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9

主办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

会议文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原理,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困境,提出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应用的几点思路.rn 图书馆对于云计算而言,通常有两种角色,一方面是云计算的使用方、受益者;另一方面可以做云服务的开发者、提供方。前者是作为一个应用机构,后者则是作为向读者提供服务的知识中介。结合云计算的特点及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云计算技术将给图书馆带来以下几大应用。rn 1.云计算存储的应用对于图书馆而言,云计算最大的应用应该是存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依赖于数字资源。由于图书馆服务的特点,图书馆所收藏的数字资源数量大、有永久保存的必要,这对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云计算可以将各种信息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存储,可以满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存储需求,而且维护方便。如果几大图书馆合作进行云计算存储,则可以做到各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资源,实现云计算存储应用。rn 2.构建新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就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来说,建立一个中小规模的图书馆数据中心还是有这个可能的。基础设施方面,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现在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服务器,甚至好多实力较强的图书馆购买了TB级别的存储系统,这些强大的服务器系统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硬件架设提供了可能。网络资源传输问题更容易解决,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校园网都是百兆光纤宽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充足的网络带宽资源肯定能够得到保证。建立单个数据中心没有问题,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单个的数据中心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云计算中心。笔者认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局性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由多个图书馆计算数据中心组成的云计算中心基础架构比较复杂,它需要由多个已经具备了云计算模式的单个数据中心所组成。也就是说,其资源池是一个云数据中心级的资源池。同时在这个资源池之上,还要具备全局表现层。最终用户通过全局表现层,进而访问到内部的多个数据中心。全局表现层需要根据用户访问压力的大小,甚至基于用户访问的特点,把访问量发布到不同的数据中心。接下来,全局管理系统就会把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相应的数据中心,如:计算资源、网络源等,从而实现最快的访问。rn 3.云计算资源共享平台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图书馆事业面临着蜕变,拥有无数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挑战。纸质书刊在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的冲击下,比例日益减少。为了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近年大批量购置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和其他各种资源上提供的专用数据库资源。图书馆虚拟电子资源的不断增加,为建立一个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可能。利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实现多个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由一家图书馆建立云计算平台,即可实现多家图书馆共享一个云,从而实现各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共享。针对云计算的特点,还能实现按需获取以及灵活计费的方式,为不具备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高校图书馆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提供了可能。
  • 摘要:网络环境下,情报资源庞杂无序、浩如烟海,加之网络的查准率太低,因此对情报资源的利用存在许多障碍,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开发与利用网络情报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灵敏的公安情报预警机制.本文围绕网络情报资源的数据挖掘及公安情报预警机制的实践,对网络情报资源的开发及其利用进行了探讨.rn 网络情报资源是公安工作中的重要警务资源,它包括网络上比较直观,可以直接利用的显性信息源,以及非直观的、需要经过分析破译才可以利用的隐性资源。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情报资源呈现全球性、数量庞大和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网络情报资源在打开瞬息万变的虚拟世界的同时,开发网络情报资源,建立公安预警机制,增强和提升公安民警的情报信息意识,既至关重要,又迫在眉睫。随着“金盾工程”的启动与建设,从公安部到各省市公安厅、局都有大量的公安应用系统建成并投人使用,而建立公安预警机制应用系统却是空缺。加大力度开发与利用网络情报资源,既是公安实战工作的需要,又是建立公安预警机制的基础,据此提高公安科研选题的水平,将各个渠道的公安情报信息通过调研、梳理、整合到一个信息平台上,实现公安系统警务、教学科研信息共建共享。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减少犯罪空隙,增强防范能力,还有助于公安机关发现和控制犯罪,提高打击犯罪的效能。
  • 摘要:高校图书馆资源采访的目标是要建立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需要,能满足高校图书馆读者需要的、系统的、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围绕着“需求”这一中心,采访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技术条件,通过多种调查方法与手段,分层次地实施多种访问机制来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师生和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所需要,为读者所利用,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了解、收集读者信息需求是资源采访的前提,是采访质量的保障.采访人员需要了解高校读者的需求信息,也需要了解馆藏利用信息.这两方面的信息内容纷繁复杂,流动隐蔽,采访人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开展信息反馈收集和分析的工作.本文概述了高校图书馆收集读者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手段.rn 通过上面这些调查访问方法,采访人员可以从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层次,不同类型读者数量、结构等方面在宏观上把握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层次和布局。从采访学科带头人、了解师生读者使用文献的特点、收集师生读者的推荐建议和反馈意见等方面在微观上注重具体文献的需求信息,运用宏观控制、微观建设的策略建立包含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手段的多维“访问”模式和运行机制。
  • 摘要: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的K(历史)类期刊为例,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期刊订购量与流通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线性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期刊流通量,从而预测期刊的订购量.本文以按照时间顺序统计各类期刊的流通量得到一系列的数据为基础,引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对已有数据进行拟合,找出规律,根据流通量推测期刊订购种数,从而为期刊订购提供了科学依据。数学模型用于期刊订购预测是一个难度大却实用价值很高的课题,该模型应以期刊的学科专业需求、学术影响力、影响因子、流通量、流通率及期刊定价等为参变量。由于时间、数据的限制,本文研究仅以流通量为变量,下一步可考虑多种变量。
  •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四种方式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服务应该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实例总结了当前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特点.随着数据库数量的增多,数字资源的数量、类型也不断增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从最初的查找书目信息到现在向知识服务的转变,其概念、技术、方法、整合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着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图书馆在为如何帮助读者获取所需资料上一直努力着,一直在研究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面对当今的形式,图书馆的资源整合面临着许多困难,未来的资源整合方向即知识服务也是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rn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是指根据特定的需求,通过中间件技术,将异构分布的各类图书馆的数据对象进行融合与重组,使数字资源实现无缝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更加方便高效地为读者快速定位和有效揭示所需信息。rn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今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在于其拥有资源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具备信息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和实现知识增值的能力。