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财政学三个基本范畴的思考——兼论陈豹隐先生相关的财政思想及其贡献
【6h】

关于财政学三个基本范畴的思考——兼论陈豹隐先生相关的财政思想及其贡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绪论

0.1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0.2文献综述

0.3研究方法与框架安排

0.3.1研究方法

0.3.2框架安排

0.4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中国人自撰的第一本《财政学》

1.1从财政到财政学的扫描

1.2国外财政学传入我国之前的简要回顾

1.3《财政学》引进概览

1.4中国人自撰的第一本《财政学》

1.5《财政学总论》出版发行的理由及学术背景

1.5.1出版发行《财政学总论》的主导原因

1.5.1那么出版发行《财政学总论》的助长原因又是什么呢?

2.基于陈豹隐先生的财政思想再论财政的主体性质

2.1关于财政主体的几种观点论述

2.2关于五种经济主体

2.2.1五种经济主体的划分

2.2.2财政与其他经济之关系

2.3财政之公共团体性质的界定

2.3.1关于团体类型的划分

3.关于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3.1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3.1.1观点一: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是一回事儿

3.1.2观点二:公共经济学是由财政学发展演变而来的

3.1.3观点三: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

3.1.4观点四:规避二者关系的中立态度

3.2从陈豹隐先生的财政概念认识透视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拟从财政的起源、概念以及陈豹隐的相关观点探析;基于陈豹隐的财政思想再论财政的主体性质;从“财政学”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联系,陈豹隐相关的财政学思想的角度看“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这样的三个基本范畴来展开论述。根据这样的研究思路,大致将文章分为下面的三个方面:一是绪论部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谋篇布局作出相应的说明和解释:一是通过“财政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大讨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二是文献综述部分,简要说明关于三个基本范畴的文献综述放于后面每章的原因;三是依次说明本文的研究的背景思路、所用的方法和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四是文章的创新之处和有待改进与不足之处的阐述。  第一章,“中国人自撰的第一本《财政学》”。本章试图通过对第一部分财政起源的探究,包括对财政词汇在我国出现时期的探究,财政出处渊源的史料分析;第二部分财政概念和定义的论述从财政的渊源作为研究的起点,另外从财政词汇引入我国时期的研究,导出我国在民国时期非常有威望的、通晓多国语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法学、哲学、文学、戏剧等等有深刻造诣的大家陈豹隐教授,他在那个时期对多国相关的财政学研究著作进行了富有深刻见地的翻译,比较著名的是翻译日本人小林丑三郎的《财政学提要》,另外加之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可以说陈豹隐应该是中国早期研究财政理论里面最为值得人们学习的一位。因此,认为应该将这位在中国财政学理论界有影响力的学者介绍给公众(据考证,由于身处社会变革动荡的年代,其在研究、教学、著书、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多次用别名、化名来替代其真实的名字,因此现代书籍里面关于陈豹隐的介绍甚少,而这对于一位对中国财政学界有突出贡献的理论家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在本章的第三部分对陈豹隐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其在财政理论界的地位进行了相关介绍,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重点要讲述和挖掘的第四部分有关陈豹隐对财政定义的认识,以期为财政学界厘清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提供必要的指引。  第二章,“基于陈豹隐的财政思想再论财政的主体性质”。在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陈豹隐大师在财政主体属性方面的思想的挖掘,包括在其著作《财政学总论》(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国内进行了多次再版,其中对于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究尤为精辟而深入,描述细致到位,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中关于五种经济主体的论述,而其给财政下的定义里将其概括为公共团体之经济经理学,并详尽的为阐述了财政与私经济(包括个人经济和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财政与国民经济及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最后为用图形作比喻,形象生动的阐述了五种主体属性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今天看来,确有独到之处,很值得在现代之财政学的教学之中传承下来。另外,陈豹隐大师基于财政的公共团体这一主体性质的特殊性,又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将团体分为公共团体、共同团体和综合团体这样的三个部分,而这对于更好的认识财政主体的独特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对照陈豹隐大师在前面讲到的关于五种经济主体划分的论述,将这里说到的公共团体和综合团体结合现代社会的新特点,以期为大家明晰当代世界的一些组织和团体的属性至于财政的公共团体之性质的区别。  第三章,“从陈豹隐先生的相关财政学思想的角度看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本章着力背靠陈豹隐的财政学思想,顺其财政研究的思路,按照他的严谨、考证、多角度的治学态度,希望以史为鉴,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不能仅仅只是看到事物发展之后的结果这一表象,或者用其与事物初期样子的对比来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这样容易导致形而上学的思想。那么所谓的“新事物”出现了,应该怎样对待它呢?认为应该深入的研究“财政学”自身的发展历史,通过其与政治经济学之间关系的探析和区分,以期为找到解释“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关系的突破口,另外更加注重对陈豹隐先生的财政学思想的挖掘,通过探析陈豹隐先生的相关的财政学思想,为打开又一扇解释该命题的“大门”。基于对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探析认为,二者仅仅只是狭义和广义之分罢了,其实质都是财政学,都是“公共团体(包括国家)满足其共同需要时关于所需经济的财货之取得管理及使用等各种行为之总称也”。因此主张我国财政学科应当统一使用“财政”一词来表达政府或者公共部门的财政活动及其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以免造成教学、科研与政策研究乃至国际交流中的混乱。“财政”以及“财政学”这样的专业词汇在我国是何时开始使用的以及国内外财政学界对“财政”、“公共财政”以及“公共经济学”涵义的争论,虽然只是我国财政学术研究领域中的沧海一粟,但认为:它是完善财政学学术语言的重要学术命题。一门科学如果没有自己的语义明晰、前后一贯的学术语言,就缺乏最基本的学术研究与学科教育的工具,就无法对现实财政问题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与描述,就无法对财政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预测与解释。希望以此命题的证伪和破解,唤起学术研究界专家、学者和教师们的共鸣——应该以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严谨地进行学术研究。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财政起源和概念的探析,说明“财政”并非舶来品,从而将其和“财政学”的起源分析区别开来,揭开中国早期“财政学”这门科学的形成,为引出我国早期非常著名的财政学大师陈豹隐,而对其本人和相关的译著和著作的挖掘则又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因为作为西南财大人,有这个责任将其对我国财政发展作出的贡献公之于众,为全国财政学界所知晓,这也是对大家的缅怀和敬仰。第二,通过透视财政学界各位方家的观点,特别是陈豹隐大师在其《财政学总论》中关于财政概念以及财政主体的论述给了很大的启示,为论述和解释“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提出,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的,仅仅只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罢了,为了有利于我国财政这门科学的发展,认为有必要同一术语的使用,因为不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他都反映了财政学这一特殊主体属性。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其一,论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因此本文论述的相关问题可能深度还不够,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更为广泛的研究,包括相关文献史料的搜集、各位方家理论观点的梳理等等方面,诚然,这些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希望和广大学者一起进行相关的探讨,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二,本文所要论述的仅仅是一个结论性的话题,因此想要非常深刻的把握好该命题,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此对于相关的理论细节方面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对陈豹隐财政学思想的理论探究还不够深刻。另外本文是一个纯理论性质的话题评论性文章,缺乏现在比较流行的实证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的多数结论是通过理论创新和逻辑推理分析所获。

著录项

  • 作者

    胡黎;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财政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国清;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财政思想,财政概念,财政主体,公共经济学;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1:5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