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艺术》 >探弋阳腔源流补声腔史空白——评苏子裕《弋阳腔发展史稿》

探弋阳腔源流补声腔史空白——评苏子裕《弋阳腔发展史稿》

     

摘要

@@ 明代见诸史料记载的四大声腔,余姚腔与海盐腔早已式微,昆山腔自魏良辅等人改造后,由于文人的喜好鼓吹,使其渐成为统治剧坛的"官腔",并在载籍中留下较多的记录.相形之下,与之并列为南戏四大声腔的弋阳腔多受到文人的鄙薄,故史料难觅.然而弋阳腔的生命力却极旺盛,据载,弋阳腔元末明初即已流传,后远播北京、南京、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地,为广大百姓所喜爱,与当地方音、土调相互吸收融合,形成各地区独具特色的高腔剧种,它不仅一直活跃在民间,一度也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间.直至如今,仍有弋阳腔的遗响在流传.

著录项

  • 来源
    《福建艺术》 |2010年第5期|16-18|共3页
  • 作者

    李连生;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戏剧艺术;
  • 关键词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