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届五四科学讨论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届五四科学讨论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届五四科学讨论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10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

会议文集: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届五四科学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革命的时代”,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代读书人群体在与“革命”的互动中,逐渐走上不同的思想道路。本文试图探讨作为上层知识精英和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领导者之一的周作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北伐为中心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对革命的认知和态度如何以及这种态度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周氏思想中的“革命”与实际发生着的革命,以及实际发生的革命在其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异同?他的思想又是怎样与当时的时代语境发生互动的?通过对特定人物的个案考察,或者可以提供理解“革命”的一个有意义的维度,同时也为进一步了解周作人的思想开启一个可能的窗口。
  • 摘要: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学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与此同时,传统士人对西学的认识和了解也不断深入。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进入以及处理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自然成为近代以来知识精英所要面临的难题。就谭嗣同而言,通过接触西学知识,谭嗣同改变其原有的夷夏观念,对西学乃至西方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谭嗣同不仅能接受西学中全新的知识,而且力图将西学与儒家、墨家、佛学等知识融合运用,这在其所著《仁学》中便可得见。此外,谭嗣同将西学中某些与传统经典相似处相联系,认为西学实际上源于中国。这种认识并未将中学与西学置于对立的位置,相反努力寻求中学和西学之间的联系,而与其他士人排斥西学的态度有所不同。西学不仅改变了谭嗣同的文化观,更重要的是,西学成为其致力于维新变法的关键因素。
  •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政权,民族间的和谐相处之道以及国家的大一统一直是中国追求的目标。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程日渐深入,实现这一目标的障碍与挑战也在与日俱增,许多民族问题与其它社会问题交错相生,挑战着当今中国当政者的执政智能。少数民族地区是许多社会治理问题集中出现的断层带,现今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是侧重借鉴了苏联的少数民族治理模式,强调双语教育和地区民族自治。虽然面临着来自“文化”学派和“人权”学派的挑战,“少数民族自治权”学派依旧作为主流一支主导着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制定和治理。本文试图以中国东北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为案例,剖析这个所谓“中国模范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现状及其成形的历史原因。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移民等领域的各个分析入手,本文以期探索在少数民族治理上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可能。
  • 摘要:本文根据统计资料,在个案分析香港调景岭在1950年代和1970年代间的起源和历史变迁,主要在运用的史料为,香港政府档案处历史档案馆及台湾救总的出版品、香港1950年代第三势力杂志和国史馆出版的口述历史书籍等等。在移民社会史的面向,以跨界人群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一个反共、亲国民党的难民群体在香港的形成与其在历史时空中的变迁。自1950年代难民营开始到1970年代以台湾为文教中心的海外社群,发现其与「流亡/离散」(diaspora)群体概念相近。同时,也作一个历史化的概念性比较,来呈现1949年共产中国兴起时所出现的「外省大迁徙」,以探究国府如何运用香港中国难民的宣传题材,来重塑政权的正当性。
  • 摘要:国民政府抗战救亡时期的“双十节”纪念,在延续战前凸显“党国”符号的同时,也有一些新变化。在纪念活动中,国民政府不仅对内凸显救亡意向,彰显民族主义,进行凝聚民心、调动民力的动员,对外也与盟国共庆,将“双十节”的民族主义与“以建大同”的世界主义融为一体。在“双十”叙事中,国民政府延续战前对辛亥革命领袖及国民党先烈的颂扬,并将辛亥革命精神发展为“抗战精神”。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抗战不忘独裁,藉继续神话孙中山,和凸显他的“革命尚未成功”说,将孙-蒋连接,推衍出孙中山正统继承人蒋介石独揽大权的合法性。
  • 摘要:1919年初,在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新旧之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张东荪与傅斯年、胡适在《时事新报》和《新潮》上发生了一场是否应该在输入新文化的同时破坏旧文化的争论。本文即拟对这一争论的过程与前后语境加以考察,以展示当时新派内部对这一问题从心态到观点互相分歧又互相影响的两面。张东荪提出在全力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要持“不骂不破坏”的态度,傅斯年与胡适则强调必须同时破坏传统文化。在论战中他们虽多少接受了对方的主张,但却因此更加强了“因相近而区分”的心态,并隐隐显现出分居上海与北京的两方对新文化运动正统的争夺。由这一争论可以进一步看出,此时正在激烈化的新旧之争,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新与旧之间的文化竞争,而倒是基于不同西方思想资源的新与新之间的竞争。
  • 摘要:自古以来,有神论、无神论争执不断。清末民初科学传入中国,倾向无神论的科学派与主张有神论的灵学派激起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影响至今,对于二十世纪的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影响巨大。1917年10月,俞复、丁福保等人在上海设立传播灵学文化的灵学会。 本文探封的争论要点与主轴如下。一、灵学是不是科学。二、灵学是否妨碍科学的发展?三、灵学对道德、国计民生有无提升作用?四、灵学在科学之外,有没有其独立价值、可以补科李之不足?