图书馆应当转变服务意识,提高馆员素质,增强技术实力,通过协作服务实现知识服务,使图书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图书馆不仅为用户提供检索信息的工具,还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知识服务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服务,它是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有效支持用户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 摘要:期刊分类是以刊种为对象,依据一定的分类法或分类表,对其学科内容、用途和形式进行区分,从而分门别类地、有次序、有目的地把相同类型的期刊集中一起,把不同类型的期刊区别开来,便于读者检索和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但是,因为期刊分类没有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在期刊分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期刊分类不一致;多主题、跨学科和多形式期刊难以归类等。本人结合期刊分类工作实践,就期刊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rn (1)应制订本馆期刊分类细则及使用表,保证本馆期刊分类一致。在熟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和《中图法》编制原则和归类方法的基础上,编制本馆的“使用表”,使“使用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使期刊分类不会因分类人员变化而改变,保证某类文献在本馆的归类一致性。rn (2)考虑多主题、跨学科期刊的复杂性,归类难以统一,适当组配是必要的。另外,对于多主题、跨学科期刊,首先应分析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期刊侧重点,确定此类期刊的主要分类号,并将主要分类号作为排架号。其次,尽可能地对其他主题做附加分类,为了计算机检索,采用重复字段,以容纳更多的分类号,满足用户从不同角度检索的需要。rn (3)分类人员要加强学习。图书馆分类人员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学习,包括分类法和学科知识的学习。分类工作是以《中图法》为依据,图书馆分类人员须认真研习《中图法》及《手册》、《期刊表》,通过学习正确把握期刊分类标引的原则,了解期刊的一般分类方法,掌握好单主题、多主题及常见期刊的分类方法,使期刊分类准确。要对各类期刊进行分类,必须理解期刊的学科内容,故分类人员必须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展自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以便更加准确理解期刊的学科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期刊做出合适的分类。随着期刊分类的计算机化,分类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良好的外语水平,还要具备计算机分编知识。只有熟悉各种电子资源格式,才能准确地加以整理分类,才能提高期刊数据的质量,使期刊的信息检索和资源共享更加便捷。rn (4)树立期刊分类标准化的观念,统一期刊分类法。由于期刊分类的复杂性,使用《期刊分类表》或《中图法》的某些类目无法准确地反映出期刊的具体内容,分类标准难以把握,为了充分发挥期刊的作用而将期刊准确归类,使用统一的期刊分类法显得必要。随着图书馆网络化的发展,对期刊分类标准化的程度要求越高,因此树立期刊分类标准化rn的观念.使期刊分类法的编制和使用趋于标准化、规范化是期刊分类工作的发展方向。
  • 摘要:对2001~2009年我国信息哲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信息哲学的形成与发展、国内信息哲学研究综述、信息哲学的内涵及研究纲领、信息哲学与图书情报学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信息哲学是图书情报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范式的观点.rn 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与分支学科,信息哲学不仅可以作为哲学研究的新范式,标志着哲学的信息转向,而且已经对图书情报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作为图书情报学的哲学基础,而且可以作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范式,为图书馆哲学研究、图书情报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rn 国内最早对信息哲学与图书情报学关系进行研究的是张福学。他在《信息哲学论要》(2003)一文中指出,“信息哲学自身也是一种图书情报哲学,这就意味着图书情报学可以被看做是应用信息哲学,而信息哲学就可以成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他还指出,信息哲学可以成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以下四点原因:第一、“像信息哲学一样,图书情报学认可后笛卡尔哲学方法,强调分布式智能和多代理交互的动态框架”;第二、“像信息哲学一样,图书情报学不是纯理论性的,而是在一个偏重现象的层次上,有一个全盘的百科式的规模,缺乏明确的或惟一的理论”;第三、“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但不是技术意义上的信息,而是记录数据或文献意义上的信息。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信息哲学领域,而只注重更专门化的文献生命周期”;第四、“以信息哲学为基础,图书情报学就可以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对这些研究对象的处理方式”。rn 曹文娟、赖茂生在《信息哲学研究综述》(2004)一文中指出:“作为图书情报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的信息哲学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地提出来。学术界认为,图书情报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哲学,这就意味着图书情报学可以被看做是应用信息哲学,而信息哲学就可以成为图书馆情报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层次、研究对象与规模和研究目标,得出信息哲学能够作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这样的结论”。rn 周雪华在《信息哲学与图书情报学》(2008)中指出:“图书情报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哲学的观点,还需要更加有说服力的理由。需要一个更成熟而敏锐地意识到图书情报学是什么,如何区分图书情报学与图书馆管理实践工作的哲学理论”。rn 王知津在《情报学理论的哲学研究进展》(2009)一文中对作为情报学基础的几种哲学观点进行了归纳,指出:"20世纪末信息哲学的兴起为解决信息社会各种问题提供了哲学基础,也为情报学带来了一个建立自身理论基础的机遇”。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学生上网阅读已成为时尚,但阅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当今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凸显的问题和倾向,从而对具有教育和信息服务功能的高校图书馆提出了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几项有效对策.rn 1.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载体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对本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动态以及学生的学习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馆藏资源建设方案;其次,要把好采访质量关。在对本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与师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对馆藏资源的意见、建议,尽量避免采访工作的盲目性;再次,构建馆藏资源应兼顾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生的阅读需求,要考虑现有专业教育和新增专业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需要;最后,馆藏资源建设应符合阅读方式网络化的需要。在新阅读时代,图书阅读率的减少,网上阅读率的增加,以图书为代表的印刷阅读物正在让位于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文本。高校图书馆馆藏要以印刷性载体文献为主导向多载体文献并行发展,对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要兼收并蓄,尤其要关注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的采集和收藏,实现以实体馆藏为主,虚拟馆藏为辅的馆藏资源协调发展。rn 2.进行网络阅读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网上信息资源混杂零乱,具有无目的、非经典性。如果读者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很难辨别真伪、优劣,无法获得有效的阅读内容。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承担起网络把关者、网络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大学生提高识别和阅读能力,大力宣传阅读的价值,让大学生真正了解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方法以及读什么、怎样读;披露国内外阅读动态,发展趋势;介绍阅读指导和阅读研究性著作;通报中外最新的学术性和流行性出版物;揭示和报道中外经典著作等。采用多样的宣传形式: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墙报、简报、横幅实时宣传报道,编印下发各类资料汇编,召开大小会议、座谈会等。在读书活动期间等某一段时间集约型的密集宣传,平时有计划的定期宣传,多种形式并用。通过这些针对性指导方法,使大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读书计划,选择精品内容进行自觉地、系统的阅读。在指导阅读时,要强调网络阅读与文本阅读并重,引导他们扬长避短,重视阅读的品位与质量,养成健康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综合素质。rn 3.更新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图书馆.开展阅读辅导,必须要开拓创新,更新服务理念:一是图书馆员应成为阅读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对于图书馆员来说,读书是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更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员具有比较、评论、推荐图书的能力是做好导读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之一。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必须善读书、会读书,才能变知识为信息、变信息为能力,将书中的信息经过思维、加工、整理准确地推荐给读者。从一定意义上说,图书馆员读书既是为自己,也是为读者,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再落实到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图书馆员推荐的书籍,掌握了解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最终体现出图书馆员的工作价值;二是在服务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读者,与读者沟通、合作,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相容的关系,体现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三是要建立和谐的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形成与读者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中为读者努力创造一种富有亲和力的、体现人文关怀的、舒心的人文环境。
