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回路可塑性及前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回路可塑性及前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小鼠C5脊髓损伤后神经回路可塑性及前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C75/BL小鼠21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训练组,每组7只.模型组和训练组对C5脊髓进行左背侧及背外侧束钳夹损伤,假手术组仅剔除椎板.术后4周,训练组接受左侧前肢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4周.术前,术后3d、2周、4周、6周和8周行水平楼梯和圆筒攀爬探索测试.术后6周,采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观察皮质脊髓束的轴突.术后8周,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左前肢的神经传导情况;免疫荧光双标BDA/神经元核特异蛋白(NeuN),观察病灶上段灰质前角内轴突出芽及与神经元的结构关系;免疫荧光双标NeuN/突触素I(Synapsin I),观察病灶处灰质前角内突触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8周,模型组P1、N1潜伏期长于假手术组(P<0.05),训练组短于模型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训练组左前肢错误率升高,使用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6周和8周,训练组左前肢错误率降低(P<0.05),术后8周,训练组左前肢使用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训练组病灶上段灰质前角内轴突出芽增加,出芽轴突多与神经元共区域,Synapsin I表达增加(P<0.05).结论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能促进脊髓损伤后局部神经回路可塑性变化,改善前肢运动功能.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0期|1152-1160|共9页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重庆市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重庆市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重庆市400010;

    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特殊环境战伤防治研究室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400042;

    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特殊环境战伤防治研究室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40004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重庆市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重庆市4000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脊髓;
  •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 神经可塑性; 前肢; 运动功能; 小鼠;

  • 入库时间 2022-08-18 23:59:0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