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17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
第17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

第17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0

主办单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会议文集:第17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会透过三方面看控烟工作发展,包括澳门政府控烟工作、新控烟法的多方论点和过去常被阅览澳门控烟工作汇报网页,从而归纳出控烟工作未来发展考虑地方。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资料搜集,第二部分为研究分析。在运用PEST分析框架下,笔者对7月1-10日的控烟舆论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在PEST分析框架下对澳门禁烟工作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和要点:内地控烟法:内地实行“最严厉”的控烟法或能提高内地来澳旅客的控烟认同。澳门控烟工作:澳门实行控烟法工作已近20年,不存在过急情况。官民合作:过去控烟工作都已取得不少效果,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落实加强。
  • 摘要:戒烟对减少我国中老年人群死亡的健康效应,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影响尚缺乏前瞻性研究证据,且有"中老年人戒烟影响健康"、"老年人戒烟可致早死"等谬误.本研究旨在一个随访35年的队列人群中探讨戒烟与主要烟草相关疾病死亡的关系.吸烟可增加中老年人烟草相关疾病(肿瘤、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而戒烟(即使50岁以后开始戒烟)则可明显降低其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应在中老年人群中强调中年戒烟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环境支持。
  • 摘要:对戒断反应形成的原因作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戒烟难是由戒烟者在面对渴望吸烟的念头时,采用的排斥、对抗和革除的戒烟定式,引发的冲突心理和悖论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烟草依赖、吸烟成瘾的本质是心理问题.指出通过调整心理状态,从源头上消除和化解戒断反应,让吸烟的"好处"无用武之地,可以彻底解决戒烟难问题.
  • 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青少年烟草流行基本特征.rn 方法:采用国际统一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简称GYTS)问卷,对全省112万在校初中生进行分层整群复杂随机抽样和描述性分析;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复杂抽样统计学分析.rn 结果:在校初中生尝试吸卷烟率为14.5%,在4.4%的正在吸卷烟者中,经常抽烟比率为0.8%,其中烟草依赖比率为32.7%;现在想戒烟的比率为76.2%;学生接受课堂控烟信息占35.6%,接受各媒体信息占67.6%,学生在校附近即可买到烟占61.6%,从别人处获得占49.4%,不因年龄小被拒绝占88.4%;家庭、学校"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3.9%和52.1%.父母、教师、好朋友吸烟是学生吸烟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30天内在影视媒体中见过吸烟镜头广告有69.6%的初中生.rn 结论:福建省初中生尝试吸卷烟率、现在吸卷烟率低,对烟草使用认知度高,但烟草依赖率高.各种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烟草流行影响不容忽视.应从"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分析青少年烟草流行产生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减少烟草流行危害。
  • 摘要:目的:对我国青少年吸烟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评估并提出控烟履约策略.rn 方法:阐述现阶段影响我国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分析评估其对青少年吸烟的危险程度.rn 结果:我国青少年吸烟受家庭"有烟环境"和社会"吸烟环境"及"个体差异"的"多重因素影响",面临"效仿吸烟"、沦为未来"烟民"的危险,其遭受"二手烟"暴露的状况不容乐观.rn 结论:必须从控制"烟草源头"、构建"无烟环境"、转变"吸烟观念"、健全控烟履约保障体系入手,加强政府主导控烟工作与"部际协调机制",动员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控烟,从根本上消除青少年"效仿吸烟"的动机与行为,避免和延缓其未来及成年后发展为"烟民"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二手烟"危害.
