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三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
第三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

第三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1-11-16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

会议文集:第三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分析了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的现状,总结了文献传递的传递数量偏低、文献传递的资源浪费严重、文献传递的服务质量缺乏绩效评价等存在问题,并从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基础上建设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系统、建立区域文献传递服务联盟、湖南各高校图书馆应抓好自身工作,避免资源浪费、尽快制定针对文献传递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南省文献传递服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 摘要:图书馆的理念从注重资源的拥有到着眼资源的使用乃至提出资源的共同拥有和使用及读者的自主参与建设,在Web 3.0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已显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主要体现为资源获取与使用的方便快捷性和智能化、文献传递的非单一性、反馈与交流的无缝隙性等特征。本文选取了香港的“港书网”、台湾的NDDS、美国的OCLC 3个内地以外的信息资源共享个案作以简单介绍与比较分析。rn Web 3.0背景下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任重而道远。不仅仅需要打破馆间的隔阂,更要打破行业的藩篱,还需破除部门的阻隔,从而共同为信息资源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时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共建、共知、共享是信息服务工作的题中之意。Web 3.0背景下完全的个性化、智能化与高度兼容性的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更多的还是理论构想而国内目前未有现实的实践,但是却是当前发展的趋势与导向,体现了人性化与智能化的核心要件。
  • 摘要:本文论述了客家文献信息资源综述及客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来客家文献资源建设馆际合作构想,即客家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也应考虑联盟,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馆际协调协作,才能有力量、成规模、出效应,建立客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为世界客家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rn 地方高校图书馆只有通过跨系统的横向联系、横向挖掘、相互协调地共同建设客家文献资源体系,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形成开放式的客家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客家文献资源共享,才能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世界客家研究。协调协作,共建共享,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交叉收藏现象,保证重点,突出特色;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有限的分散的客家文献资源在广大读者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及学校机构之间的客家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开展。再者,各协作部门可以节省有限的资金,开发客家文献资源深层次服务。
  • 摘要:合理的文献提供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图书馆对文献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做出合理的文献提供已成为目前图书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在信息时代体现了文献提供的重要性和如何改进文献提供工作的迫切性。本文分析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文献提供工作的现状和不足,并从编制文献目录、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优化文献提供请求方式、增加文献传递方式、合理采购、加强藏书建设、提高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培训、实现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馆文献提供工作的建议对策。信息时代的文献提供服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满足各个类型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在文献资源和文献的有效利用、在图书馆和用户之间架起一座具有全新内涵、和谐畅通的信息桥梁。
  • 摘要:本文论述了文献传递的概念,文献传递服务的内容,文献传递服务现状以及文献传递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强烈的服务意识、责任感等,文中还介绍了国家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等国内主要文献传递服务机构。并从通过文献传递取代部分馆藏、文献传递人员定期培训、建立文献传递信息库、建立文献传递服务质且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来文献传递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建议。文献传递服务作为一项传统性与现代化并存的合作服务方式,需要在更广阔的领域开拓新的共享途径和服务机制,不断提升为读者服务的品质,才能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不断深入的图书馆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
  • 摘要:目前,国内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图书馆很多,但是业务比较活跃且富有成效的图书馆仍然寥寥可数.大多数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业务量不大,有的甚至是空白.文献传递工作包含了纷繁复杂的工作内容,在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服务的品质.本文论述了文献传递工作的基本流程,文献传递工作人员应具备专题检索技能和原始文献检索技能。文献传递人员还必须具备与检索有关的出版方面的知识、与检索有关的编目知识、了解和掌握检索系统等专业知识。当今社会,由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供我们学习和工作用的工具层出不穷,文献传递人员除了应具备文献检索的核心技能外,其他的辅助性技能也是必备的。文献传递人员应不断地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各种资源的积累,不断挖掘和发现新的工具,不断跟踪新变化以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的技能;不断补充和学习有关知识,不断提高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以全面提升文献传递服务水平。
  • 摘要:本文论述了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还提出了文献提供人员的培训的原则建议,即领导重视是培训的基础、制度健全是培训的保证、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等。希望通过这些培训方法,可以较好地提高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 摘要:随着商业网站信息服务的兴起,图书馆实际用户有缩减趋势.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前沿阵地--文献提供更是受到了直接的冲击:用户通过庞大的资源与服务网络,采取自助与互助的方式免费获得了海量信息,对专业信息机构的收费服务需求相应地减少.rn 本文从用户、商业服务竞争者、图书馆本身分析了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面临的挑战。文献提供服务需要转变被动的服务模式,咨询人员需要持续不断的跟踪用户、深入到用户研究过程之中,并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的全过程的服务。服务模式的变更需要改变以往单纯被动接受请求的根本局面,深入用户学习、科研过程,突出提供个性化图书馆咨询服务。为了扩大服务对象和拓展服务内容,凸现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竞争力,促使其向纵深发展,可以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资源深层次揭示,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只有资源共享、共同建设,才能紧跟时代发展。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需要更广阔范围的合作,发展促进联合,而只有联合才能发展。为推动文献提供工作的深入发展,必须不断加大文献揭示力度,保障用户的便捷获取,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注册管理机制,统一检索与服务平台,加快系统建设与新技术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使用户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建立一个以国家政府为坚强后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开放的、互联的、便捷的跨行业、跨系统的文献传递网络体系。
  • 摘要:经济开发区多处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沿,肩负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任,因而用户需求多样,产业方向明显,且专业度精深,政策敏感度强。用户需求的文献覆盖广度和深度都高于一般的文献服务单位。国内各开发区最长不过有20几年的历史,因而其文献信息资源基础则更为薄弱。通过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来弥补本馆资源不足成为各类经济开发区信息机构服务与发展的必由之路。rn 开发区信息服务机构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有以下特点:现有馆际互借合作同盟中各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均衡;国内馆际互借同盟内文献建设没有整体规划;高端用户的需求反映了国家层面丰文献资源建设环节的薄弱;国际文献传递的渠道不是十分畅通;文献传递服务的操作没有实现系统化等。作者还提出了面向经济开发区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开展馆际互借的同盟者的选择采取错位竞争的方式,尽量寻找与自己不同体系、产业和地域的合作伙伴;做好馆藏建设规划,特别着重本馆特色资源建设;要面向用户的要求,在满足多数用户要求的同时,根据区域特色和发展方向着重发展特色馆藏,把有限的购置经费有计划地用好;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用户通过不同的保障方式提供服务;同时提高用户服务人员及用户的信息素养;借鉴国内外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的经验,尽快开发适应中小信息服务机构的自动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等。rn 日新月异的国家科技创新趋势和经济开发区引领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使命都向经济开发区的信息服务者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明确的挑战。作为信息服务者,只能有针对性地建设和引进适合用户的资源与技术,加强服务理念,走与开发区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服务之路。
