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基因敲除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处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

基因敲除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处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

         

摘要

目的探讨条件性敲除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基因后小鼠脊髓损伤处巨噬细胞表型变化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神经系统条件性敲除SOCS3基因的基因工程小鼠(Socs3fl/fl Nes cre)(实验组)及未敲除SOCS3基因的同窝小鼠(Socs3fl)(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40只。2组小鼠分别各取35只对T10节段脊髓施以钳夹伤,另5只仅做假手术对照。每组分别取15只损伤模型小鼠在术后3、7、14 d用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rginase1(巨噬细胞M2a型、M2c型表型标志物)及CD86(巨噬细胞M1型、M2b型表型标志物)表达;每组分别取剩余20只损伤模型小鼠在术后1、3、7、14 d用于荧光定量RT-PCR检测Arginase1、CD206(巨噬细胞M2型表型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32(巨噬细胞M1型表型标志物)及SOCS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表达,并以假手术对照小鼠为基线;在术后1、3、7、14 d采用BMS量表评价小鼠后肢及躯干运动功能。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BMS评分在术后3、7、14 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ba1与CD86及Arginase1共染色细胞进行计数半定量分析发现:实验组中Iba1与Arginase1共染色阳性细胞在术后3、7、14 d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Iba1与CD86共染色阳性细胞在术后7、14 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术后1、3 d,实验组SOCS3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实验组STAT3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7 d实验组Arginase1及CD206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4 d实验组CD206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CD32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CS3基因敲除可促进小鼠脊髓钳夹损伤处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并获得较好的运动功能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