  • 摘要:作为非中共主导的反政府学潮,「七·五」惨案因《救济东北来平学生办法案》而起,其后东北流亡学生游行遭北平当局镇压,死九人,伤二十一人。东北民众在地域情结与现实困境的共同作用下,掀起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使得学潮逐步向政潮演化。傅作义对惨案善后主张「忍耐」政策,陈继承力主「坚决」,多有歧异,但最终由傅「忍耐」政策主导。惨案责任的追究因东北民众的社会抗议,蒋介石被迫有所行动,但最终仅以陈继承去职而告终。通过考察「七·五」惨案的善后过程,不仅可知各方均试图利用学潮以连其现实目的,更可窥得国民党内各类派系的纠葛,凸显国民党内政治生态日趋恶化,且展现出国民政府权威在东北民众中日益瓦解。正是国民党自身的弊病,使得学潮为共产主义的传播及其它任何形式的反政府行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 摘要:以往对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皆被认为是一场学生自发的爱国行为,现代史的学者,对于五四运动多给予极正面的评价,在五四中被宣扬的理念,被认为是「正确」的价值,在五四中被指责和打击的对象,则被视为「汉奸」,是必须受指责和批判的标的。然历史的事实,是否真的那么简单,就可以全然概括,一切是非判断的标准,真的就只有黑白而已吗!所以笔者乃希望藉山对五四运动的讨论,对于运动中之正反两面不同立场与观点的阐述,重新思考其各个不同的面向,更希望观察其中是否存在尚未被讨论的问题,及其可能的成因与内容为何。
  • 摘要:北平私立汇文学校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京建立的一所教会中学。作为传教工具,它曾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非基督教运动”与“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开展,汇文学校开始面临着立案注册的重要课题。面对政府政令,汇文学校率先进行革新,并完成了立案注册,成为一所普通的私立中学。立案后的汇文学校主权回归中国政府,并最终完成了从宗教教育到普通教育的转型,且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汇文学校也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宗教印记。
  • 摘要:明清以来,对《圣经》进行文字翻译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对明清以来,尤其是近代中国基督宗教文字事工迅速扩大,以《圣经》故事插图版画的形式来翻译介绍《圣经》,成为了将《圣经》翻译、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是另外一种重要的传教方法。基督教在中国的傅播舆圣经的汉译是分不开的。圣经图像化翻泽,涉及基督宗教语言的表达。中国《圣经》图像化翻译在系统完整地傅递宗教资讯、宗教意涵和艺术价值,因着政治社会文化环境而发生改变,渐渐形成有地域特色的一套基督宗教符号系统,此一方面内容的寻索、癸现、解读亦有待深入,透过书像背后,看到其蕴含的宗教信念、道德理想、生命价值、美感体会和社会阶层舆结构等立体景象。
  •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民众对外交事务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公众舆论借由报刊这种近代传播媒介,开始对政府官员的决策乃至整个政治进程产生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二辰丸”案中,舆论之动向、粤督张人骏之言行,探讨舆论如何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以及舆论与督抚间的互动关系。
  • 摘要:行政咨询员是袁世凯政府在实施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受到各省抵制后,仿效前清旧例,疏通中央与各省间意见的产物。袁氏及政府对咨询员的重视随着时势发生变化,终因中央与各省都督在咨询员的性质及权限存在较大分岐,行政咨询员的职责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并在各方期待下无疾而终。这一群体出现到消亡,反映了民初省制构建过程中,中央与各省间利益纠葛同时,亦曾努力尝试沟通。
