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1
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1

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1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太原
  • 出版时间: 2011-10-31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山西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1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06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湖南省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推进"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的建设",稳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崛起的势头十分强劲.文章介绍了湖南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分析了湖南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存在的问题:促进中部崛起相关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国家和省级层面提出的政策建议:继续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中部及湖南迅速崛起;加大对湖南“三农”问题支持力度,巩固粮食生产基地地位;积极推进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协调,推进全省共同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加强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行生态补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等。
  • 摘要: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随着分工发展而变化.本文第一部分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填补关于中国地区产业专业化不平等的研究空缺。首先,采用一系列指标度量中国地区产业专业化不平等程度的发展趋势。其次,分析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为了使研究更具可比性,特别选取同是处在地区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u型曲线上升阶段的省份进行考察分析。本文第二部分对地区产业专业化和不平等分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讨论了样本选取及中国12个处于上升阶段省份的地区产业专业化不平等趋势。第四部分构建了一个地区产业专业化演变的数理模型,并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对如何缩小各省之间地区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出政策建议:由于地区产业专业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入较高阶段的必然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决策者都必须重视产业结构向专业化方向的调整;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日益受到中央政府重视,若能在缩小地区职工工资差异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将是一石二鸟的政策处方;交通基础设施、对外贸易以及FDI对地区产业专业化不平等的巨大影响使得东部的省份有着先发优势,而原有地区产业专业化的水平对后期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中央政府必须给予内陆省份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度,更优惠的进出口及招商引资政策,才能帮助中西部地区摆脱产业专业化发展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逻辑与模式选择进行了说明。中小企业是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保持中小企业稳定快速发展对于提升中部地区区域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推动中小企业大发展、大提高的根本途径,为全面提升中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树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念,提升创新发展思路;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倡导绿色技术创新,推行企业生态管理;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加速技术转移和扩散;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打造人才开发高地;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投融资体系建设;强化中介服务职能,深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提升投入产出能力;加强省际交流合作,提升协作配套能力;健全统计评价制度,完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等。
  • 摘要:文章对中部地区合作发展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说明,结合国内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区域提供的成功经验,对中部地区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及机制创新进行介绍。中部各省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有实质性的进展,需在涉及区域共同利益关系方面进行一系列规范的制度性安排,实现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构建完善的协调合作、利益共享、利益补偿等协调区域利益关系的机制,形成有利于区域共同利益分配的格局。区域协作机制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区域共享机制是区域合作的动力,区域补偿机制是对参与区域合作各方的约束。这三种机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破除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区域合作及一体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产业及不同的合作内容,中部六省区域合作及一体化可选择的合作模式有:产业转移模式、集群融合模式、空间合作模式和错位互补模式。各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等,因地制宜,主动寻求区域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及一体化。
  • 摘要: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大大改善了中部地区综合发展条件,使之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作为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前沿,皖江城市带更多地参与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具备发展的后发优势和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本文以皖江城市带为例,深入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综合配套能力较弱、技术极差造成经济差距拉大、对高耗能行业依赖程度偏高等。通过分析发现,只有通过创新体制的建立,才能达到真正的突破,从而达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中部崛起”的历史使命。具体可通过以从几方面进行着手:打造学习型和竞争合作集群文化,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建立集群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平台;完善技术创新投入政策,创立一个宽松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为企业创新创造可持续性等。
  • 摘要:文章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五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的难点,如:在经济基础方面,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但过于依赖原材料输出和初级产品加工导致资源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区位环境方面,中部地区在较为封闭状态下所具有的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在全方位开放状态下转变成了不沿边、不靠海的区位劣势;在支撑要素方面,中部地区在农业经济社会环境中所拥有的产业支撑,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过程中转变成产业瓶颈等;在发展路径方面,中部地区既要加快追赶,尽快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要转变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强,但中部地区政策支持相对弱势的地位没有也不会得到根本改变等,提出从对症下药、借助平台、加强联动、优化手段、把握重点、用活政策等方法,以推动更为科学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思路的形成。
  •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时期。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当前转型跨越是中部发展的共同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进一步加强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省际、省部交流合作机制等。
  • 摘要:自2006年党中央作出关于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战略的部署,始终把破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文中介绍了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同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经营主体缺位,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着力构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为了构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笔者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和河南省采取下列政策措施:加深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突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支撑、着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等。
