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艺术中身体化的审美活动——以架上艺术为例
【6h】

论艺术中身体化的审美活动——以架上艺术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当我们面对一副艺术作品时,我们往往习惯于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阐释”,而自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的观点在哲学上被提出之后,这种以“阐释”为主导的认识方法就成为了哲学和美学上的主流,也进而主导了西方艺术批评理论的主要发展方向。不论是从图像学或是符号学的角度,或是后来的现象学与精神分析学,西方世界都试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话语系统来对艺术进行分析。而其中,从思维逻辑出发的阐释学理论往往被认为是“科学的”和“正确的”,相反,从“身体”出发,以“知觉”或“感官”的方式去认识一副艺术作品则被认为是不可取的—抬高心灵,贬抑肉体的主流美学观念就这样在西方美术史中延续了近200年。
  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哲学、美学、艺术的发展均渐渐背离了以往自我否定的发展模式。世界文明呈现出大融合的趋势,去逻各斯中心的理念渐渐深入到思想界的各个方面,而美学上“身心二元”的主流观点也顺其自然地被逐渐消解。从梅洛庞蒂在其知觉现象学理论中试图解构“身心”间的二元关系开始,到桑塔格的《反对阐释》问世,再到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概念的提出—“身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渐恢复,学者们也开始试图从零开始定义“身体”在美学活动中的意义,并像以往对待阐释学那样为它建立并完善一套专门的系统,以促使人类对美学与艺术产生更完整、更全面的认识。
  因此,由于“身体美学”的相关理论从提出问题到尝试建立理论体系至今也不过几十年,包括舒斯特曼在内的诸多海内外学者也是像对待一个新型课题那样在摸索中发展着这一“滞后”了上百年的美学观点。而我撰写本文的目的也正是试图参与到这一课题中来,我将主要从苏珊桑塔格和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观点入手,对其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理论为基础,对适合以“身体”角度对其进行认识的艺术家作品进行专门的个案分析,尝试在我们进行的审美活动中和绘画创作中寻找另一个角度的思路,对理性地阐释与研究进行补充,亦是对“过度阐释”现象的一种修正和规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