  • 摘要:北京教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北京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师与管理干部的本、专科学历教育及在职培训。北京教育学院图书馆通过多年的文献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教育干部培训、党建、教育管理、中小学教材教参以及各学科教育教学参考文献为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主要承担着为本院教职工和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和管理干部服务的任务。rn 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曾经是图书馆信息化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的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受到了挑战.虚拟参考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是对传统参考咨询方式的继承、延伸和发展,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进一步深化服务和服务创新的需要.北京教育学院图书馆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并有效实施虚拟参考咨询这一有效服务方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rn 北京教育学院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系统计划以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咨询平台为依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北京教育学院图书馆自己的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包括两部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和北京教育学院本地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作为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随着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在北京教育学院图书馆的开展,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教学地点分散给广大用户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能够进一步扩大咨询范围,巩固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地位。另外,在咨询服务时间和咨询范围上也希望能得到进一步延长和扩大。
  • 摘要:对大学生信息素质进行评价,充分了解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实际水准,是现阶段用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作者采取问卷形式对在校本科生信息素质进行了课前课后变化情况调研,目的在于提高《科技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明确我校文检课教学改革方向. 《科技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获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资源获取模式让位于图书馆购买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让位于互联网上的谷歌和百度。这些都使得文检课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学生需求有了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在总体把握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在本校建筑学院、经管学院本科生中做了开课前后两次信息素质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以期促进学校信息素质教育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育体系的构建。
  •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信息素质继专业素质、人文素质之后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文献检索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难以满足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进行变革,要承担起全面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任务,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rn 在教学方法上同样不应该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善于应用不同的手段,拓宽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大胆设想间题,进行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大学生大胆创新,使创新成为现实。文献检索课教师可尝试采用诸如研讨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些教学方法无一不是在促使学生亲身参与、主动探索,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注重学生信息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 摘要:公共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已成为现代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公共关系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结合实例对如何成功运用公共关系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进行了探讨.一般来说,图书馆公共关系由图书馆组织、读者、公关状态和服务活动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这些要素中,公关状态是图书馆社会形象的现实表现,它体现为读者对图书馆认识、评价的总和;服务活动是图书馆主动开发信息资源,维持和改善公共关系状态的行为。rn 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利于宣传图书馆.树立良好形象;有利于提供人性化服务设施,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关爱读者,注意服务细节。综上所述,图书馆运用公共关系对图书馆进行更科学、更先进的日常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现实要求。未来的数字化图书馆,对技术、设备、人员的要求将更高,因此,运用更为人性化的方法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也就势在必行了。
  • 摘要: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要建设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整合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提供读者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就要加强图书馆各方面的协调性建设。文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图书馆管理方面协调性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建设措施.rn 图书馆应该开展一些活动,采取一些措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促进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比如: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而调整外文期刊的订阅,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主要订全国性报纸和本市出版的报纸,其他省级出版的报纸根据需要选订。图书馆应该积极拓宽流通范围,为读者更好地服务。新采购的期刊应该尽快上架,报纸应该领到当天就上架。rn 图书馆应该有阅览室和书库这样的部门机构,还应该有备用书库。不仅有为读者服务的流通渠道,还有具备为公务服务的职能和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采取更加先进和优化的服务措施和技术,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具合理性,人性化服务更上一层台阶。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探索上,传统图书馆强调藏、借、阅功能分开,采取闭架借阅的方式。现代化图书馆强调以人为本,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建设藏借阅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型图书馆。rn 总之,只有认识到图书馆各方面的协调性建设的重要性,才能以科学、实用的文献信息为物质基础,以先进的技术方法为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必备的物质设施、良好的信息检索和使用条件,才能构建现代化图书馆的理想结构模式。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类目源流的考察分析和系统梳理,借鉴当代有关研究成果和现实中可查阅浏览的相关类目设置经验,提出针对古都北京的城市与建筑的文献类目的研究思路.rn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关古都北京城市与建筑历史文献的类目体系,涉及其全部相关内容,并揭示其丰富的内在联系。最终为建设一个建筑特色突出的图书馆及其馆藏体系,开展建筑特色纸本和电子文献的馆藏建设和信息揭示,进行北京城市与建筑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的研发与建设,以及进行建筑文献信息资源的专题研究、宣传和介绍等,提供科学依据和设计方案。考察古都北京城市与建筑的历史的和现有的各种相关文献及信息资源的类目划分情况,发现目前的各种文献,类目设置存在很大差异,需求多样和复杂多变,而且依靠现有的图书分类法、主题词表,或参考几种常规的类目设置习惯做法,或依靠既有的研究成果,均无法达到建筑特色馆藏类目设计要求。本文即针对古都北京的城市与建筑的文献知识内容,给予科学的知识分类,对其类目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设置科学合理的类目—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优化调整。
