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丰产性的研究
1.2.2 玉米耐密性的研究
1.2.3 玉米宜机收性的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主要生育时期记载
2.4.2 品种基本特性调查
2.4.3 倒折率、病虫株率调查
2.4.4 植株性状测定
2.4.5 测产
2.4.6 室内考种项目
2.4.7 生理成熟后调查与立秆特性
2.4.8 实际机收性能调查
2.5 评价分析方法
2.5.1 层次分析法
2.5.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2.5.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值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的确定
3.1.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
3.2.1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3.2.2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3.2.3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3.2.4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3.2.5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期望值的计算
3.3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
3.3.1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3.3.2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3.3.3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3.3.4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3.3.5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期望值的计算
3.4 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
3.4.1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3.4.2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3.4.3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3.4.4 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3.4.5 春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期望值的计算
3.5 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综合评价
3.5.1 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各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3.5.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各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
3.5.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中各品种综合评价值计算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春玉米品种的丰产性评价
4.1.2 春玉米品种的耐密性评价
4.1.3 春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评价
4.1.4 春玉米品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