  • 摘要:图书采访工作的目的是使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率得到最大化。读者需求的急剧增长与单个图书馆资源拥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此,早在19世纪,德国法学家罗伯特·冯·莫尔就提出图书馆之间藏书建设分工的思想。此后英国、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相继通过文献传递实现资源共享,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形成了基本上囊括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体系。有别于服务大众阅读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保障所属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本文论述了文献传递工作的兴起、发展与现状。rn 古代图书馆对文献的态度是藏重于用,现代图书馆理念则是用重于藏,今天,文献传递系统的普及,让图书馆人又认识到:获取比拥有更重要。因此,采访工作中的三个原则(重点学科收藏有保障;利用率低于一定水平的文献放弃收藏;馆藏资源尽可能网络化、共享化)在文献传递所带来的信息共享环境下有了新的定义。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一定要有系统性,能满足本校各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保证学科文献建设的完整性以及合理的文献资源结构,保证文献资源自身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重点学科文献特色化着重建设。要充分利用文献传递、共享带来的优势,基于本馆馆藏的同时也要站在考虑获取难度的角度去更好地把握采访工作原则。
  • 摘要: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服务网络有效拓展,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免费为读者提供服务,为实现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平台。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品牌服务项目--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网,免费为读者提供网上文献传递服务,为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加速了文献的传播力度。广东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流动图书馆,积极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免费为读者提供借阅、查询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文化形象及地位。rn 本文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广东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文章将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中国公共文化事务管理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点拙见,调整公共财政政策,加大基本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拓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加大文献资源的传播力度,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进程;完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规划及加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力的制度、政策法规的建设;加强公益文化事业服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力度;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发布评估报告,不断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等。
  • 摘要:电子资源的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着眼电子资源储备,加速电子资源建设,不仅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也是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品位的迫切之需。本文从刊目录数字化资源、自建数据库资源、外购网络版全文数据库资源、Apabi电子图书资源、外购光盘资源等方面论述了沈阳市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情况。提出了电子资源的建设应从制订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协调馆际资源共享、网上数字化信息馆藏化、实现电子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注重特色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进行。rn 电子资源的建设,是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数字互联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图书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图书馆人应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发智力,拓展研究、勇于实践。积极做好电子资源的储备与开发工作,这样才能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品位,使图书馆的服务在激烈的信息服务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 摘要: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新时期的图书馆将摆脱地理环境的制约形成一个“世界大图书馆”,每个图书馆将成为这个大家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用户读者将成为这个世界大图书馆的公共用户读者,全球的信息资源可以及时、准确、方便公众所利用。新时期的图书馆将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其馆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具下特点: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管理多元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提供智能化等。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员的素质包括有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诸方面都应提高。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过硬的业务技能,丰富全面的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协调管理和开发创新的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
  • 摘要: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是指一般普通院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其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形式和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作为既有占重要部分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又同时在建设数字电子资源的复合图书馆,地方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前并未充分发展的纸质文献索取原文的各种方式包括文献传递和际互借等,又扩展了形式和内容,如同一份文献现在经常拥有不同的形态:印刷式、电子式、CD-ROM、互联网式以及联机形式,传递方式和付费方式更是多式多样,在不同形式之间做出选择会变得越来越复杂。rn 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讲,既要满足用户即时需求的同时又要考虑到图书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文献提供的内涵在目前图书馆业务不断扩展、不断探索阶段,不仅应包括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也应该包括多种形态文献的获取、馆藏拥有与获取的平衡,以及馆藏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多个方面。选择馆藏形式的决定要考虑到广大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使用频率、长期保存的需要、用户数量和成本等,对不同形态的文献应适量适宜保存,从而因地制宜保持电子馆藏与纸本馆藏的平衡。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保持馆藏拥有与获取的平衡,而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避免为满足用户一时集中的需求而跟风地盲目建设。须加强在岗职业培训、用户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培训等,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实际的文献提供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院校图书馆作为地方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地方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联合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地方高校服务于特定地区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共同完善了图书馆以及文献提供网络的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摘要:网络环境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提供和信息获取的方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存储与交流的现代化构架,对图书馆的传统运行方式和服务手段提出严峻的挑战,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新型的网络环境下,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型模式,以满足服务对象更为多样、即时、动态的需求,是图书馆业界积极探讨的新课题。