  • 摘要:目的:了解2009年以来全省开展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工作效果和存在问题,为推进全省控烟履约工作提供依据.rn 方法:2011年至2015年,连续5年采取现场观察、隐秘拍照、暗访员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全省地级以上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和每个市随机抽取一个县(区)的卫生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暗访,所有数据均有照片支持.rn 结果:暗访评估得分从高到底依次是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2011年至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系统暗访评估得分呈上升趋势.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控烟传播材料、设置室外吸烟区得分最高,室内吸烟现象比例也最高.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控烟传播材料和室外吸烟区设置得分呈上升趋势,而室内吸烟现象处于较高水平,且变化不显著.rn 结论:我省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暗访是推进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
  • 摘要:1985年9月2日,中央爱卫会、铁道部联合发出《关于禁止在旅客列车上随地吐痰、乱扔赃物和在不吸烟车厢内吸烟的规定》,至今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了.但我国普通旅客列车仍设有"吸烟区,使亿万旅客饱受二手烟雾的侵害(2015年春运40天,乘坐普通列车的旅客大约是1.7亿人次).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爱卫会和铁道部门尽快作出决定,从2016年7月起撤销设在全国普通列车(包括特快列车、快速列车、临时旅客慢车等)上两节车厢连接处的吸烟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烟列车"!并提出具体建议:从2016年7月1日起撤掉普通列车上的“吸烟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烟列车,在车厢两头设立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在各车厢公布禁烟工作人员名单及举报电话,在全国铁路范围内开展禁烟督导。火车站候车室、列车上不准卖香烟。逐步实行对普通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微小气候进行监测(京九线上面前有这样的“把脉”服务,监测项目有: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噪声等),结果可公布,重点是负离子含量,这样有利于提高旅客对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通过列车广播对乘客进行烟草危害宣传教育,提供有关书刊、宣传材料。为乘客提供简单的“戒烟咨询”服务,可以出售尼古丁口香糖、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喷鼻剂、尼古丁吸入剂等戒烟药物,这样可以促使更多的烟民尝试戒烟,有利于推动全民戒烟运动的开展。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可以在全国聘请5名优秀列车长担任“无烟列车”形象大使。
  • 摘要:吸菸在全世界可预防性死因中排名首位,每年导致至少700万人的死亡,每位吸菸者的平均寿命比一般人减少11年.而戒菸则能带来诸多的健康效益,包括减少癌症、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本研究为一先导性研究,主要目的是为评估在台湾某一地区医院门诊实行护理人员「戒菸病患转介」机制的成效。结果发现实行转介机制后,接受门诊戒菸服务的病患量明显较多;而且虽然转介机制实行后的病患尼古丁成瘾度较低,但追踪三个月后的点戒菸成功率并无统计上的差异性。由此可知,利用门诊护理人员执行「吸菸病患转介」应为一可行方式,但长期性的成效与利弊仍有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澳门青少年吸烟行为,并以性别作为切入点,探讨影响男女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因素。这次研究调查主要分析男性和女性在吸烟行为上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调查结果发现男性大学生的吸烟比例较女性为高,结果符合“男性吸烟比例较高”的预期,回归分析亦显示男性大学生吸烟机会较女性的为高。然而在吸烟程度方面,男性和女性却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预期女性一旦染上吸烟恶习,对其危害程度不一定比男性为低,如何预防女性吸食烟草显得十分重要。在吸烟的原因方面,好奇和舒缓压力是主要因素,但男性吸烟的最原因主要是舒缓压力,其次才是好奇,而女性则相反,好奇才是主因,舒缓压力其次,两者差异也颇大。不论男女,同学或朋友仍然是吸烟的主要伙伴,因此,控烟措施应继续重点加强对校园的无烟宣传工作,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避免同辈之间形成吸烟的社会规范。最后,不论男性抑或女性学生,有饮酒的行为的学生都会倾向吸烟,反映出烟与酒是互补性甚强的消费品。由于烟和酒都是市面上较容易接触到和购买的商品,故此,未来在完善控烟政策上,可以尝试将预防青年饮酒的工作整合在一起,例如在控烟宣传方面同时强化饮酒的害处,透过预防青年饮酒来加强控烟工作的成效。
  • 摘要:中国吸烟人数已经超过3亿,15岁以上的人群吸烟率为28.1%,7.4亿非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控烟形势严峻.控烟公益广告作为控烟的有效手段之一,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于优化控烟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十分有益.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切入点,以传者、受众、内容和渠道四个维度作为建构类目的标准,对所选取的样本从这四个维度出发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此来考察我国控烟公益广告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经分析发现,政府在控烟公益广告的建构中缺乏深度参与,烟草企业对控烟缺乏共识,控烟公益广告目标受众不够细分,针对性不强,目前的控烟公益广告的传播渠道以平面媒体为主,渠道较窄,媒介利用不够多元化,且主题集中,同质化严重.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尝试提出通过政府要强化控烟宣传的议程设置,烟草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分受众,加强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并提高广告创意水平等措施来达到增强控烟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目的.
