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1年微创学组年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1年微创学组年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1年微创学组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1-09-23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1年微创学组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微创骨科即为通过运用一些新的特殊设备如内镜、计算机导航系统、高分辨x线机、特殊穿刺针、自动拉钩和内固定器材等,以获得比传统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精确率高、效果肯定、术后恢复快为目的新技术和新科学。1983年英国外科医生wickham首次提出“微创外科(minimany invasive surgery,MIS)”的概念,而后微创技术以及微创理论在骨科中的运用取得了巨大进展。近年来我国骨科微创技术均已取得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相比国外水平而言,由于导航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及设备昂贵的原因,导航下的操作技术水平尚有一段差距;非导航技术方面,在关节外科,膝关节下的技术己与国外水平相当,但其他关节镜技术,尚存一些差距,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则更是没有较大的推广;在脊柱外科方面,经皮手术己相当或超过国外水平,镜下技术则相当或略低于国际水平。创伤外科方面,微创技术水平己接近国外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利用球囊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5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G臂光机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病椎,使用单球囊置入椎体完成扩张,增加病椎高度,填充骨水泥。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病椎高度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24h内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无临床并发症。术后病椎前缘和中部高度较术前明显提高。手术前后疼痛及椎体高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7处椎旁静脉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平均随访6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满意。
  • 摘要:微创手术是现代手术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该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实现小“孔”切口同时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从而能更好的观察所需的区域。“微创手术(Minimaally invasive surgery)”这一名词的起源有一定争议。wickham在1986年打造了这一术语,而在1992年,Cuschieri使用了“小切口手术(Minimally access surgery)”这一术语。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脊柱(Minimally invasive spine)手术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对目前临床己开展的微创脊柱手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微创脊柱手术有了许多进展,进一步改善了脊柱疾患的手术疗效。新的器械、药物制剂、生物产品和影像系统、机器人系统都在不断发展,有望推动一场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新的革命。
  • 摘要:通过对脊柱胸腰段骨折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半椎体融合术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效果。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本术式能够做到恢复脊柱轴线、减压彻底的效果,由于本术式仅去除一个椎间盘,融合了一个关节,减少了对脊柱功能单位的破坏,保护了脊柱的活动的灵敏性。但目前临床上对于本术式尚未进行生物力学研究,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 摘要:脊柱结核在临床较为常见,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脊柱结核中99%发生在椎体,椎管内结核瘤较为少见,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椎管内结核瘤是指硬脊膜外或硬脊膜下脊髓外与脊髓内的结核性肉芽肿,而不包括脊柱结核所致的椎体骨质破坏及结核性冷脓肿压迫脊髓所致的病变,同时结合临床病例,对椎管内结核瘤的诊治进行了探讨。
  • 摘要:探讨单层或双层新型骨材料填充器系统行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椎体生物力学性能、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以及椎体高度的修复效果。单双层新型填充器单双侧穿刺在椎体强度修复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双侧穿刺可获得更好的刚度。单、双层新型填充器单、双侧穿刺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骨折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双层新型填充器能更好包裹PMMA防止骨水泥渗漏,具有更好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108例施行腰椎椎间盘镜微创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5d下床活动,所有患者随访5-12月,平均随访时间7月,Macnab优34.8%,良52.2%,一般8.7%,差4.3%,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式对伴终板信号改变(Modic)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自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分别采用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或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伴终板Modic改变的L4-L5(或L5-S1)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A(MED)、B(PLIF)两组,分别记录手术前、及最终随访时(平均随访32.8月)的VAS、ODI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症状均较前明显缓解,术后A、B两组间VAS、ODI值对比差异有,融合组下腰痛VAS、ODI评分值优于微创组(P<0.05),ODI值改善率分别为81.3%、84.8%,VAS改善率分别为77.2%、86.8%,且融合组内Modic Ⅰ型下腰痛的改善优于Modic Ⅱ型(P<0.05),MED组不同终板类型间VAS、ODI值无差异(P>0.05)。结论:术后下腰痛的改善与终板Modic改变间存在相关性,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和融合内固定术(PLIF)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但处理终板后的融合术疗效优于微创术,且对Modic Ⅰ型的疗效要优于Ⅱ型,融合术后的稳定性可能促进了退变骨髓的再生。