rn 基于网络环境,在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新模式方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进行了一些探索,做出了一些努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央社院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这是依托清华同方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做的个性化服务。在这个平台中,可以依据每位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为重点课题提供专门化服务;为了使全部馆藏资源进人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将馆藏图书全部电子化,铺平了馆藏图书进人网络环境的通道,极大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提供能力;针对本院教学科研的主要学科范围,以知识化的组织模式,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分析、加工、重组,开发建设了图书馆信息特色库;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除专业服务平台,如“个人数字图书馆”和“机构数字图书馆”外,电话、E-mail ,短信、博客,甚至微博等都已经成为了图书馆信息咨询常用的服务渠道;相对于以上的服务方式,专题文献检索,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常规的咨询服务。图书馆日常咨询工作,大部分都可以归纳为专题文献服务。rn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更新和知识更新的步伐愈益加快,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必须不断提改进、提升,才能与时俱进。这其中所面临的诸多新课题,既是挑战,也是动力,需要认真面对,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 摘要:对读者无论是选择“深阅读”还是选择“浅阅读”都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制作二次文献和提供文献传递服务亦应该坚持一视同仁,这就要求图书馆界,在理论上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文献传递服务上,要始终将读者放在第一位,永远将读者的需求作为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重心和指导方向。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文献传递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文献传递服务质量,笔者在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尤其是二次文献传递服务时,图书馆从搜集素材,编制二次文献,到提供文献传递服务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确定潜在的热点信息,及时筛选热点信息资源;搜集信息的重点首先应注重在互联网上;从热点信息中找出对图书馆二次文献传递的有用部分;整理二次文献;写出正式的报告;进行有效的文献传递等。
  • 摘要:作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用户,应具备3个条件:具有识别文字、符号、图形和阅读的能力;怀有获取信息的愿望;从事信息获取活动,有一定的信息行为或阅读行为。具备了上述3个条件才能称为用户。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需求特点,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标准,读者心理可分为如下类型:(1)求知心理类型;(2)欣赏心理类型;(3)研究心理类型。其中,研究心理类型是较有针对性和带有个性的心理类型,值得重点研究和重点服务。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变化中,变化最大的应是服务模式的变化,它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由分割管理转为整体协调式管理,为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应实现如下转变:实现从读者走进图书馆到图书馆走进读者的转变;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实现从数量增加型到质量提高型的转变等。文中还论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研究,该评估方案设立办馆条件、办馆水平、办馆效益三个总体指标。
  • 摘要:数字后代的出生、成长时间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更新的阶段,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时间观念更强,思想活跃、积极进取,具有独立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合作意识,喜欢尝试新生事物。数字后代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要求获取信息的方式必须是快速、便捷,获取的内容必须是实用、新颖。“数字后代”的文献需求有明确的目的性、文献阅读方式呈多元化、文献需求有一定的娱乐性和盲从性。文中还从对“数字后代”进行使用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针对“数字后代”的特定需求,做好参考咨询服务、营造时尚温馨的图书馆环境、不可忘记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如何满足“数字后代”文献需求的指导意见。可以充满信心地说: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只要抓住“数字后代”的特点,积极更新服务理念,与时代保持同步,就可以争取更多的年轻读者,使图书馆成为陪伴“数字后代”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 摘要:我国文献传递工作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是每一位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共识。现代文献传递工作是基于需求者为中心,而非服务为中心的。从信息需求者角度来看,他们普遍关注的是响应时间、满足率、费用、文献质量、技术能力、传递方式、易用性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等几个方面。而对于文献资源提供的一方,为应对各种挑战,必须重视有形性、可靠性、应答性、保证性以及情感性等五种能力的提升,并将这五种能力落实到实际工作中。rn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环境与用户需求的改变,仅仅依靠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本身的提升可能并不足以应对新时期的各种挑战。近些年来,国外众多的“文献传递发展的最佳实践”案例表明:通过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共享与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文献传递与参考咨询工作的有机结合等方式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流程才是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工作未来合理的发展策略。
  • 摘要:文献传递服务在为广大师生接受和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面临着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基于原文传递的工作经验,笔者试图分析一下影响原文传递业务顺利进行的因素及应对策略。对于用户提交需求的准确性的问题,各图书馆要对原文传递服务的目的、意义、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收费标准、各系统之间的区别等作广泛的宣传和培训。还要对用户进行广泛的信息素养培养,使其熟悉馆藏,掌握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对于网上联合目录的完备性,各馆要重视对本馆数据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数据库数据的准确、完整,有条件的馆要加强各种资源的整合工作,提高检索的便利性;对于文献传递员的素质问题,文献传递员要对文献申请信息进行判断,可以先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利用馆藏目录、相应的数据库或搜索引擎进行初检,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文献线索;原文传递的内容与形式,图书馆要建立良好的网络及高度自动化的工作环境,以便能快速、高效、简便地开展文献传递工作。界面友好且使用方便的原文传递系统软件,可以完成用户远程提交管理、用户账号管理、用户费用管理、发送原文管理、处理状态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能使原文传递业务更加便利;调动成员馆的积极性,是提高原文传递服务效率的必要条件;对于知识产权,各图书馆在原文传递服务过程中要尊重知识产权,合理合法的使用资源,并对用户履行告知义务;对原文的管理,文献传递应该与参考咨询相结合,在参考咨询服务过程中尽可能为用户提供最终的信息。
  • 摘要:本文论述了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工作定位以及其综合素质构成要素,包括智商,完成工作的前提;情商,相辅相成的力量;灵商,锦上添花的智慧;健商,生存和事业成功的保障还分析了综合素质构成要素详细的指标体系。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文献提供能力,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素里提到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并不是每个馆员都能达到,那是所设想的一个理想的状态。因此在文献提供服务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采取配置不同档次的工作人员的措施,以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相互间的默契配合来达到文献提供服务工作的完满。
