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德清第三届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
中国·德清第三届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

中国·德清第三届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浙江德清
  • 出版时间: 2011-12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德清县人民政府

会议文集:中国·德清第三届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据《国语·鲁语(下)》介绍得知,防风氏是与大禹同时的一个部落酋长。按照中国史家的传统划分,禹以前属于五帝阶段,禹以后就是夏、商、周三代,禹与防风恰都处在由野蛮到文明、由氏族到国家的门槛上。在夷夏斗争的大背景下,防风氏起自何处,目前大概有浙江说、西北说及山东说三种意见。后一种看法是浙江著名学者董楚平先生提出来的,董先生认为,防风二字是“重二氏以为氏”的结果。我个人也以为董先生使用的材料比较可靠,论证方法科学合理,所得出的结论轻易难于颠覆。德清不仅有封、嵋二山和生动的防风氏传说,而且有防风洞、风洁湖、防风庙、防风节和灵德王庙碑,防风文化多彩多姿,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最后,我们想要说,防风氏虽早期活动于山东,但防风文化却广泛流行于江、浙,德清地区实事上己成为传播的中心。它反映了江南人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的曲折历程,也表达了广大群众渴望和平安康的共同愿望。我们在这里纪念防风氏,研讨防风文化,就是要从中抽绎出合理的内核加以继承,为建设和谐幸福的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 摘要:自1991年以来,防风神话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防风神话的历史、发展和有关民俗,对防风神话的流传与传承都有许多新的发现,当然,对活态神话的真实性也有不同的看法,但经过讨论,基本上已经大致取得一致的认识。但对于大禹为何要杀防风等等问题,则尚有分歧。本文在学习大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运用立体思维方法来分析防风神话,着重谈谈防风神的艺术形象问题,并对神的概念进行了立体分析。
  • 摘要:就《述异记》全文的文法而言,先说鬼母,即鬼姑神,然后说今吴越间风庙土木作其形,能首牛耳,连眉一目,则其形是鬼姑神的形相,也是鬼母的形相。今已辨明鬼母即鬼子母,但不是鬼姑神,两者容貌不同,则所需其形,只是指鬼姑神的形相。然而,者条记述既说苍梧鬼姑神的形相是虎头龙足,蟒目蛟眉,又说防风庙中的造形是龙首牛耳,连眉一目,则虎头与龙头不同,蟒目乃是圆目,并非一目,两者之差别很明显,可知防风庙中的一目神应该不是鬼姑神,那么《述异记》这条所说的其实是三种神:鬼母与鬼姑神以同有鬼字之名的女神而被误为一,鬼姑神与防风庙中的一目神又以人身怪首之形相描述被误以为一。至于防风庙中怪首人身造形的是什么神,今己无可考查。
  • 摘要:防风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古老的部落国,曾与夏后氏产生尖锐的政治对立,以致出现禹斩防风氏的严重事件。剥离防风氏半人半神的外衣,还原其本为山东古部落的历史真相,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有利于我们正确说明禹朝诸侯与斩防风氏神话传说的实质,给予防风氏真实的历史定位。近年经董楚平先生研究,认为禹斩防风氏于会稽,其地在今泰山附近。莱夷属东夷族的一支,若从夏代夷夏关系的大背景下考察禹斩防风氏神话,可能会得到一些更有意义的认识。禹对东夷族众多部落国也不是都实行笼络政策,对其中有些势力较强而有离心倾向的共同体则不惜给予严厉打击。禹斩防风氏就是抑制东夷势力过度膨胀的一种手段,以便巩固夏后氏在当时部落联合体中的统治地位。防风氏不仅是氏族群落名称,代表基本独立的具有政治统属关系的地区性集团,而且可指其政治共同体的最高首领。禹斩防风氏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表述的,即莱夷防风氏部落国的首领为禹所杀。
