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社会排斥情境对大学生冒险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究
【6h】

不同社会排斥情境对大学生冒险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究

 

目录

声明

引言

1文献综述

1.1冒险行为

1.1.1冒险行为的定义

1.1.2冒险行为的分类

1.1.3 冒险行为的理论模型

1.1.4 冒险行为测量方法

1.2.1社会排斥的定义与分类

1.2.2 社会排斥的理论

1.2.3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及其优缺点

1.3.1同伴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1.3.2社会排斥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1.3.3同伴和社会排斥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1.3.4社会排斥、特质观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1.3.5社会排斥情境下同伴熟悉度、归属感需求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2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研究问题

2.3本研究的创新

2.4.1科学意义

2.4.2实践意义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一 社会排斥或接纳以及是否共同经历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3.1.1实验目的

3.1.2实验假设

3.1.3实验方法

3.1.4实验流程

3.1.5结果分析

3.1.6讨论

3.2研究二 单独或共同受排斥与特质观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3.2.1实验目的

3.2.2实验假设

3.2.3实验方法

3.2.4实验流程

3.2.5结果分析

3.2.6讨论

3.3研究三 共同受排斥情境下,同伴熟悉度与归属感需求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3.3.1实验目的

3.3.2实验假设

3.3.3实验方法

3.3.4实验流程

3.3.5结果分析

3.3.6讨论

3.4总讨论

4研究局限和展望

5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社会排斥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其中很多大学生也经历过排斥。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容易出现诸如吸烟、吸毒等冒险行为,不仅危及自身与他人的身心健康,也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现有社会排斥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多对一或一对一的排斥,忽略了现实个体经常并不是单独受排斥,而是和他人一起受排斥,且单独受排斥者比共同受排斥者受到的影响更大,所以本研究旨在考察个体与他人共同经历排斥对共同经历者之间冒险行为的影响。  本次共设计三个研究实验考察不同社会排斥情境下对大学生冒险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探讨是否单独经历排斥或接纳对冒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独接纳或共同接纳,大学生冒险行为差异不显著,且低于排斥情境中的冒险程度,所以研究二只对排斥情境进行研究,同时纳入特质观变量。研究二考察单独或共同受排斥情境下,持不同特质观的大学生冒险行为是否不同,结果显示在不同排斥情境中,持不同特质观大学生的冒险行为存在差异。研究三重点关注共同受排斥下大学生的冒险行为,纳入同伴熟悉度和归属感需求综合考察冒险行为。  本次共包括三个实验,其中实验1采用2×2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考察社会排斥、有无同伴在场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冒险行为,结果表明:排斥组比接纳组更冒险,单独受排斥比共同受排斥更冒险,排斥和有无同伴交互作用显著。  实验2采用2×2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考察有无同伴在场的社会排斥、特质观对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冒险行为,结果表明:单独受排斥组比共同受排斥组更冒险,增长论组比实体论组更冒险,有无同伴和特质观交互作用显著,持增长论者在单独受排斥情境中冒险程度最高,持实体论者在共同受排斥情境中冒险程度最低。  实验3采用2×2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考察在共同受排斥情境中,同伴熟悉度与归属感需求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冒险行为,结果表明:陌生同伴搭档组比熟悉同伴搭档组更冒险,归属感需求低组比归属感需求高组更冒险,同伴熟悉度与归属感需求交互作用显著,低归属需求个体在陌生同伴搭档时冒险程度最高,高归属需求个体在熟悉同伴搭档时冒险程度最低。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社会排斥情境对冒险行为的影响,丰富了社会排斥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排斥现象及其对冒险行为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