  •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脊柱基础研究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相继出现,微创技术在临床中治疗各种腰椎疾患取得了很大进步。脊柱微创外科,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受到腰椎疾病患者的欢迎。目前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手术方法有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轴向椎体间融合术以及多种微创技术联合应用。不同微创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具有不同手术适应征,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腰椎疾患的具体特征,选用合适的腰椎微创手术,以达到最佳临床效果,同时从腰椎微创手术入路改进、手术器械的创新以及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面进行了综述。
  •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遭受外力后引起腰椎间盘髓核向后方的椎管突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或马尾,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其与脊柱侧凸一样,是一个形态学命名,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形态也有不同的病理学基础。不同病理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不同,处理原则和手术方法也有所区别。微创是脊柱手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经皮内镜和实施导航技术为微创手术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微创技术更适合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年轻病人,较短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有其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也是很好的选择。Dewing和German等在比较常规手术方法和微创减压手术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在术后VAS和Oswestry评分上没有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康复进度上均优于常规手术,患者满意程度较高。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方法不仅创伤小,而且术中对神经根和脊髓的骚扰小,符合微创原则,不需要特殊设备,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在改善病人主观感觉和实际生活能力方面都有确实疗效,手术费用低,减轻了病人的负担。由于致病因素主要在于机械压迫,通道狭窄严重,缓冲空间小,突出病变质硬,椎板钳下唇伸进病变中心的神经表面,易造成己处于炎症缺血的神经损伤,因此行椎间盘镜下手术需考虑如何安全进入和完成微创减压。
  • 摘要:自从1964年B(O)hler首先将颈前路钢板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以来,对颈椎前路钢板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日渐增多,迄今为止,已有至少20多种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问世。伴随着脊柱外科学和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颈椎前路钢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颈椎退行性变、外伤骨折或脱位、畸形和肿瘤等的治疗,它不但能增强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有效地减少植骨块移位脱出、终板骨折塌陷以及迟发的颈椎后凸畸形的产生,促进病变部位植骨融合,还能允许患者在最少外固定甚至无外固定时能够早期活动。理想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追求最高的植骨融合率和最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颈椎前路钢板无疑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每种钢板都有其本身设计上的局限性,为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对每种钢板所体现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以更好的满足临床的需要;临床医生更应该对每种钢板的适用症灵活掌握,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钢板固定系统。相信随着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循证医学的发展,必定会产生更多优良的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器械,促进脊柱外科的飞速发展。
  • 摘要:分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中骨水泥发生渗漏的相关因素。严格掌握PVP适应症、规范化操作尤其是掌握骨水泥注入时机与速度是控制和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关键,注入骨水泥过程中多次透视可有效减少其渗漏程度与范围。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58例采用PVP和PK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及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术前病例选择及术中操作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例患者出现术中骨水泥渗漏,压迫神经根,即可开放手术清除骨水泥,术后症状得到改善,41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功能即可得到改善。结论:对于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及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PVP, PKP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脊柱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转移瘤,高达40%的癌症患者发生脊柱转移。脊柱转移瘤常常引起椎体骨折、脊柱不稳、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等及其他合并症。手术治疗的目的在恢复脊柱稳定性的同时解除神经压迫的因素。方法:从2003年1月到2009年7月,21位胸椎转移瘤患者(12女、9男平均58.3岁)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治疗,并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调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椎体成形术中平均每个椎体骨水泥(PMMA)注射量约2.9±0.3ml(1.7-4.1ml)。大部分患者94%(19/21)、88.2%(15/17)、 100%(14,14)术后短期及长期均有良好的治疗止痛效果,从术前VAS平均8.38±0.653降至术后1年随访内平均2.69±1.75。根据ADL评分,大部分患者无伴疼痛或伴轻微疼痛总体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缓解胸椎转移瘤引起疼痛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并且通过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椎的稳定性防止病椎塌陷引起的脊髓受压产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同时及降低了椎管内肿瘤的浸润。