  • 摘要:《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7大挑战.粮食主产区(以下简称粮区)应当迎接挑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安徽作为全国13个粮区之一,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工程的要求,制订了从2007年的580亿斤提高到2020年的800亿斤、增产220亿斤的目标.其他粮区,也都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增产目标.本文对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及促进粮食增产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介绍,同时分析了安徽省粮食生产潜力。需要注意的是,所预测的粮食生产的潜力,是在假定不受各种影响因素制约、按目前轨道运行的条件下的做出的。然而,制约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粮食生产依然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故对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增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如:农业基础脆弱;农业从业者的素质较低;粮食生产的技术支撑能力弱;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增产220亿斤粮食目标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始终将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千方百计地增加粮农收入,保护粮农种粮的积极性;以稳定耕地面积为底线,力争转减为增;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保障其稳产高产;发展集约型多熟种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良种、良法、适用技术配套,提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提高粮食作物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效益;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从种、管、收、储、运等各个环节保证粮食的质量和产量;创新融资途径,强化投资,确保增产工程的实施;形成新型农民主体,增强种粮生产者的能力等。由于粮区的共性,本文探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其他粮区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 摘要:自2004年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国家针对中部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总体上而言,国家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政策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大层次:面向中部地区整体的区域政策和针对中部特殊经济地区的区域政策。这些政策对推动中部地区发展已发挥、正在发挥着极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政策措施门类多,但不少政策措施可操作性不强;政策措施的实施缺乏法律保障;政策措施宣传的力度有待加强等。对此提出完善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的相关建议,即有必要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战略性指导纲领,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设计,构筑起支持中部地区崛起、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 摘要:我国的区域开发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遵循着非均衡的区域开发开放路径.而非均衡战略的重要实现途径是特区模式.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于2006年启动并开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而解决中部崛起的“均衡陷阱”问题的重要途径依然是特区模式的非均衡战略。为此,中央在整合中部六省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河南“中原经济区”并将六大试验区或功能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基于此,本文将对六大试验区发展规划的规划基础、规划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厘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中试验区规划的战略意义及部署要求:六大试验区是我国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和构成形式;中部先行试验区对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作用不宜过度夸大;中部崛起必须建立在主体功能实现的基础上;中部六大试验区自身的区域合作与协调比特殊政策和外部资源的承接更重要;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否主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是中部六大试验区成功的关键。
  • 摘要: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指以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外加鄂湘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宜昌、荆州、岳阳、益阳、常德),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发展形成跨省域的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集群.城市群不仅代表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分析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目标定位,即在10—20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五个一体化建设,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国家典型示范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具有全国性影响、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我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同时提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要路径:以交通为突破,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促进农业整合;以“一江两湖”为重点,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加快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的政府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实施重大项目,推进一体化建设等。
  • 摘要: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小城镇的真正发展.只有小城镇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大城市的"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加快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促使农村劳动力和资源由城市回流到农村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转换、真正实现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 摘要:县域经济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出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新一轮发展竞赛中抢占先机,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考验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全省经济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先后数次召开高规格会议,出台了相关文件,在管理体制、财税、融资、土地、开发区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充分激发了县域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结合当前安徽省的经济现状,给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壮大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发挥特色优势,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强化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群能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人口积聚能力;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保护资源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 摘要:中国长期以来,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化是重叠的、一致的,一般区域经济基本上是指行政区划的经济.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去行政区化趋势.文章首先探讨了区域经济去行政区化的内在动因,包括:经济活动主体转换、市场化浪潮漫过了行政区的高矮堤坝、经济一体化进程踏平了行政区的深浅沟壑、经济要素的全流动与全要素的自由流动、行政区主体政府开始觉悟主动适应去行政化趋势等。其次由于动因不同,区域经济去行政区化的类别也不同,具体可分为跨国合作和跨省合作。最后,适应区域经济去行政区化的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建立起优势互补双赢的区域经济新机制的重大举措。具体可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科学规划导引、加大跨区域性的交通建设、优惠政策鼓励、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力、关注环保共护、改进两个比照的政策、关注地方利益、提升长江战略、直辖武汉等方面展开。
  • 摘要: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山西省地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成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速度很快,后发优势突出.本文以2004年以来山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总体来看,尽管在山西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绝对值看,承接总量水平、规模以及承接质量都还不尽如人意。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从多个方面也反映了相关政策的缺失和不尽完善之处,如缺乏承接产业规划,造成承接外部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能力不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单一,亟待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化;地方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兑现度难以保证,降低政府信用;人力资本相对贫乏,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水平;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欠账问题,急需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等。另外文中指出未来有关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重点方向: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自主创新;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等。