  • 摘要:2006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其中第14条要求缔约方应考虑到国家的现状和重点制定和传播以科学证据和最佳实践为基础的适宜、综合和配套的指南,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戒烟和对烟草依赖的治疗制定戒烟规划,将诊断和治疗烟草依赖及对戒烟提供咨询服务纳入国家卫生和教育规划:在卫生保健设施和康复中心建立烟草依赖咨询预防和治疗规划.我国3亿多吸烟者中大部分吸烟者患有致死性烟草依赖这一慢成瘾性疾病如果不加以治疗,将会有一半吸烟者过早地死于因吸烟而导致的疾病,烟草依赖治疗已经成为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重要任务,我国医生和医学生对提供戒烟帮助意识薄弱,成为中国医生在控烟中短板,因此必须在政策法规上加强。
  • 摘要:文章介绍了香港过往增加烟草税的策略的现状,分析了增加烟草税的成效,与其他已发展经济体系比较,香港烟草产品价格相对偏低,烟草税政策未能长期和持续实施,以提升烟税及价格的效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及订立有效的烟草税政策。综合过往增加烟草税的成效、比较香港与其他发展地区的烟价和税率及参考本地民意和世卫组织的建议,香港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增加烟草税的措施,为戒烟提供更大的诱因和推动力。提出了建议:制定长远及持续增加烟草税的策略,透过定期增加烟草税维持对吸烟人士戒烟的影响力。建议效法澳洲、新西兰及英国等国家,因应预测的物价升幅而订立每年烟草税的基本增加幅度。大幅提高烟税在预防吸烟及驱使戒烟的成效尤为显着,香港过往经验亦已反映。因此在保持烟税追平物价升幅的同时,亦应订立周期性大幅调高烟税的措施,激发更多吸烟人士决心戒烟。烟草税收每年为香港政府带来近五十亿港元税收,政府应将税收拨于控烟及戒烟的工作上,包括加强教育宣传、协助戒烟和打击走私烟的活动等,以进一步减低烟草使用。
  •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医生、教师、公务员3类重点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信息,为制定控烟计划,创建无烟环境提供依据.rn 方法:在国家抽中的监测点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海南东部最发达地区三亚市和西部相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乐东县烟草监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乐东县吸烟男性比例为67.95%,高于三亚市的57.89%.监测点公务员的吸烟率最高为50%,医生的吸烟率最低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49,P<0.05);乐东县的公务员吸烟率为32.1%,高于三亚市的17.7%.医生、公务员和教师戒烟人数比例分别为15.4%,4.5%和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13,P<0.05).三亚市医生戒烟人数比例为23.1%,明显高于乐东县的7.7%(=7.091,P<0.05).被调查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吸烟者的烟龄多数在1~10年之间,分别占56.3%,43.2%和35.9%.而烟龄超过20年的吸烟者中公务员所占的比例最大(33.3%),其次是教师(18.9%),被调查的医生中烟龄均不超过20年.三亚和乐东两个监测点重点人群对吸烟相关疾病肺癌、哮喘、中风、骨质疏松症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的认知率分别为89.8%和85.9%),69.8%和65.4%),48.5%和42.3%),46.4%和28.2%),36.2%和32.9%).rn 结论:医疗卫生机构创无烟单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应加大政府机构控烟力度,促进地方控烟立法,对相对欠发达地区加强控烟知识、技能和能力培训,创无烟环境和无烟氛围.
  • 摘要:2015年5月,湖北省松滋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在县城关长安社区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讲座,为了了解松滋市城镇社区控制吸烟的现状及居民对控烟的认知与态度,对参加讲座的听众进行了控烟现状及认知的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合格问卷142份,调查对象男女分别占45.1%和54.9%,女稍多于男.年龄在50岁以上有120人,占84.5%,以老年人为主,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24岁,其中自答吸烟的有20人,女性无吸烟者.调查问卷除基本信息外专业题目共11题,其中单选题4题,多选题3题,判断题4题.142份问卷均为调查对象自行完成,无漏答.
  • 摘要:通过创建无烟医院活动,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控烟相关制度,对全院开展控烟干预,了解控烟工作的难点,探索创建无烟医院的有效对策.通过五年的创建无烟医院活动,医生控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有了明显改变,这些改变已直接对广大就诊者和来访者产生巨大的影响。调查显示有73.6%的患者或家属看见过医院的控烟宣传并知道医院控烟的目的。吸烟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支瘟疫,其危害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控烟、禁烟,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医院创建无烟环境也是为全民控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创建无烟医院活动不是一项运动,项目结束了但是控烟工作远没有结束。医院已经制定了控烟的各项制度,也将控烟工作纳入到医院建设的长效机制,保证医院控烟工作的持续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