PVP可能成为缓解椎体转移瘤导致疼痛的一线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SKY成形系统和球囊成形系统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外9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1例26椎应用SKY成形系统,11例13椎应用球囊成形系统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术,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测量X线片正侧位伤椎前缘与中部高度变化及Cobb角的变化,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并比较手术操作过程。结果:39个椎体均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疼痛大部分均明显缓解,术前术后椎体高度测量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KY组有2例骨水泥渗漏,球囊组有1例骨水泥渗漏。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器械的临床适应证是一致的,在操作方面,各有优、缺点。临床上以术者对器械的熟练程度去选择,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5月期间,选取我院3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年龄56~75岁,平均64.6岁,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PVP治疗椎体骨折,治疗组术后予以静滴唑来膦酸5mg一次,共18例;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一次,持续6个月,共20例。各组患者术前、术后6月分别检测全髋骨密度(BMD)、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uNTX)。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各组患者行PVP术后,于术前比较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6个月各组BMD均显升高趋势,其中唑来膦酸组BM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唑来膦酸组BMD增高较阿仑膦酸钠组明显;术后6个月,各组骨转换指标sBSAP及uNTX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唑来膦酸组抑制骨转换较阿仑膦酸钠组明显。术后随访均未发现新发椎体骨折。结论:PVP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迅速止痛,增强BMD、降低骨转换率;唑来膦酸比阿仑膦酸钠具有更好的医从性、预防椎体骨折有效性更高。
  • 摘要:前苏联外科医生Ilizarov教授创立的牵拉成组织((distraction histogenesis,DH)理论,是20世纪生物学、外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之一,在这一理论指导下,Ilizarov及其同道发明了能自由组合并安装成800多种构型的环形外固定器,形成了全新的微创骨科治疗技术体系,适用于骨科绝大部分创伤、畸形和肢体残缺病症,能够治疗传统骨科和高端技术难以治疗的骨科疑难杂症。当医生的临床经验丰富、应用精妙时,还可望出现比预期更好的奇特疗效,挽救一些濒临截肢的肢体创伤与残缺。对此,目前的医学理论尚不能完全解释,有待多学科协同研究,充分揭示其中的奥秘。对外固定技术的学习注意遵循先易后难的学习规律,先学会并熟练应用较简单的具有传统概念的骨外固定器构型治疗骨折,在此基础上学习、应用以Ilizarov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外固定技术体系治疗骨科疑难杂症。并对骨外固定技术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比较。
  • 摘要:腰椎疾病传统外科治疗包括了标准的开放手术。但是,这种侵袭性的开放手术有许多固有缺陷。开放手术暴露过程中会造成医源性损伤,同时全麻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功能恢复的时间都延长,为此催生了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产生与发展。微创脊柱手术独具魅力,因其在改善手术疗效的同时,又显著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显著减轻术后的伤痛和伤残。微创技术在外科的亚学科包括脊柱外科上越来越流行,技术的飞速进步并应用于大量的临床治疗中,促使传统的开放手术转变为微创。更好的光学和成像仪器、通道和器械系统,新的生物试剂,将使大部分传统“开放”手术以微侵袭的方式进行。实际上,脊柱的全方位的入路都可用微创方式实现。微创手术的核心在于减少医源性损伤的同时获得同开放手术一样的疗效。目前大多数微创手术还缺乏长期前瞻性对比研究。另外,令外科医生沮丧的是,新技术又引发新的学习曲线,与开放手术相比还需要一些专用的特殊技术设备。脊柱外科领域近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今后仍将如此。从现在起,脊柱外科的发展潮流将向微创化,功能化和智能化发展。
  • 摘要:随着目前医学的发展,救治水平的提高,下肢缺血性孪缩的发生率较以往明显减少,但作为下肢损伤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效果欠佳,往往容易误诊,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院于1977年-2007年共收治了32例下肢缺血性孪缩的患者,并获得半年以上门诊随访,取得较好疗效。同时指出缺血性孪缩是下肢损伤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预防孪缩的发生远重于治疗其本身。因此首先应当尽量避免其发生,在其发生后应当明确诊断,尽早处理,尽早治疗,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通过采用的跟腿交叉移位屈拇长肌和排肠神经连接胫神经,可改善患者的一部分功能,未见国内外文献有类似报道,为下肢缺血性孪缩的功能重建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
  • 摘要:目的:报告应用长髓内钉和分段髓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对该骨折类型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自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37岁。均为高能量损伤。按股骨颈解剖分型:头下型7例;经颈型11例;基底型5例。按股骨干骨折的AO/ASIF分型:A1型8例;A2型2例;A3型4例;B1型6例;B2型3例。应用长PFN或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的股骨颈骨折共14例。应用股骨颈中空钉或DHS加股骨干钢板固定9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诊18个月。髓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6周。术后未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围手术期并发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髋、膝关节功能用Friedman-Wyman评分标准作评定,优良率达92%。与传统髓外固定组相比,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术后髋、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长PFN或PFNA内固定在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方面较传统的内固定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是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的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986年Choy、Archer提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作为椎间盘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首次运用到临床,PLDD是指在X线和CT引导下,通过穿刺针导入细小光纤发射激光,汽化椎间盘,使椎间盘压力降低,间接性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目的,并对用PLDD方法收治的18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
