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18篇,会议文献有12篇,学位文献有23篇等,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主要作者有赵万里、刘则渊、孟建伟,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数智化的时代背景为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跨学科交叉融合将是其深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文中阐述了社会计算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社会计算的范式转移、社会...
2.[期刊]
摘要: 随着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很多词汇由于词组很长、在文中多次出现,为了书写、阅读方便而使用缩写词。正确使用缩写词可准确、精炼地表达文意,增强论文可读性。编辑部特对...
3.[期刊]
摘要: 2018年3月31日-4月2日,由四川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环保厅、体育局、团省委、妇联、知识产权局和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33届四川省青少年科...
4.[期刊]
从“科玄之争”到“索卡尔论战”——论文化哲学视阈下的人文与科学
摘要: 作为既存在联系又充满差异的一组文化概念,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冲突与张力深植于东西方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近代以来,人文与科学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凸显了人类社会内...
5.[期刊]
摘要: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最近发布的《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结果的通知》(陕教[2019]81号),我校共有7项成果获...
6.[期刊]
摘要: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最近发布的《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结果的通知》(陕教[2019]81号),我校共有7项成果获...
7.[期刊]
整个世界都在变成科学元勘——法迪勒·马赞德兰尼对话布鲁诺·拉图尔
摘要: 如何在这片森林中生存?如何使之保持活力?拉图尔就当前的全球生态危机提出了这些问题,但当应用于STS的"森林"——或者用拉图尔自己的隐喻"生物多样性"时,这些问...
8.[期刊]
摘要: 本次访谈中,哈里·柯林斯和马塞洛·费茨讨论了柯林斯早期关于"默会知识"在实验室研究中的重要性,早期科学技术研究(STS)的革命精神以及他对当前这一主题智识关注...
9.[期刊]
摘要: 希拉·贾萨诺夫与马丁·皮克斯吉尔探讨了STS的两种竞争性涵义:"科学技术学"或"科学技术与社会".贾萨诺夫回顾了她进入STS领域的历程,以及她尝试融合两种不同...
10.[期刊]
摘要: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性人物,马可·波罗的传说早已世人皆知。这名继承父辈志业一路向东,在中国生活20余年,将大量与中国有关的信息传回欧洲,并激励此后数百年欧...
11.[期刊]
摘要: 活动背景形形色色的叶,是孩子们认识植物、探索科学的窗口。常常有学生问“老师,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这是花还是叶”“老师,我发现枫树的叶到秋天就变红了,樟树的叶...
12.[期刊]
摘要: 根据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评审工作的特点,建立了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执行能力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给出了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
13.[期刊]
摘要: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的探索符合中国发展模式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本文将针对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14.[期刊]
摘要: 当一部科学文艺作品描摹出的世界不符合科学理论向我们展现的世界时,这个作品是否还能被称为科学文艺作品?本文认为科学文艺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可以有想象性。第一,科学知...
15.[期刊]
摘要: 从易卦符号体系出发研究轻子夸克.首先,给出六十四卦的一种构成和排列方式;其次,将易卦符号与粒子基本性质相联系,并由易卦排列得到轻子夸克排列;第三,从轻子夸克排...
16.[期刊]
摘要: 当一部科学文艺作品描摹出的世界不符合科学理论向我们展现的世界时,这个作品是否还能被称为科学文艺作品?本文认为科学文艺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可以有想象性.第一,科学知...
17.[期刊]
摘要: 许多生物体经过亿万年生存环境的进化,其个体早已具备优异的摩擦功能.从黏附、耐磨、润滑、增摩等方面对生物体的优异摩擦学性能发展及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基于仿生物体...
18.[期刊]
摘要: 某型无人机在其任务剖面需要经历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力学环境.这给卫通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从该型无人机卫通设备的结构设计要素出发,总结设备结构设计...
19.[期刊]
摘要: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的探索符合中国发展模式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本文将针对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20.[期刊]
摘要: 研究六十四卦的构成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卦序排列问题.给出六十四卦的四种构成方式:阴阳两爻的六次重叠,八卦的二次重叠,四象的三次重叠以及两爻四象和八卦的混合重...
1.[会议]
摘要: 这篇论文以20世纪上半叶科学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着力探讨近代以来,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影响.论文首先是探讨近代中国社会之科...