  • 摘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光辉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的核心内涵是多元一体。史前时代末期,古代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大体形成华夏、东夷和苗蛮、百越三大部族集团。苗蛮、百越集团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据文献记载和相关的古史传说,苗蛮、百越集团的首领之一,为人所知的著名人物为防风氏。苗蛮、百越集团文化在考古学上的表现为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其中以良渚文化最具鲜明的特色。良渚文化遗址的分布区域,是当时古百越人活动的势力范围。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尤其是精美的玉器和陶器,反映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己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高等级墓葬的存在,表明了良渚社会上层集团的形成。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早期文明兴衰的原因,这是学术界多年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文明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学术界一般以农业的兴起、青铜器和文字的出现、城池的建筑、礼仪制度的形成等为文明标志。这些因素不一定同时具备,有的仅仅具有其中的二三项,其余的尚在萌芽状态或不断完善之中。早期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可谓“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在迈向文明的最后关头,有的部族(古国)获得了长足的、持续的发展,有的部族则因为种种原因停滞了、中断了,或夭折了。真正发育成文明国度的少之又少,大部分或亡于部落战争,或终于内乱,或衰于自然灾祸。人类文明发展模式存在着持续性文明和断续性文明两种类型,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此加剧。
  • 摘要:根据传说的内容和传说的主要流传地域,提出防风传说属于长江流域原始稻作农业神话,这大约已经没有很多疑问。我在2009年出版的《展开4000年前折叠的历史——共工传说与良渚文化平行关系研究》中,经过文献梳理、对应考古发掘和民俗图志数量统计,提出共工传说属于长江流域原始稻作农业起源神话。于是,防风传说和共工传说的关系,就成为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初步考察,我认为防风传说与共工传说具有同源性,乃至是同一神话传说交融的不同分流。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课题:防风传说、共工传说与良诸文化的联系及相关问题;此前防风传说与共工传说联系研究及影子历史问题;防风传说和共工传说同源研究后的结论和补论。
  • 摘要:防风由长期不被瞩目的地区神话突然受到文化人的关注和议论,这是防风本身隐藏的内涵很丰富所致。本文通过防风与蚩尤两位古传说中的悲剧英雄的探讨,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那就是不管上古种族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复杂,然而自古至今,人们追求统一、和平、安定、团结、和谐,绝对是历史的大的总趋势。
  • 摘要:在非遗保护热潮下,各地纷纷掀起公祭热潮。德清二都的防风祭祀仪式就是其中一个缩影。面对地方公祭行为,北京大学高丙中先生认为国家对民间仪式的型塑和征用是国家与民间相互合作的“治理”模式的重要表现,并指出国家与民间的这种相互“承认”是共同体运作的重要机制。复旦大学葛剑雄先生则持批判意见,他觉得把祭祀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或民间信仰,可以继续存在,但只能由个人或民间社团进行,各级政府都不应参与。上述学者对当代公祭行为予以积极回应,或以赞许的口吻描述仪式的地方参与,或以批判的眼光质疑地方的干预。但是笔者想讨论的问题是,在国家与民间共同“策划”的祭祀行为中,我们仪式本身到底发生着什么。为此,笔者欲借有机会深入了解的防风祭祀为缩影,通过描述不同时期的防风祭祀仪式过程,来窥视当代防风祭祀仪式。
  • 摘要:自《国语》收录了孔子论“防风大骨”及“防风守封之山”那段话以后,二千多年来,古籍文献有不少有关防风的记载,但除汉代司马迁转载入《史记》,南朝梁任昉畴的《述异记》对防风的形象“龙首牛耳,连眉一目”及“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有所展示外,多为怪异之说,很少对孔圣人之说正面展开议论。“文革”后百废俱兴,也给防风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契机。第二次防风学术研讨会,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获得了众多史无前例的学术成果,影响所及还带动了防风民俗文化的复兴。