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差异研究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差异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积极心理健康关系的差异。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0—11月选取广东省4所大学的2502名学生(贫困生1295人,非贫困生1207人)作为被试,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青少年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总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但贫困大学生在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及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6个维度均与积极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正向预测力最高的均为精神卓越这一维度,不同的是,除开精神卓越维度外,能正向预测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是正义维度,而能正向预测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为仁爱维度。结论高校要重视疏导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进一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还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精神卓越、知识与智慧、正义等积极心理品质来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