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傀儡湖鱼类群落及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6h】

傀儡湖鱼类群落及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傀儡湖是昆山市的战略水源地。为了进行生态修复,达到改善水质目的,需要调查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现有的生物组成是否合理,提出进一步调控管理建议。为此,于2009年9月-2010年12月,对傀儡湖的鱼类群落、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大型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这些生物组成部分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如下:
   1.傀儡湖渔获物中,发现有9科、26种鱼类,其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最多,有18种,占鱼类种数的69.23%;鱼类组成中,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nobilos)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渔获量的(20.82±8.06)%和(41.58±19.24)%;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中,优势种鲢、鳙摄食浮游植物,以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摄食的浮游动物中以枝角类为主。鳡(Elopichthysbambusa)和翘嘴鲌(Culteralburnus)等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傀儡湖鱼类种类较少,可能是因为投放鱼苗种类单一以及鳡对其它鱼类造成危害所致。鱼类生物量偏高,主要由于鳙投放数量过多造成的;底层鱼类数量偏多。
   2.傀儡湖浮游植物共7门52属,优势种为蓝藻门的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glauca)、小席藻(Phormidiumtenue),硅藻门的小环藻(Cyclotellasp.)、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granulata)、模糊直链藻(A.ambigua)、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formosa)和尖针杆藻(Synedraacus),绿藻门的四角栅藻(Scenedesmusquadncauda)、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隐藻门的啮蚀隐藻(Cryptomonaseros)、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acuta)以及金藻门的分歧锥囊藻(Dinobryondivergens)。傀儡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演替模式不同于PEG(PlanktonEcologyGroup)模型,演替模式为冬季到初春期间主要为硅藻和隐藻,蓝藻从春末开始大量出现,夏季大量繁殖,一直延续到秋初,也即蓝藻在傀儡湖水体中生长时间大大延长,这是该湖富营养化的一个标志。
   3.傀儡湖浮游甲壳动物共29种,其中枝角类17种,桡足类12种。常见的优势种为枝角类的简弧象鼻溞(Bosminacoregoni)、微型裸腹溞(Moinamicrura)、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brachyurum);桡足类的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sinensis)、近邻剑水蚤(Cyclopsvicinu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leuckart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taihokuensi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dorrii)和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forbesi)。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量7月份最大,为0.593mg/L,2月份最小,为0.013mg/L;密度7月份最大,为44.7ind./L,1月份最小,为0.9ind./L。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温度和溶解氧是与傀儡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浮游甲壳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与温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
   4.傀儡湖底栖动物共采集到32种,其中摇蚊科幼虫种类最多,有12种;软体动物次之,共11种,包括螺类6种、双壳类5种;水栖寡毛类较少,有4种;其它种类5种,如钩虾、线虫等。以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akamusiTokunag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hoffmeistteri)、环棱螺(Bellamya)为密度优势种,分别占总密度的25.38%、18.97%、17.18%。生物量优势种为环棱螺(Bellamya)、大沼螺(Parafossaruluseximius)、长角涵螺(Alocinmalongicornis)和河蚬(Corbiculafluminea),分别占总生物量的75.74%、11.86%、3.24%和5.38%。傀儡湖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909个/m2,平均生物量为257.95g/m2。综合Goodnight指数、BPI生物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三种指数的评价标准,判断出傀儡湖现阶段水质较好,处于轻污染-中污染水平,并处于富营养化的早期阶段。
   5.傀儡湖水生植物分布面积为1.175km2,占整个水域面积的17.54%。傀儡湖水生植物由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组成。挺水植物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菖蒲(Acoruscalamus)、香蒲(Typhaangustifolia)、蒿草(Kobresia)及茭草(Zizaniacaduuciflor)为主,主要分布在湖滨带浅水区域。沉水植物主要为狐尾藻(Myriophyllum)、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苦草(Vallisneriaspiralis)、马来眼子菜(Potagemonmalaianus)等,主要分布于湖心区、东北L型坝体的东南侧,南部丁字坝北侧和西侧少量湖区。浮叶植物主要为野菱(TrapaeQuadricaudatae)和荇菜(Nymphoidespeltatum),零星分布在湖区,在南部东岛北侧有少量成片分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