  • 摘要:网络环境下,北京各大书商、国营书店和民营书商面对激烈的图书销售市场的竞争,都在不断拓展业务工作范围。除传统的图书配送外,还提供相应的业务外包服务,如配送图书时提供相应的图书编目数据,甚至承揽图书的采编和后期加工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图书馆目前采编业务人员不足的需求。通过对本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工作实践的介绍,详细分析了采编业务外包带来的益处与存在的不足,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怎样更好地开展采编业务外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rn 图书馆实施采编业务外包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改进和前进的过程。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学习其他图书馆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思考和分析,以求更好地开展采编业务外包,完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首先,要谨慎选择好合作书商。其次,要及时与书商进行沟通。再次,把握好验收环节。最后,拓展新书目收集途径。rn 在瞬息万变的图书发行市场竞争环境中,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利弊共存,如何扬长避短,与时俱进,是值得图书馆人深思的。
  •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北京地图特色资源库"建设实际,探讨特色专题资源库建设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特色资源库的结构、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措施.rn 以本校图书馆“北京地图特色资源库”建设为例,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一定是源于对特色文献的长期积累和深度研究,了解资源利用者利用它们的目的和角度,以数据库形式,使它们深度揭示,系统展示,使利用价值充分增值。地图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正是基于将地图的隐性内容显性化,把不同历史时期地图一个个的片段连接起来,不仅揭示一路走来的城市发展脉络,也将预示未来的城市发展走势,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北京地图资源库建设,必须首先明确建库的结构体系。根据现有的地图文献资源,以时间(纵向)和类型(横向)的不同角度诊释地图的内容。并充分考虑到读者学习利用的便利,经过认真研讨,制定科学的资源库框架。从综合信息到专题内容,全面系统展示地图文献资源。rn 建立地图专题特色库是深层次开发利用地图文献资源的有效手段,建筑类高校图书馆只有在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点,对各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基础上,建设有自己学科特色的专题特色库,发展自己的品牌,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 摘要:数字化图书馆以其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利用共享等特性迅速得到图书馆及广大用户的广泛认可.随之而来的,是知识产权问题也必然成为伴随其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对策.rn 1.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及管理体系.在进行知识产权立法时,针对数字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参照国际惯例,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加强学习交流,从而完善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法规。主要包括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以及建立知识产权集体管理机构,实现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rn 2.采取有效的技术保护措施知识产权技术措施是版权人为了保护版权而在数据库等作品上采取的技术防御措施,如:访问权限设置,数据库加密技术,客户认证窗口,设置防火墙等。为了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和下载、复制等使用控制,版权人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中采取了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主要包括:(1)用户访问控制技术,保护被访问的客体有效使用数字图书馆,确保用户访问权限、访问范围的确定、授予和实现;(2)数字水印技术,通过水印探测的分析,保证数字信息的完整可靠性和版权所有者的独立支配权力,并可作为鉴定信息真伪鉴定、起诉非法侵权的有利证据;(3)软件加密技术,用特定的加密软件将数字作品的使用权限划分为不同等级,再加上不同密级,规定不同的使用权限,保证版权费和通信费的正常收取。如用户有需求,可由数字图书馆网络中心自动对显示在该用户屏幕上的作品进行解密供用户进行阅读和下载。rn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强化馆员法律意识图书馆对各种电子出版物的引进,以及对各类信息资源的网络传播,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毫无例外地涉及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建设一支懂专业、懂法律、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图书馆执行知识产权法规,有效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重要基础和法律保障。这些复合型人才是构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生力军,他们要在日常的网络信息服务工作中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使用得到授权的网络信息资源。并承担起对用户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职责,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传播、用户的网络化检索利用均在合理合法的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内。
  • 摘要:文章从图书馆职能定位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图书馆的管理者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如何重新定位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并结合馆员的继续教育现状提出了开展和完善馆员继续教育的对策和措施.rn 新形势下馆员继续教育的对策研究如下:rn 1.明确图书馆的定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发挥。本文用大量篇幅去谈图书馆的定位,其原因就是如果不明确图书馆的定位,馆员的继续教育永远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永远只能是一纸空谈。到底如何去对图书馆进行合理定位呢?首先要明确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谁,这里的服务对象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比如高校图书馆只对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开放,那么图书馆的服务定位就比较清晰了;其次是服务对象对于服务的内容需求是什么,比如说学校学科布局和专业分布影响着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内容;第三,图书馆所服务的读者对于服务层次的需求,即是以基础教育为主还是以研究发展为主。以上三个步骤下来,也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了。rn 2.继续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把馆员的继续教育作为提高馆员业务素质,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提升的头等责任来抓,只有这样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一些馆员面对学科服务要求时适应性较差,难以准确把握读者需求的实质,服务水准低。所以,管理者要从提升馆员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规划和制定好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继续教育方式的转变继续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脱产或半脱产的学历教育外,图书馆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业务学习、举办工作与学术研讨会进行交流、利用网络开展在线学习。要让每个馆员都参与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在工作中传、帮、带;让有经验的老馆员帮助刚参加工作的新馆员熟悉业务。鼓励青年馆员参加短期培训班学习,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等等。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基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更新技能、胜任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则是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rn 3.订立馆员培训发展目标当图书馆的定位明确之后,对于馆员的业务能力需求也就有了一个依据—即需要哪类馆员或者说需要提供哪些类型、哪个层次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这既是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方向,也是馆员培训的目标。馆员的培训目标是需要进行分解的,要从最基本的业务素质要求开始,分岗位、分级别订立阶段目标。因为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图书馆馆员某一阶段掌握的技能很难做到长期有效地完全满足需要,所以需要不断调整馆员培训目标,或者说通过不断地加深培训内容及循环培训来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
