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6h】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

一、祖国医学对病名的认识

二、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三、中医的辨证分型的研究

四、中医的治则治法研究

五、中医药治疗的研究

第二节 西医

一、FD的概述及流行病学

二、病理和发病机制

三、治疗

四、健康教育

五、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研究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疗效判定标准

六、统计学方法

七、技术路线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二、治疗1周后三组患者症状总积分、疗效比较

三、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症状总积分、疗效比较

四、治疗3周后三组患者症状总积分、疗效比较

五、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症状总积分、疗效比较

六、治疗停药1月后三组患者症状总积分、疗效比较

七、三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

八、中医各个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九、药物安全性分析

十、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一、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依据

二、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三、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曲池)配合中药(四君四逆中药复方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肝郁脾虚证的治疗效果。通过主、客观的观察指标,综合评价西药组、中药复方组、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复方组在改善PDS临床症候、安全性及复发率的影响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差异,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研究方法:  本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设计路线,按门诊就诊时间的先后次顺采用统计软件随机数字表法,将所得数据除以3,按余数0、1、2分别入组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共搜集广州市中医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脾胃科门诊符合本试验标准的FD病人115例,此中对照组共有35例,男性17例,女性18例,实验组1共有44例,男性17例,女性27例,实验组2共有36例,男性17例,女性19例。本次研究过程中,实验组1共脱落病例3例,实验组2共脱落病例3例,对照组共脱落2例,最后实验组1共有41例,实验组2共有33例,对照组共有33例完成本试验。对照组予莫沙必利口服,1次5mg,1日3次,餐前30min口服;实验组2予四君四逆中药复方(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白芍10 g、柴胡6 g、枳壳10 g、甘草6 g、鸡内金15g、丹参10g、黑枣15g、牛膝15g)。实验组1为上述中药复方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曲池),中药复方均每天一剂,分两次在早、中餐后2h服用,均疗程4周。患者所服用的西药、中药均我院药房配药。分别统计分析病人治疗1周、2周、3周、4周和停药1月后的临床症状改变并对比差别。  研究结果:  (1).三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和治疗前症状总积分相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可比性较强(P>0.05)。  (2).实验组1:临床治愈23例,显效18例,脱落3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56.10%;实验组2:临床治愈1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1例,脱落3例,总有效率96.97%,痊愈率3.0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脱落2例,总有效率87.88%;三组病者治疗后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不全相同(P<0.05);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与对照组整体疗效间相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总有效率间相比较,实验组1与实验组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三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停药1月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综合疗效相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三组患者治疗1周、2周、3周、4周、停药1月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不全相同(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提示:治疗1周后实验组1与实验组2、实验组1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见(P<0.01),实验组2与对照组的差别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3周、4周、停药1月后实验组1与实验组2、实验组1与对照组、实验组2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5).三组患者治疗1周、2周、3周、4周、停药1月后的整体疗效不全相同(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提示:治疗2周、3周后实验组1与实验组2、实验组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4周、停药1月后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停药1月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相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2周、3周、4周、停药1月后与治疗1周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相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3周、4周后、停药1月后与治疗2周后相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3周后相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月后与治疗3周后相比较,实验组1、实验组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1月后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7).三组患者治疗结束停药1月后的复发率相对比,有显著性不同,进一步两两对比,实验组1与对照组和实验组2与对照组的复发率经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实验组1与实验组2间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8).实验组2在改善中医单个症状如餐后饱胀不适、嗳气、烦躁易急、失眠多梦等症状方面效果更加显著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  结论: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实验组1、2和对照组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实验组1在中药复方组基础上加穴位注射,改善临床症候效果和整体疗效、起效方面更有优势,可降低复发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