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邯郸学院学报 >清华简《保训》与儒家道统说——兼论荀子在道统中的地位问题

清华简《保训》与儒家道统说——兼论荀子在道统中的地位问题

     

摘要

清华简《保训》的“中”是指中道.其中舜的故事是从正面讲积极的中,要求在人与人之间确立恰当的准则、原则,以避免彼此的矛盾、冲突,达到和睦相处.上甲微的故事则是从反面讲消极的中,主张应秉持中道,以直报怨,避免冤冤相报、血亲仇杀对部落共同体的伤害.通过舜与上甲微的故事,《保训》表达了儒家的中道政治理念.早期儒家具有强烈的弘道意识,但对于道的认识是开放的,或以仁、礼为道之核心(孔子),或推崇唐虞之道“禅而不专,利天下而弗利”(《唐虞之道》),或重视仁心、仁政(孟子),或推崇礼义之统(荀子),与后世的道统说有明显的不同.由韩愈首倡、朱熹集大成的道统说则是以“仁义——中”为内容的,其中“仁义”是核心,“中”是针对仁义或心之体而言,其文献依据则是所谓的虞廷十六字心传.孔子之后,主要继承、光大“仁义——中”的是曾子、子思、孟子,故得列于道统之中,而荀子、汉儒则被排除在道统之外.根据《保训》及传世文献的记载,中国古代虽然存在一个源远流长“中”的思想传统,并形成中正、中庸、中和等一系列概念,但古代的“中”源于宗教性的礼仪活动,是古代礼学的重要范畴.孔子之后,真正全面继承“中”的传统的是主要是荀子,而非孟子.儒家道统既非朱熹等宋儒构造的“仁义——中”,也非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礼义——中”,而是二者的结合,是仁学与礼学的结合,儒家之道乃内圣外王之道.因此,统合仁学与礼学,“合外内之道”才是儒家道统之所在.发展仁学,改造礼学,统合孟荀,才能发展出儒家的新道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