防风专著的出版也给防风文化事业的弘扬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摘要:上古时代,没有文字记载,人类历史仅仅依靠人们的口碑流传,经历了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等六个漫长的阶段,继之而起的就是上古史上所称的三皇时期。五帝时代,臣服于中央的边远部落为数众多,黄帝打败炎帝后裔,取得了当时中国的统治权之后,原炎帝风姓统治集团不得不向边远地区迁徒流窜,远居四海。大禹诛杀防风氏,史籍记载较多见,原因不外乎二说:迟到和食言。防风氏在夏禹登位八年被禹斩杀之后,防风古国子民的第一反应是对抗,当夏禹十年禹第三次南巡,经过防风国时,便用强弩射禹,藉以报仇。
  • 摘要:四千多年前的防风国,就是以封、禺二山为都城,疆域在其周围百里方圆内。其国君防风氏,治水有方,得到大禹重用,并立下了卓著功勋。当时在长江以南,与大禹王几乎齐名。后夏禹在会稽大会天下诸候时,防风氏后到被杀并被暴尸骸。此事《竹书纪年》有记载。几千年来,防风氏在德清县内外广为传诵,并多处建有庙宇祭祀。可见防风氏在我国上古时代是一位杰出的治水英雄和受到百姓爱戴的部落首领,应该是可信的。同时,经历代书籍记载和当今历史学家、姓氏专家考证认为:防风古国是汉族汪氏的源头,防风氏是天下汪姓始祖。
  • 摘要:德清防风古国文化园与下渚湖湿地相映成趣,前者为鲜为人知的氏族古国,后者是浙江省最大的湿地。4千多年前,位于钱塘江与太湖流域的防风古国,其范围包括今湖州市及所属德清、安吉、长兴三县、江苏省:吴江市和杭州余杭区的彭公、瓶窑、良渚一带乡镇,都城设在今德清县三合乡的二都防风山,中心方圆约200余里。那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防风古国以种桑、养蚕、种稻、养鱼、制作黑陶器,雕刻玉器等,水上交通以竹木筏和舢舨船,为了生存,个个识水性,善驾舟、建干栏式房屋。图腾,是古代氏族社会的宗教及制度共生的,图腾崇拜应为氏族社会早期的产物,它是宗教和氏族制度的形式。尽管其图腾异说纷纭,但笔者认为防风氏族的图腾应为“鸱鸮”。当今绍兴市境内现存木船的船头上还有画着鸱鸮的饰图,所以说防风古国崇拜图腾应该是神鸟鸱鸮。
  • 摘要: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就活动和生活在包括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3650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内,与我们四千多年前的防风古国属同一区域;在这片肥沃和美丽的土地上,这些先民们辛勤耕耘,共享生活乐趣,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今天,笔者就以《历久弥新的防风神茶》为题,探讨防风古国茶的文化定位和历史价值。
  • 摘要:何谓发展?顾名思义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挖掘拓宽,二是弘扬普及。防风文化也是一样。防风文化在4100多年历史进程中从小记到大叙、从传说到成文、从神话到现实、从研究到考证、从微观到宏观、从小议到阔论,都是开发弘扬的结果。随着文化大发展大好机遇的到来,防风文化的大发展已将成必然。笔者欲想在发展防风文化的大好时机中,发表些个人之见。作者认为:发展防风文化,必须从基础着手,注重开拓创新,与防风文化有因果关系的其他文化结合起来,放眼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增添防风文化的厚度,壮大防风文化的力度,开拓防风文化的深度,提升防风文化的高度,弘扬防风文化的幅度。
  • 摘要:浙北东苕溪古称“馀干溪“、”馀不溪“。东苕溪流域就是古文献记载中的“封禺之地,”封禺之山在水一方。封禺之地是传说中夏代防风国的中心。是现代考古学良渚文化的中心。封禺之地是文献记载越国的初封——“奉禹之祀”之地。又是近代发现的夏商时期原始青瓷的发源地。这里星罗棋布的古文化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古城址为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提供了极为价值的资料。神话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研究能否于此撞击出火花,拼接出浙江最具魅力的夏商文化长廊,任重而道远。
  • 摘要:专题数据库建设是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项创新手段和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防风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和典范意义,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清作为防风文化的源发地,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非常重视,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实施保护、宣传。特别是召开了两次全国性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科学地归纳,建立防风文化专题数据库,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
