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
【6h】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法律中的社会性别

(一)社会性别的概念

(二)法律领域中的社会性别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主要表现

(一)婚嫁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表现

(二)离婚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表现

(三)丧偶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表现

三、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农村妇女自身因素

四、保护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建议

(一)源头保护:完善立法,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跨越

(二)切入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对村规民约的行政监管

(三)事后救济:构建维权救济机制

(四)长期要求: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历史的变迁中,妇女基本处在附属地位,生活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封建牢笼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解放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现当代妇女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撑起了“半边天”。但是,相对于城市,“从夫居”“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嫁观念在乡土社会有着更深厚的土壤,妇女权益的保护仍处在法治的边缘。从我国农村现有状况来看,如何使妇女土地权益得到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任重而道远。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分析,以社会性别为视角找寻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探讨如何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进行法律保护。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阐释社会性别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性别的概念,在立法和司法上的具体表现,以明晰社会性别的“来”和“去”,试图为之后的实证分析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最大意义在于揭示了性别的社会建构性,因而,在法学研究领域引入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揭示出性别等级的法律环境对性别等级与性别角色的规范与塑造,为性别平等而对法律环境作结构性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参考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和实务界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探讨,从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闪光点和缺陷,再将自己在和县妇联的具体实践和实地调研的成果糅合在一起,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强论文说理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第三部分,笔者认为土地作为农村妇女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受到多方面的侵害,除了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还受到现有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妇女自身因素的合力影响。在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调查发现,笔者主要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妇女自身因素几个方面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抓住主要立论要点,试图呈现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制度性缺陷,为后面的制度架构做好铺路石。
  第四部分,建立在前三部分的坚实基础上,找寻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路径,照应原因分析源头立法决策、事中和事后的救济和妇女土地权益长期的工作要求,利用社会性别的视角确立相关的解决措施,将社会性别意识注入笔者的思维,体现社会性别视角下分析问题的与众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