  •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文献信息资源量的剧增且分散、部分出版物价格升幅过大等技术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可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方式对文献资源的调度来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确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本文分析了上海主要图书馆在文献获取途径和采用的具体措施。通过对其调研分析,得出了通过对自身馆藏系统建设、增强开放意识、加强对版权问题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摘要:天津市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贫乏,无法满足读者需要;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富闲,得不到充分利用。有必要把高校图书馆海量馆藏释放出来,缓解公共图书馆读者需求压力。藏书分布不对称性,彰显出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必要性。馆际互借打破了读者利用图书馆藏书的行业、地域限制,在资源利用方面走上“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服务读者”之路。通过馆际合作,整体提高了天津市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推进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天津市文化、教育、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以区域性跨系统联盟形式开展馆际互借已经三年,取得一定成绩。但当前只停留在图书借阅或复印上,技术操作也是各馆工作人员手工单独完成。影响馆际互借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有:服务理念、宣传力度、读者认知度、地理位置等方面因素,并从设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协调各系统图书馆馆际互借合作、完善联合目录体系、完善技术设备、扩大馆际互借队伍和馆藏范围等方面提出了天津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构想。
  • 摘要:本文讨论了馆际合作优势,可以使读者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得到更多的资料、信息;明确分工,避免资源的重复收藏或缺漏;在工作与职能上,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分析了馆际合作的可行性,并总结了馆际合作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政策标准、网络结构不能统一、尚未建立信息集成系统、相关管理系统不健全等。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一体化管理是建立一个图书、情报、档案等文献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以实现图书、情报、档案的资源共享。
  • 摘要:本文论述了安徽工程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三大系统以及利用情况统计,并从加强宣传和读者培训力度、提高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深度和检索的易用性两方面讨论了完善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对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三大系统在资源上各具优势与特色,在服务与管理模式方面也各有千秋,若能加强三个系统之间互通与联系,实现资源协调和共享,服务集成,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必定会为高校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文和科技文献支撑,使用户得到更多的实惠。
  • 摘要:本文从树立低碳意识,创建低碳环境、合理配置书刊,开发二次文献、开发地方文献,建立网上资源库、倡导文献互助,开展图书漂流、加强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论述了低碳时代图书馆的低碳新管理。绿色之行,始于你我他,图书管理员们应身先士卒、带头行动、广泛宣传,让低碳理念每时每刻在每一位读者心中扎根,使他们付诸行动,投身到低碳革命潮流中,共创节约型校园,共建低碳图书馆,争做低碳读者,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摘要:本文论述了县级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面临经费短缺、藏书数量和藏书质量的问题。从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大量经费和人才及队伍建设可以优势互补两方面分析了县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点实现馆际文献资源共享共建的对策和措施:开展馆际互借,不仅节省了资源,也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实现馆际文献资源共享共建,首先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员树立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大众服务;重视网络资源共建,充分利用网络免费资源,拓展文献信息的传递渠道;图书馆文献资源作为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公关文化事业,实现资源共享共建需要一定的先期资金投入,这样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 摘要:本文论述了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实践活动与统计分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意见:从文献传递到知识传递随着科研信息环境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形态的变化,科研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文献传递越来越像参考咨询,其中发现、选择、处理的程度不断加深,传递本身只是最后的环节;定位文献传递服务性质,降低传递费用;倡导图书馆员的终身教育,加强用户检索能力的培养等。新技术给文献传递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图书馆不能忽略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人的参与。作为图书馆员必须以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管理为工作基础,认真踏实做好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更好地履行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与信息服务职能。
  • 摘要:朝阳市图书馆为了配合市政府更好地为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服务,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上也把四大品牌作为重点,到目前为止,我馆已开辟了“牛河梁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佛教文化”、“三燕文化”地方文化专题系列,充分发挥了文献资源的战略保障作用。本文分析了建立地方文化专题文献的必要性,即引导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需要、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需要、研究朝阳历史文化的需要、提升图书馆社会地位的需要等。并从找准目标,常抓不懈、加大文献资料的征集力度、纵横合作,资源共享、重视网络信息资源、建立专题数据库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地方文化专题文献的途径。
  • 摘要:本文针对国家图书馆保存本阅览室,在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一年中,民国文献流通和使用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读者对民国文献的迫切需求,强化对民国文献的保护意识,促进民国文献保存保护工作的进程。针对分析研究的结果,作者提出了在保存本民国文献的保护、揭示与利用方面的几点建议:建立完整的、方便检索的民国文献目录;逐步丰富民国文献书目数据揭示内容,形成适合保存本民国文献特点的数据体系;除了加强对民国文献原生态的保护措施外,应重点实现民国文献的再生态保护,将原本民国文献流通与复制控制在最小范围;在保护好保存本文献的物理实体外,还要充分挖掘其文献内容与文化内涵,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建议展开民国文献目次数据库的建设;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书目仍是揭示文献的有效手段;对管理保存本文献的员工开展文献保护意识和保护知识的教育。
  • 摘要:本文从系统概况,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服务模式、应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服务系统(UCDRS),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建议:加强合作、挖掘网络开放存取及免费信息源,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加强合作,提高服务质量,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完善软件服务功能。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得实施,可以使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服务系统更加完善,促进各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 摘要:本文介绍了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的发展现状、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管理系统的发展以及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的特点。还针对文献资源的合作共享、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和分析以及文献提供需求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协作网建设,增进与其他文献保障机构的合作交流;将CRM应用于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用户信息管理;扩大宣传等对策,以期为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的更加完善提供指导。
  • 摘要:国内图书馆学界对于文献提供理论及实践的讨论业已很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该立足于自身,博采众长,以多元化的视角,在欧美之外参考更多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考量下,本文就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文献提供,从其概况、法律依据、主要业务和流程及主要特征和比较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了以下几点启示:需加强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学习,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初步制定工作规范和服务指南手册,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加强馆际互借单位的交流,把馆际服务工作做成文献提供中心的品牌服务,积极宣传和开展文献提供中心的各项业务,扩大在业界的影响;文献提供中心要发展,要加大设备投入、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人员年轻化、专业化。
