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康乾时期的内务府包衣研究
【6h】

康乾时期的内务府包衣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包衣是清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包衣是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亦作“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汉译为“家奴”、“奴隶”、或“奴才”。历史上包衣是清代社会中的最低阶级。包衣为满族贵族所占有,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包衣的来源有战俘、罪犯、负债破产者以及包衣人所生的子女等。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包衣有因战功等而置身显贵的,但对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起初的包衣身份地位较低,在政治经济发展中,包衣的身份地位是在逐步进行改变的,而且包衣阶层的内部也有了显著的阶级分化。这时包衣与内务府包衣的界线也就更加清晰。 内务府包衣虽然也是奴仆,不过相较于普通包衣奴仆和家仆而言,显然地位要略高一等。作为天子近臣,他们拥有更多接触到权力中心的机会。虽然清朝有定制规定,内务府人员只准任职于内务府,不得出任外朝官员,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康乾时期有一部分的内务府包衣打破了这个定制,出任外朝官员。康乾时期,是清代内务府包衣阶层出现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时期,乌雅氏,完颜氏,高氏,金氏等包衣家族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极盛。这些内务府包衣通过科举、荫叙、捐纳等方式逐渐摆脱了内务府的控制,走向外朝。包衣家族的女子通过小选入宫,甚至于成为帝王嫔妃,自康熙朝始,后宫中出现包衣嫔妃,并且数量一直在逐渐上升。伴随而来的“抬旗”则使包衣家族进入了鼎盛时期。从此,后宫-内务府-前朝便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势力圈,这也是扎根于内务府的包衣家族势力的对外扩张。内务府包衣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出的新的物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