  •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浙江德清等地学者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随着德清等地防风氏口承神话传说资料的搜集、整理、刊布,及两届“中国防风神话学术研讨会”于德清的相继召开,防风神话与防风历史的研究得到有力推动,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形势喜人。借此,文章想探讨一下关于禹诛防风氏的时间、地点、来由三个问题。首先是防风氏何时、为谁所诛的问题。本来,这并不是个问题,因为历来文献所记皆言“禹诛防风氏”,即防风氏于大禹时为禹所诛,但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防风氏并非禹时人,自然也就不是为禹所诛了。笔者认为,董楚平先生的诛防风氏的并不是禹而是禹的七世孙杆的说法,虽有一定根据,可备一说,但仍难从根子上动摇禹诛防风氏的传统说法。防风氏被诛的地点及其活动地域问题就更复杂了。经评判了诸说之长短得失,相比较而言,笔者还是倾向于浙江说的,即认为以今浙江德清为中心的浙北、苏南地区,当是禹时防风氏的活动地域。这样说,不仅有诸多传世文献为据,也得到了近年来在这个地区搜集、整理出的大量有关防风氏的口承神话传说的支撑。关于事情的由来,笔者认为,当时的禹己在相当范围内建立起得到远近各方国、部落认可的中央王权,并用暴力维护它的权威。禹诛防风是因为防风氏对禹权威的某种怠慢、挑战。准此,禹诛防风,自然也就不是什么“误杀”,“冤杀”,而是对敢于向自己的权威表示怠慢、挑战的人的必然惩处。“昭雪”云云,只不过是善良的、不大懂政坛血腥内幕的老百姓们在对防风氏被诛表示同情之余又给名声震天的禹留足面子罢了。
  • 摘要:防风史事见之于先秦典籍,其后,世代虽有述记,惜事略文简,语焉不详。但在太湖流域,民间迄今仍流传着诸多关于防风氏的故事。如何认识历史记忆在乡村、在当代的口传形态,分析、解读乡村中世代口承相传的、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防风故事及其在区域历史建构中的意义,是本文所要面对、探讨的问题。
  • 摘要:防风氏,或称防风,是上古传说时代的人物之一,与大禹同时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重要人物。大禹杀防风氏,被认为是禹夏之际王权建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笔者稍稍查阅相关的研究成果颇多,拜读之后自感很难再创新意,特就防风氏及防风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史学方面)略加申论。
  • 摘要:口耳相传的神话,是人类的一个传统。而传统是人来到人世间,在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相沿成习,代代相传的口承记忆、行事方式、思维原型,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和展演。远古相传至今的防风神话,就经历着这样的发展轨迹。防风神话“大而长”的神格偶象很早就引起了后来古人的注意,各个时代,都有一些记载,但从已有的资料看,随着时代、地域生态环境的差别,其偶象外在和内涵也在变化。防风神话流传至今,其长而大偶像的形象,在国内,在流传地德清,也似乎消失了。但是,另一方面,不见于以往史籍的有关防风神的各类故事,却在加世纪八十年代,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整理中不断出现。新发现的防风氏的故事不断出现,有的虽然是过去曾有过的故事,但是,叙述的语言、口吻完全是当代人的叙述,其中不乏新的想象和夸饰。
  • 摘要:根据文献和传说资料,防风氏是一个以凤鸟为图腾的农耕民族。积极参与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创制,高大威猛,雄健英武,勤劳智慧,追求幸福,热爱和平,祥和乐观。