  • 摘要:文献提供机构根据经营的目的,可分为公益性文献提供机构和营利性文献提供机构,前者大都是一些图书情报类文献提供机构,后者根据依托资源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商业性文献提供机构,拥有自己的信息资源,不依赖其他文献信息机构/信息源;(2)数据库出版商,由数据库制作厂商所提供的原文供应服务;(3)信息中介机构,拥有或者没有自建信息资源,依赖于其他文献提供机构/信息源,信息中介机构服务对象多为商业性团体,比起受资源限制的图书馆、数据库出版商来说,信息中介机构的服务项目多,富有弹性,但是价格不菲。这些形形色色的营利性文献提供机构凭借高效率的文献传递速度和优质的服务得以蓬勃发展,在文献提供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学习和借鉴世界知名的营利性文献提供机构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图书馆文献提供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rn 本文论述了各种国外营利性文献提供机构的简介,主要有以下机构:一是商业性文献提供机构包括科技信息机构(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INIST)、加拿大科学技术资料中心(Canada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 CISTI)、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JST)等。二是数据库出版商,包括Uncover隶属于美国东科罗拉多州研究图书馆联盟(Colorado Alliance of ResearchLibraries , CARL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以引文索引最负盛名、UMI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corporated)最早以珍本图书、缩微资料见长。三是国外信息中介机构,TDI图书馆服务公司(TDI Library Services , Inc),Infotrieve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全服务(Full-service)的商务模式的文献传递公司,即专门从事文献传递服务的公司。
  • 摘要:文献的本质是信息,信息载体与内容是组成信息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图书馆服务呈被动式,文献提供仅为浅层次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为主,整个服务围绕馆舍展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传统服务走向自动化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现实情况,高校图书馆文献提供模式仍以传统形式和网络资源服务模式互交存在。随着信息存储与传输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以网络信息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为目标,信息载体逐渐以电子载体为主,譬如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读等。虽然文献载体在发展中不断从各种物质实体介质发展演变为电子文本,电子载体和虚拟载体虽然对于传统载体是一个很大的变革,但无论传播媒介或载体如何变化,文献所表达信息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文献提供应以拓展更为广泛的用户合作对象和广泛开展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两方面为发展前景。文献提供的内涵揭示,必须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管理、文献载体和用户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互作用基础之上。文献提供就是一种有层次结构的信息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方法手段和途径。对文献提供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利于更好地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完成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赋予图书馆的光荣使命,把图书馆变为名副其实的学术研究和文献提供服务中心。
  • 摘要: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整合、流通的主渠道,担负着公共文献信息服务均等化的时代重任,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占我国总人口70%的农民的信息权利实现,加速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性作用。为此,图书馆理应重视公共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从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模式、重视区域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加强平台宣传推广力度等方面展开建设,以其浅显易懂的服务模式,扩大科学信息覆盖范围,消除信息获取障碍,填平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跃上新台阶。
  • 摘要:本文论述了城乡图书馆资源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必要性,统筹规划城乡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构筑以城带乡的图书馆发展新格局;统筹规划城乡图书馆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功能文化基础设施是建立公共文献资源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统筹组织城乡图书馆活动载体,形成文化资源的整合效应拓展城乡文化互动载体;统筹建设城乡图书馆队伍,促进城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从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建设与资源整合实践与探索两方面讨论了大连市城乡图书馆资源一体化建设的方法措施。
  • 摘要:本文论述了文献传递的内涵以及文献传递服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还分析了联合参考咨询网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及优势,文献传递服务在技术的支撑下出现了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总结了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扩大联盟范围,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加强知识库的建设咨询馆员的评价体系设计应更合理与客观;服务形式有待多样化;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推广范围;规范和完善文献传递服务质最标准等。
  • 摘要: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对文献提供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献提供人员提出了更严的要求,信息资源的多中心化对文献提供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文献提供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较强的服务理念、精深的业务知识、精湛的服务技能、敏锐的信息意识等。还从岗位设置专门化、职业规划理性化、自主学习常态化、业务培训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文献提供人员素质提升的路径,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
  • 摘要:从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来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流,文献提供业务只是在少数图书馆得到了开展,而且只占其所有业务比例中的很小一部分。只是在近些年,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才使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在技术上有了快速发展的基础。然而,从我国图书馆在文献提供的历史来看,技术的发展不代表全部,还有诸多问题阻碍着它的发展。在体制上,我国图书馆系统主要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一领导,没有资源共享的整体规划;在思想上,从图书馆员到读者对文献提供工作的意识都很淡薄,文献提供工作的进展极度不平衡;在人员素质,职工服务技能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文献提供工作尽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在近些年还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社会化、集约化、系统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世界各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所广泛采用的方式。rn 如果能够理想顺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加之日新月异的科技新成果在图书馆的广泛运用,将使图书馆的文献提供工作如虎添翼。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使图书馆的文图书馆员将不再拘泥于馆藏,而是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加强对现有馆员的培训,以及适当充实高素质馆员。现代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全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分散、孤立、封闭的传统图书馆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在更大范围内方便地获取文献的手段,为文献资源的共享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摘要:本文从资源载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读者需求个性化、服务理念人性化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文献提供工作人员应拥有坚实的思想素质修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过硬的专业素质修养、较强的综合能力素质等。本文还提出了文献提供工作人员培养教育的途径:有目的性地开展在职培训;有针对性地选派人员参加短训学习;请进来,走出去,尽可能利用更多的素质培训机会;珍惜利用好工作中的固定学习时间;制度化和规范化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献提供工作人员队伍,是图书馆全面开展文献提供工作,提升服务的品质的关键。因此,积极寻求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培养途径,有的放矢,才能实现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素质的持续更新与不断强化。
