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戏剧之家 >浅论秦腔《窦娥冤》中窦娥形象反抗性和悲剧性的弱化

浅论秦腔《窦娥冤》中窦娥形象反抗性和悲剧性的弱化

     

摘要

《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著名杂剧之一,后被各地方戏种改编上演。由马健翎先生于1958年改编的秦腔《窦娥冤》在继承其“大悲剧”的同时,有意无意之中,使窦娥形象的反抗性和悲剧性与元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相比有所弱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张驴儿父子换成张驴儿母子,使得窦娥形象的反抗性有所弱化;第二:剧作结尾由窦娥鬼魂向其父托梦告知真相而得以洗冤,被置换成因窦天章查访楚州三年大旱的原因进而查案得出真相,致使窦娥形象的悲剧性大大弱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