  • 摘要:目的:客观、直观的反映射频热凝靶点技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髓核组织的回缩效应。方法:选择具有明确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之患者32例,在CT引导下穿刺到椎间隙靶点,再用神经射频仪将温度升至90到93度对靶点且能够复制出疼痛来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60秒。结果:平均横径减少0.19cm,平均前后径减少0.26cm。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技术进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可以达到椎间盘突出症之髓核即时回缩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测量与经骶前间隙轴向腰骶椎间融合(AxiaLIF)入路相关的MRI影像学数据,探讨国人该入路的安全性。方法:96例腰痛患者,男56例,女40例,年龄20~86岁,平均54.6岁,在其腰骶椎MRI正中矢状面上测量骶骨前缘至直肠后壁的最短距离及横切面S1/2水平骶正中线至左、右髂内血管的距离。结果:MRI测量显示,骶骨前缘至直肠后壁的最短距离位于53-54节段,男性为12±2.5mm,女性为9.3±3.7mm,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骶正中线(S1/2水平)至左、右髂内动脉的平均距离男性分别为38.8±3.5mm、36.1±3.1mm,女性为40.4±3.4mm、37.8+3.2mm;从骶正中线至左、右髂内静脉的平均距离男性分别为32.3±3.3mm、31.2±4.2mm,女性为35.1±3.6mm、33.3±3.7mm;从骶正中线至左、右髂内动、静脉的平均距离相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间冠状操作范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在经骶前间隙AxiaLIF入路中置入内径为12mm的工作套管是安全可行的。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和颅脑损伤患者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7例老年和颅脑损伤患者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男6例,女1例;年龄64~84岁,平均72.4岁。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2例,前弓骨折2例,前后弓两处骨折2例,前后弓骨折+侧块骨折1例。枢椎齿状突骨折:Anderson Ⅱ型骨折6例,浅Ⅲ型骨折1例。颅脑损伤5例,均合并不同程度意识朦胧、谵妄或昏迷。所有患者均在C臂X光机监视下行经皮前路枢椎齿状突和两侧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36-178分钟,平均56分钟。7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效果,螺钉位置正确。无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0.7个月,无脱钉、弯钉及断钉,枢椎齿状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寰枢关节不稳。结论:对于老年和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经皮前路三钉固定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临床护理和早期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3例椎体转移瘤,其中受累单个椎体21例,2个椎体8例,3个椎体4例,所有病椎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并压缩骨折,均有不同程度背部疼痛症状,3例有神经根损伤症状。PKP在G臂X光机的监视下完成,行双侧椎弓根穿刺,分别置入球囊扩张椎体后注射骨水泥,平均每个胸椎注射骨水泥量3.6ml,腰椎4.8ml,对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及病椎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穿刺均1次成功,术后24~48 h患者背部疼痛部分或完全缓解,术后24 h 87.8%(29/33)的患者可下床活动;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病椎高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例有神经根受损症状者术后缓解不明显;术中1例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及时改为开放手术,术后未发生神经受损症状;2例发生椎旁静脉内渗漏但无临床症状。随访;6~12个月,5例因肿瘤全身转移死亡,余存活病例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疼痛无明显加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KP能迅速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骨痛,有效增高压缩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增强病椎强度和稳定性,预防病椎进一步压缩骨折,具有简单安全有效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摘要:探讨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术后相邻或非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发生邻近节段再发骨折较非邻近节段再发骨折的间隔时间短。低体重指数和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是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术中尽量避免骨水泥椎体间隙渗漏可以减少再发骨折的发生。
  • 摘要:通过对胸腰椎肿瘤瘤椎进行全切,探讨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及临床疗效。前路固定加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是胸腰椎肿瘤瘤椎全切后脊柱稳定性重建的有效方法,可使植骨顺利融合,防止Cobb角度丢失。其中前路固定加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减少固定节段,保留运动单元;前路固定加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则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或肿瘤侵犯两个椎节以上者。
  • 摘要:骨软骨瘤是骨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骨骼干骺端极少累及脊柱。对收治T12椎体附件骨软骨瘤一例的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通过对病例的临床诊断,本例患儿瘤体部分浸润至椎板,切除时将棘突及椎板一同切除,先用枪式钳沿瘤体周边的椎板环形咬除,最后将此块病变组织整个掀除。掀除时注意动作柔和,分离黄韧带与硬膜间的粘连,手术切除时尽量做到整块切除病变组织。