  • 摘要:江汉平原地区地处湖北省的中部腹地,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湖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主要研究江汉平原地区,即8个地市19个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分析江汉平原发展现状,发现江汉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区域,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辐射源,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特别条件,区域内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依托富集的农业与生态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同时江汉平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特色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长期存在、对科技投入较少、高级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收入总体水平偏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居民比例偏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总体上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等。另外通过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促进江汉平原地区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招商和投资力度、加大农业人口转移和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大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土地使用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以定位促发展的力度、加大人才创新发展力度等。
  •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文章对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合中部地区自身的工业发展特征,本文选择了以下四个维度22个指标来构建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评价体系:一是反映经济创造能力的指标;二是反映资源与环境保护能力的指标;三是反映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的指标;四是反映人力资源利用的指标。通过以上分析,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是:近年来,河南、湖北的经济创造能力较强,但是河南的经济创造能力有着上升的趋势,而湖北则有下降趋势;六省相比,湖北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较高,江西也在不断发展;虽然江西的经济创造能力不强,但是江西的资源与环境保护状况却比较良好;在人力资源利用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山西则占据着优势。根据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可以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强化优势,弥补劣势。
  •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一国或一个地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中部地区①是我国的内陆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同时中部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良好、人力资源充足、产业类型齐全、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条件。文章通过分析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产业政策,发现中部地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产业趋同现象明显、缺乏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尚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完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不够等,未来中部地区六省要想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方面:正确把握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着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完善产业发展体制、改善政策支持环境、加强内外交流合作等。
  •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地方政府不具有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中央政府是全国唯一的发展主体.在此时期,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主要集中在如何确保中央区域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上.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财政体制改革,明确了地方政府的独立利益主体地位.地方政府在本地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彼此之间围绕经济发展展开各种激烈竞争,横向的地方政府关系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应当由确保中央区域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拓展到横向间区域关系的构建上.文中对我国区域关系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制约我国区域关系发展的障碍,如“单一相对绩效考核机制”与区域关系协调存在根本对立;我国行政区划模式客观上增大了区域协调难度;相关法律规范缺失使区域关系处于失范状态等,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路径:改革我国现有官员考核机制;构建新型区域协调组织;完善区域关系立法等。
  • 摘要:在当前节约型、持续性社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加快推进山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而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必然在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金融支持推动山西资源经济转型进行了说明,并指出当前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过多集中于资源型行业;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资金支持体系缺失风险管理机制缺失;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最后提出推动山西资源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相关对策:全面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布局,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改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推进保险产品创新;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协调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
  • 摘要:文章对山西省的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十二五”时期,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山西省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五个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以安全生产为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努力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 摘要:中部地区要在市场中赢得竞争,必须拓展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内各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其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既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重要因素.但单纯发展产业集群,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中部地区都无法直接与国外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竞争.因此,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必须另辟蹊径.产业集群品牌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双重特性。尤其对于中部地区竞争力提升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许多关键问题,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的实施可以使这些矛盾被有效化解。文中结合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提出关于中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品牌的对策建议:选择合适载体,发展集群品牌;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集群品牌建设;协调政府职能,管理集群品牌运作;加强企业经营引导,完善集群产业链;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协调集群内部企业,实现集群品牌整合等。
  • 摘要:中部地区农业资源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供给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以及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形势新特点,已有农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部分政策难以落实、有待完善、失去优势等问题.因此,加快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还应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农村金融体制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政策措施.