  • 摘要: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本校和本馆实际,科学地把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作用、意义和实现方式.本文着重论述了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相关的实现途径与方式,从而说明图书馆文化建设既依赖于实践的积累和完善,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有所创新.rn 图书馆文化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各种具体方式及其载体来实现,主要包括环境、制度、宣传、行为、活动等等。本文着重讲环境、宣传和活动方式及其载体。rn 1.图书馆的文化环境建设.图书馆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让读者能够享受到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设施先进的图书馆文化服务。包括图书馆的建筑外形设计、周边景观设计、室内环境和家具设计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出的环境氛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学校及图书馆馆舍等环境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分类、收藏、布局,是保证读者享受高品位文献信息的通道,而绿化美化装饰、厅室布置、色彩的基调和搭配的和谐、文人书房的营建等等,这些软环境会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知识面的拓宽、塑造完美人格、增强创新能力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n 2.图书馆的文化宣传建设.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是人成为文化人的根本途径,因而,图书馆的文化宣传是一项基础性、前瞻性、持续性的工作。在实践中,每搞一次文化理念宣传,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图书馆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馆员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塑造具有本馆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图书馆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对于身在其中的读者有着培养审美情趣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图书馆内的每个宣传橱窗、每个专题展览、每本宣传小册子、每一页宣传资料等,都会起到向读者宣传图书馆文化的作用,使读者利用图书馆时,能启迪智慧、增加业余生活情趣。rn 3.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建设.图书馆文化建设离不开读者的参与,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还要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图书馆不仅服务于学生社团活动、读者培训、专家学者讲座等,馆员还是重要的参与者,比如:为学生社团活动当嘉宾、做评委,通过馆员的参与把图书馆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社团乃至其他读者,起到辅助教育、培养学生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rn 综上所述,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与校园文化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把图书馆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让文化环境、文化宣传、文化活动以及学生社团等成为两者之间的载体和桥梁。另一方面图书馆文化建设是要经过长期传承和积累下来的,每个图书馆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是不一样的,它体现了本馆的办馆理念和价值观念,愿图书馆文化在继承祖国和北京优良文化传统中,高举起人类精神的文化旗帜,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创新中形成独特的优势。
  •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筑及设计艺术学科文献资源的特殊性,提出在传统信息资源建设基础上,尝试开发和建设专业特色资源库,注重不同载体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使用,提高信息资源的整体效能和共享性.rn 传统馆藏文献资源是指以印刷型纸质文献为核心的藏书体系,也包括微缩文献与音像资料等。虽然现代图书馆馆藏中的电子文献不断增加,但以纸质文献为主的传统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仍是现阶段图书馆文献与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学专业特色资源库建设就是将各种媒介形式的信息经过筛选、整理、组织、开发等,与纸质图书资料进行深度整合,使杂乱无章的信息成为学科专业资源,能够满足建筑及设计艺术等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可以支持设计学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研究、教学辅导,做到重点设计类学科全面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设计学专业特色资源库的内容应该有本专业的特点。rn 比如对于建筑设计专业来说,可以依据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来建立各种特色资源库,如分别对图书馆建筑、幼儿园建筑、体育馆建筑、博物馆建筑、医院建筑、商业建筑、酒店建筑及住宅建筑等建立资源库,往下还可以细分,比如建筑表皮、建筑节点、建筑绿化建筑小品设计等;再比如对于设计艺术专业的资源库建设又可以分为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雕塑等,往下可以细分如:卧室设计、起居室和客厅设计、厨房设计、卫生间设计、灯具设计、家居设计等。rn 总之,资源包建设重视功能与艺术形式高层次追求,通过对家居环境系统的图文、互动、关联深层扩展阅读浏览,让大众或学习者从中体验到明确的创意设计理念和技巧,无论是对专业或业余受众者均有良好的收益。
  • 摘要:纸质图书编目工作在图书馆业务中是一项最基础的、具有较高业务技术含量的工作。编目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全面揭示馆藏信息,准确高效地实现文献检索和利用文献资源、馆藏文献的组织管理等。近几年,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实行了局部业务编目工作外包。通过一年的外包实践,充分感觉到:业务外包在提高编目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影响到今后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前文论述的本馆在编目数据业务外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过一段实践探讨和总结,思考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rn (1)对于“望文生义”类分图书问题,采取参考国图、清华、北大等图书馆的OPAC系统编目数据的方法,及时检索相应的图书,参考相关内容简介,弄清楚这本图书具体所讲的内容,然后再判断书商给的分类号是否正确。当然,这样的检验结果是工作效率打了折扣,但保证了图书分类质量。rn (2)对于著录格式标准的理解差异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书商服务人员,并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例如使用QQ给予及时讲解,避免今后再出现相同的问题。这项工作略显复杂,需要不同单位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rn (3)对于分类延续性问题,目前只能靠自己掌握,不可能依靠书商解决,在类分一些专业图书时,要参照自己制定的分类法使用本,同时注意我馆的一些分类习惯。rn (4)对于财产号的分散问题,由于中标书商多家,目前不可能都连续下来,为了不产生重号和丢号,做了一个书商财产号分配表,实时监控书商财产登录号的使用情况,在号段快使用完的情况下,及时提醒书商并分配新的号段。rn (5)对于不同系统转出数据的兼容问题,及时提醒书商做好系统的配置工作,在转出数据时一定用标准格式输出。rn (6)登录号、条码号重复是书商的责任心问题,要及时提酿他们注意细节操作.如果重号问题发生了,能熟练地使用自己的系统加以解决。rn 虽然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存在上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总结经验,编目业务外包是完全可行的,它是解决目前图书馆人员配备不足,采购经费增加,防止新书积压的有效手段。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就能使馆藏图书的数据质量有所保证。
  • 摘要:随着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服务形式也渐趋多样化,图书馆应该抓住技术发展的脉络,并结合本馆实际,合理采用符合本馆特色的数字化服务系统.此外,还要注重形式与内容建设并重,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rn 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多样,只有第一时间能够抓住浏览者的眼球,提供引人入胜的内容,才可以吸引网络冲浪者深入搜寻。学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即师生员工,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对新生技术抱有极大热情,同时也是数字化时代流行趋势的主要推动者。针对使用者群体的以上特点,通过改变以往传统的数字图书馆呈现方式,采用各种新技术手段,更能让读者乐在其中,提高用户忠诚度。因此,新形态的学校数字图书馆,应该具有画面品质更趋细腻精致,交互方式更多样化,技术手段更丰富等特点。rn (1)从数字图书馆的外观界面来说,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交互方式以吸引读者访问。当前这个时代,交互手段趋于多样化,网站也早已摆脱了图片加链接的传统模式,flash,在线视频等技术手段的出现都极大增加了网页的可观赏性。因此,必须在第一时间、第一印象中打动并吸引数字图书馆的访问者,增进访问感受,才有可能使其有兴趣更深入地了解数字图书馆的相关内容。rn (2)从数字图书馆的互动交流层面来说,应该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之并不仅仅只是提供数字资源的网络浏览下载站点,更能够成为个性化可定制的中心社区系统,同时在这个社区系统中,有着多种多样,多条渠道的交流沟通方式。rn (3)从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技术手段来说,图书馆工作者要及时跟踪和选择最新的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对于学校数字图书馆来说,应该及时根据本馆特点,采用并不断更新相关技术,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用户访问,并提高工作效率。rn 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资讯极大发展丰富的时期。对于大众来说,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阅读只在其中占据一小部分时间和空间。数字图书馆也必须转变观念,除了继续保持和不断扩大传统的PDF、CEB格式图书论文数据库外,应该大力开拓新的内容服务。rn 最后,应该大力加强和其他数字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互通有无,以便能够及时获得本馆暂时缺乏的数字资源,并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字图书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图书馆都是具体的子细胞组成单位。在单位之间,资源利用网络进行传递,畅通无阻,读者访问其中的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可以获得整个体系中的所有资源而无需知道其具体出处。笔者相信,这种图书馆联合体将是未来数字化内容服务的主要形态。