  • 摘要: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高尔夫球运动,对于台湾政治、经济的影响为观点,透过相关史料与文献分析。发现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自大陆撤退来台后,台湾经济面临崩溃,眼看共军就要渡海解放台湾,蒋中正领导的政府,在危急存亡之秋,因韩战爆发使得中华民国政府,重新获得了美援。为摆脱过去大陆期间美援使用不当,进而充份利用高尔夫球场提供的舒适情境,进而建立台、美之间高度信任的关系,最终还在高尔夫球场,搭建一个开放性的对话平台,尽可能将美援运用,达到最大的效益,促使双方达到知彼解己、共创双赢。因此不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对于台湾都有重大影响,这种「球际关系」是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核心关键之一,具有意想不到的惊人成效与贡献。本文旨在揭示体育运动,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未来国家对体育运动发展之参酌。
  • 摘要:北洋政府时期,建立了一整套“双十节”赏功制度体系,授勋范围涉及京畿内外文武官员,受勋人员众多,可谓盛极一时。此项制度有利于酬庸勤劳,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勋等与官级的结合、各级官员趋之若鹜以及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等,勋位、勋章授予日渐浮滥,各种质勋、辞勋现象也接踪而至,反映了民国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
  • 摘要: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多会提到太平天国对中国的影响,不论是造成地方势力的兴起,改变了政治上的权力结构,还是使富庶的江南地区饱受战火摧残,同时连带使得清帝国的财政落入无止境的军备耗费上等,都不可抹去太平天国这段史事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本文欲藉颧察晚清涉及太平天国的小说作品,探讨其中虚拟与真实的情节及其与时代的关系,以及作者的现实拆求。再由分析文本与作者出发, 讨论此时期出现的相关作品,如以太平天国为背景的数篇小说舆黄小配《洪秀全演羲》日等作品,是如何重构有关太平天国的历史记忆。而晚清知识分子在创作此类作品时,如何从中傅播与引介新思想,以及此一时刻的历史记忆,对于日后关于太平天国历史记忆的重构所产生的影响。
  • 摘要:个体户群体是一个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社会群体,其群体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人员构成上主要以“两劳”分子、城市待业青年、退休职工及进城的农民为主;在工作性质上主要以经营灵活、成本较小的个体工商业为主;在心理上充满自卑,渴望获得社会尊重;在制度监管上存在违规经营的情况;在消费方式上倾向铺张、奢侈的生活。但是,体户群体出现和发展适应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展的需要,并对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进一步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 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福建省惠安县乡村妇女集体自杀仍屡屡发生,影响着当地社会转型的进程。究其原因,在于当地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失范并未在此时的乡村社会改造中得到根本扭转。为根治此种失范,惠安地方政府曾多次派遣工作队结合《婚姻法》宣传贯彻运动进行了大规模治理。然,出于种种原因,其效果十分有限。
  • 摘要:从战后初期的经济发展脉络来看,接收自日产所改组而成的各个公营企业,实是担负起1945年以后台湾经济复员的重要支柱,其中较为人所的有台湾工矿公司、台湾农林公司、台湾水泥公司及台湾纸业公司,这也就是日后所称的四大公司之由来。本文所着重的既是造纸业的生产模式改变,在探讨对象上,乃以规模最大的台湾业公司为例,对生产成份的改变做一探讨。