  • 摘要:目的:比较导航下与传统方法应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0年6月期间接受导航下与传统方法应用Gamma钉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3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导航下Gamma钉内固定组(导航组)18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8例。传统Gamma钉内固定组(传统组)20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型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及术后1年关节功能状况等。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导航组切口小、术中出血少、X线暴露时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18例患者术后获18~2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传统组20例患者术后获16~24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全部获骨性愈合,3个月内骨折愈合者导航组12例,传统组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航组X线平均采集图像4次(3~5次),传统组8次(6-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40,P=0.000)。导航组:优7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传统组:优8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0%,经过秩和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4,P=0.752)。结论:与传统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导航下Gamma钉内固定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摘要:200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提出“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化”的新概念。“外科微创化”已成为21世纪外科的主旋律。微创脊柱外科的形成和发展是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目的是以最小损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是微创脊柱外科意识和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脊柱外科微创化的理念始终是推动脊柱外科创新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动力。在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的今天,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模式正向更精确、精细、微创和信息导向的智能化转变,必须以“微创间隙外科技术”为基础。必须依赖于先进的、精确地器械与影像及内镜设备,更主要是培养一代既掌握传统脊柱外科技术和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又掌握腔镜与内镜技术的现代脊柱外科医生。更需要有一支现代脊柱外科医生和工程科技人员相结合的团队。
  • 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伴腰椎终板信号改变(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2009年12月间采用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4.3岁(23~67岁),平均随访36.7个月(7~62个月),根据有无终板改变分为A、B两组。A组:MRI影像显示终板无信号改变,共33例;B组:MRI影像终板有信号改变,共45例,其中ModlcⅠ、Ⅱ、Ⅲ分型分别占13、25、7例。分别记录术前、术后及最终随访时的VAS、OD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A、B组的VAS、OD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A、B组的腰VAS、ODI值有统计学意义,ODI值改善率分别为A组86.2%、B组81.3%,VAS改善率分别为A组89.2%、B组77.2%;A组ODI值及VAS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不同终板类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术式,终板Modic改变可能是引起术后腰痛的一个原因,并影响术后腰痛的缓解,MED术治疗不同Modic改变类型的临床疗效差异没有显著性。
  • 摘要: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为避免切除小关节及椎板减压后的医源性不稳,目前大部分学者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PLIlF),并加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本文旨在分析经wiltse入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单侧固定)和开放下双侧固定两种方式的临床疗效。经Wiltse入路扩张管下单侧固定对于表现为单侧神经根症状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于双侧固定的后路椎间融合,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节约了内固定费用,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 摘要:探讨Quadrant系统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保留肌肉、棘突、韧带的新型微创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腰椎滑脱复位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满意等优点,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拥有一定优势。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uniplate颈前路钛板系统结合钛笼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uniplate钛板结合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病例在术后3~4个月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未见螺钉松动、钦板断裂及钦笼移位等并发症。按Odom评分标准:优27例;良5例;可及差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Uniplate颈前路钦板系统结合钦笼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技术(Quadrant系统)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li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8-2011.4,我院行椎间盘术后微创翻修(Q-TLIF)32例,男18,女14,平均年龄49岁,平均随访12个月,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和屈伸动力位x线片、CT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继发腰椎不稳20例,腰椎滑脱术后复发12例。主要观察指标:VAS(Visual Analog Scale)0-10:疼痛评分下腰痛JOA功能评分。2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8~72个月,平均35.2个月。术后13个月患者均达椎间融合,无螺钉断裂和椎间融合器移位、沉陷。术前下腰痛JOA功能评分为(14.2±4.1)分,术后18个月为(23.9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临床效果评价获优23例,良4例,可1例,改善率为93.1%。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腰椎FBSS,简化了大部分操作,最大限度保留后结构复合体,另辟蹊径,避开原手术切口,减少了硬脊膜和神经根的骚扰,神经根减压彻底,减压及融合充分有利于L5、S1置钉。