  • 摘要:本文在诠释开放获取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分析了开放获取资源整合的国内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的目标,以及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的流程,构建并分析了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的平台框架模型,为开放获取资源在整合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在语义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组织体系日渐完善,知识整合、知识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自从2001年12月在布达佩斯进行的开放获取倡议发布以来,开放获取资源(OpenAccess,OA)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数字资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开放获取资源的获取、整合和利用上则显得不尽如人意,而且随着开放获取资源的海量增长,催生了用户对开放获取资源获取和利用的新需求。这种需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需求方式上,由原来的分散式获取转变成现在的集成式获取;另一方面,在需求内容上,由原来对信息的需求转变成现在对知识的需求。新兴的知识组织和知识整合技术,为开放获取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动力和支持,使开放获取资源的整合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来探讨开放获取资源的整合问题。rn 为了整合互联网上的OA资源,最终为用户形成统一的知识检索平台,首先需要对用户的知识需求做出分析,并根据用户的知识需求,收集相应的OA资源,对已收集的OA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获取,然后进行知识表示,并对知识结构及其关联关系进行存储,以便提供知识检索服务。OA资源知识整合的流程是由用户的知识需求分析、OA资源的收集、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存储、知识检索等一系列过程组成。本文只是提出了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的逻辑架构,为OA资源知识整合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但在具体的实施与系统的详细设计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 摘要:随着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的不断增加,图书市场也表现更为活跃,图书供应商之间竞争也日益加剧,而为了使购书经费合理的发挥作用,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也先后通过政府采赡形式进行图书招标采购来确定图书供应商.本文拟对中标后书商的服务能力和质量进行评价,并列出具体项目分析,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在图书招标过程中,对图书供应商(以下简称书商)的选择主要看三方面:第一是资质,第二是价格,第三是服务能力。资质是指注册资金、往年业绩、公司信誉等方面,在招标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资质不达标无资格参与投标。价格是指书商提供的折扣率,而在公开透明的招标过程中,书商的投标折扣大致相同也具有可比性的。因此,这两方面评价不是评价书商的重点。服务能力是中标书商能否完成合同承诺的各项服务的重要保证,这是影响采购的重要环节,也是通过图书馆用户的评价和监督得以体现的,是评价书商的重点。
  • 摘要:为了解广大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需求,提高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优化馆藏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师生服务,2010年10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部开展了“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读者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rn 开展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问卷调查,既是一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征求读者意见和改进建议的活动,也是一次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乃至读者服务工作的宣传活动;既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相互了解,又可以发现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向题,为改进图书馆工作提出具体操作建议。rn 通过这次读者问卷调查,更好地了解了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对文献信息需求的规律和特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今后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便于在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rn 1.加强学科专业文献资源建设.采访人员应主动了解校内各个学科的动态,掌握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及时调整文献采集的类别与结构,以适应学科、专业、科研发展及读者需求的变化,并保证馆藏文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图书馆应依照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学科发展趋势,逐步完善文献资料的采集和收藏工作。rn 2.加强图书馆各部门与读者间的沟通与互动.图书馆应通过调查问卷、读者信箱、意见簿、实地采访、举办书展等方式,为读者提供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供读者推荐图书和发表意见、建议,尽最大力量满足读者的各种文献信息需求。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加强与各学科专业教师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推广、促进老师参与选书的工作。定期组织各学院、学科专家召开文献资源建设座谈会,为书刊采集提出合理化建议与需求。 3.加强数字资源检索。对读者进行分专业的、小规模的数据库使用培训已成为必然。同时,图书馆也可通过网络、导读宣传单或校报等途径加强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并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读者对我馆数字资源的检索与使用水平。rn 4.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馆员业务素质图书馆是学校的一个服务型学术机构,在学术水平和学科发展模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想提升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高素质的馆员能使读者一接触图书馆,就感受到浓厚的知识氛围、学术气息。读者无论在借阅过程中还是在网上查阅信息时,都能通过较为方便快捷的导航、导读或指南系统来获得所需文献和信息。高素质的馆员既要懂得文献资源的采集、收藏和管理,还要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复合型的信息服务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解答读者借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了解读者所需,有利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馆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质,更好地开展面向学科和专业的信息服务。
  • 摘要: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及其学科馆员服务的必然之路,是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本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针对学校学科建设,开展全方位、专业化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rn 本校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北京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是不变的办学宗旨,并以此形成了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学科建设体系。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就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工作,也就是学科馆员服务的重点目标。近年来,随着学科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类学科建设营造信息保障环境的新型服务模式正在形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科馆员走进学院、融入学科团队、嵌入科研过程的服务;学科馆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学科服务。rn 通过开展深入学院的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在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可的同时,对做好学科服务工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服务模式向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探讨,阐明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并以需求细分为从建立供需链接的信息库、提供个性化定制信息产品的推送服务与咨询服务等几方面的切入点.在论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指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必须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实现途径.rn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高等院校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图书馆在这个前沿阵地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支持与保障。如何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信息产品的创新,实现由传统服务模式向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实现自身价值难得的历史机遇。
