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心血管杂志》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HD)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15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资料。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肝功能,并分为HD组35例(MELD评分≥15分)和非HD组121例(MELD评分<14分)。所有患者围术期主要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156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13例(8.3%),HD组患者死亡7例(20.0%),非HD组患者死亡6例(5.0%)。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肌酐和谷丙转氨酶水平、体外循环时间、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术前EuroSCORE评分、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术中及术后24 h红细胞输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OR=1.244,95%CI:1.100~1.406,P=0.001)、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104,95%CI:1.041~1.170,P=0.001)、术中及术后24 h红细胞输注量增加(OR=4.717,95%CI:2.278~9.767,P=0.000)是术后HD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随访(22.9±3.2)个月,失访率9.1%,HD组患者近中期死亡率高于非HD组(14.3%比2.6%,Log-rank P=0.009)。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HD的发生率仍较高。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中及术后24 h红细胞输注量增加是术后H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HD患者近中期死亡率明显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