  • 摘要:PVP及PKP近年来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且因其创伤小、操作方式简单、疗效快且确切、安全性高、适应症广等优点,PVP及PKP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展。PVP与PKP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各有优劣,实际应用时应当谨慎选择。在实际运用时需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到患者本人,为患者选择最有利的治疗方案。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要对病例进行认真的总结和随访,为日后的工作做好资料的收集,这样才能提升自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服务。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特殊类型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2009年应用球囊或Sky椎体成形器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的5例(1男4女共7个椎体)特殊类型椎体骨折患者,其中Kummel病3例,爆裂性骨折1例,Kummel病并爆裂性骨折1例,T12椎体1个,L1椎体3个,L2椎体3个,术前VAS评分平均8.1分,侧位X光片测量椎体后凸角平均22°。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平均每个椎体填充含BMP人工骨68粒并PMMA4.6ml,术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第3天VAS评分平均3.5分,X光片测量椎体后凸角平均12.5°,术后1个月VAS评分平均2.6分,术后3个月2.5分,随访期末2.1分(P<0.01),椎体后凸角无明显变化,复查CT示人工骨成骨情况良好,无骨水泥脱出或患椎再骨折发生。结论:应用球囊或Sky椎体成形器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能有效治疗Kummel病与椎体爆裂性骨折,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脊柱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VH)是常见的良性错构性病变,1984年法国的Deramond首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疼痛性椎体血管瘤,此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已成为PVP的首选适应证,并得到迅速推广。颈椎周围重要组织多、且椎体小,进行微创手术技术要求较胸腰段高。2011年1月我院采用PVP治疗C6椎体血管瘤1例,疗效满意。PVP是治疗顽固性疼痛椎体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能有效缓解椎体血管瘤所致的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颈椎由于解剖上的特殊性,手术技术要求高,术前应根据影像学检查资料确定病变椎体节段,在全面、熟练掌握颈椎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制定穿刺途径,在透视下缓慢注射骨水泥,以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采用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108例,男35例,女73例,平均年龄69.4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无神经压迫症状;急性骨折97例,陈旧骨折未愈合11例。骨折位于T6-L4节段,其中多椎体骨折30例,骨折累及椎体后壁24例。均采用俯卧位、局部麻醉,单个球囊扩张,停止扩张的指标:骨折已复位、球囊与椎体皮质接触、达到最大压力(220psi)、达到最大体积(4.5m1);25例双侧分别扩张,83例单侧扩张球囊到达椎体对侧半。共注射146个椎体,每椎注射2.5-6.5ml,平均4.6ml。术后CT观察灌注剂渗漏情况,76例平均随访3年。根据术前、术后和随访时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术中球囊均能在椎体内扩张,但球囊扩张程度明显大于椎体高度复位程度。与术前相比,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7mm(高度丢失的33.4%),伤椎中部高度平均恢复2.8mm(高度丢失的37.8%),Cobb角平均矫正3.3°;其中陈旧骨折前缘平均恢复分别1.1mm(1例椎体内假关节者恢复2.6mm)。术后患者均感疼痛缓解、活动改善,优良率93.8%,疗效与复位程度无相关性;术后CT示灌注剂渗漏率9.8%,1例椎弓根内侧渗漏引起放射痛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他均未引起临床症状。随访时3例出现相邻椎体骨折再次PKP后好转,其他患者疗效及伤椎高度与术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KP球囊在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内扩张会使骨小梁压缩骨折,一般仅能使伤椎部分复位,陈旧性骨折可能影响复位程度。
  • 摘要:比较微创理念不翻转髌骨和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两种方法对TKA术后疼痛及功能康复的差异。与标准手术组相比较,全膝关节置换采用不翻转髌骨手术方法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手术适应症更宽;术后疼痛轻;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在术后2年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状况与术后1年比较均有进一步提高。
  •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小切口,损伤小出血少,显露良好、操作方便的髋部手术入路,总结用该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及股骨头坏死修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平卧位、患侧臀下略垫高,以大粗隆中点前缘为起点沿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向近端切开,长8-10CM。于大粗隆上1.2CM处分开两肌肉裂隙,向前牵开阔筋膜张肌即可显露髋关节囊、股骨颈及粗隆间前方并可用手指触及小粗隆。方便的进行切开关节囊处理股骨头、股骨颈,安装人工假体。结果: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8例。平均切口长度9、3CM,平均手术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1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60ML,术中输血3例,均为200ML。结论:臀中、阔筋膜张肌间隙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出血少,显露良好、操作方便。
  • 摘要:目的:评估MIPPO结合DCS治疗青壮年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患者,男18例,女7例,平均35岁;车祸伤20例,坠落伤5例;骨折按照Seinsheimer分类,Ⅲ型19例(ⅢA 15例、ⅢB 4例)、Ⅳ型6例。手术方式均采用经皮DCS内固定。所有病例随访9~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骨折均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3~4个月)。未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退出切割,骨折延迟愈合,再骨折,髋内翻畸形,肢体短缩等内植物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法对患髋功能恢复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包括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5分。其中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优14例,良8,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2%。