  • 摘要:文献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一切资源共享的核心,其他方面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活动都是以文献资源共享为基础开展的。对于农村来说,文献资源共享是解决图书少的最佳办法,是县级图书馆对村镇图书馆(室)延伸服务的条件,文献资源共享范围的扩大和发展要求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与协作。做法是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整合条件好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室)资源,在公共检索、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电子信息资源等方面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建设和服务,并实现农村村镇图书馆借阅“一卡通”服务,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资源共享、联合服务的格局。资源共享的内容,一是馆际互借,这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种主要方式。二是集体采购,这是一种对资金困难的农村图书馆(室)更为密切的合作方式,也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三是文献加工,及时编发信息和专题资料。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各级领导的重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实现资源共享必须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前提。必须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的作用;强调特色资源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等。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构建村镇图书馆(室)延伸服务网络的对策是建立图书馆连锁服务体系、建立村图书点和农村学校分馆、大力发展农家书屋等。在开展延伸服务、文献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困难和障碍是肯定的、也是暂时的,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认真研究、集思广益、坚持不懈地努力,目标是会实现的。总之,图书馆为读者服务是永无止境的,构建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社会服务体系,共享资源,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 摘要:我国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络环境得以逐步形成。这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我国的馆际互借是在此种背景下形成了它的初级阶段。rn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发展极不均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外部网络环境逐渐形成的情况下,我国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存在着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既有数字化全文传递服务,又有联机馆际互借和传统形式的馆际互借。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存在着书目和馆藏信息获取不畅通、馆际互借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资源与经费上的障碍、版权问题等方面问题。目前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网络资源的迅猛扩张、用户自我信息组织能力的提升,都对文献提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资源共享、共建,才能紧跟时代发展,发展促进联合,而只有联合才能发展。资源建设是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基础,协调资金配置、完善资源建设体系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要保障用户的便捷获取,就必须建立统一的注册管理机制,统一检索与服务平台,加快系统建设与新技术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使用户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协调采购,建立各具特色的藏书,完善计算机联合目录检索是实现资源共享的理想方式,加速地区性及国家中心馆的建设,提高馆际互借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学习与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使文献信息资源在现代化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实践证明,也只有网络可以给馆际互借服务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
  • 摘要:目前,我国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体制分割、各自为政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尚缺乏协调一致的信息政策,图书馆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肯定;二是对馆际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仍局限于定性的分析和研究,缺乏一个能够有效衡量馆际信息合作成果的量化模型.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读者需求和不断下降的经费的困扰之中,区域内跨系统馆际合作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rn 本文论述了区域内跨系统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内涵,馆际合作的主要项目有联合编目、资源共享、公共数据查询、联合采购、数据库建设、技术服务合作、网上咨询等。区域内跨系统图书馆馆际合作模式包括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人才合作模式和项目合作模式。加强区域内跨系统图书馆馆际合作的推进应该从加强统一领导,建立保障制度;系统规划,合理安排;引入统一的系统软件和规范技术标准;科学地组织信息和人力资源;区域内跨系统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形式创新;区域性图书馆讲座联盟;科技查新领域内的地区馆际合作;区域馆际合作举办多种展览等方面做起。
  • 摘要:近年来,文献传递在我国图书馆得到普及,相关研究也很多,但是在研究主题上还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有关文献传递理论、技术、实践和国外研究评述较多,而对于用户培训方面却有所缺失,甚至在文献传递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中都未将用户培训纳入其中.据各项研究资料显示,文献传递服务的用户主要是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和专业用户,即学术型用户。无论是从方便用户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减少图书馆服务压力的角度,或是推广文献传递系统使用的角度来看,非中介传递模式将是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前提也是必要条件是优化用户网络行为。用户网络行为主要是指网上检索行为,是指用户通过特定的网上信息检索工具来满足特定信息需求的行为。它主要包括: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检索提问式的编制与重构、布尔操作符的使用、网页浏览与存取技巧、检索问题的解决、检索结果的评价、由任务类型决定的检索时间等。rn 作为文献传递服务的用户学术型用户的网络行为有以下特点:.具有持续性、时效性信息需要和高质量信息需要;一般只使用简单的检索策略,很少使用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短语检索等限制性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因此不能正确表达信息需求的内容,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获得大量无关信息,造成向文献传递系统递交不必要的申请,浪费了组织资源;习惯于使用某一两种搜索引擎或数据库。rn 从各种网络搜索行为模型的研究总结中,可以将影响用户搜索行为的因素可分为三个:搜索主体,即用户自身;搜索客体,即信息系统;环境。因此,下面将针对这三个变量提出优化用户网络行为的方法。优化用户网路行为可以提高用户科研工作水平,减轻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压力,减少经费浪费,推动文献传递服务的良性发展,是图书馆工作中应长期坚持而效果显著的内容,其工作内容与方式值得深入探究。
  • 摘要:网络环境的形成增强了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者的信息意识、联合意识以及创新服务意识。从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多元化阵地服务与网络服务并行几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网络资源馆藏化;馆藏资源网络化;尊重版权与资源共建与共享等。
  • 摘要:网络环境下文献提供服务模式有着文献馆藏、服务需求、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为此就需要文献提供工作人员具有过硬职业素质、信息素质(文献检索和文献获取能力)、专业技术素质、人文素质等素质要求。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是提高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素质的最好途径。目前在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专门知识教育和现代技术技能教育等内容,形式主要有学历教育、短期进修、岗位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知识讲座、专家学术报告会、参观考察,以及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而这些学习受许多条件限制,无法进行系统有效地学习,知识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笔者建议由行业权威部门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相关的培训制度,实行学分制管理,实行学员注册及会员制制度,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使文献提供工作人员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学习,并使之成为“终身教育”,是提高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rn 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目前还依附于图书情报学相关专业,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但只要认识到文献提供服务已日渐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重视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必将得到极大地提高。