  • 摘要:自2004年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在文化谱系、年代测定、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聚落形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果。但大多都限于物质文明方面。其实,中华文明探源,也应当包括精神文明方面。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上世纪80年代末在太湖流域特别是浙江德清县发现的防风传说,提出它是“中华文明的江南之源”一说,这不啻是对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的一种提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考古、口碑三者结合,体现出一种新特色。
  • 摘要:防风神话是产生于吴越地区的上古神话。吴越地区虽然在新石器时期创造过灿烂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但夏商以后该区域文化逐渐衰退,被称为蛮荒之地,不被中原主流文化所重视;同时,由于《国语·鲁语下》记载的防风神话的核心是“禹诛防风”,而禹被儒家推崇为圣王,成为了上古时期的明君,防风氏自然就如同蚩尤一样,被视为逆臣,因此防风神话较少见诸于文献记载。但尽管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关防风神话以及防风氏的记载还是有不少零碎的记载。本文意在将这些零星的碎片作不完整的梳理,从中可以大致看出防风神话的历史传承与嬗变情况。
  • 摘要:浙江湖州的防风氏遗迹与传说是防风氏后裔对祖先的记忆,黄帝则是汉民族对祖先的共同记忆,龙并不是汉民族的图腾。传说中的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团融合成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夏人、商人、周人都是华夏族的一员。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融合,华夏族与蛮夷戎狄在秦汉帝国建立后迅速融合成为一个人口众多、文化一致的汉民族。民族是文化共同体,而不是血缘共同体。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入其他的部族、民族,所以今天汉族的体质特征包涵了蒙古人种的东亚、北亚、南亚三个亚种。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汉民族与其他民族是血脉相连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庞大的族群——中华民族。国家是社会的组织,文化是民族的生存方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我们不仅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同时要保护民族独立与地方文化。
  • 摘要:有关防风神话的发掘与研究,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崭露头角。1996年,德清市三合乡重建防风祠,恢复中断近半个世纪的“防风氏秋祭,当地祭祀防风氏的民俗活动和防风神话传说的口述实践绵延不绝。笔者觉得有关“防风氏”的文化实践和学术研究,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因此,笔者在文中探讨了关于神话的传说化现象,并介绍了与防风氏神话有着密不可分的作品。根据各地的经验,不妨在这里提一些建议,以供我们在保护防风传说时作为参考。
  • 摘要:防风氏是先秦史书中记载的一支重要部族,不过因为史料较少,所以我们对防风氏的了解很少,很多问题还有争论。本文通过《山海经》中的一则珍贵史料,论证汪芒氏地域在今德清县封禺山确实有坚实可信的来源,又通过《越绝书》记载赢政西迁越人一事,论证今天集中在皖南的汪姓来源于上古浙西北的汪芒氏(防风氏),最后论述了上古时期从中原、江淮向江南的移民,进而论证防风氏融合南北人群的可能性。
  • 摘要:夏禹时代生活在今德清县武康、二都等地的防风部落是湖州文明史的鼻祖。他们的祖先应该是100万年前生活今长兴、安吉一带的原始居民。苕溪是他们共同的母亲河,是湖州文明的摇篮。
  • 摘要:安吉龙王山下深溪坞村,有远近闻名的大石浪。大石浪从龙王庙北山半腰沿着山岗汇集得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石块足有两里路长。最大的石块有三间屋大,还有谷桶大小的、斗升大小的、横躺的、竖立的、歪斜的;圆的、扁的、粗的、细的、互相支撑着,形成气势磅礴的大石浪态势。石浪底下还有暗河,常年流水潺潺。针对这个大石浪的来历,在民间有一个关于防风王神耖治洪留石浪的传说指的就是这一奇景的来历。
  • 摘要:晚清到民国时期,湖州孝丰县广苕地区,在每年上半年五月廿八,下半年九月廿八这两个城隍菩萨生日,要调长人会。这在当年当地是颇有名声的盛大庙会。调长人会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防风国国王防风王。防风王身大人高,为了纪念防风王,铭记防风王功绩,孝丰地界从前每年要出两回长人会,那个穿黄龙袍、戴黄龙帽的长人菩萨,就是防风王呀,四千多年过去了,孝丰的百姓也没有忘记防风王,而且龙王山深溪那边的大石浪,越来越有名,于是防风王的传说也世世代代传下来了。
