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6h】

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地震预测是地震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工作,需要探测地壳中应力状态、断层形态和流变特征等性质,而震源参数(深度、机制解、破裂方向、破裂速度等)可提供这些信息。震源参数中的机制解反映区域应力状态,震源深度反映介质流变性质(脆性-韧性转换),而地震破裂方向可用来确定发震断层。与数量少且分布集中的强震相比,中小地震(M2~M5)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广泛,为探测广大地区的地壳应力状态提供了可能。此外,强震的余震多为中小地震,大量中小余震可为主震发震机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对于强震震源参数,可以利用长周期波形结合简单一维模型,已有很多成熟方法。然而中小地震P波信号主要能量集中在短周期,只有在高频段内才有足够的信噪比,然而在高频段内P波振幅受地壳不均匀性、尖锐间断面等三维效应影响,较难直接运用简单一维模型计算的理论波形来确定震源参数。本文一方面利用已有准确震源参数的地震标定短周期的P波幅度,得到台站振幅放大因子(Amplitude Amplification Factor,AAF),从而使短周期P波振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中小地震震源参数求解;另一方面,由于地壳中的一些界面是影响体波振幅的重要因素,本文还对莫霍面、沉积层-结晶基底界面等界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使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首都圈地区的莫霍面深度,然后利用接收函数中首到波峰和直达P波到时差确定沉积层厚度,此外还利用井下摆记录中的直达S波与其在地表反射波到时差和波形,研究了该地区近地表S波速度结构和Q值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莫霍面深度西厚东薄,区域构造方向呈NE-NN方向,平均厚度约为34km,泊松比分布则有明显的分块特征,泊松比高值区对应于岩石比较破碎的多条活动断裂带交汇区。发现浅部100米的平均S波速度低于300m/s,当深度增加到500m时S波速增加到800m/s,平均速度梯度为0.8(m/s)/m。
   为了考察速度结构对高频地震波振幅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速度结构模型与SmS振幅的关系,探讨了超临界距离上SmS震相对强地面振动衰减关系的控制作用。通过对2008年云南盈江地震的实际波形记录和理论地震图的分析表明,SmS振幅大小与当地地壳及莫霍面结构有关。对于地壳结构较简单地区,能在莫霍面形成很强的反射波,这意味着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在超临界震中距附近,地壳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SmS发育的地区,强地面运动主要受控于SmS波。由于SmS的大振幅强能量,地面运动会加强2~3倍,这表明在超临界距离的地面震动衰减关系和超临界距离之前的衰减关系有明显差别。
   地震深度是震源参数中一个重要参数,P-SV系列的深度震相(sPL,sPg,sPmP,sPn)已广泛应用于震源深度的确定中,能大大改善震源深度的确定精度。但目前利用切向分量上SH系列的深度震相(sSmS)来确定震源深度的研究很少。而在地震波的切向分量上,由于没有P-SV波的耦合,波形相对简单,SmS和sSmS震相更易辨认。为检验用sSmS与SmS震相确定地震深度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一系列一维地壳速度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发现SmS和sSmS只有在高频(>0.2 Hz)、速度结构简单,且震源深度不能过浅的情形下才可使用。因此P-SV系列应该是优先使用的深度震相,而SH系列只能作为辅助深度震相。
   由于SH系列的深度震相只适用于速度结构简单的地区,而龙门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因此本文主要利用SP系列的近震深度震相sPL,sPg,sPmP,sPn与其主震相到时差,联合使用CAP长周期波形反演、面波与S波振幅谱比方法确定了汶川地震300多个中小余震的深度。研究结果表明,汶川余震深度优势分布在5~15km范围,最深地震为2008年05月25日Ms6.2余震,该次余震也是汶川地震最强的余震,中心震源深度为19±2km。在汶川地震破裂区中段,既没有深度小于5km的浅震,也没有深于15km的地震。在破裂区东北端,有很多浅震(1~3km深),其中2008年7月24日发生在青川与宁强交界的一次Ms5.7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深度均浅于3km。由于实地考察和InSAR研究没有发现汶川主破裂带在这个地区有地表破裂,所以本文认为这个地震序列是由于深部破裂引起浅部应力增加而导致完整岩体的新鲜破裂,而非沿着汶川主震破裂带发生。
   对于浅源地震由于震源浅,深度震相与直达P波十分接近,因此震相识别困难,难以用深度震相来确定震源深度。但是一般的浅源地震具有短周期面波发育的特点,本文使用短周期面波和远震波形拟合的方法研究了2010年1月31日遂宁-潼南M5.0地震,确定该地震深度约为1~3km,位于厚达6km的沉积盖层之内。一般而言只有结晶基底才有足够的强度积累大量的应变能然后突然释放形成破坏性地震,而沉积盖层则由于富含孔隙、流体因此较软弱而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形成大的地震。但此次破裂性地震却发生在中生代沉积盖层里,虽然文献中有古生代沉积岩中发生4级地震的报道,但是中生代沉积盖层中发生高达5级地震的案例尚属首例。此次地震给破坏性地震的孕育机理研究提供了罕见的案例。
   除震源深度之处,震源机制、破裂方向、破裂尺度和破裂速度也是描述震源的重要参数,本文使用经台站振幅放大因子AAF校正后的短周期体波进行波形反演,研究了2009年美国加州Inglewood M4.7地震序列,确定了14个M2.0以上小震的震源机制解。然后,用已知机制解的小震波形作为经验格林函数(EGF),反演了两个较大地震(Mw4.6,Mw3.8)的破裂方向,破裂尺度以及破裂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主震的震源深度约8km,断层面解为145/77/139(strike/dip/rake),与Newport-Inglewood断层方向一致,且余震主震机制解相近。这两个较大地震的破裂方向分别为154°和143°,与Newport-Inglewood断层走向一致。此外,主震表现出高破裂速度特点,与Inglewood断层为成熟断层的特征一致。用P波反演的破裂尺度和破裂速度计算SH波的理论地震图,对比实际波形,二者得到了很好的符合,从而验证了P波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框架:在较好了解了地壳间断面结构的基础上,对主要震相进行幅度和到时改正,从而更好地确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