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探索——对两家社工机构的比较研究启示
【6h】

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探索——对两家社工机构的比较研究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二、ZY 与BR 的基本特征

三、不同路径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四、创新本土路径的原则思考

五、总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服务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探讨一条符合我国社会现实的社工发展路径,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下,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规范且作用明显的社工机构,丰富了社会工作实践内容,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各种在主体、功能、性质等方面不同的社工机构直接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哪一种类型的社工机构才能真正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基础?通过相关的综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点。第一点是,专门以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主体的路径研究并不多见,即使有讨论,也是某种制度环境下社工机构发展的宏观原则思考。第二点是,以社工机构或者社工人员作为发展主体的比较研究十分稀少,更多的是侧重将社工机构作为独立的个案组织进行内部运作的考察。本文则力图对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历时性的、整体性的、相对的发展路径等做一个专门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发展而言,经验层面的关于本土化模式和路径的探索应该是最为紧迫和最具意义的。我们可以从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作为行动主体的角度出发,以其拥有主体权力的多少,将社会工作的本土路径划分为三种类型:拥有绝对主体权力的独立型,让渡主权广泛参与的合作型,缺失主权沦为手段的附生型。通过对两家较具代表性的社会工作机构的观察认识,我们发现,独立型、合作型和附生型作为不同路径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职业化努力,他们各具特征。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路径都是具体环境下具备独特功能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对他们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保持觉醒。综合考虑,社会工作在当前环境下的宏观建设原则应该是:尊重实践,加强引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