结论:运用MIPPO技术结合BO原理置入DCS可以有效的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解剖型胫骨远端支持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手术治疗的应用。方法:2006年1月~2010年5月,采用微创小切口解剖型支持钢板治疗43例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诊,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43例术后x线检查显示复位和内固定位置满意,骨折全部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23例,良15例,可5例。结论: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粉碎骨折,可以达到医源性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和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背景:严重多发性骨折或粉碎骨折合并多发创伤的危重患者难以承受复杂大手术,对此类患者利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修复骨科创伤已在临床上逐步开展。目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概述利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用于创伤骨科修复的必要性、适用范围、实施步骤、优点及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方法:以damage control,external fixator,fracture,trauma,rehabilit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2009-12):以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骨折,创伤,修复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5/2009-12)。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应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修复骨折创伤的内容,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和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89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上述筛选标准,排除动物实验、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共130篇,剩余159篇文献以近10年发表的为主抽取,最终保留2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针对严重多发性骨折或粉碎骨折合并多发创伤的危重患者的骨折修复,合理应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经临床验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已被广泛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国外一些学者将其引入脊柱疾病治疗领域,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nrvical disc nucleoplasty,PCDN)被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PCDN作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新型的微创技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手术时间短、不影响颈椎稳定性、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不容易损伤神经根及硬脊膜,椎间隙感染机率小等优点。但必须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否则疗效不佳;同时要加强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研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新途径。方法:本组21例,均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4例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7例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及射频靶点热凝术,其中1例采用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相结合,并分析其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单纯置换组JDA评分改善率达50%;两方法结合组JOA评分改善率达75%以上P>0.05。结论:对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对引起症状的各节段选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疗效更佳。
  • 摘要:目的:分析单纯腰椎椎体间轴向融合内固定术(Stand—alone AxiaLIF)治疗L5-S1失稳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单纯腰椎椎体间轴向融合术治疗L5-S1失稳症17例。男10例,女7例,平均49岁(25~67岁)。所有患者均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3例、间歇性跛行9例,2例有既往同节段手术史。操作技术要点为俯卧位于尾骨尖旁作一长2cm切口,透视下经骶椎前方直肠后间隙沿骶骨中轴建立工作通道,骨性通道入口在S1-2之间,经轴向工作通道切除椎间盘、植骨,最后拧入长度合适的轴向固定螺栓。4例辅以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MED)或显微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30~8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70ml(50~100ml)。术中未出现骶前血管、神经及直肠损伤等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天戴普通腰围下床活动并佩戴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6~14个月)。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融合情况:10例完全融合,6例部分融合,1例随访6个月者未见融合。1例术后出现椎间盘炎,术后第7周行前路病灶清除、后路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术,术后症状消失、术后22周融合。结论:单纯应用腰椎椎体间轴向融合术是治疗L5-S1失稳症一种安全、近期疗效良好的微创腰椎融合技术。
  • 摘要:手术的微创化、功能化和智能化是现代外科技术的标志,也是未来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脊柱微创外科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spine,MISS)是将传统脊柱手术与微创技术完美结合,以期达到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的伤痛不适,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功能的康复,并努力保持脊柱正常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术后保留脊拄正常生理功能的最高目标。然而,脊柱微创手术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的辅助与支撑,而且还要求术者具有很高的触觉敏感度、空间辨别能力、以及能够通过狭窄的工作管道熟练操作的能力。特别是脊柱前方比邻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脏器,这就给脊柱前路微创手术的开展带来极大的技术困难与挑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