。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语言的本质和语言学习过程的自我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 摘要:为了解高中课改初期起始年级英语学科的总体情况,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省部分高中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高一英语教师情况;2.教学资源配备情况;3.教研活动开展情况;4.教学实施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此次问卷调查提出转变观念,理解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整合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益等建议.
  • 摘要:本文从语言测试的发展入手,分析国际测试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对我国中学英语评价发展趋势的影响,并根据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与评价的实际,结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语言评价标准,探讨在当前研制评价标准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能力目标的设定与应用问题,对研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英语课程评价标准有很大裨益.本文希望能从语言测试的发展中找到一点突破口,帮助思考能力目标与评价的关系,并不断通过研究、实践和反思来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倡的是交际型和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讨论外语教学评价的特点、外语测试与评价的四个发展趋势,以语言运用能力表现为基础的评价模式可作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杠杆,即从过分注重知识记忆与考核的模式转为学生成为积极学习者和注重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新模式,相应的测试题目应该与实际生活相关,能使学生表现出他们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应将简介测试转化为直接测试,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与评价应转向终结性与形成性测试的结合。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终结性评价检测最终结果,二者相结合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进步程度,而且也使得评价更人性化和更具公平性。
  • 摘要:本文通过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目标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内涵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语言交往行为的交际本真特征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总目标仅仅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与以人为本和育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背道而驰的;而就仅从英语素养或认知目标层次范畴视角来看,这也不完全符合语言交往行为的交际本质特征.综上所述,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不宜单独、或唯一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学总体目标的提法需要积极和妥善改进。建议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修改为发展“综合素养”、或“全面素养”。“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能力打下基础”,或“为交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教学途径也需采用英语知识练习、英语技能操练和英语综合性、交际性训练等多样化的途径。
  • 摘要:2004年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极大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而先改革的省先受益.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课堂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评价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些发展的趋势之下,问题和困惑相随.课程改革还需要在教育观念和行为上经历较长的顺应过程.同时,新课程实验需要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实施都有改进的余地.进一步完善英语课程和教材,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是政府、教育部门以及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 摘要:本文试图阐述郝又明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及其成果.郝又明认为,中小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要进行德育教育;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英语教学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她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不断实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教书和办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她更着眼于给学生一个成长过程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受教育,把握自己,并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
  • 摘要:本文回顾了清华大学"中西合璧"的传统和成功经验.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清华传统.笔者从清华附中国际部的成立和运行的实践来探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和培养方式.提出国际化人才应从中学做起及不出国也可留学的观点.还特别强调传统文化对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特殊作用及清华附中国际部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对今后国际化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做了一定的思考和探讨.
  •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重要的课程目标直接指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制.通过对目标设计的主要原则、目标设计的基本要点、目标设计的主要方法和目标设计中的问题分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英语课程和英语教学的研究者、英语教学研究人员、校长和一线教师共同就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全面落实《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重要的育人目标。
  • 摘要:本研究以123名高二学生为实验对象,在教学中以电子辞典为辅助手段,实施词汇教学法.通过问卷、前测和后测等手段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电子辞典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从电子辞典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来看,它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研究小组希望借助于这样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开拓一种新的英语学习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研究小组认为,电子辞典与中学英语教学如何更好地结合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 摘要:本文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教育部,2003)为指导,立足教学实践,分析、例释了有效英语教学的若干要素,即情境与问题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体验与思考是有效教学形成的基础;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与教师适时地引导;其关键在于课堂学习中设计有效的反馈和具有新的生成,即有效课堂教学的四组要素。该要素是基于教学一般规律的总结和概括,也是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上述若干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必须以整体的观点,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各个要素的精神实质和有机联系。需要结合各自的学情和教情,并从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等不同维度加以认真贯彻和创造性落实,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摘要:积木式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是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资助金A级资助项目。积木式词汇教学模式不仅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而且也是近年来应用语言学中词块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语料库的辅助作用不容忽视,它为教师提供了可靠的真实语料和对语料分析的各种统计数据,从而使教学设计更有科学依据,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进而帮助学生通过动态的语境共现材料掌握语言特征和规律,提高表达能力和使用语言的准确性.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外语教师的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文化素养、综合的语言能力、对学生的感情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因此,对外语教师的资格进行认定、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外语教师队伍的发展对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和人格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培养合格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不断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是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大、加强我国中小学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建设,因为中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是教育事业的主要战场;中小学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力军,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资源,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动力。
  • 摘要:本文通过对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案例呈现,进一步从师德角度分析了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浅谈了教师自身行为将对学生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起责任.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道德的规范、行为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个人的修养,从个人做起,切实做到尊重、关爱、服务于每位学生,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以赢得全社会人们的尊重与信任。
  • 摘要:《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俄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适应新世纪俄语人才为目标,俄语教师须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和教学观,思想上要破旧立新,与时代接轨,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俄语人才.俄语教学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过硬的专业素养及非凡的组织能力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现代俄语课堂教学注重高效性、自主性,教师应拓展课堂时空,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掌握课堂节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才能高效进行,达到师生间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充分交流.唯有如此,俄语教师才能有效实施新课程.
  • 摘要:本文介绍了词块、记忆和遗忘、以及大脑词库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了它们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词汇教学应该注意把握词汇之间的关联性,以便于学习者记忆中词汇网络的形成。在教学中应注意词汇的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形成词汇网络。总之,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掌握词汇的用法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词汇使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任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