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椒方治疗小鼠变应性结膜炎的实验研究
【6h】

川椒方治疗小鼠变应性结膜炎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变应性结膜炎模型,验证川椒方对变应性结膜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川椒方的作用机制,为寻求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确切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用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主动免疫Balb/c小鼠建立变应性结膜炎动物模型,分高中低三个浓度组给予川椒方灌胃治疗7天,以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为对照药物。治疗结束后再次激发,观察眼部急性临床体征改变,24小时后处死动物,取结膜做病理切片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的改变,取血清测定IgG1、IgE、IL-4的改变。
   结果
   造模成功后的的小鼠眼部症状明显:眼睑水肿,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病理切片显示:结膜水肿充血明显,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治疗七天后观察:
   1.临床症状评分显示:
   ①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评分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各川椒方组体征评分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③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病理切片:
   (1)结膜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显示:
   ①模型组小鼠结膜内细胞计数较正常组增高(P<0.001);
   ②各川椒方组结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数目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其中,中浓度组和低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
   ③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肥大细胞:模型组小鼠结膜内明显肥大细胞聚集增多及脱颗粒。治疗后的各组以上特点都明显减轻。其中高浓度组和西药组表象基本一致。
   3.ELISA检测血清指标显示:
   ①模型组IgG1、IgE、IL-4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与模型组比较,中、高浓度组小鼠血清IgG1、IgE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浓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IL-4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IgG1、IgE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中低浓度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差于西药组(P<0.01);各浓度组IL-4均降低,与阳性药物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OVA腹腔注射加局部点眼免疫小鼠是一种能用于药效观察的可靠的制造变应性结膜炎动物模型的方法。
   2.川椒方可有效控制变应性结膜炎小鼠的急性症状。
   3.川椒方能够降低变应性结膜炎小鼠血清IgG1、IgE、IL4水平,逆转免疫应答,改善临床症状。
   4.川椒方能够降低变应性结膜炎小鼠结膜内肥大细胞改变及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趋化聚集,从而抑制晚期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