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调制中频电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调制中频电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究调制中频电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调制中频电(modulated medium frequency current therapy,MMFCT)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在加速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方面的作用差异.方法:纳入20例健康受试者及20例脊髓损伤患者.健康受试者左侧下肢分别用4种不同调制处方的中频电治疗刺激腓肠肌,然后使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胭静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血流速度,筛选血流加速效果最好的处方.利用筛选的处方刺激脊髓损伤患者腓肠肌,测量股静脉PSV、刺激期平均血流速度、每分钟射血量,对比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时股静脉的上述指标.结果:健康志愿者胭静脉基础PSV为9.5±3.3cm/s,基础平均血流速度为4.2±1.7cm/s,连续调制波刺激时腘静脉PSV加快了约250%,平均血流速度加快了200%.断续调制波相较于连续调制波,胭静脉PSV加快了约160%,平均血流速度加快了约14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波形治疗的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患者静息时下肢股静脉基础峰值血流速度为6.5±2.7cm/s,基础平均血流速度为2.6± 1.4cm/s,基础每分钟射血量为37.6± 17.4ml/min.刺激时脊髓损伤患者股静脉的PSV、刺激期平均血流速度、单位时间射血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时的PSV、刺激期平均血流速度优于MMFCT,但MMFCT治疗时的单位时间射血量高于IPC,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间歇调制波单次刺激加速血流的效果优于连续调制波,而不同波形之间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脊髓损伤患者中,MMFCT能产生类似于IPC的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推测其能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IPC单次加速下肢静脉血流的效果优于MMFCT,但MMFCT治疗时的单位时间射血量高于IPC.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