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中国人口学会2011年会
中国人口学会2011年会

中国人口学会2011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9

主办单位:中国人口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人口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人口进入了低生育水平,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公布,再次证实了我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本文主要关注江苏省符合生育二孩条件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和实际生育行为,并以意愿生育为参照,重点对影响妇女实际生育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邦戈茨低生育率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一方面,在这些地区不受政策约束的育龄妇女实际生育水平未能达到理想或意愿生育水平。另一方面,邦戈茨模型中影响实际生育水平六个因素作用不同,大体来说,提升实际生育水平的三个因素的影响作用式微,而抑制实际生育水平的三个因素的影响作用在增大。江苏省作为东部先发展省份,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对干了解我国发达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关系,洞察影响我国育龄妇女实际生育行为的因素,及时掌握人口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适时完善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摘要:本文从“选择性理性”的理论框架出发,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在浙江、湖北和河北等三个省份农村地区开展“家庭及生育状况”专题调查取得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分析,对“为什么男孩经济优势式微条件下男孩偏好依然严重”的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本文的数据来源是2010年4-11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河北省的定州和文安,浙江省的嵊州和瑞安,湖北省的大冶和洪湖三省六市开展的以育龄妇女及其家庭的生育、生活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调查数据,包括问卷调查数据(具体的样本容量为妇女2079,妇女的丈夫640,其他男性365)、对各级计生干部的小组座谈资料和对育龄妇女的个案访谈资料。研究发现,性别偏好背后确实也存在着“选择性理性”的现象,人们自由意志中所体现的性别偏好比较低,内化标准中所体现的性别偏好比较高,最后的生育决策是介于两者间的折中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的类型、男孩的养育成本和养老方式等经济因素对人们自由意志中的男孩偏好有着显著的影响。
  • 摘要:人口转变,是西方学者在观察了西欧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其相互关系变化的历史过程,通过经验概括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人口转变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尽管最早发生在欧洲的人口转变曾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历史事件,但是随着生育率下降在全世界的扩散与蔓延,人口转变越来越被认同为一个反映人口变动规律性的普遍现象。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全球人口转变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鲜明国别特点的一个案例。中国的人口转变顺应了全球现代人口转变的潮流,符合人口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总之,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现代人口转变,这是在政府主动采取行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下的一项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目标是加快实现人口自身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也可以发展,但是代价将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巨大贡献,才使得中国取得了今天所能取得的伟大成就。
  • 摘要: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持续过快的人口增长,中国政府在全国城乡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生育水平呈现出大幅度的下降,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下降到1978年的2.72,同期人口出生率也从33.43‰下降到18.25‰,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12.00‰.人口控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则一直被确定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生育意愿的影响,制定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引导群众生育行为的转变。为了确保出生人口计划的完成,各级政府还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引导、规范和制约育龄群众的婚育行为。在人口转变完成后,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要通过完善政策、调整人口结构,统筹解决新时期新的人口问题。
  • 摘要:人口转变理论发展人口转变论不同于一般的人口理论,它主要来自对历史经验和实践的分析,而不是纯理论演绎的结果.人口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变化,人口运行不断打破原有均衡状态,在新的平台上构建新的均衡状态,由低级人口均衡转变为高级人口均衡的跃迁过程.一般来说,人口运行不可能自动保持长期均衡发展,常常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机抉择的政策对人口进行调节,在人口过剩时控制人口增长、人口短缺时鼓励人口增长,不断寻求动态均衡,将人口供需矛盾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避免人口变动出现大起大落。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计划生育政策三股主要力量推进下实现的。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后人口转变时期,且处于“缩减性正增长”阶段。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或持续升高,是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作用结果。婚姻挤压将使社会和谐发展面临阻碍。
  •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在政策允许的假设条件下家庭对孩子生育性别进行决策时的影响因素,本文使用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年关于家庭及生育状况研究的调查数据。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20-40岁的已婚有偶育龄妇女及其丈夫,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其家庭状况、婚育行为及观念和可能影响其生育的因素等。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妇女生育的某胎次孩子的性别会受到其已生育孩子数量和性别(或性别组合)的影响,所以本文需要对使用数据中的被访者的生育史进行简单的描述。这里,仅用被访者已经生育的孩子数量以及已生育孩子性别(或性别组合)两个变量来进行描述。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被调查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还会选择继续生育,他们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妇女个人特征及生育史、生育观念的影响,不同的因素将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在继续生育时,家庭在孩子性别上的选择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曾生过男孩、曾生子女数较多、外出工作的妇女想要生育男孩的概率相对较低。
