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 >PGRMC1介导孕酮抑制卵泡发育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PGRMC1介导孕酮抑制卵泡发育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孕酮膜受体(PGRMC1)在孕激素抑制卵泡发育及颗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0只21 d的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n=5),其中一组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20 IU/mL)48 h后取卵巢,另外一组注射PMSG 24 h后注射孕酮(30μg/只),再经过24 h后取卵巢,通过测量卵巢大小、HE染色研究孕酮对卵泡发育的影响.PMSG(20 IU/mL)促排卵48 h后取卵巢,后通过免疫组化观察PGRMC1受体分布情况.用PMSG促排卵48 h后分离卵泡颗粒细胞,加入孕酮(100 ng/mL、250 ng/mL)和PGRMC1抑制剂AG205(10μmol/L)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卵巢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相关的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1/2)、甾体激素快速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切割酶(P450scc)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的孕烯醇酮分泌情况.结果 PMSG处理组卵巢大小为(8.6±0.93)mm,明显大于PMSG联合孕酮处理组的(5.2±0.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SG联合孕酮处理组始基卵泡数明显高于PMSG处理组[(62±8.6)vs(39±2.9)],而有腔卵泡及成熟卵泡显著低于PMSG处理组[(3.8±1.0)vs(8.0±1.2)、(3.7±0.4)vs(8.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100 ng/mL、250 ng/mL)抑制甾体激素生成相关的pERK1/2、StAR、p450scc的表达,进而抑制甾体激素的前体孕烯醇酮的合成[(2.9±0.23)ng/mL vs(5.3±0.18)ng/mL、[(3.0±0.67)ng/mL vs(5.3±0.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GRMC1抑制剂AG205(10μM)逆转孕酮的这种抑制作用升高pERK1/2、StAR、p450scc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G205逆转孕酮(100 ng/mL、250 ng/mL)对孕烯醇酮合成的抑制作用[(9.6±0.67)ng/mL vs(2.9±0.18)ng/mL、(9.8±0.91)ng/mL vs(3.0±0.67)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酮抑制卵泡的发育,孕酮的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窦前卵泡的抑制作用.孕酮对卵巢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PGRMC1的抑制剂AG205可以逆转孕酮的抑制作用,提示孕酮抑制卵泡发育,抑制颗粒细胞分化作用部分依赖于PGRMC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