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白菜型冬油菜抗倒伏性评价及其与株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白菜型冬油菜抗倒伏性评价及其与株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摘要

于2018—2019年以44份不同抗倒性的白菜型冬油品系(种)为试材,依据改良倒伏系数(ILC)法对其抗倒伏性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探讨白菜型冬油菜株型、茎秆力学特性、干物质积累量等对其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ILC可将白菜型冬油菜参试材料聚为3类:Ⅰ类为强抗倒性材料,包含2个品系(种);Ⅱ类为中等抗倒性材料,包含15个品系(种);Ⅲ类材料抗倒性最弱,包含27个品系(种).聚类结果与田间倒伏分级结果基本吻合,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表明利用ILC评价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倒伏性具有可靠性.与Ⅱ类、Ⅲ类材料相比,抗倒性强的Ⅰ类材料株高显著变矮,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其平均株高和重心高度比倒伏Ⅲ类材料分别降低19.8 cm和17.8 cm.白菜型冬油菜茎秆抗折力在三类材料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抗倒伏Ⅰ类参试材料平均茎秆抗折力是Ⅲ类材料的2.59倍.白菜型冬油菜倒伏系数与株高(r=0.346*)、地上部鲜质量(r=0.344*)、重心高度(r=0.579*)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秆抗折力(r=-0.518*)呈显著负相关.与Ⅱ类、Ⅲ类材料相比,Ⅰ类参试材料根长增长38%~41%,根鲜质量增大71%~102%,分枝部位降低32%~44%,一次分枝数增加10%左右、单株角果数增加30%~38%、角果长度增长1%左右、每角粒数增加11%~14%,千粒重增加21%~23%.白菜型冬油菜参试材料抗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植株高度、重心高度、地上部鲜质量、茎秆抗折力等是影响其抗倒伏性的关键因素,株高较小、重心高度较低、茎秆抗折力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更高产抗倒伏.

著录项

  •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年第5期|1-1028|共11页
  • 作者单位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65.4;S332.7;
  •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倒伏系数; 株型;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 入库时间 2022-08-20 08:40:5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