  •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改革传统观念,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竞争力的必要性。作者从加快文献资源创新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强特色化信息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开发图书馆人才资源,优化文献信息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提出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思路。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开发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增强图书馆员的信息化意识,注重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现代化技术技能的提高,依托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和网络技术,积极为读者和用户提供快捷、准确、适用的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知识经济时期社会化和网络化的需求。
  • 摘要:本文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冲击两方面论述了文献信息资源模式转变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广大读者和用户所面临的难题是面对浩繁的信息资源难以检索,面对大量的文献信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及时消化利用。这就要求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把重点放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转化、多种信息类型的整合上,树立新的信息资源建设观,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权,才能满足广大读者和用户的需求。rn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不断创新应从树立信息资源新理念,适应读者和用户市场的需求和树立网络建设新观念,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两方面进行。本文还提出了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与对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建设;加强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和馆藏特色化建设体系;强化人才新观念,走人才兴馆之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形成了崭新的、多元化的、主动的信息服务模式,使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文献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更大范围与更深的程度上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因此,笔者相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图书馆网络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将更上一层楼。
  • 摘要:本文论述了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立法现状以及在数字文献的在线阅览、虚拟参考咨询、数字文献传递、知识导航服务、在线展览培训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从立法、司法和执法、守法等方面保障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但随之出现的法律隐患比比皆是。作为平衡著作权人和使用者权益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法律保障而言,图书馆界应当呼吁和推动以法律明确图书馆的权利义务,细化数字图书馆服务内容,同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人人都以守法为荣,以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 摘要: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与共建问题是我国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年来军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目前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论述了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共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军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共建的主要发展模式。并从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转换、精心打造馆藏特色信息资源、注重原生文献的建设、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联机编目、加强与军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等方面提出了军校图书馆共享共建的发展对策。rn 随着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的逐步建成,为全军院校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全军一个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就指引出了一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出路,要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搭建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业务交流的长效机制,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进一步推进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才能满足军队院校培养信息化条件下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 摘要:由于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藏书拒借率上升;传统布局方式图书流通速度慢、周转率、利用率低;应广大读者的愿望和迫切需求等原因必须建立新书库。文中还论述了新书库的特点、功能和重要管理机制。藏借阅合一是将开架书库和阅览室整合起来,是集收藏、外借、阅览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服务管理模式。分析了其含义、特点及优势。还讨论了“藏借阅合一”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健康发展的对策方法。新书库的建设对整个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支持图书馆工作,使图书馆真正体现出既方便读者又调动馆员积极性,实现双赢,才能使“藏借阅合一”服务模式更加完善和发展。
  • 摘要:本文从组织结构、联盟基地、文献资源建设、联盟内文献的传递模式等方面论述了陕西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模式。讨论了开放合作,强化图书馆间横向,纵向联盟、提升基层图书馆员业务能力、构建共建共享的全省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作用。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今天,一个单独的图书馆无法拥有用户需要的所有资源,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因而,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趋势,图书馆融进资源合作的潮流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必将是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 摘要:网络文献传递服务作为馆际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作为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文献服务的有效模式,大有可为;各级文献情报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遵守现有知识产权相关保护条例框架下,找准服务定位和用户群体,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利用国际、国内各级文献保障中心和文献提供网络的资源及文献获取途径,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服务机构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一起构成整个社会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 摘要:本文从专题咨询服务、剪报服务、“两会”专题服务、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论述了济南市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开展文献提供服务几方面建议:选取最适合自己、最有发展空间的网络平台;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改变传统观念,加强绩效评估;加大宣传力度,抓住用户需求市场和发展需要等,以期为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更好的发展提供指导。
  • 摘要:馆际合作最终是为了图书资料部门的发展,服务的提升,以及效能的更大发挥。但就具体工作来说,馆际合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和人才特别是资源的共享。本文论述了珠海区域内馆际合作的可行性,并从学术研究 、馆际之间合作采购、馆际之间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行馆际互借、馆际之间人员交流等方面论述了珠海区域内馆际合作的内容,提出了珠海区域内馆际合作的实现方法有,珠海公共图书馆与少儿图书馆、展览馆合并成一大馆;珠海区域内学术方面的合作;珠海区域内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图书室的合作;珠海区域内图书馆与经济功能区的合作等,以期为珠海区域内的馆际合作的实现提供指导。
  •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家图书馆的国际借进工作,从费用问题、国家图书馆国际互借的知名度、国外文献获取渠道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借进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分析,提出了从制定合理的价格、利用各种途径扩大认知度、全方位建立海外文献提供网络方面改进的措施。以期为国家图书馆国际互借借进服务要获得更好的发展。