  • 摘要: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成为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不可避免地面临产业竞争力低、增长不可持续以及由此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技术、人力资本匮乏,寻租与腐败频发等社会问题。因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资源型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手段。根据相关经济理论,收入影响结构调整。劳动者在部门间的流动,导致产业间就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动。文章根据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从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观念因素、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障碍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农民增收及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存在的障碍。并指出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赋予农民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及解决农村信贷约束,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四项核心工作。
  •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实施对中部崛起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受惠于这些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枢纽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等都取得一定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促进中部崛起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各项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明确中部地区实施政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为国家调整中部崛起政策措施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撑体系,从而有利于全面推进中部地区跨越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山西省落实促进中部崛起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部分政策难以落实、部分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等,提出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建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交通枢纽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完善的城镇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国计民生;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內对外开放等。
  • 摘要:继东部沿海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2006年4月国务院正式付诸实施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目前,中部地区崛起面临新的时代背景:一是中国工业化由前期步人了中期阶段,正处于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二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并将出现大调整大变革的发展趋势.在外部困难与内在矛盾交织共存的背景下,中部崛起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内需市场尚待开拓、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生态保护补偿不足等。所以,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部六省府该以化挑战为机遇,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具体可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实施“四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增强战略支点的引领、示范和服务功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方面展开。
  • 摘要:2010年1月12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合马芜铜四市为代表的皖江东段城市群,在17个地级市中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先发优势。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的先发区域,“十二五”时期安徽的第一增长极非此莫属。“合-芜双核模式”的形成有其必然性,是安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通过合肥-芜湖的双核驱动能够更好地发挥皖江东段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形成南北呼应格局,从而拉动全省经济在“十二五”黄金期的快速发展。目前芜湖经济实力与合肥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作为皖江城市带的“双核”,两市发展不均衡,实力不对称。如果按照现有规划常规发展,芜湖要想改变目前与合肥“一大一小”不对称的两核格局具有很大难度。只有通过超常规发展,才能成长为与合肥经济体量相当的、与合肥齐头并进的双核增长极。因此,芜湖跨江发展建设大芜湖,百利而无一弊。未来,不仅芜湖,包括沿江城市安庆、铜陵、马鞍山等都应该尽快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统筹规划,联动开发,协调发展,让沿江一带未开发地区,主动接受对江城市发展的带动。如此,长江大动脉皖江段就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江中游作为巨龙的“龙身”才能连接“首尾”,实现巨龙腾飞。
  • 摘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近年来面对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实施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发展与发达程度落后于东部,增长速度在全国处于后列,甚至低于西部,一度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焦虑.文章结合中部地区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部地区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城镇化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工就业压力较大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工业化、城镇化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必须主动对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产业集聚力度,因县制宜发展县域经济,使中部地区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土地集约、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具有中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中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 摘要: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由长江中游横跨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的三大城市圈组成,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也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工业化程度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产业布局以及结构调整而言,城市群所处的特定工业化阶段会影响它的产业结构和分布状况。文中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产业布局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如: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相似,分工不清;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过小;政策因素导致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产业布局对策和建议: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根据城市集群内城市的工业化阶段,并结合各个城市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及区位对它们进行重新定位;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区内协调机制等。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地"十二五"规划出台以后,区域经济合作与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区域特大型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现象.文中对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区域性特大城市产业支撑与空间布局的情况进行介绍,根据合肥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关性,提出支撑合肥发展为特大城市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合肥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近年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经济圈建设均给合肥建设特大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加强沿江特大型城市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引领全省、崛起中部、融入长三角,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做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合肥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以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推进沿江特大型城市带建设。
  • 摘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证明,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山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是针对经济发展方式中最为紧迫的市场、产业和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中部崛起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中对山西省对于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政策落实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不合理的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不发达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严重制约了山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不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不高,制约了山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高层次人才整体水平比较滞后,制约了山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缓慢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导致山西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严重制约山西省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借鉴国内外新型工业化的成功经验,指出推进山西省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路径: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此外还提出大力推进山西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政策建议: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层次提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金融业发展与改革,打造资本市场新平台;加大培育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力度,营造利于创新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开展区际分工协作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