  • 摘要:晚清的教育培养出一个崭新的、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学生群体」,一直以来的研究者往往在进行相关讨论时偏重于他现代化意义的一面,未能具体而直观的呈现当时「学生群体」的历史面貌,因而带有某程度的神话化倾向。本文尝试从一般研究者忽视的角度入手,探究当时的「学生群体」给予当时人的社会形象为何,而此种形象又因何而形成。并且讨论「学生群体」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解释在晚清改革的过渡时代中,他们缔造了一种怎样的文化,而这一种文化又是山什么因素所促成的,笔者希望透过本文对一直备受忽视的「学生群体」所产生的负面因素的探究,为「学生群体」的历史意象提供一个新的认识,以备我们能更全面的认识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变迁历程。
  • 摘要:吉夫人(Mrs.Cleveland Keith)是鸦片战争后较早来到中国上海的美国圣公会女传教士,以其杰出的著述成就成为早期女传教士的代表人物。吉夫人于1850年来到上海,在上海传教十余年,以教育和出版为中心展开了她的在华活动。吉夫人先是在一所男子学校担任教师,随后兴办女校。在此过程中,为了补充学校教材的不足,吉夫人坚持翻译外国经典作品,所翻译书籍一部分在上海出版。作为传教士吉夫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所以吉夫人在教育和著述活动之外还积极地在学校附近的村庄,教堂附近居民中传教,宣教对象主要是一些农村妇女。吉夫人的活动一方面使得基督教得到传播,一方面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另外,吉夫人在传教的过程中也慢慢的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吉夫人的中国观全面且中肯,透过她的论述可以窥探那一时期传教士对中国的整体印象。
  • 摘要: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川之一,在许多战役中时常成为战争的封锁线。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不宣而战,除在北方发动攻势外,亦欲攻占上海、南京等地,中国军队一面阻挡日军进攻,一面争取撤退迁徙的时间。为了防止日军顺江而上,中国军队在长江水域铺设大量水雷,同时也在重要航道上自沉船舰,瘫痪长江航运功能。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局势逐渐有利于中国,至1944年日军已显劣势,中国政府有意利用沉没于江海之中沉船废铁与物资,筹措军事资源,并借机清理航道。除此之外,1944年4月军事委员会已着手拟定复员计划,要战后海军接管江河流域重要江防要塞,扫除各水道阻塞物,为战后水运之恢复预作准备。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意味着美国威尔逊主义(WilsonDoctrine)的代表作---国际联盟的失败。国际联盟暨无法压制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扩张,也无法遏止意大利在北非的意图,同时德国所背负的战罪也在纳粹党人的胜利中渐渐被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所取代。曾经被赋予执行和平任务的国际联盟,随着波兰被瓜分而走向末路。而1941年8月的英美双方所发表的《大西洋宪章》即是造些想法的落实。中美苏英《四国联合宣言》可谓《大西洋宪章》的进一步推勤,因此,在美国支持下,中国顺利成为四强之一,由驻苏大使傅秉常共同签署了四国联合宣言。也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之地位提升,迈进了一大步。
  • 摘要:本文通过聚焦于1955—1957年间的一场服装改革运动,试图探究新中国初期民间美化实践与官方美学规训两者复杂的互动关系。这场运动的起因可分为两个层面:民众对于虽然代表着“进步”和“革命”,但久而久之却造成了男女不分、雌雄莫辨的蓝灰制服的不满;官方对于不能反映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形象的蓝灰制服的非议。在运动中,确立了改进服装的三条基本原则:经济、实用、美观。提供了美化衣着的两种备选方案:花旗袍和布拉吉。尽管该运动也曾喧嚣一时,但很快便归于沉寂,究其原因有三:一为个体的时尚追求与官方的崇高美学之间的矛盾;二为允许“美化”的工作和职业有诸多局限;三为促进该运动的种种“正面符号”之力不敌阻碍其深入开展的种种“反面符号”之力。
