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 >小檗碱激活巨噬细胞自噬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脆弱性

小檗碱激活巨噬细胞自噬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脆弱性

             

摘要

cqvip:目的探索小檗碱(BBR)对高糖及高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脆弱性的影响,并进行初步的机制研究。方法将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d),连续5 d]和高脂组[高脂饮食(HFD)];造模2周后,高糖组随机取10只小鼠组成药物预防组[灌胃,BBR 50 mg/(kg·d)];造模4周后,高糖组随机分为模型(STZ)组(灌胃,溶剂)、BBR 25、50、100(STZ)组[灌胃,BBR分别25、50、10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灌胃,2.5 mg/(kg·d)]、恩格列净组[灌胃,1.25 mg/(kg·d)],高脂组随机分为模型(HFD)组(灌胃,溶剂)、BBR50(HFD)组[灌胃,BBR 50 mg/(kg·d)];6周后,取小鼠主动脉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及免疫组织学检测,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斑块脆弱性指数。以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研究小檗碱对自噬和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及细胞中MIF、NLRP3、AMPK/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及细胞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及高脂组动物有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且斑块脆弱性指数明显升高,给予小檗碱治疗后,斑块面积减小,脆弱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小檗碱下调小鼠主动脉组织和Thp1细胞中MIF蛋白的表达,促进AMPK的活化,抑制mTOR磷酸化,促进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表达比例升高、SQSTM1/P62表达降低,下调炎性体NLRP3及IL-1β的表达。结论小檗碱能够减轻高糖及高脂引起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沉积并改善斑块的脆弱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IF的蛋白表达,以及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自噬进而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