  • 摘要:鉴于生活自理的老人和残疾人主要选择居家方式养老,因此,未来社区托老(残)所主要收养对象是生活自理有轻微障碍、半自理且家庭无力承担照料护理的人员。因此,摸清生活自理出现轻微障碍、半自理、不自理的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及家庭照料护理状况,以及这一人群选择社区托老(残)的意愿及托养需求,是设计和建设城市社区托老(残)所规划的基础性数据依据。
  • 摘要: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国民经济重大战略规划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分时段考察1949---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与空间变化,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地域特征与空间规律性。中国东南部人口密集,人口与产业集聚,但密中有疏,人居环境一般适宜或临界适宜,存在大面积的“无城”地区。中国西北部人口稀疏,居住分散,但疏中有密,人口相对集中在绿洲、河谷等人居环境临界适宜或一般适宜地区,人口密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 摘要:在老龄问题研究中发现,精神病老人是老龄人口中一个极为特殊的边缘群体,加上他们的家庭,形成了一个十分无助的困难人群。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机构为精神病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精神病老年人的照料和养老服务是政府部门应当承担的一种责任,是社会政策研究和老龄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北京市城区、郊区、农村社区,对这一特殊群体及其家属进行了调查。本研究将调查对象限定在50岁及以上患有精神分裂症等第一类15种类型精神病的老人。调查显示,精神病老人存在现实和潜在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在制定精神病老年人的照料服务政策中,要明确政府责任主体,完善精神病老年人养老和照料服务的政策法规,政府举办、政府埋单。
  • 摘要:关于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通常情况下,国际上使用的是“迁移人口”的概念,定义主要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作为我国特有称谓的“流动人口”,除了具备“迁移人口”定义中的时、空两个维度之外,还涉及户籍变动的情况。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流动人口中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就业率高;“就业型人口”与“社会型人口”此涨彼消,流动人口职业分布集中,与户籍人口形成很强的职业互补性,流动人口就业层次低,向传统服务业、低端行业领域聚集,流动人口“三二一”的产业就业格局更趋稳定,低端就业领域进一步膨胀。首都流动人口集中分布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并且出现向城市发展新区加速扩散的新动向,高度聚集于四环到五环之间的城乡结合部,表现为“大规模连片聚集”和人口聚居区“倒挂”聚集,并且形成众多流动人口聚居区,洛仑兹曲线显示: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首都流动人口规模调控,借鉴顺义“以产引人”的经验,注重产业调控与流动人口的结构优化,遵照“疏散积聚原则”,引导流动人口在空间上的均衡分布,吸取发达国家教训,在相关政策的选择上,经济社会政策双管齐下。
  • 摘要:生育意愿研究一直是我国当代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理论层面,邦加茨2001年提出研究新概念模型生育率的新模型框架中,已不再以自然生殖力而是代之以意愿生育数量作为参照.从决策研究层面,生育意愿研究具有更实际的意义,生育水平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的生育行为所决定的.北京市人口研究所200年6月和2011年8月在北京市东城区进行了两次生育意愿调查。两次调查均以原北京市东城区全部10个街道的126个社区为抽样框,按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个社区,然后对社区户籍人口进行初步摸底之后,按比例确定了每个社区的调查样本数,并按照总体比例对样本按照年龄、性别、婚姻结构进行样本配额。调查结果中,2011年户籍人口被调查者理想子女数以一孩为主,户籍人口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二孩生育意愿,呈现低生育意愿,追踪样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对比研究发现,户籍人口生育行为低于生育意愿。追踪调查发现,双独政策的适用群体双独家庭目前绝大多数没有二孩生育行为。
  • 摘要:作为人口均衡的一个维度,人口年龄结构的均衡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均衡。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均衡,既可以是在某一时点上的均衡,也可以是在一个时期内的均衡。通过与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韩国、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低。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说中国现在是“边富边老”更加合理。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均衡,虽然还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均衡要遵循老年人口比例不能过高、总人口规模不能过大以及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比例和规模的上升或增加的速度不能过快三条原则。从社会均衡的角度来说,需要在制度建设上继续努力让老年人及时和充分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参与社会发展。
  • 摘要:择偶行为和过程一方面能够反映婚姻当事人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能反映社会中婚姻自由的程度。当下农村青年的婚配方式中,仍然是以中介婚为主要婚配方式,即是由媒人介绍的婚姻,本文尝试从农村青年择偶过程中的媒人这一角色为切人点来回应这一理论命题。现下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媒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父母、亲戚及邻里,而另一类是一些兼职或专职媒人,根据作者的调查,大部分的青年男女希望能够通过第一类媒人而实现结婚,虽然现实情况是却有一部分人(大约3000)通过第二类媒人才最终实现目标。媒人的做媒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搜集信息,物色对象并试图牵线说合;传递信息,代表男女方就“聘财”进行讨价还价;见证婚姻,对合法婚姻的缔结形成担保。现阶段农村青年在婚配过程中自主性不充分、尚未形成独立主体,私人生活的变革尚未彻底完成。
  • 摘要:本文将根据近年来应用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关系框架以及多维测量工具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分析其政策含义,并根据这个分析框架和不同影响因素,讨论中国不同地区群众生育意愿的发展趋势。现有的人口研究成果表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相关,生育意愿下降是生育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生育意愿处于最低水平的行列。