  • 摘要:防风之事在史料中虽有记载,但语焉不详。关于防风的传说现在民间仍有流传,从上个世纪开始陆陆续续已发现三十余则传说故事,大部分收录于钟伟今、欧阳习庸编纂的《防风氏资料汇编》。其基本母题主要包括:防风擅理洪水、受赐封禺山、身材硕大、被禹斩杀等。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轰轰烈烈开展,防风传说也于2011年5月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则成为另一个重大的课题。省文化厅明确要求每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都要有“一个保护方案、一个专家指导组、一个工作班子、一个传承基地、一个展示平台、一套完备档案、一册普及读本、一项配套政策”。作为防风传说在“八个一”总体保护方针下,如何具体开展工作使保护更加有效呢?如何结合传说自身的特点,使得保护更贴近实际?基于此出发点,笔者走访了防风故土,采取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实地考察了目前防风传说的实际传承状况。本文试图分析当下防风传说在保护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 摘要:娘者,母亲也。因此,叫“茶叶”谓“茶娘”,是一种尊称,是一种方言,也是对泡茶、奉茶姑嫂的一种雅敬。称茶叶叫“茶娘”的地方,主要在浙北的东若溪两岸,以及湘溪、英溪、阜溪和棣溪等这五条溪域境内,它们的上游都属山区或丘陵,盛产茶叶,从前这里的茶叶主要卖给“洋庄”供茶商或国家出口外销之原料。称“茶叶”叫“茶娘”,还体现了茶是吉祥物之一的渊源。
  • 摘要:知道防风王故事的人不少,可知道防风树的人却不多。要知道“防风树”故事的来龙去脉,话还得从防风之死说起。在民间流传着防风王与防风树的故事。树以木为华。随着时代变迁,防风树慢慢改称为红枫树。至今还有人说,红枫树是防风氏的化身和象征。因为红枫树粗壮高大,身躯很像防风王。红枫树坚硬,也是防风性格的体现。说红枫树是防风树,既顺天意,又合民意,理所当然,第三声巨响,散了防风的骨架,也应验了“节骨车装”之传说是在理的。
  • 摘要:在远古时代,远及之江、太湖流域;近及良渚、封禺、乾元、天目、会稽地域。国师玉面狼萧自封为篡位施计水没良山,旨在盗夺“天灵珠”。防风在良山渚江会战中,幸得神珠。展开了以治水安民夺珠保珠为主线的激烈搏斗。最后,玉面狼施毒计,以防风迟到赴庆功为由,盗取大禹令,诛斩防风。当场狼妖因中神珠蓝光毒,突然发疯自诉罪状,真相大白。禹下令诛杀狼妖,昭雪防风。并封防风为功德王,封神珠为天灵防风珠,封之江、太湖流域为防风国。
  • 摘要:古诗人在作诗时往往重视搜集和采用地方性资料,特别是在作一些题咏诗时,常化用当地历史典故、口传故事,引以为诗材,表现某种形象,寄托某种个人或时代情感。而后代诗人又普遍从前代诗人的题咏作品中汲取营养,不断求深,多方考证,提出新解,并沿用前人以诗纪事、纪游的形式流传,以此使后人更广泛地了解典故、口传故事所涉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历史作用和人文价值。笔者以为防风神话在被系统提出,并被立为“非遗”前,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防风题材诗的创作和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防风神话正是借了诗这一载体,在历史上才逐渐为人所知,且闻名遐迩。今笔者特选从唐至清防风题材诗八首,试论古诗人对防风神话的认识和传承,兼谈防风题材诗对现代防风神话研究的意义。
  • 摘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采录的防风口传故事引起了神话学界的轰动,被誉为继中原神话、云南岩画、纳西族祭天古歌后我国神话学界的又一珍贵的发现。笔者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有利机会,近年来走访了三合乡二都村与武康镇附近的一居民,搜集了一些资料。百姓口中的民间故事具有口头、零星、简短的特点,因此所采录整理后的文本资料也尽量依据录像、录音保存了其原貌。现将采录内容初步分类例举几则,并附上讲述者和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实地采录,笔者对防风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大致简要总结如下:一、在当地百姓中,防风氏的地位是“总土地菩萨”,尊称为“防风爷”或“防风王”,而不称其为“防风氏”;二、防风不仅是神话或传说,它同时也是武康、二都一带的民间信俗;三、防风故事在民间具有“多源性、演绎性、零散性”特点;四,一些新的内容尤为值得注意,即:“防风为漆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