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观教育研究——基于安徽省芜湖市的调查
【6h】

中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观教育研究——基于安徽省芜湖市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理论

二、 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第二章 中学生消费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 基于消费行为设置相应指标

二、 样本基本情况

三、 调查实施过程

第三章 中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一、 选择阶段的分析

二、 购买阶段的分析

三、 使用(享受)阶段的分析

第四章 中学生消费现状反映的消费观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消费现状反映的消费观类型及趋向

二、 消费现状反映的不合理消费观的危害性

三、 中学生不合理消费观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中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实施路径

一、 中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

二、 中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原则

三、 中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实施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学生独立性显著增强,在消费上更显自主性。消费自主性增强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炫耀性消费、从众性消费和盲目消费等消费误区,这些消费误区潜在地影响着中学生合理消费观的形成。因此,加强中学生消费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与重要。
  通过对中学生消费方面文献资料的系统梳理,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与分析,并将具体消费行为过程划分为选择阶段、购买阶段和使用(享受)阶段。通过针对芜湖市具体“市情”和芜湖市中学生消费实际,拟定了消费现状调查问卷。在对芜湖市13所中学的612名学生、63名家长、63名老师进行抽样调查后,对汇总的数据进行同一性与差异性分析。同一性分析旨在了解中学生群体对消费问题普遍性的认识;差异性分析则从样本变量维度(城乡、是否住校、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是否留守)和群体变量维度(中学老师、家长)展开,目的在于从多视角了解中学生消费现状。
  基于同一性与差异性分析发现,中学生消费现状所反映的消费观类型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观并存、务实型与攀比型消费观并存、节俭型与享乐型消费观并存。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逐渐朝着绿色型、低碳型、数字化以及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总的来看,中学生的消费观发展呈积极向上的态势,符合社会发展的预期。但是,不容忽视诸如非理性消费观、攀比型消费观以及享乐型消费观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所造成的危害。正视不合理消费观的危害性,进一步明晰不合理消费观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育目标与原则。在教育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力图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中学生自身等方面加强对中学生消费观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