  • 摘要:图书馆员创新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图书馆员在参与服务读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现代图书馆员创新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敏感洞悉信息价值、敏锐的认知鉴赏、超前的思维进程等等优化提升的创造性服务几个方面.优秀的图书馆员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挖掘现代信息意识、锐意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和甘当绿叶意识.rn 图书馆员创新意识,是图书馆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优秀的图书馆员应很好地树立以下意识:rn (1)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社会在飞速发展,学习成了人们的终身需要。图书馆员更是如此。因为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和培养的过程。作为图书馆员首先要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一个知识面狭窄的图书馆员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rn (2)要牢固树立现代信息意识。获取及时、准确、可靠、丰富而又有用的信息,掌握高科技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是图书馆员的基本功。首先要求图书馆员必须有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的能力,不断更新、充实个人的“数据库”,使自己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性。其次,要求图书馆员要有敏锐的嗅觉,即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不放过采集和选取信息的每一条渠道,在博览群书中获取,在学术会议上获取,在与读者的接触中获取,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从读者反馈中获取。另外图书馆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图书馆员在网上与读者沟通成为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从而使为读者及时传递信息成为可能。rn (3)要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服务意识。创新就是要敢于和善于寻求各种新的服务读者的机会,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落单的服务。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思维方式,创出自己的新优势。要勇于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正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rn (4)要牢固树立敬业奉献的意识。图书馆员的创新意识与敬业精神紧密相连。敬业精神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敬业者必须爱业。图书馆员有了强烈的敬业精神,就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将创新当做履行图书馆员崇高职责的途径。rn (5)要牢固树立敢为人先的意识。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要承担一定责任。从图书馆大环境来讲,人们已经习惯安于现状,部分人甚至会对创新产生抵触对抗情绪,从而对创新形成极大的阻力和障碍。因此,图书馆员应该冲破已有阻力,敢为人先对信息进行创造性的选取和加工,以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为读者和科研人员所利用为目标。
  • 摘要:在Living Library(真人图书)活动中,读者所借的“图书”君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而是由人来充当,因此,读者的“借书”行为变成了“借人(Living Book”行为。图书馆请那些有特殊兴趣、信仰或经验的人免费担任“图书”,他们都有各自熟悉的领域。在被出借给读者时,他们会在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环境中,通过切身经历、经验来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相互沟通、增强理解和消除偏见的目的。rn 在我国,有关Living Library的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那么,Living Library出路何在呢?rn 读者的需求永远是图书馆服务创新和发展的源泉,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因此,要在“真人图书”的品种、质量以及借阅方式上下一番工夫。首先,丰富“真人”书目,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依托各二级学院的专家库,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把其中宝贵的人才资源纳入到本馆的“藏书”中。比如:以建筑学院做试点,该院有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如果他们能在百忙中成为志愿者,那些有志于专业发展的本科生、研究生,一定会有与他们对话的迫切愿望,到时恐怕会很难约到这些书呢。第二步,依托与本院关系密切的建筑行业,可以将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校友、名人纳入馆藏。这些“书”可以拓宽学生读者的专业视野,增强他们的专业自豪感,帮助他们对未来的择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类“书”也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热读”。第三步,联系其他高校图书馆,争取能够做到资源共建共享。这样不仅丰富了“真人书库”,同时更丰富了校际间的文化交流,这些“真人图书”不正担负起了文化大使的使命吗?这无疑是个双赢的举措。rn 其次,在“真人图书”的借阅方式上要做有益的探索。图书的借阅,除了预约面谈,还可以以主题沙龙的形式进行。“真人图书”完全可以用主题沙龙的形式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一问一答中完成读者的“阅读”。多种多样的借阅形式值得探索和尝试。rn 第三,向广大读者宣传Living Library的服务理念。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读者对她也需要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在此期间,馆员有义务对读者进行宣传,读者选书辅导是馆员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与读者的交谈,帮助读者确定他们自己的真正需要,从而挑选到适合的“图书”。rn 总之,Web2.0时代来临了,对各类图书馆都是个挑战—生存还是死亡?决定权无疑在读者手中。作为图书馆人既要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态和胸襟,又要不断寻求服务的创新点。一切为了读者,Living Library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生事物,有理由相信她必然会像图书馆的许多服务一样在探索中得到发展。不仅书目的内容、借阅的形式、阅读的方式等等都会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诊释。
  •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知识获取,也因此而滋生了很多不当的甚至学术腐败行为,如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引用不当、过度引用,甚至是抄袭的情况.针对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应运而生的是论文检测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围绕国内学术研究现状,对论文引用检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具体分析,结合学术研究体制改革,对国内论文引用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开展对策研究.rn 应该看到,国内论文引用检测市场还处于新生阶段,仍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存在,国内论文引用检测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引导。因此,对国内论文引用检测市场的研究对其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n 1.国内学术科研体制的改革.体制问题是造成中国高校在学术科研上落后的主要原因。现有科研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及科研管理体制与科研发展不相适应,而科研管理体制的局限是贯穿其中的一个瓶颈。要想改变目前高校论文数量高、质量低、原创性不强的现象,关键在于在科研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上不能违背学术科研活动的规律。只有改变以行政力量主导的科研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方式,改进以政绩和利益为导向的学术指标考核体系和聘任机制,配以充足的科研资金,施以有限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学术研究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取得理想的学术科研成果。因此,通过对国内学术科研体制的改革,让学术研究回归学术本位,让科研人员不再受累于文章的数量,就可以在质量上进行更多的投入,这是保障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必要条件。此时的论文引用检测就不再是揭短、曝光的工具,更多的是促进创新成果产生的催化剂,整个论文引用检测市场的发展就会进入良性运行状态。rn 2.制定与学术论文有关的政策法规.总之政策法规是论文引用检测市场健康发展的风向标和制度保障。把论文检测纳入法律必须程序中,既是对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是对抄袭者的鞭答。这是促进国内科研体制变革的趋势,也是论文引用检测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综上所述,国内学术论文引用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度保障和法律层面的规范管理。只有将论文引用检测工作纳入高校和科研机构日常管理范畴,保证科研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论文引用检测市场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对BALIS馆际互借服务系统、服务模式的介绍,使读者了解馆际互借服务的基本内容,让更多的读者充分享用馆际互借服务.