  • 摘要:本文基于河北省全员人口数据库,构造了0岁人口组性别比分区域、分孩次的估算方法,计算了2000-2009分年度的0岁人口组性别比;比较2000年0岁人口组和“五普”出生人口性别比,认识到“五普”公布出生人口性别比偏低;探讨了“五普”0岁组人口性别比偏低的原因。证明“五普”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和全员人口数据库中的0-4岁人口组均存在政策外瞒报现象;编制了2003年河北省0岁人口组性别比分布图,探讨了河北省0岁人口组性别比的地域分布规律。玛叶指数(Mayer's index)是检验年龄堆积的常用方法之一,将河北省“五普”0岁人口组性别比与全员人口库回推计算得到的2000年0岁人口组性别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除唐山、秦皇岛和张家口以外,回推得到的河北省及各市2000年0岁人口组性别比普遍高于“五普”公布数据.全员人口数据库不仅可以开展0岁人口性别比研究,还可开展婚姻性别挤压研究。随着全员人口数据库数据质量的不断改善,区域0岁人口组性别比、婚姻性别挤压均有望实现动态监测,并可逐年权威发布,全员人口数据库是开展人口性别比研究的理想支撑平台。
  • 摘要:本文的目的就是将中国的低生育率与其他低生育率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低生育率中国模式的特点,从中外对比角度探讨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和成因。本文中国数据主要来源于几次生育调查、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国外数据来源于日本、美国官方统计局网站及欧洲人口发展的网站等。利用以上数据,本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和一些低生育率国家在生育率转变速度、结婚水平、孩次分布、生育年龄、婚外生育和出生性别比方面的不同,分析了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经过两次生育率的转变,中国妇女的生育率已经达到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低生育水平。但是,相似的低生育水平下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婚育行为。中外生育模式差异与经济发展程度、传统文化的不同密切相关。
  • 摘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日益提高的经济水平和不断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对中国人口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死亡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转变的进程拉开序幕。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调查结果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调查结果显示至1953年6月30日,全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6.02亿。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概念,即通过人类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来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1959-1961年的灾害突出了加快人口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央第一个计划生育文件明确了认识,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初步实施干预。明确走自己的人口转变道路.其特点是超前性和干预性,受此影响,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迅速下降,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发生转变。
  • 摘要:时至今日,中国的人口转变已经完成,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做出了卓绝的努力,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基础,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内在动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成为生育率转变启动器和加速器,人民利益的体现与维护是实现超前性生育率转变的必要前提,医学和生殖健康科学发展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必须尊重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均衡人口发展的利益结构,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之路。
  • 摘要:本文从实现中国人口规模压力和老龄化压力的战略平衡这一全新视角探讨上述重大问题,力图为国家在这一重大问题上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面临的各种人口问题,其中,“人口太多”和“人口太老”是两个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而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大核心人口问题。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前提下中等幅度逐步放宽生育政策是实现两种人口压力战略平衡的最佳路径和必然选择。
  •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主要沉积在农业生产部门。随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外出务工这种异地转移方式在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城镇能否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提供充足的空间,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异地转移的重要条件。尽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也呈上升趋势,但自2004年开始在我国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广州等农民工大量聚集的地区却先后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现象(简称“民工荒”)。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加上城镇为其提供的异地转移空间不断扩大的状况下,转移动力就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外出务工决策的决定因素。由于我国就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户籍制度的阻碍,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限制等原因造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成本过大,而由异地转移净收益较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动力的不足,是导致“民工荒”现象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户籍制度管理长期以来一直阻碍我国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提高农民工素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工法律服务及法律援助体系是基本对策。
  • 摘要:考察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女性化趋势,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二是高龄老人中女性所占比例;三是女性老人中高龄老人所占比例。本文认为,由于受到社会性别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女性老年人在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及社会参与方面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与男性不同的特征,通常情况下,老年妇女处于更为弱势的境况。因此,建议制定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时应充分重视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女性化趋势,针对高龄老年妇女、丧偶老年妇女及农村老年妇女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中国是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女性化趋势和老年妇女群体的特殊需求,积极采取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有针对性、有优先级、有重点的策略措施。
