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原文化研究 >孙中山“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探析

孙中山“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探析

     

摘要

孙中山认为现代自由人格的规划不可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主张继承并发扬“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其内涵包含仁智勇三义.智不仅指的是和善良意志比较接近的“良心”,而且也表现为对是非善恶的理性判断.仁指的是博爱,这种解释既吸收了儒家,又借鉴了墨家,而且还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大勇”的实质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舍生取义.在具体道德条目上,孙中山主张确立志气、责任、信义、诚,以群体的长远利益为目标的功利.孙中山对志的自由选择、坚韧持一、后果责任等性质作出了肯定;主张废弃忠君意义上的忠,确立对国家、对民众、对事业之忠.尽管孙中山对信义的理解侧重于内在的道德品质,还没有进入现代的契约论的范畴.但是,孙中山注意到了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智)、自愿性(意志)等特征;同时,在对“良知”的认识中,孙中山也注意到了道德性的自然性,丰富了我们对道德行为的特性的理解.孙中山主张改变政治制度以塑造自由人格,也是触及了培养自由人格的一个重要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