同时,作为一名从事馆际互借服务的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馆际互借服务工作运行过程中不甚完善的地方提出完善建议,使BALIS馆际互借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rn BALLS馆际互借服务倡导的是图书馆之间的无障碍合作精神,体现的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理念。实践证明:完善的技术是BALIS馆际互借服务系统的保障,服务系统是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为了使馆际互借服务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不断发展,从事馆际互借服务的工作人员,要从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深入了解读者对馆际互借服务的满意程度,以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馆际互借服务。rn 1.系统提示错误修改建议.目前,读者在系统中注册后,系统显示“数据库更新失败重新注册”,以至于有的读者重复注册数次,仍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注册成功。其实,读者在第一次注册时,系统中就已经有记录了(即已经在系统中注册了),只是读者看到的是“数据库更新失败重新注册”的系统错误提示。此外,为数不少的读者未注意到馆际互借审核通过通知,注册后不及时到图书馆办理确认、审核手续,误以为注册后即可使用馆际互借系统了。rn 2.增加系统自动催还功能.建议在BALIS馆际互借服务系统中增加“归还图书日期”的信息提示功能,同时对即将到期的图书,由系统自动发送邮件进行催还,这样可避免读者因所借图书过期而遭遇罚款,影响借阅图书的情绪和积极性。rn BALIS馆际互借服务是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对本馆馆藏资源的有效补充和内容的拓展延伸。它强化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提升了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是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具体体现。对于图书馆而言,扩大了读者范围,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文献流通得到扩展和深化。对于读者而言,满足了读者需要,解读者马燃眉之急”,无疑是“雪中送炭”。今后,馆际互借作为馆藏文献的流通形式之一,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它必将发挥其更大优势,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 摘要:文章阐释了基于公安职业特点的知识管理的内涵和作用,阐述了知识管理在公安远程教育中的内容和功能,并围绕公安远程教育的学习、创新、传播、应用功能,结合公安工作的职业特点,提出了公安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实施的具体方案.rn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知识已成为个人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和知识继知识管理被提出之后,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知识管理这一新生事物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与机遇,而且实实在在改变了公安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将知识管理引人警察学习与工作之中,使参与公安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学员不断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成执法行动的显性知识,从而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公安教育创新机制,实现个体知识与组织团体知识的良性循环,是公安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能力培养的核心。rn 针对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公安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围绕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而进行。1.搜集和利用共享资源和开放资源.网络共享资源和开放资源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能够跨越时空的阻隔,使其所负载的信息内容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传递,成为实现警察个人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2.建设警察个人知识服务平台.公安远程教育离不开公安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的开放式应用。这个平台应当将案例分享、知识问答、资源检索和知识空间等模块整合为一体,提供统一的多维度分类、全文检索、专家网络、知识关联、热点挖掘、自动提取、积分激励、知识测评等丰富的管理应用工具,实现统一资源检索及文献传递应用。通过各知识应用系统的统一身份管理,集成各知识资源及服务,为警察提供知识服务,包括可以查找图书、期刊、报纸、百科,并可以通过问答系统咨询专家,实现统一的知识门户。
  • 摘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开始使用RFID技术带来的改变入手,分析了物联网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探析了组织变革的可能.图书馆面对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的到来,组织变革是必须的。首先,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工作内容与工作设计是第一位要思考的。其次,是组织结构怎样变化适应新的工作需要。最后,人员要求与组织文化的跟进与引领。"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正在改变着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交互的方式,终有一天会像互联网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高校图书馆就是一个由图书文献、馆员、读者构成的组织.如何使得文献资源有序排列,便捷高效地为读者服务,一直以来就是图书馆界研究的重点.物联网终将改变以往馆员、读者、图书资源之间交互的行为方式,并且也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组织变革.
  • 摘要:本文概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论述了作为高校服务机构的图书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和改善服务方式推动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指出了图书馆在校企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rn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与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包括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即“3+1”模式,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等环节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与改革前相比,意味着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到未来工作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各种实验、实训、专业技能应用型的参考书需求量大幅增加。因此,校企合作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就给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要为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实现方式、双师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rn 图书馆要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提供文献信息资源。要为校企合作的合作单位提供文献信息资源。要为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学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要为“双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文献信息资源。rn 高等学校是学术交流的场所,是各类杰出人才和高端信息汇集的地方,而人才和信息是企业创新的灵魂。作为高校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如果能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一个人才信息交流的平台,那么不仅能进一步延伸馆企合作,而且将最终推动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本职任务。图书馆在保证为学校教学、科研搞好服务的前提下,再去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因此,图书馆应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当增加信息咨询人员的数量,确保图书馆“对内、对外”工作两不误。
  • 摘要:目前,在社会要求实用型人才和就业难的形势下,功利性阅读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者们普遍认为功利性阅读弊大于利,认为它没有顾及学生的阅读需要,压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导致许多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不足、人文素养低,甚至有学者认为功利性阅读造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被亵渎。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功利性阅读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只是不能仅有功利性阅读,而忽视非功利性阅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针对大学生的功利性阅读倾向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强对大学生的非功利性阅读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n 功利性阅读是人类获取特定知识的一种途径,但绝不能让它成为阅读的主流。过分注重阅读的功利性,会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健全,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针对大学生的功利性阅读倾向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强对大学生非功利性阅读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非功利性阅读创造环境;消除大学生对图书馆的陌生感,提高大学生阅读兴趣;引导经典阅读,提高学生非功利性阅读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