  • 摘要:中国古代“专制政治”是民国时期知识界认识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史学中重要的理论,是历史教科书书写中公认的权威知识。自19世纪末,该概念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后,很快得到国内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群体的普遍认同,并经过历史教科书的撰写与传播,遂成为普通的历史常识,至今依然深深影响着国人对古代历史的认知。本论文旨在探讨清末民国期间逐渐流行的中国“专制政治”概念的生成与传播,并重点考察其在民国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表述策略,从一个侧面认识其对国人历史观的深度影响。
  • 摘要:受五卅运动后中共指导思想偏失的影响,部分北伐军中喊出了“打倒智识阶级”的极端口号,引发了激烈讨论。国民革命一方尤其中共以“革命”还是“反革命”为衡量标准,“打倒智识阶级”口号实际指向“打倒反革命”.而张奚若等精英知识分子则主张“智识阶级”的使命在于发展学术思想,反对这一口号;双方的出发点不同,理解的“智识阶级”概念有异,实不在同一个论域之中。中共为实现国民革命的目标,一度筹划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然而众多的精英知识分子却因与中共政见相左,反对国民革命,使得这一设想付诸东流。因政见之争,本就难成一体的“智识阶级”更趋分化,客观上使得中共对“智识阶级”加以区别,进而施行阶级分析具有了现实性。在中共阶级分析视野中,“智识阶级”发展学术思想的使命被弱化,因政治立场之别带来的分裂却愈加凸显。由此,在中共党人眼中,“智识阶级”概念的合法性丧失殆尽,知识分子被归入“小资产阶级”等其他阶级之中,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团结或者打击的对象。
  • 摘要:对于章太炎的“反赤”,后人多指责其政治上倒退,思想上颓唐,堕落为反对革命的“炮手”。对此,我们毋需替他辩护,但也不该对他苛责,我们不该被“后知之明”所带来的偏见和成见所蒙蔽。作为一个坚定的思想家,章太炎构建社会文化秩序的思想体系与新的革命风暴是格格不入的。他从多元主义的民族思想出发,坚持民族平等,反对苏俄的帝国主义行径,反对孙中山等人的联俄容共政策,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这些政治力量的“赤化”倾向。章太炎对文化也持有多元的看法,反对西化和俄化。另外,从他的历史主义(历史相对主义)的演化史观来看,与马克思主义也是大异其趣的。在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再重新检视章太炎“反赤”背后的思想体系,他的“孤行独见”也越来越显示其价值所在。
  • 摘要:近代中国在由“天下”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西方的“黄祸论”及其各种变体一直如影随形。20世纪初,不论是在西方世界喧嚣一时的“黄祸论”,还是孙中山对其的系统批判,皆体现了中西权力关系影响下的自我身份建构。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行为逻辑,分别代表了“霸道”与“王道”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政治文化,其产生与发展源于双方权力关系、历史经验与文化传统之差异。而两者基于“他者”的再现与自我身份建构缔造的国际政治文化,又有助于强化这一权力关系。
  • 摘要:名闻中外的建筑大师梁思成,以《凝动的音乐》形容建筑文化内涵和风格,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建筑不只是凝动的音乐,也不只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凝固了历史和文化,也就是说:建筑是固化的历史,法国大文豪雨果也认为《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造三位大师真确的表达了建筑是传递文化的重要媒介。
  • 摘要:近些年来,“重读近代/现代/民国”成为学界的重要话语。就人物研究来说,其言下之意,即在补偏以往学界过于标签化的解读(去熟悉化),强调一种多元、多重和流动的眼光。以此为契机,晚清以来士林精英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重新审视。这种视域之下的林昌彝,即很明显地表现为“士大夫情怀”,在家族记忆与精神认同层面上尤其如此。通过解读林昌彝的家族记忆、刊读善书与风俗教化实践,具体地理解晚清变动时期士大夫的心智活动与行为选择。从本文的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晚清以来外在宏观时势与个人微观境遇之间交织互动的复杂关系。
