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儒学》 >“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

“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

             

摘要

''恻隐之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为人重视。就''恻隐之心''的哲学谱系学考察而言,朱熹将''恻隐之心''释读为形而下的经验性的道德情感,而否认其形而上的先验地位,这就致使朱熹在诠释孟子思想的过程中将孟子思想中的心(情)性的一贯剥离为三。而韩国儒学史上的''四七之辩''可以看作由于朱熹与孟子之间的''思想间距''而产生的论辩。李退溪将四端看作''理发''而将七情看作''气发'',由于其严格区分理气即从理气不杂的角度来看待''理发''与''气发'',故其''四七异质论''准确地讲则是''异层异质论'',即''四端''作为理之发属于形而上的层面,而七情作为气之发只能是形而下的层面;而奇高峰由于坚持理气不离,即从理气合而生情的角度认为四端与七情都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王阳明关于''恻隐之心''的思想可以从明觉之感应与一体之仁两个角度来理解,在其思想中''恻隐之心''是形上与形下一贯、经验与先验相互融通的。文章意在从''生存—存在论''的角度对''恻隐之心''做出释读,认为''恻隐之心''乃是本源情境中的本真情感,其所言说的乃是前主体性、主客未分的共同存在。''恻隐之心''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因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乃是隶属于主体的;亦不能理解为性情合一式的先验情感,因为就当代的思想视域而言,其是有待于奠基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