  •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建设的发展过程以及县级公共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县级公共图书馆宜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宏观规划下,首先实现并逐步完善地区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在馆藏建设、联合编目、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分工负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区域内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明建设的发展。并从加强馆际协作,构建区域性基础互借平台;重视特色资源库建设,适应县级数字图书馆发展环境;提高馆际互借意识,改变技术落后、无法可依的局面等方面分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基础条件。
  • 摘要:本文从借阅量很低,分摊成本高和读者不了解图书内容,使用成本高两方面分析了闭架书的概况,将馆际互借书与闭架书进行对比,从员工工作积极性、克服职业倦怠、降低读者使用成本几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 摘要:加强地方文献建设与提供,不仅是地方公共图书馆的重任,也是地方高校加强地方学科研究、建设地方特色馆藏的需要。地方高校要建立地方文献共享体系,首先必须联合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社会科学研究所、多行业文化研究协会等其他文化单位,成立本区域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传输平台,实现地方文献的区域共建共享,打造地域性的文化品牌,形成全方位、多功能、立体式、动态式的地方文献提供服务体系。还要与更大区域高校图书馆实施共建共享。根据部分地区取得的经验,借鉴外国相关经验,作者认为地方高校要实现地方文献共建共享,至少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步骤方法:共建共享、互惠互利是取得地方文献共建多方共识的前提;分工协作、合理配置资源是做好地方文献共建合理布局的关键;集成管理、集成服务是地方高校实现地方文献共建共享的两大重要环节。rn 为了对地方文献共建共享资源进行高效地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地方文献资源的集成管理和服务是一个必然趋势。地方文献信息集成管理、集成服务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复杂服务功能的集成,是指将分散的资源和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链接成一个整体,从而灵活配置所需的信息系统或信息服务流程,它要求建立一个能够集成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的统一的检索平台,实现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实现地方文献资源服务集成管理、集成服务,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地方文献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付诸实现。
  • 摘要:《北京市图书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保障,并为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丰富的社区图书馆馆藏资源极大方便了居民的阅读需求,但目前社区图书馆资源利用依然存在着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几点措施:加快区域图书馆三级网络建设;加大对社区图书馆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资源利用;保证开放时间,特别是节假日更应保证开放,这就需要社区图书馆上级主管单位制定相应政策,从经费上给予保障;加大对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等。
  • 摘要:本文分析论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质量评价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参考咨询质量评价的几点发展对策:更新发展思路,将参考咨询质里评价纳入图书馆发展规划中;建立严格机制,使参考咨询质里评价成为图书馆工作一部分;制定标准规范,使参考咨询质且评价物化成制度化的行为;加强人员培训,为参考咨询质量评价输送不竭的人力资源;构建评价体系,将参考咨询质且评价整合为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信息化、标准化、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图书馆参考咨询质量评价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并逐步付诸实践,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方兴未艾的一大焦点和热点,高校图书馆在这一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果,但尚存在不少缺陷与不足,若不予以重视并切实解决,势必阻碍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有效实现。而本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实证基础和建议对策,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质量评价的发展起到若干促进作用。
  • 摘要:本文论述了图书馆服务工作模式的几方面改变:图书外借处改变了过去只外借不设阅览桌的模式,形成借阅一体的服务模式,便于读者的学习研究设立电子阅览室与多媒体阅览室,使读者能够在图书馆体验到数字化图书馆的文献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学习;设立专门的文献提供部门,整合信息资源,掌握最新信息,做好文献的开发和二次加工;设立独立的专题研究室或个人研究小间,制定相应的规定,减免一定的服务收费。还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信息技术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文献提供人员的素质。rn 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给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机遇,丰富馆藏,优化藏书结构,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用全新优质的服务服务于读者,只有这样,公共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同时,自身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
  •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文献传递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天津图书馆文献传递的现状,并从完善书目信息库的建设,提高书目数据库建设质量、区域性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共享整合资源,协调本地区文献共享和传递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文献传递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高校馆联合等方面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工作设想。
  • 摘要:本文了论述了英国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第一检索服务系统、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教育科研部等机构的图书情报类文献提供服务。国内的文献提供机构最近十年发展迅速,自动化程度和联合目录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协作意识逐渐增强。跟国外这些著名的文献提供机构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满足系统内的文献保障,区域性的辐射范围较小;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联合目录揭示不准确、不完备,函须全国性的联合目录;付费系统单一、滞后。对比国外文献提供机构,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今后的努力方向是:联合国内文献提供机构和图书馆共建全国联合目录;文献提供系统和联合目录无缝链接;开拓信用卡支付、银行转账、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缩短服务响应时间,建立文献提供服务监督机制;规范文献提供流程,提高文献提供效率。
  • 摘要:合作储存不仅可以节省成员馆的书库空间,降低不断建设新馆或者新书库的费用.同时,作为合作馆,将低利用率纸本文献搬迁到储存馆后,一方面可以优化书库空间,合理布局读者常用书籍,形成国内图书馆界一直以来提倡的"三线藏书制度";另一方面,把节省的空间留给读者,用于建设LC(Learning Commons)或者IC(Information Commons),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本文分析了合作储存的主要模式与基于国内现实的构想,并从合作储存,统一管理、统一的检索平台、合作目录、期刊目次库建设、依托物流的馆际互借图书服务、期刊论文、报纸原文的文献传递服务、稀缺文献的收集、补缺与保护、文献的数字化和元数据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合作储存条件下的资源共建、共享方式。
  • 摘要:对于用户而言,便捷高效地获取所需文献资源是最终目标,用户并不关心文献的提供方式有何不同,因此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配置目标就是便捷高效地满足用户的文献资源获取需求。本文论述了文献提供成本效益分析,从保证本馆核心文献资源的引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取代部分文献资源引进、文献传递成本效益分析数据引导文献资源合理配置、以文献提供成本效益分析为依据,实施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补贴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文献资源配置的策略。为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必将引导图书馆建设起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馆际互借和文献提供的现状,提出未来我国馆际互借之体系应该是,覆盖单位广泛,类别齐全;文献类别完整、载体形式多样;拥有书目数据小贴士;便于请求者与提供者沟通;便于结算;关于费用,对于普通文献可以实行统一价格,对于特种文献也可以由各单位自己决定,但最好做到在提交请求时即可显示出全部费用等。在我国馆际互借文献提供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部门,随着全球性的知识爆炸,以及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文献需求越来越大,各馆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图书情报类机构众多,各自为战,各成体系不利于文献的高效利用,造成使用者和馆员费时,费力,费钱。不论是CALIS, BALIS ,JALIS以及各图书馆所使用的文献提供系统都应是一种短期的过渡形式。国家需要一个长远的统筹规划,应建立一个符合我国长期发展的文献保障体系。而一个覆盖全国,便于使用的馆际互借文献提供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当系统足够大,具有“品牌价值”的时候,它也未尝不可走向世界,吸纳国外的文献资源提供者。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