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血液病患者并发耐碳青霉烯肠杆科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血液病患者并发耐碳青霉烯肠杆科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并发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血液病并发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8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2组间原发疾病状态、疾病治疗史、是否接受中央静脉置管、前驱感染症状、凝血功能、粒细胞缺乏恢复情况、病原菌感染情况及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白蛋白、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等,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近年来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为主,占8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CREC),占20%,对替加环素相对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但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13例患者接受了肛拭子CRE筛查,其中10例血培养鉴定前检出CRE,中位间隔时间为17(1~43)d.从血培养检出CRE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2(0~31)d.低白蛋白血症及粒细胞缺乏是影响CRE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CRE血流感染多发生在粒细胞缺乏背景下,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最高,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促进中性粒细胞恢复、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