  • 摘要:本文根据对全国5个县区调查,揭示目前农村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子女经济互动关系,以及对依靠子女养老的认知、预期与意愿,由此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政府和社会对这个曾经为我国人口控制作出巨大贡献的特殊群体可能碰到的养老困难给予格外关注。调查的农村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群体,父母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约九成无固定收入,经济收入不高是这些家庭普遍存在的现实。有六成多父母不同程度地得到来自成年独生子女经济上的支持,有四成多父母不同程度地补贴自己唯一的成人子女,这些父母对依靠子女和男孩养老的期望不强烈,父母对于唯一子女在经济上帮助自己养老较有信心,接近六成独生子女父母赞成与子女分开住。
  • 摘要:本文拟从研究历程、阶段性特征和发展定向三方面对30年来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随着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和民主化浪潮的到来,跨界移民现象也随之出现纷繁错综的变化,气候移民、季节移民、家庭团聚移民、难民和无国籍人士越来越多。在华侨华人方面,侨团、侨群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华侨华人产业结构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正在形塑和整合,华侨华人回流趋势明显,这就要求要密切关注我国人口国际迁移动态,寻找移民研究的契合点,扩大研究领域和范围,从根本上提高研究水平,为进一步做好我国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本文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上海市某中心城区两个街道随机选取了26个居委会,对选中居委会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2010年4---5月。调查对象为在上海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与配偶同住、且本人及配偶均为非本市户籍且未取得本市居住证的外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不同类型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有精神暴力、身体暴力、性暴力与控制行为。本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过生殖道感染症状、不良妊娠结局、妇科疾病等的比例显著高于未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而产前、产后保健利用的比例则显著低于未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同时研究结果显示,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对外寻求帮助的比例较低,把家庭暴力仅仅当做一个家庭问题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目前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和对社会支持状况不了解是她们不去求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教育预防,强化社区作用,利用现有救助网络、完善救助机制等控制策略。
  • 摘要: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服务品质低是部分公立养老院和大多数民办养老院入住率偏低的重要原因。管理机制滞后、人浮于事、责任心不强、工作表现与收入和奖惩挂钩不紧、市场意识不强等弊端也阻碍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全社会都要树立科学的大养老观和积极的老年人生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生命生活品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养老院标准及其细则。我国对于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审计需要与时俱进,真正起到宏观战略管理与具体养老机构的实施细则结合。我国除应鼓励国内私营企业兴建养老机构外,还应鼓励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兴办养老机构。统筹考虑养老事业,准确划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半自理能力老人和能自理老人,政府和机构要共同探索双红利导向型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家庭对于老人的精神赡养功能是养老机构所不能替代的。配偶、儿女、孙辈和亲戚朋友的探望和嘘寒问暖对于人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亲情支持或朋辈友情支持对于提高机构养老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性,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满意度,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幸福是人口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做好家庭工作、促进家庭发展是全面做好新时期军队人口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军队人口计生工作必须深刻认识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深入总结促进家庭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做好家庭工作、促进家庭发展的主攻方向,不断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是推动军队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军队人口计生工作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军营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活动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是否了解掌握了家庭的矛盾和需求,是否帮助解决了家庭的困难和问题,是否真正提升了家庭的幸福指数。因此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性地满足家庭的不同需求。开展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活动,要尊重官兵情感方面的合理需求,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尽可能地为官兵照顾家属和子女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摘要: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目前有流动儿童、流流动人口子女等许多概念。政府出台的文件中对流动儿童这一人群的的称谓还包括“农民工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等。当前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向—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融入状况。目前,涉及流动儿童自身对于学习的态度研究尚少。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人口学院进行的“北京市儿童状况”调查数据。本文认为,学习态度寓于儿童的心理状况层面。心理状况较好的儿童倾向于积极的学习态度。本文对流动儿童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亲子互动、教育方法、社会融合和教育期望六个维度衡量。结合模型分析和调查结果,本文可以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流动儿童的学习态度主要取决于社会融合和自身的教育期望,即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状况,属于社会与个人层面交互作用的结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