  • 摘要:抗日战争前期,在中华民国统一框架下“双十节”的国庆意义受到中共重视,无论是纪念言论还是活动安排都显示了中共维护统一、团结的努力和真诚。抗战后期,各种纪念言论更侧重“民主政治”的呼吁,各种纪念活动政治色彩变浓,表达政治诉求更为强烈,虽然如此,作为“国庆日”的“双十节”仍然保留在根据地的节庆序列之中。国共内战时期,“双十节”的国庆意义被弱化,甚至被排除在节庆序列之外。“双十节”的这种变化轨迹始终与中共所处政治局势有关,亦与中国政治形势变幻相关,可以说是该时期中国政治形势演变的风向标。同时,这种变化轨迹不仅是“双十节”本身所承载功能变化的反映,亦是中共由革命性政党逐渐向执政党转变的一个有力佐证。
  • 摘要:中共建政后,私营工商业的生存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拟以上海刘鸿生家族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为中心,详细解剖自上海解放至“五反”运动前这一历史阶段中,大中华在新的生产条件、劳资关系和政治运动中的生存状况及其为适应新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与成效,彰显大中华对新政权既埋怨又感激的复杂心态,试图为深入全面了解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提供一个微观的视角。
  •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多项教育法令,迫使基督教大学照章立案。为此,基督教大学进行了诸如重组校董会,任命华人校长,调整学院设置,改革宗教教育,实行党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改革。基督教大学的立案标志着中国政府收回教育主权,从而加速了基督教大学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进程。但基督教大学的经济权仍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学校的宗教色彩仍比较明显。这种局面是基督教大学与政府间互相让步的结果,但就此次特定事件来说更是一次良性互动。
  • 摘要: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统治理念在西部县区的基层滲透和基层社会的反渗透问题,尚还缺乏细致入微的研究。而四川省彭山县是这类县区当中的代表性县份,该县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状态微观地展现了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互动,以及国民政府治下的西部农业区基层社会形态。在政权内部进行激进的权力渗透,必然导致剧烈的上下权力的冲突,而当时中央政权是无力从政治上、军事上、尤其是意识形态上控制这一冲突的,只有通过渐进的方式,才有可能在破坏最轻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自上而下的社会连结,在这一层面上实现社会的现代性。但国民党未能及时为自己造出这种渐进改革得以实现的土壤,反而被迫与基层社会的旧有力量进行了长期的消极互动。
  • 摘要:由于东西文化观念的不同,导致孙中山1896年在伦敦蒙难,进而招致英国政府和舆论对清政府和清国驻英使馆工作人员的一直谴责。以往多数学者认为在英国政府和舆论界压力下,清政府撤换了参与此事的驻英公使龚照瑗及解雇了使馆参赞马格里。但事实是龚照瑗病重已久,主动请求回国,抵达上海不久去世.熟知英国历史和文化的罗丰禄不是因孙中山伦敦蒙难一事被清政府任命为驻英公使的,而是他随李鸿章访问英国期间优异的表现得到了英国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清国说服英国提高海关税的最佳人选,接替龚照瑗成为清国驻英第六任公使,开启了近代中国外交走向职业化的大门。不管是龚照瑗还是罗丰禄都没有解雇马格里,他一直工作到1905年退休,1906年去世。
  • 摘要:以1956年6月全国工资改革为契机,北京工人家庭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但是,1958年10月后,由于工资标准冻结,计件工资、津贴、奖金等取消或变少,北京工人家庭收入大幅降低。1956—1962年,虽然北京工人的家庭收入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转变,但其支出却持续上升。北京工人家庭在收支上出现的失衡,实际上是中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衡的直接反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