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摘要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篇 理解的萌发:存在问题的激发与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章问题的起始:此在现象学的问题缘起
第一节开端问题
第二节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解释与存在问题的激发处境
第二章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节文化斗争的传统与海德格尔哲思的起源
第二节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海氏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关联
本篇小结
第二篇 理解的展开:从“实在性”、“有效性”向“实际性”的挺进
第一章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
第一节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的“何所从来”
第二节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作为“可能性”所蕴含的何所向
第二章逻辑研究Ⅰ:逻辑东西之现实性-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逻辑的本质
第二节迈农和阿梅瑟德的对象理论
第三节判断与意义
第三章逻辑研究Ⅱ:博士论文中的“有效性”与Dasein
第一节博士论文的结构所凸显的主导问题,及里普斯的有效性思想
第二节“前意识”的生活体验作为通达纯粹逻辑领域的入口,以及有效性与Dasein
第三节判断的意义、结构及其作为形式显示方法的可能性基础
第四章逻辑研究Ⅲ:“理解”将其自身引向“实际性”领域
第一节哲学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现象学的诠释学之先兆
第二节“存在问题”视域下的现实性领域之区分
第三节对意谓理论的现象学解读作为建构此在现象学之方法的准备
第五章早期思想的“合题”——时间
第一节“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形式上的“合题”特征
第二节“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内容上的“合题”特征
本篇小结
第三篇理解的自身拥有: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走向“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章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作为此在现象学研究之指南
第一节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海德格尔“看”之方式上的自身否定
第二节“前理解”处境之初步进入:体验结构分析与世界现象的初步揭示
第三节此在现象学的预备:从认识论循环到诠释学循环
第二章源始科学的初步建构:现象学作为实际自在生活的源始科学
第一节对“本源”(Ursprung)之寻求的草描:把“生活”确定为现象学的问题领域及把自身带入生活之方法
第二节“自在生活”的描述作为对世界现象的进一步揭示:把自身世界确定为探入“本源”的基本方向
第三节“前理解”处境之赢获的尝试:自身世界作为本源领域以及本源之探寻
第三章从“前理解”处境到“人”之此在:将“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人的此在的存在论”
第一节“第一路标”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
第二节现象学解构方法之筹划
第三节“人是什么?”:雅思贝尔斯对海德格尔的引导性问题
第四节生命哲学的核心任务:实存现象之把握
第五节“第一路标”之意义
第四章理解处境的初步赢获: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到“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一节哲学的定义:将“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二节形式显示方法与理解处境的自身拥有
第三节对实际生活的现象学解释
第五章诠释学处境的显示与此在的正式出场.i从“存在论的现象学”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节诠释学处境的六重构境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二节此在的正式出场与“实际性的诠释学”的前奏
本篇小结
第四篇理解的自身诠释:此在现象学之建构
第一章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推进到“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
第一节再论哲学的规定:诠释学作为此在的自身解释
第二节对此在的首次生存论分析:此在现象学建构之预备
第二章此在现象学的建构I: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概念
第一节此在之存在论结构的揭示:对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推进
第二节自身诠释的彻底化——基于此在的分析探寻时间性问题
第三章此在现象学的建构II:从“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到“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
第一节现象学的自身批判与人的规定性之解构
第二节“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的建构理路及其基本结构环节
第四章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Ⅲ:此在现象学的完成
第一节此在现象学在结构环节上的完善
第二节此在之存在意义问题的解决与诠释学循环的完成
本篇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