2.[会议]
摘要: 道也者,无有者也,一生万,以道范之“自然科学”,其自究竟好不好,以道鉴之:没有不好就没有好,没有好就没有不好;不好就是好,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好就是好。...
3.[会议]
摘要: 本文以老子的道家理论对西方自然科学进行了系统分析。自然科学是种之于自然界的办法劳动而己,认为自然科学是双刃剑,也是单面刀,指出了自然科学的缺点及宗教缺陷,以利...
4.[会议]
摘要: 自然科学之"天体运行论"、"进化论"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劳动,是支离而已.道也者,无有者也,一生万,举例其中曰:一、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无和有是...
5.[会议]
摘要:
6.[会议]
摘要:
7.[会议]
摘要: 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在"自然图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支持下,在普度大学进行的一些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对自然、艺术和技术的探索,尝试找出一些前瞻性的,有...
8.[会议]
摘要: 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把人类社会带进了风险社会,吉登斯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了风险社会与技术知识的关系,认为现代风险社会是由人类的技术知识自己“制造”出来的,而技术知...
9.[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自然科学与人文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包括力学工作者在内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人文修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而现代高校的核心在于人...
10.[会议]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控制观念追求的是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控制,适用于简单系统;当受控对象转变为地理、生态、人体、特别是社会等复杂巨系统时,控制观念必须转变,追求的是控...
11.[会议]
摘要: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产物,互相交织,学术界对于二者的看法也纷繁复杂。其中,“科学是一种宗教吗”这个问题,依据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答案。首先,我们...
12.[会议]
摘要: 利用可拓模型方法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可拓方法与中医思维的相关性,中医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以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东方智慧)为基本逻辑语言.它的生命力和优势在...
1.[学位]
摘要: 近代以来,由于人们片面树立自然科学技术的权威,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爆发。实践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完全对立和分裂,无论对科学还是对社会...
2.[学位]
摘要: 科学政治学是一门复杂而深刻的学科系统,它以科学以及对科学产生影响的政治与公众为主要研究对象,包含着诸多围绕这三者进行研究的学科门类。通过系统分析政治、公众、科...
3.[学位]
摘要: 所谓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指特定的民族共同体成员对由其文化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在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维护本民族文化地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身份的特殊文化情感。...
4.[学位]
摘要: 科学技术,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高了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打开了建构和扩展人类世界的巨大可能性。但是,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逐步产生...
5.[学位]
摘要: 当下,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部分。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了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
6.[学位]
摘要: 马克思技术思想的研究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机器的观点是马克思技术思想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机器产生的前提条件、发展动因和发展过程的分析,...
7.[学位]
摘要: 休闲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休闲演变进化的根本力量;不同的历史阶段休闲便以不同的方式和特点得以体现。本文以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
8.[学位]
摘要: 本文所讨论的是自然科学中确定性观念的演变对知识确定性观念的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知识确定性观念的影响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
9.[学位]
摘要: 在自然科学领域,男性是主要力量,女性的比例大大的低于男性,性别问题比较突出,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存在着性别歧视。自然科学领域的性别问题属于更大范围内社会中的...
10.[学位]
摘要: 科学文化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
11.[学位]
摘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是一个国家寻求生存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必行之路。只有掌握了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才能找到促进其发展的途径。随着现代科技发...
12.[学位]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人们利用科技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它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又是在实践中为人所用,对环境加以改造的武器,从...
13.[学位]
摘要: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网...
14.[学位]
摘要:
十九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到顶峰,开始酝酿新的科学革命,进入现代自然科学的前夜。
本文以十九世纪中期产生的进化论为科学背景,以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
15.[学位]
摘要: 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技术作用的发挥是以技术传播为前提的。随着技术作用的不断上升,技术传播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展,传播的力度不断加强,内容不断丰富,技术...
16.[学位]
摘要: 科技的发展与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它们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突出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
17.[学位]
宗教改革与近代自然科学起源关系初探——以近代“新天文学”为例
摘要: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都为新天文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伽利略的审判曾将科学和宗教置于水火不容的地位,宗教似乎成...
18.[学位]
摘要: 大多数人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冲突的,但是很多西方科学家却有着深深的宗教信仰。爱因斯坦,这位二十世纪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不仅否认自己是无神论者,而且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